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呼皇帝为“万岁”一词的由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投稿:何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众所周知,“万岁”是古代对皇帝的专称,那时候如果有谁敢称“万岁”,就代表着他要造反了。不过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万岁”最初并不是皇帝的专称。

1

1、“万岁”本是庆贺、祝福用词


“万岁”一词最早出现于《韩非子》:“巫觋(wū xí)之祝人曰使君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大意如下:巫觋(即巫师)给人们祈福时最喜欢说“祝你千秋万岁”。这种祝福之声喋喋不休于耳边,但大家都知道谁也无法活到万岁,这就是人们鄙视巫师的原因。通过这个记载可得知,“万岁”本是祝福用词,所有人无论身份和地位都可使用。


2


西汉刘向所著《新序》载,魏国国君梁君打猎射雁时,一名行人不听劝阻,走动惊走雁群,梁君想怒射行人。车夫以齐景公求雨不用人祭的故事,进言梁君要爱护民众。梁君醒悟,与车夫回去。进庙门后梁君大呼“万岁”,说:“今天真好运,别人打猎能得到猎物,我打回来了良言。”


至少在西汉初年,“万岁”本意与上古并无多少变化,表达了一种庆贺之情。楚汉争霸,项羽把活捉的刘邦父亲、妻子吕后送还时,《史记》载,汉军皆呼“万岁”。在这里,同样是表达了一种庆贺、祝福之情。

3

2、宋康王、秦始皇最早被称“万岁”


宋康王是上第一个被称“万岁”的君王。宋康王是战国时宋国最后一任国君,力大无穷,相貌堂堂。在位时东征西讨,拓地300余里,灭滕国,成为“五千乘之劲宋”。但因性情暴虐,人们称他为“桀宋”,拿他与暴君夏桀相提并论。


宋康王喜欢在宫中整夜宴饮,宫室中人呼其“万岁”(室中人呼万岁),宫室内外所有人都应和,最后所有宋国人都高呼“万岁”,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不这样喊(以至于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




秦始皇是第一个被称“万岁”的皇帝。《史记》载,优旃(zhān)是秦宫中表演歌舞的侏儒。有一天秦始皇宫中设宴,大殿台阶下的卫士因大雨被淋透。优旃可怜他们,出主意说:“一会儿我叫你们,要很快答应我。”


不久,群臣向秦始皇祝酒,高呼“万岁”(殿上寿呼万岁)时,优旃走出宫殿喊:“卫士!”卫士答:“在。”优旃说:“你们长得高有什么用呢?只能站着淋雨。我虽然矮,却有幸在这里喝酒。”秦始皇于是开恩准许卫士轮流站岗,人数也减了一半。


3、汉武帝嵩山获“万岁”祝福


秦始皇被称“万岁”,但二世而亡,“万岁”汉初时并没有继承下来,重新被用来称呼皇帝是汉武帝。前110年,汉武帝到嵩山祭天,走到山下听到空中传来三声“万岁”呼喊,但所有人都表示不是自己喊的。


于是大家认为,这是中岳天神在欢呼汉武帝的到来,是天降祥瑞。因此“山呼万岁”就成为固定词组。此后,汉朝的皇帝均被称为“万岁”。前51年,在汉军持续打击下,匈奴呼韩邪单于投降,率部到长安俯首称臣。


4


《史记》载,数万名匈奴君长、王侯夹道排队,汉宣帝登上渭桥接受跪拜,汉臣、匈奴所有人都高呼“万岁”,此后“万岁”成了汉宣帝的专称。而到了东汉的和帝刘肇时,“万岁”成了皇帝的专称,臣下不准使用。


《后汉书》载,东汉将军窦宪大胜匈奴而回,驻守武威。汉和帝诏窦宪来长安,尚书以下的官员商量,一会儿拜见窦宪要高呼“万岁”。这时尚书令韩棱严肃地说:“上不谄媚,下不亵黩,按礼制没有臣子称‘万岁'的道理”(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


东汉时“万岁”可以用于皇帝,但不能用于称呼大臣,哪怕立有再大功劳,“万岁”也只属于皇帝专用。而且在册封太子、春节朝贺等重大场合下,大臣都要口称皇帝“万岁”。


4、唐宋两朝延续“万岁”称呼的传统


汉朝作为汉文化圈的创造者,称呼皇帝“万岁”的传统被各朝各代所遵循。764年,唐将郭子仪兵解泾阳之围,与回纥部重归旧好,他们祝酒盟誓:“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


唐朝末年,唐昭宗受制于朱温,被迫迁都洛阳,车驾至华州时民众夹道欢迎高呼“万岁”。唐昭宗则哭着说:“不要再喊万岁,我不再是你们的皇帝了(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大军重回京师,后周兵部侍郎、枢密副使范质和宰相王溥来见赵匡胤。范质最初不肯承认新皇帝,王溥只好独自跪拜。范质也只好跪拜,还进了一步高呼“万岁”。可见只对皇帝喊“万岁”,已是当时的一种规矩。


金代,章宗完颜璟曾下令,不准戏子演帝王戏、不准在戏中称“万岁”。理由是“万岁”是用来称呼当今皇帝的。虽然民间曾有酒席宴间称“万岁”表达祝福的习惯,但自从皇宫里用于皇帝的祝福后,就成为“至尊专称”。


