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详细资料大全

作者&投稿:乔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沂州,中国古州名。北周灭北齐,改北徐州为沂州,其因沂河而得名。北周改北徐州为沂州,将治所从即丘县(兰山区兰山街道古城村)东移晋琅邪郡城开阳(隋改临沂县)。其范围曾包含过今鲁南的临沂大部、枣庄东部,鲁中的沂源、新泰,还有鲁东南的日照大部以及苏北一带。

清朝升为沂州府, 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 领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共6县1州。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 :沂州
  • 外文名称 :yizhou
  • 地理位置 :山东省临沂地区
  • 著名景点 :琅琊八景
地理范围,建制由来,历史沿革,北周建制,大隋,大唐五代,大宋,元代,大明,清朝升府,民国改制,沂州四大古寺,沂州八景,沂水拖蓝蓝几许,泥沱双月映古今,苍山叠翠翠如何,平野晓霁换新颜,野馆汤泉话炎凉,孝河凝冰说到今,神峰积雪雪映天,普照夕阳几度红,文献记载,

地理范围

沂州最大的范围包括今临沂市全部、日照、沂源、新泰、以及临朐和安丘南部、苏北等地。 沂州古城,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老城区。

建制由来

东汉建初五年(公元80年),琅邪孝王刘京上书,愿徙封开阳,以属琅邪国的华县、盖县、南武阳县、厚邱县、赣榆县,易东海郡开阳县(治在今临沂老城)和临沂县(治在今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诸葛城村)。章帝许可,琅邪国遂迁都于开阳。 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五月,刘裕北伐南燕时,临沂、开阳二城被毁颇重。南朝刘宋时,撤销开阳、临沂两县建制,两县原辖境并入即丘县(治所在今临沂城东16.5公里处的河东区汤河镇故县北)。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即丘县治西移(遗址在今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古城村),是年,于此置北徐州。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元),改北徐州为沂州,移治晋琅邪郡城开阳。“以州城东临沂水,因此为名”,“沂州”自此出现。开皇十六年(596年),分即丘县复设临沂县,治所在汉开阳故城(今临沂老城)。大业初,并即丘县入临沂县。

历史沿革

北周建制

北周灭北齐,改北徐州为沂州,其因沂河而得复名,这是沂州第一次作为行政区登上历史舞台。

大隋

隋朝时期,全国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607年,又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大业年间,绝大部分属徐州刺史部。具体如下:
583年(隋开皇三年),废琅琊郡,属县直属沂州。大业三年,改沂州复为琅琊郡。治所在临沂县(今临沂市临沂城)。共辖7县,即:
  • 临沂县:596年(开皇十六年),分即丘县设临沂县。治所在汉开阳城(今临沂城)。大业初,废即丘县入临沂。
  • 费县:496年(北魏太和二十年)移治今费县费城,后迁阳口山。583年(隋开皇三年),回迁今费城。
  • 颛臾: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改南武阳县为颛臾县。治所旧址在今平邑县仲村镇南昌乐、北昌乐之间。
  • 东安县:汉置盖县。北齐省,其地并入新泰县。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改东安县(治所旧址在今沂水县沂水城)为沂水县,另在盖县故城新置东安县。治所旧址在今沂源县盖冶村。
  • 沂水:隋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所旧址在今沂水县沂水城),为莒州治所。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改为沂水县。606年(大业二年)改属琅琊郡。
  • 莒县:旧置东莞郡,后齐废。后置义塘郡,开皇初废。
  • 新泰:治所旧址在今新泰城。今蒙阴地域部分在其县域之内。
另外,苏北有朐山县部分属之。

大唐五代

唐初,属河南道。安史之乱以后,在全国普遍设立方镇。由于节度使一般兼采访使,所以方镇也称道。节度使总揽军、政、财和司法大权,实际成为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沂州属 兖海节度使 621年(武德四年)置沂州,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市临沂城)。742年(天宝元年)改为琅琊郡。758年(乾元元年),复称沂州。
辖5县:
  • 临沂
  • 费县:贞观初,颛臾县省入费县。
  • 沂水
  • 承县:治所旧址在今枣庄市峄城镇。唐初,承县属沂州,兰陵地入承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缯州,治承县(承,古作氶,《旧唐书》变作丞,《新唐书》又省作氶),辖承县、兰陵、缯城3县。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废缯州,省兰陵、缯城二县入承,复归沂州。
  • 新泰:今蒙阴县地在其辖境内。
五代十国时期,今临沂地区的地域,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汉、后周。由于各朝立国短暂,行政区划基本沿用唐朝后期制度。

