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平凡的世界》:田晓霞到底为谁而死?

作者&投稿:段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田晓霞是路遥倾注了巨大心血,用满腔热忱塑造的经典人物,当写到田晓霞为救洪水中的小女孩牺牲的时候,路遥几乎崩溃了,据说他当时曾致电远方的弟弟王天乐,让他一定到他那里去一趟,等王天乐到了路遥那里,路遥只是呓语似地告诉他“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王天乐看着痛苦的哥哥,征求地问:“那她能不能不死”?路遥摇摇头:“不能”!

田晓霞死的很突然,她死在与孙少平的两年之约即将到来之际,死在孙少平的生活稍有起色或将稳定之时,死在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的意外中。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田晓霞死了,路遥亲手毁灭了孙少平乃至整个平凡世界中的一道亮光,这种毁灭是沉重的,它带着巨大的悲怆沉入了每个读者的心底,让人不愿触及却总是忍不住一遍遍想起:田晓霞到底为谁而死?

田晓霞与孙少平的感情在整部小说中是最为特别的,不同于孙少安和田润叶的青梅竹马,也不同于孙少安和贺秀莲的日久生情,田晓霞和孙少平是一起成长的同志和战友,他们的情感高于润叶式绝对爱情的追求,也高于秀莲式一眼万年不离不弃的相守,他们是志同道合、相互吸引的精神伴侣,他们的感情是建立在相互了解、吸引、爱恋基础之上的灵魂的高度契合,这样的感情让孙少平在熬苦的日子里内心满是甘甜,最重要的是带给他这份感情的这个人,曾无数次给他指明过人生的方向,她是他的爱人,更是他人生的导师、生活的引路人。

田晓霞是高干子弟,她家条件优渥、氛围民主、父母开明,她本人美丽大方、热情开朗、热爱读书,这一切造就了她有见识、有胆量、有激情、敢冒险的男孩子一般的性格特征,她的学识见地、她的胸怀气度、她的理想追求,都在那个时代的女性中显得那么夺目,她是真正的觉醒的知识女性,极其类似八十年代流入中国的苏联文学作品中的先进女性形象。

从该读什么书到毕业后该走什么路,从你这个人气质不错到我很赞赏你这种想法,从诗歌文学到家国大事, 她一边和孙少平并立并行陪伴他成长,一边站在另一个精神高度为同龄的孙少平指路,她引导孙少平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她鼓励孙少平坚持自己、发展自己。

正是田晓霞这种跨越阶层、纯粹、火热的同志般的爱恋,让孙少平在生活的磨砺中慢慢找到了自己平凡人生的价值,从双水村的教师先生到黄原的揽工汉再到大牙湾煤矿的煤矿工人,孙少平的身份从农民转变成煤矿工人的那一刻起,他的生活实质上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尤其惠英嫂母子的出现带给人的烟火气,这正是孙少平对生活的理想主义追求向现实主义过渡的表现,他热爱煤矿工人的工作、享受和惠英嫂母子在一起的岁月静好,这一切都在说明孙少平完成了他的个人成长,他以后的日子不再漂泊、他的人生终将稳定下来。

此时,田晓霞作为孙少平人生路上的引路人,随着孙少平生活趋于稳定,她也完成了她的角色使命;而她过于完美的形象,她完美爱人的人设,都在印证她就是孙少平理想主义的化身,因此伴随着孙少平身上理想主义的殒灭,田晓霞终将消失,只是在败给生活和败给现实之间,路遥选择了后者……

在谈论《平凡的世界》创作初衷时,路遥曾说,他就是要以弟弟王天乐为原型创作一部作品,以兄弟之情牵引出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人物,书写时代冲击下,那让他又爱又恨的土地上的那些人、那些事。

路遥做到了,他的《平凡的世界》完全是从全景式视角,细腻地勾画了70到80年代中期,中国陕北农村一带社会生活变迁图景。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现实主义笔法,刻画了一群在社会变迁浪潮中的普通人的奋斗史,大到时代背景、政治形势,小到乡野土语、农村势力纷争,他几乎是为我们全景式、立体化再现了那个时代,那些人。

《平凡的世界》的现实主义精神,决定了田晓霞的悲剧主义命运。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他们的性格、命运以及苦难奋斗史都是在大时代的变迁当中完成,没有一个人物能脱离时代背景而存在,田晓霞也不例外。

她和孙少平,一个是地委书记的女儿,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一个出生在城市,完全接受了新式教育,读高中上大学;一个出生在农村,每天在饥饿线上挣扎,勉强读完高中;一个顺风顺水,毕业就做了向往已久的省报记者;一个四处磕碰,流血流汗勉强保证不饿肚子;这样的两个人如果结合,在那个时代注定是惊世骇俗的,这只需参考田润叶与孙少安当时的情景就可以猜到。

