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逝世38周年,作为中科院唯一女院士你都对她了解多少?

作者&投稿:岑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巧稚,接生过5万多个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终身未婚,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被尊称为”中国医学圣母“。

林巧稚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以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毕业以后,林巧稚进入到协和医院工作,主要从事妇产科方面的工作与研究,亲自接生过5万多名婴儿,像我们熟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由林巧稚接生的,还有冰心的孩子、林徽因的孩子也都由她接生。她曾说:我这一生最喜爱的声音,就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虽然她一辈子无儿无女,但是却被尊称为”万婴之母“ 。

林巧稚从小就立志学医,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她学习成绩优秀,后来有幸进入到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继续深造,最终成为一名女医生。为了自己所热爱的医学事业,她选择终身未婚,她表示: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也迎接了很多新生命的到来。

林巧稚医者仁心,从不因病人贫穷而有所轻视,听说她有一个出诊包,总是装着钱,用来接济穷苦病人,而且她对待病人及其耐心,总是尽心尽力为病人医治。临死前她还挂念着治病救人,她去世后所有的钱财也都进行了捐助,真的是大爱之人,她是真真正正的生命天使。

这样的好医生,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因为她是中国的妇产科主任,而且她的能力也非常不错,就是了很多女性患者,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了解不多。因为英雄是在背后默默为人民奉献的,她的成果造福了大家,但是为人低调让我对她的了解太少。

我了解到这位伟大的女士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尤其在女性的生产与健康方面,不可磨灭。

~

林巧稚逝世38周年,她在医学上有哪些成就?
答:林巧稚是厦门人,1901年出生在厦门的一个家庭里,当时她的父亲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出来从事翻译和教育工作,她父亲的思想开明,认为女生也应该培养成财,在她上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时,有一次在编织课上时,老师夸他说,你的手很巧啊,以后是个做医生的好苗子。当时的这句话对林巧稚的影响很大,...

林巧稚逝世38周年,她在生前都有哪些成就?
答:成为了妇产科的医生林巧稚十八岁毕业的时候,就留在了学校当一名教师,但这跟她的梦想愿望相差比较大,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才当上的老师。在自己的父母去世以后,林巧稚就来到了北京的协和医院去应聘,在应聘考试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意外,和林巧稚一起来的同伴晕倒了,当时的她并没有一心想着考试,...

林巧稚为何一生未婚
答:林巧稚逝世38年了,她有着怎样的一生?1、一直奔走在抗击新冠疫情第1线的钟南山还得叫她一声姑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她亲手接生,林巧稚一生没有结婚,嫁给了她钟爱的妇产医疗事业,床头的那部电话就是她的终身伴侣,她称自己为永远的值班人。2、看到母亲因病去世,林巧稚就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成为...

17岁考入中科院的“天才”魏永康逝世,年仅38岁,他究竟是因何去世的...
答:1、魏永康的学霸生涯。魏永康的学霸生涯也对得起他的“神童”名头,1岁的时候就开始识字,两岁多就能认1000多个汉字,8岁时考上华容县的重点高中,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时被中科院破格录取为硕博连读。人生的前20年,魏永康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真学霸。2、被中科院劝退之后,逐渐回归...

魏永康逝世年仅38岁,17岁考入中科院后被退学,如何评价他的一生?_百 ...
答:1、曾经的天才儿童,闻名全国。魏永康曾经是闻名全国的神童,在中科院少年班逐渐式微之后,他应该是90年代最火的神童。4岁自学完初中课程,8岁考上县重点高中,13是被湘潭大学物理系录取,17岁被中科院录取硕博连读。曾经的魏永康,真的是我辈读书人心目当中的“真学霸”。2、被中科院劝退,...

魏永康逝世年仅38岁,17岁考入中科院后被退学,你如何评价他的一生?_百 ...
答:1、淡出视野的魏永康疾病突发不幸离世,年仅38岁。11月18日,魏永康的妻子在某论坛上发出讣告,称魏永康因为突发疾病不幸离世,享年38岁。并且在帖子中感谢了所有帮助过魏永康的同学、同事,称魏永康早已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个生活上的低能儿,反而还是一个非常懂生活的好丈夫和好爸爸。2、曾经的他光辉...

温馨的回忆 永恒的缅怀——纪念黄汲清院士诞辰周年及逝世周年
答:1989年9月1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举行了“翁文灏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该书作为大会文件之一,发给了每一位与会者,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和翁老伯伯亲属的诚挚感谢。翁老伯伯的三女婿——幼娟三姐的夫君徐永盛兄(台湾“中国药学会”秘书长)特代表海外亲属来参加大会,见到我时说:“我在台北已经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