5、明清两朝后民间“万岁”称呼消失


尽管从汉武帝开始,“万岁”就被渐渐固定为皇帝专用。但因为民间传统的力量,直到唐宋时,平头百姓道喜祝贺时仍然互称“万岁”。甚至有大臣立下战功时,部下高呼“万岁”也没有因此获罪。


而且民间自古就有用“万岁”起名的习惯:《后汉书》记载有个人叫王万岁;《北史》记载有两个人叫李万岁、史万岁;《唐书》记载颜真卿抗击安史之乱时,部下有将军叫刁万岁……没被记载下来的“X万岁”想必更多。




“万岁”完全退出民间是在明清。成化皇帝时发生天变、慧星冲日。皇帝召阁老万安、刘珝、刘吉讨论此事。等到万安说话时,只会高呼“万岁”,其他两人只好退出。因此万安被当朝百官称为“万岁阁老”,只知道喊“万岁”(止知呼万岁耳)。


从明朝起,大臣见君,高呼“万岁”成为必备之礼。清朝则把“万岁”之礼发挥到极致,衍生出“万岁万万岁”等叫法……



~

历史上“万岁”这个称呼是怎么由来的?
答:随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万岁一词逐渐开始成为帝王的专用,并慢慢变成了一国最大统治者领袖的专用称呼。有人提出武周时期不断以“天测万岁”、“万岁登封”作为年号,不断加强了万岁这一词语的神圣色彩,让它变成了皇家专用。隋唐时期也可以看到万岁一词的使用但在唐玄宗之后,所...

古代人们为什么称皇帝为“万岁”?
答:想长生不死呗,但无论怎样叫总逃不了最终的命运。那只是皇帝对长生不死的一种奢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有的反而寿命短,就像那个刚出生就当皇帝的只活了100天。

在古代为什么叫皇帝做万岁爷,或者是大呼万岁的???
答: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臣子口中的“万岁爷”就是皇帝,除了皇帝,谁也不敢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就连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魏忠贤,虽然从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其实,在西周、春秋时,“万年无疆”、“眉寿无疆”等是人们常用的颂词和祝福...

万岁爷的称呼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主要是什么人说的?
答:可能万岁爷这一词也是唐高祖为了纪念自己成为了唐代的第一个皇帝所改的名号的,是希望他自己能够活的长命一点,毕竟当了皇帝就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也就不求什么荣华富贵了,更多的是想要获得长生不老的寿命,所以就称自己为万岁爷,让大臣们每天在上朝的时候都喊吾皇万岁万万岁。也是有一点封建迷信在里...

万岁一词是怎样来的?
答:“万岁”这个词本来只是人们由于内心喜悦以示庆贺的欢呼语。秦汉以前,欢呼“万岁”是比较普遍的事。比如冯谖替孟尝君在薛地烧掉债券,颇得人心,于是“民称万岁”。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也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万岁”便成为帝王代称了,但这并...

皇帝“万岁”这一称呼,始于何时???顺便把史料依据附上
答:等 可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臣子口中的“万岁爷”就是皇帝,除了皇帝,谁也不敢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就连明朝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魏忠贤,虽然从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 但是,“万岁”一词最早不是用于称呼皇帝的。 在西周、春秋时,“万年无疆”、“眉寿...

古代的皇帝叫万岁,万万岁是从什么时候有的?
答:古代的皇帝叫万岁,“万岁”是中国古代史上历代皇帝的专称,朝中大臣和百姓称呼皇帝时都会用万岁一词,皇帝的“万岁”这个尊称最早始于汉武帝刘彻时期,而万万岁这个称呼是在唐朝女皇武则天称帝后开始存在的。武则天非常喜欢别人抬捧她,因为武则天称帝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她一直想...

“万岁”和“万万岁”是怎么来的
答:我们常在电视上看见大臣称颂皇帝时大叫“万岁”,其实“万岁”一词本来不是皇帝专用的。很久以前“万岁”只是表示人们内心喜悦和庆贺的欢呼语,到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时常呼“万岁”,但这个词仍不是皇帝唯一专擅的称呼,称呼他人为“万岁”,皇帝也不管。到了汉武帝时,他想把“万岁”据为己有,但民间遇到庆贺之事时...

“万岁爷”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来的?
答:在古代,十分讲究名讳,一些不吉利的话语是绝对不能说的,所以唐朝人为了自己的安危,一些文人墨客,政府官员就使用万岁爷这个词来称呼皇帝,这样既不担心触犯了皇上的名讳,又包含对皇上的敬爱之情,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古代中国,万岁爷这个词是皇帝的专用名词。万岁爷的大规模使用,是从唐朝开始的。在...

“万岁”一词是如何变成帝王专用名词的?
答:“万”在古代是最高的数量词,是一个虚指。用万岁来表达皇上长生不死,万寿无疆。汉武帝一次到嵩山,仿佛听到有百姓在高呼万岁,他认为是神仙显灵,便下令万岁作为自己的专用称谓。从汉武帝以后万岁变成为天子专属的称号了。古代的大臣叩见皇帝时都要跪拜行礼。高呼三声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也常被称作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