如果田晓霞和孙少平要走到一起,未来他们要经受的考验有很多,既有难以跨越的门第、阶层、世俗的偏见,还有不得不克服的孙少平因出身物质匮乏家庭深入骨髓的自卑,更有一起生活后不得不面对的在生活理念、家庭观念上的差异,这些现实问题都不得不面对,如何面对?与其让生活为他们的悲剧收场,不如皈依作者的现实主义。

在整部《平凡的世界》工笔细描的现实主义画卷中,田晓霞是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一笔,她不仅寄托着作者对新时代女性的希望,更寄托着作者对未来青年人的希望,但彼时的路遥尚处在社会从乱到治的初期,一方面路遥摆脱不了时代所赋予他的对女性的认知,另一方面他深知,这个理想化的人物只能停留在脑海中,因为在那样时代背景下,这样的先知先觉者,这样的理想之花,因为没有现实的土壤,注定是要提前枯萎的。

这似乎是作者允许自己在悲怆、厚重的黄土地黑煤炭中稍微放松一下精神而有意为之,又像是为了缓解平凡人生的悲怆氛围刻意透出的一抹亮色,但理想终需落地,有些差距到底难以跨越,这就是平凡世界的残酷真相。

作品有命运、作品中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命运,作品人物命运往往与作者息息相关。

纵观路遥《平凡的世界》三类女性不难发现,路遥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以不幸收场。贺秀莲式以丈夫为天的完全式农村妇女,一生操磨,任劳任怨,困境中与丈夫相濡以沫、相互扶持,最后却因操劳过度以肺癌宣告人生落幕;田润叶以爱情至上的半城市女性,出身农村,接受新思想,追求纯爱,善良、温柔,最后却只能在丈夫肢体残疾后回归家庭;田晓霞知性勇敢,热情大方的完全城市女性,生在城市长在城市,接受新教育,有气魄有格局,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侣,最后却只能在自己的理想事业中香消玉殒。

为什么路遥笔下的女性人物难以收获幸福呢?

路遥的初恋是一个叫林红的北京知青,初恋是美好的,路遥对林红也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在拥有了招工名额后,将难得的机会让给了林红,谁知林红拿到指标做了工人后,转身就给路遥写了一封不再来往的绝交信,这件事对21岁的路遥打击是巨大的,也让年轻的他认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有些鸿沟真的难以跨越,这些认知也对他后来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初恋并不是唯一一个让路遥受伤的女人,虽然路遥在后来事业上升期迎娶了同样是北京知青的林达,但他作为作家常年外出写稿,作息不规律,生活中与林达产生了很大矛盾,他的弟弟王天乐就曾说,即使做个农民的老婆也不要做作家的妻子,可见做作家的妻子并不容易,而林达也是新式知识女性,她独立,勇敢,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她不可能只做丈夫背后的女人,她需要一个人格上和她平等的男人,婚后多年路遥丈夫角色的缺失,最终让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即使当时路遥已重病在床,林达都没有去看望过他,反而是寄来了离婚协议书,坚持要与路遥离婚。

两次感情经历,两个路遥曾深爱的女人,以不同的方式给路遥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这些都给路遥的创作之路打上了个人烙印,而田晓霞的角色几乎就是林红和林达的结合体,现实中感情生活的接连悲剧,让路遥对这个远超现实的完美人物,不再心存幻想。

路遥于1949年出生在陕北农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路遥饱尝了饥饿和心酸的滋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庭贫寒的路遥一家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亲眼目睹了父亲怎样以矮小的身躯撑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母亲又是怎样里外操劳任劳任怨照顾一家老小,而路遥生活的年代,他的父母亲只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男人养家掌握着社会话语权,女人从属没有自我意识,大多作为男人的附庸,甘愿为男人和家庭奉献一切,这些男本位认知的局限,对路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平凡的世界》中对于女性的定位就很好的印证了他的男本位思想,他笔下的女性角色大多具有为男人奉献牺牲的精神,比如田润叶回归家庭竟然是因为丈夫车祸残疾她觉得她应该照顾她;贺秀莲全心全意爱着丈夫,受苦受累受委屈毫无怨言,最后竟为好光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田晓霞更是在她的日记中写到:“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这种爱情就是为对方做出牺牲的论调,从一个女孩子嘴里说出来,多少还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而田晓霞神仙姐姐般的角色设定,更像是作者为男主孙少平设计出来的理想爱人,她的任务就是帮助孙少平完成个人成长,引导孙少平找到人生的意义,说白了,她这个角色就是为孙少平服务的,她让孙少平暗淡的青春岁月更加完整,她用低就让孙少平获得极大的自我满足,她从高不可攀的云端跌落凡尘,更让饱经苦难的孙少平好好做了一个美梦,也像是路遥为千千万万的男性读者编织的美梦,梦终有醒来的一天,所以,田晓霞必然会消失。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中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当中, 路遥作为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对女性的定位虽说已经走在时代前列,但依然摆脱不了男本位思想的束缚,田晓霞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也映照出了作者既希望女性觉醒,又觉得有思想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不一定能获得幸福的矛盾心理,这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命运——既需要变革,又对变革后的未来深感迷茫……

