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与演变机制 企业制度演变的内在规律性因素

作者&投稿:愚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影响区域地下水系统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是补给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天然补给量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两个方面的共同影响,导致地下水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演化,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主要驱动因子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1.气候变化的影响

根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2007),近10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没有明显的长期增减趋势,但年代际波动较大。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微弱减少趋势,平均减少2.9mm/10a,在1991~2000年间略有增加(丁一汇,2003),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北方区域水循环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新疆、河西走廊降水增加,50年降水量已经增加了50%~75%,平均值最大达到10%~15%/10a;而以整个华北地区为核心的区域,包括东北东南部以及陕西、甘肃南部,年降水量则表现出普遍性的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一般大于5mm/10a,部分地区达30mm/10a以上,华北平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降水量减小最为明显(秦大河等,2005;丁一汇等,2007)。降水减少的同时,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经历了显著的下降过程,这种下降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水面蒸发量下降最明显的地区在华北和西北地区,黄准、江淮变化速率在-40mm/10a以下,新疆东部和甘肃北部变化速率则达-150mm/10a左右(任国玉和郭军,2006)。相应于降水和蒸发量的变化,河川径流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80×108m3,全流域的来水量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明显减少,相对多年平均来水量下降22%,黄河上游唐乃亥站1951~2000年实测流量基本上没有变化趋势,而中下游的三门峡和花园口站则显著减少,20世纪的最后10年明显减少,下游发生了频繁的断流现象(叶柏生等,2004)。根据刘春蓁等(2004)研究结果,在近20年的少雨期,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分区、滹沱河分区及滏阳河分区、永定河分区、潮白河分区及大清河北支分区天然年径流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达到了99%的显著性检验水平。总体来说,50年来,我国北方水循环条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降水减少导致地表径流量随之减少,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减少。以河北平原为例,降水入渗补给量下降幅度23.6%,地表水体入渗补给下降幅度22.6%(张石春和张建平,2005)。

2.人类活动的影响

除了气候变化影响之外,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是对水循环条件的影响,改变天然径流和蒸发的时空分布及含水层的补给。如山区大量修建水库,地表水被截流,使平原区河道断流,河流补给地下水量大为减少,尤其是山前平原河流补给地下水量减少最大。水利化工程及配套项目建设的日臻完善,渠系入渗量减少,田间灌溉入渗量变化随着灌溉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入渗量减小。以河北平原为例,1991~2000年与1975~1984年相比,井灌回归补给量平均下降36.1%,地表水体渗漏补给量下降21.6%,其中,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下降48.8%,地表水体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占地下水资源量的比例由19.7%下降到16.5%(张石春和张建平,2005)。

另一方面,人类对含水层的高强度开发直接导致地下水系统的加速演化,由于经济、人口的增长,各地区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图7.2),水位大幅度下降,包气带厚度加大,人为地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条件,造成降水入渗量大幅度减少。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逐年扩大,使盆地内第四系地下水系统的水动力场发生根本变化,已由单纯的自然系统变化为一个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复合系统。

图7.2 典型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变化

(a)准噶尔盆地;(b)松嫩平原;(c)河北平原浅层;(d)河北平原深层;

可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了流域水循环条件和含水层的补排条件变化,影响了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和含水层系统的水量平衡,众多的水库及农业灌溉工程,改变了河流系统水循环的天然模式,减少了中下游地下水的补水与蓄水功能;城市化过程和工农业发展加速了深层地下水的消耗和水污染,降低了区域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导致地下水系统向非稳定状态演变,并相继出现渐变与突变现象。