大宋

北宋时期,属 京东东路 。宋朝在每州的州名之外,还附加了郡号。如《宋史·地理志》就有"沂州、上、琅琊郡"的记载。这里"琅琊郡"只是沂州的一个字号,不是宋代仍存在郡级政区。
至宋徽宗宣和年间,行政区划如下:
沂州琅琊郡: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市临沂城),辖5县,即:
  • 临沂
  • 沂水
  • 费县
  • 新泰:今蒙阴县域在其辖境内。
  • 承县:今兰陵县西部一部分在其境内。
另外,宋时今郯城县南部属下邳,北境属沂州。 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三月,金人尽取京东地。 金的行政区划仿宋,仍实行路、州、县三级制。至1196年(金明昌末年),这个地区的行政区划如下:
  • 沂州:治所在今临沂城。
  • 辖临沂、费县。

元代

将以前的中央派出机构"行中书省"(或行尚书省)确定为最高一级政区。元代还在中书省、行中书省与路两个政区层级之间,设宣慰司一级地方机构,执行下传上达职责,犹如中书省、行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属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元末,划属中书省益都路。
  • 沂州: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城)。
  • 辖临沂、费县2县。

大明

明朝初期,沿袭元朝政区制度,设行中书省为最高政区,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终明之世属山东布政使司。
  • 沂州:1368年 (洪武元年) ,省附郭临沂县入沂州,属济宁府(不久改兖州府)。1372年 (洪武五年) 属济南府。1374年(洪武七年)十二月属青州府。1385年(洪武十八年)属兖州府。治所旧址在今山东临沂城。
  • 辖2县,即:郯城(洪武元年,即1368年置)、费县。

清朝升府

清初沿明制,为兖州府属州,不设附郭县。辖郯城、费县2属县。 1724年(雍正二年),沂州升为山东省直隶州。 1734年(雍正十二年),升为沂州府,置附郭兰山县。同时,降莒州为散州,并以莒州及其原辖沂水、日照、蒙阴3县来属。共辖1州6县1卫,即:
  • 莒州:今莒南大部、五莲大部属莒县。
  • 兰山:原为沂州直辖区域,1734年置县,为沂州府郭县。治所旧址在今临沂城。今三区大部、临沭大部、兰陵县大部以及枣庄底阁镇等属之。
  • 郯城:今临沭西南、兰陵县东南属郯城。
  • 费县:今平邑属费县。
  • 沂水:今沂南大部、沂源县东属沂水。
  • 蒙阴:今沂南部分、沂源县部分属之。
  • 日照:五莲县南部属之。
  • 安东卫:今日照市岚山区部分,后来并入日照,但保留部分独立职能机构。

民国改制

1913年,撤销沂州府, 改莒州为莒县。 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 改兰山县为临沂县, 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 1925年10月22日,新建琅琊道,辖区即沂州府旧治全境,治所驻临沂县。 1928年,琅琊道撤销。各县直隶于省。 1936 年,划为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0年7月初,伪山东省长唐仰杜成立伪 沂州道 ,辖临沂、郯城、费县、莒县、沂水、蒙阴、日照7个县。

沂州四大古寺

古称琅琊四大古刹,现又称临沂四大名寺。 分别是:朗公寺、普照寺、宝泉寺、卧佛寺。这四座古建为晋代建筑风格,其规模宏大,构造复杂,为著名景点。

沂州八景

又称琅琊八景,指古代临沂8处自然景观,有的已随风而逝,有的已旧貌换新颜。

沂水拖蓝蓝几许

沂水拖蓝,又称沂河拖蓝。《沂州志》载,临沂城东,沂河与祊河、涑河汇流后,形成清浊两种水流,清流映蓝天,像沂河中拖曳著一条蓝色的彩带,故称沂水拖蓝。古人极尽歌咏的沂水拖蓝,今天的临沂人知道的人不足三成,真正见过的更是少之又少,可谓“可遇而不可求”。在凤凰广场三河交汇处,出现了泾渭分明的“沂水拖蓝”奇观。 古诗中的沂水拖蓝,在临沂城东。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的沂河已处在临沂城中。古书上说的沂水拖蓝也许因为她的少见而成为沂河美景,而如今则是烟波浩淼的1.2万亩水面和绵延18公里的滨河大道、滨河景观。