~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最后真的死了吗
答:平凡的世界田晓霞最后真的死了。晓霞在到一个洪水地区去采访的时候,为了救一位落水的儿童而牺牲。田晓霞,是当代作家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女主人公,在书中,该人物身份是省报记者,死于洪灾。田晓霞是高官田福军之女,矿工孙少平的女朋友。田晓霞作为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完美的形象推动了孙少平...

《平凡的世界》里的晓霞为什么会死?
答:田晓霞无疑是漂亮的,她有思想,有文化,在追求爱情上勇于打破世俗! 3、作品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是怎么死的,第几集
答:田晓霞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是在第50集因救别人而丧生,被洪水冲走的。在那一集中,田晓霞作为一名记者,她毅然决定前往洪水泛滥的地区进行报道,希望能为灾区的人们带去真相和帮助。然而,在报道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次突发的洪水,为了救一名被困的孩子,她毫不犹豫地冲进了洪水之中。尽管她竭尽...

在《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给田晓霞安排的结局是死亡?
答:《平凡的世界》是已故作家路遥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曾获茅盾文学奖,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在这小说里,读者感受最深的莫过于田晓霞的死亡。这是《平凡的世界》最感人的章节,田晓霞意外身亡,孙少平再也见不到她了。当年看到这里,无不令人流泪惋惜。惋惜之余,又不免要问:为什么路遥要将田晓霞写死?其实...

为什么《平凡的世界》田晓霞必然会牺牲,她的爱情真实吗?
答:看过《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应该都知道人家的数学是路遥于1988年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它主要是展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损失300城乡人民的一种生活和思想变迁。而书中的田晓霞最后被洪水冲走,而且他和孙少平那段戏剧性的爱情也因此而结束,很多人其实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女性角色命运这么坎坷路瑶为什么会在《平凡的...

路遥《平凡的世界》里面为什么让田晓霞死掉呢
答:这让我们想起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死后,也情不能抑地哭道:“包法利夫人死了!”伟大的鲁迅曾经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们看。”是的,田晓霞是路遥心目中的一个天使。这个天使的离去无疑是路遥本人以及《平凡的世界》所有读者心中的一个永远的痛。田晓霞...

如何评价《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晓霞?
答:1. 田晓霞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是一个理想化的角色,她的形象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她不仅在外貌、性格、学识、社会地位上无懈可击,更有着宽广的胸怀,这在现实中是极为罕见的人物类型,可以说是作者路遥心中的完美象征。2. 田晓霞的性格生动活泼,她对待生活的态度既明确又充满热情。她懂得...

在《平凡的世界》里,路遥为什么一定要把田晓霞写死呢?
答:在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田晓霞活泼开朗,美丽和善良性格,深受读者喜爱,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是如此的浪漫和美好,每个男人都想拥有这样一个女人。不幸的是,在书中,她献出了自己年轻可爱的生命,为了救那个溺水的孩子,这让所有的读者都感到惋惜。但是路遥为什么要写田晓霞的死呢?第一,路遥用田...

《平凡的世界》里面路遥为什么把贺秀莲给写死了?
答:如果说,《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的死,读者可以理解,那贺秀莲的死就让人匪夷所思了,原因是,事先没有一顶点征兆。也许路遥作家认为,做小说就要做得让读者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感觉。而让贺秀莲在丈夫孙少安的再一次成功之时死去,就会起到给读者一种"震撼“作用。说实在的,作为读者的我,非但没有震撼,震惊倒是...

路遥《平凡的世界》里面为什么让田晓霞死掉呢?
答:这让我们想起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在写到包法利夫人死后,也情不能抑地哭道:“包法利夫人死了!”伟大的鲁迅曾经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们看。”是的,田晓霞是路遥心目中的一个天使。这个天使的离去无疑是路遥本人以及《平凡的世界》所有读者心中的一个永远的痛。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