原始创新的演化机理~

原始性创新始于问题,孕于积累。通过国家科学能力基础、基础研究人才、学术传统、个体经验、知识基因的遗传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科学积累,核心人物凭借自己的学术造诣,正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为创新群体做出适合时宜的战略选择。但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都要寻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最佳结合点。在创新研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原始性创新研究的特点,如长期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成果的时间滞后性等,为创新研究注入强动力,从物质、精神方面为创新者消除后顾之忧,为创新研究营造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采取扶持政策和相应制度,克服学术研究中的急躁风气,使创新者静心于钻研之中,在创新研究过程中,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要尽可能缩短与生产实践的距离,要利于成果转化。当然应用基础研究所固有的商业应用前景,也是创新研究的强动力之一,同时,要注意团队协作,没有创新集群,创新活动就不可能延续并取得成功。而对于创新者而言,原创技巧的掌握是突破原创瓶颈的法宝,而科研兴趣是维持创新者的可持续创新力。原创项目在原始积累、核心人物的战略选择等激发因子的作用下产生,在符合原创特点的强动力 (如核心人物、创新文化、激励机制、原创技巧、科研兴趣、团队协作等)的支撑下运作。如果成功,则首先要进行成果的保护,如申请专利等,要有知识产权 保护意识;如果原创失败,则应探明失败的原因是在源头还是在创新过程,如果是创新过程,则需要重新进行创新研究,直至成功;如果是项目选择失误,则应重新从原始积累中探求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项目。原创演化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成果评价,这时要注意区别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基础研究,因为二者特点不同,因此评价体系一定要体现它们的独特性,并注意评价的公正性,不能浮于形式,也不能论资排辈,要确确实实体现其绩效。因为创新者如果感到评价体系符合创新活动性质,体现了他们的真正付出,则会激励创新者再次加入艰辛而枯燥的原创活动中,否则他们会融人追逐短期商业利润的一般研发活动中,长此以往,原创活动将陷入荒芜状态,并最终导致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衰退。原始性创新是在原始积累、核心人物、创新文化、激励机制、原创技巧、科研兴趣以及团队协作等七个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从其特性分析,原始性创新演化机理又蕴含着不同于一般创新研究的特征演化小机理。 原始性创新源于原始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原创,积累是多层次、多含义的。第一,需要社会的整体科学能力较高,一个国家现有科学人才、研究经费、图书情报、仪器设备、科学机制、科研管理和科研环境等具有良好的基础;第二,基础研究人才要有积累,而且呈“链状”延续下来;第三,学术传统要有历史积淀,以便迅速把握学科动向;第四,学术思想或知识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第五,创新个体素质高,沿袭前辈的价值观念、治学态度、研究方法和思维习惯,也积累个人与优秀科学家交往的经历。如美国雄厚的工业基础、良好的教育传统和欧洲最优秀的科学家移居美国所形成的学术传统等是长期积累、积淀的结果,是美国盛产诺贝尔奖得主的关键因素。要激发原始性创新,单有原始积累还不够,还需要核心人物具有世界眼光,富于战略思维,选好目标,当然原创目标要服从国家长远目标。核心人物本身要具备良好的科学造诣,享有国际威望,并具有卓越的管理能力,带好自己的创新群体。有了科学积累、核心人物的战略选择和领导能力,再加上对创新氛围、激励机制以及评价系统的期望度,应用基础研究还有较好的商业前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构成了原始创新的激发因子。 原创的过程艰辛而漫长,要使创新者永葆激情,坚持下去,必须给创新研究注入强有力的动力,并且各个注入元素都要符合原创的特征和规律。第一,一定要有核心人物带领创新群体一往无前地向前走。核心人物自己的学术水平要高,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表率作用,对创新人员的吸引和凝聚作用,能在创新过程中影响和造就众多的未来杰出科学家。第二,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创新文化氛围,提升创新者冲刺世界难题的信心和勇气,宽容创新失败;创造条件让不同领域的创新者进行经常性的启发和讨论,以激发创新的激情和思想,等等。第三,要有很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科研经费、待遇、立项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为创新者创造坚持下去的条件,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原创投入方面,除了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外,企业也要逐渐加大投入,并力争成为投资主体,至少应成为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资主力;在待遇问题上,要使待遇与创新者的价值和创新付出相符,基础研究人员以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核算报酬,应用基础研究人员以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提成;在个人成长问题上,职称的评定以实际绩效为基础,并向有突出贡献的顶尖青年人才倾斜,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只求数量的形式审查,让青年创新人才茁壮成长;立项、评价系统要适应原创特点,国家要资助符合国家目标的科学前沿、大科学研究、交叉学科领域,也要资助非共识项目、自由探索项目等。基础研究评价要有时滞性,并主要考查对科学界的贡献,应用基础研究要考察经济效益、发明专利数等。除此之外,还要评价对培养年轻科学家、对组织本身发展的贡献。第四,原始性创新也讲究技巧、方法,因此,创新者要深知原创技巧,在原创过程中,寻找规律性突破口,避免或少走弯路。第五,科研兴趣是创新者在满足物质需求后的最大动力,我们称之为可持续创新力。这种内在的、自发的力量具有长久性,而且源源不绝。因此,一项原始性创新研究能否坚持下去,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自身是否对科研创新具备浓厚的兴趣。第六,团体协作在现今愈来愈成为原创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跨学科的交叉性创新群体力量的形成,是应对现时原刨项目既交叉综合又日益扩大化的特点,解决人才素质和成本不均、研究成本和风险不断增加的有效办法。同时,原始性创新是探索性的,无固定程序可循,因此,要让不同的学术思想相互撞击、互相启发,才能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合理人才结构的团体协作不仅具有规模效应,也许还会加快原创的进程。

