唯心主义对规律有何理解?

作者&投稿:宾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的肉体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如在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之本体无所不赅”,“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贝克莱认为,物质是“不存在的实质”,“感性实物”是“观念的集合”或“感觉的组合”,“对象和感觉是同一个东西”,“存在就是被感知”。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J.费希特认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这些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述。19世纪30年代以后,主观唯心主义在西方的主要趋势是抹煞哲学的基本问题,宣称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无意义的问题,而以“经验”、“要素”、“事件”、“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等“中立”的名词取代物质和意识的科学概念,自称为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新”哲学,如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还有些主观唯心主义流派把意志、情感说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宣扬非理性主义,如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等。



唯心主义(英语:idealism),即唯心论,又译作理想主义、理念论、观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心论秉持世界或现实如同精神或意识,都是根本的存在。唯心论同时也反对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后者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之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哲学的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的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 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之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中国宋明时期的陆王学派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



黑格尔继承了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路线,但它不同意谢林把“绝对”理解为“无差别的同一”的观点,而认为“绝对”是自相矛盾地发展着;绝对不仅应被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时应被理解和表述为“主体”。黑格尔把这种既是实体又是主体的“绝对”称为绝对精神。他认为,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实体,它构成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灵魂。绝对精神不是消极被动或僵死不动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处于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



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有这几个表现的人,说明心理有问题~

逻辑学三大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答:144期资料2018年正版逻辑学三大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确定的 输尽光2018年全年资料逻辑学三大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嗯他来了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相关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重新认识辩证唯物主义感恩之心4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中国古人早就将事物一分为二了, 事物一分为二决不是马克思的发现...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机器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反映...
答:2、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而探究本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具体分歧是什么?(注意,我问的不是根本分歧。)_百 ...
答: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派生、决定。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明朝哲学家王阳明...

s和r之间的规律关系是什么心理学
答:S和R之间的规律关系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S)引发的反应(R)。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通过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可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为什么要反对唯心主义?它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基本表现为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出发点的,而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实践结果,观察事物发展为出发点的。所以说科学家也是分为唯物与唯心两种的。对于自然的探索,研究自然科学的通常都是唯物派,我认为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年轻的时候都是唯物派,但老年以后由于人类探索能力的局限他们的猜测过多,...

什么是辩证法、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通俗易懂点)
答: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辩证法有不同的认识,古希腊哲学认为它是论证和分析命题中的矛盾、揭露谈话的矛盾及克服矛盾的方法。德国哲学家G.黑格尔认为,辩证法研究对象本质的自身矛盾,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宇宙观。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认为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规律,思维中的...

如何理解不可知论是唯心主义的?
答:【(1)认识论,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可知论。但他们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黑格尔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只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旧唯物主义者不懂得认识依赖于实践,不懂得辩证...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大家怎么认为呢?
答:我是批评思维人;唯物主义是近百年发明发现选就的,唯心论上千年万年,用现代的文字话言解通的就是唯物,解释不了的定唯心。由于人类是多次旦生多次灭绝,星球的不同星系的不同不要把一层次的唯心唯物做比例正确,许多的唯心还没找到科学的解释!!!心外无一物,我思故我在,认知至理解,常常都有限...

黑格尔的’正反合’理论是什么
答:现代哲学家们都把它归入唯心主义中,仅说老子有朴素的辩证思想。实际老子及与其思想相近的黑格尔从不认可两大派的划分,黑格尔讲知性、理性,老子讲常道、非常道。黑格尔通过正反合、否定之否定而达同一,老子则直接从对应产生同一。人们释老解老,至今仍未搞清“道”是什么。一般人不理解哲学的抽象性,把理论抽象——“...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咋物主义和咋心主义的理解?
答:人类需要重新认识“物质”,建立“完全唯物主义”人类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物质”的概念。我们先来看看2500年前的老子是如何认识天下万物的。《道德经》第四十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天下万物生于有形质(很小的有形质),(很小的)有形质生于(微小的)无形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