【企业制度演变的内在规律性因素包括:】
1.文化传统
此处的文化传统是指那些深入我们意识、指引我们行动而又不为我们所自觉的、不成文的内在约束力量。每个民族由于其所经历的迁徙变化,所处的地域环境、气候状况等等,会逐步的形成自身所独有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因此,任何处于这种文化传统中的事物,都难免不受其制约与规范。所以我们在讨论家族制变迁的时候,就不能仅仅从家族制自身的内在规律出发来讨论其变迁过程。我们必须注意,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的家族制企业固然存在相同的内在规律,但是受不同的传统文化之制约与规范,其表现形式必然呈现多样化。因而,对于处于不同民族的企业而言,往往同名而异质。比如欧美的家族制企业与日本的家族制企业,虽然同为家族制,但具体到企业内部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2.法律制度
较之传统文化,法律制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文的外在约束力量。他脱胎于传统文化,但其约束力明确而有力,是规范和制约社会成员日常行为的圭臬。因而不同法律制度之下的企业,由于其所受制约与规范不尽相同,其发展变迁路径亦必不相同。
另外,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也会影响企业在发展变迁过程中的路径选择。企业的逐利性会促使企业寻找法律制度的漏洞以获得额外或超额的利益。如果法律制度不完善,必然会使企业的发展变迁循着漏洞而去,比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各种倒买倒卖行为,极大的损坏了企业变迁的健康路径。所以,要形成健康的企业发展变迁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才能生长与之相适应的企业。
3.政府行为
文化传统、法律制度都是既有的,不能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因而其制约与规范也是在长期内发生。短期内能对社会进行调节、并且影响力巨大的就是政府行为。政府行为能够对社会变化作出能动的反应,能够选择优先发展的目标。所以,在企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短期内影响力最大、最明显的就是政府行为。政府通过其行为约束规范企业的行为,使之为政府的行政目标服务。所以,政府行为的效果往往十分明显,而且见效也快。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是一例。但是,政府行为的短期性往往只为眼前的目标服务,忽略了事物发展变迁的内在规律,从而极其容易造成社会发展的失衡。

人的发展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答:比较有影响的有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等各种观点。⒈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先易后难)⑴单因素论单因素论,也称单一因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某一种因素决定的。常见的有内发论和外铄论。⑵多因素论多因素论是与单因素论相对的一种学说,主张人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的...

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因素有哪些?并简述其机制。
答:【答案】:(1)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5 L/min。(2)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 1)搏出量的调节。A心肌前负荷B心肌后负荷C心肌收缩力 2)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在60~170次/分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心率...

影响机制是什么意思
答:在心理学中,影响机制通常涉及到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行为和认知过程。例如,一个情绪状态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决策和行为,这种影响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认知控制和动机等路径来解释。通过了解这些心理因素如何影响行为和认知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在经济学中,影响机制通常涉及到市场和经济变量...

试述动脉血压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
答:机制: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此外还有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使主动脉和大动脉进一步扩张,主动脉压增高。心室舒张时,射血停止,弹性储器血管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将心缩期储存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前推进,...

发展变化机制是什么意思
答:发展变化机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包括了众多的经济和社会因素。从宏观角度来看,它具有周期循环、递进性、阶段性等规律。例如,经济周期中的过热期、调整期、衰退期、复苏期等都有其独特的变化机制。从微观角度来看,发展变化机制还涵盖了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的运行规律。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的运作方式、...

(三)水热条件影响因素和构成水热分区的机制
答:Landstate 7通过本山区上空大约只需要5 s的时间,全山区基本在同一条件下取样,影响水热条件观测的条件应是一致的。据研究,影响山区水热条件的因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海拔是影响水热条件的主要因素,一般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56℃左右(相对),但湿度相对增大。2)地貌类型在区域上影响水热分区...

试述气孔运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哪些因素影响植物
答:植物在光下,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导致 CO2 浓度的下降,pH 值升高,淀粉磷酸化酶促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1-磷酸,细胞里糖分高,水势下降,吸收水分,气孔开放。在暗中,呼吸积累 CO2和H2CO3,使pH 值下降,淀粉磷酸化酶促使糖转化为淀粉,细胞里糖分低,水势升高,排出水分,气孔关闭。

简述和分析影响GFR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答:影响因素:1. 有效滤过压 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化,都能影响有效滤过压,从而改变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的改变实验证明,动脉血压在10.7~24.0kPa(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存在自身调节能保持相对稳定,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关于自身调节的机制,...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具有的发展能力,是儿童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外部刺激并不能改变儿童机体的成熟规律。只有顺应了儿童身心发展律,可以与儿童自我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