泥沱双月映古今

《沂州志》载:“(泥沱湖)在州南20里,中有圆洲,夏秋菱荷并茂,月夜泛舟,洲上香气四来,花气拂人,宛如仙境。”又《临沂县志·湖泉》载:“泥沱湖,城西南18里,周10余里,中有圆洲,水环如镜,俗称泥沱月色即此。” 月光莲影里的泥沱湖虽然给了文人骚客诗情雅兴,对世代生活在湖边的百姓来说,夏秋之际的洪涝灾害却让他们苦不堪言。村民改造让泥沱双月这一盛景消失于民国初年。 1992年,罗庄镇党委以泥沱湖原址为中心,开发了占地1480亩的双月湖景区,将“泥沱湖”更名为“双月湖”,成为罗庄区的标志性景点。

苍山叠翠翠如何

民国5年(1916年)《沂州志·山川志》载,苍山“在州东九十里,山上可瞰东海,前有窦王坟,后有秦王柱,中有石室,世传安期生、徐则升仙处。” 2000年11月14日上午10时,真正的苍山叠翠奇观在细雨初停、雾雨掩映的天幕下出现,一前一后,一虚一实,前后两峰重叠,苍苍茫茫,郁郁葱葱,极为雄伟壮观,持续了半个小时之久。当时气象专家解释,苍山叠翠与海市蜃楼当属同一原理。 苍马山旅游区奇石千姿百态,造景形象逼真,神龟回望、五罐鼻等惟妙惟肖。植被覆盖良好,树种丰富。由于本区距海较近,受海风惠泽,空气湿润,常有轻雾,是山东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为开展道教文化观光和生态休闲为特色的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 古琅琊八景中,存在最为完好的,也许只有这座苍山,并且,苍山叠翠的胜景,今天依然风姿俨然。

平野晓霁换新颜

《沂州志》记载:在州治后东北,上有平野亭……外瞰沂、祊、涑水,内览寺观楼阁,晨中初晓,曙光甫开,爽心悦目。平野台为全城最高处,登高望远,观望城外,原野稼穑,郁郁葱葱,沂、祊、涑水岸边柳绿桃红;内瞰城中,楼阁亭榭,风光旖旎。 后历经沧桑,平野台早已坍塌。在临沂新城建设过程中,近似平野台的位置,可能难以寻觅,但类似于平野晓霁的景色,却不罕见。沂河、祊河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将这二滩绿地规划设计了“九大广场、十八个特色园区”。其中,沂河与涑河交会处北侧的广场——凤凰广场,将成为新平野晓霁的观光台。

野馆汤泉话炎凉

汤头温泉是全国闻名的四大天然甲级温泉之一,有2100多年的历史,与“三孔”、泰山、半岛海岸线并称为全国四大“国家号”资源。《沂州府志》诗赞“野馆空余芳草地,春风依旧见遗踪”,将“野馆汤泉”列入“琅琊八景”之首。汤头温泉亦于1862年被载入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孝河凝冰说到今

孝河又称孝感河,位于兰山区白沙埠镇境内。《临沂县志》记载,其发源于茶山南麓之桃花岭,东南经孝友村,至诸葛村入于沂。据《晋书》记载: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地 *** 曾对王祥故里进行过初步开发。在原址上恢复了孝友祠,并对王氏宗祠进行了规划,在河边开辟了孝园,修建了孝河广场。后来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开发停滞了下来。 《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临沂。王祥的孝感故事的影响也最为深远。王祥以孝事亲的行为,规范了几千年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神峰积雪雪映天

关于“神峰积雪”,可见的记载有两种:其一,《临沂县志》载“山东面白石皑皑,望之如雪,故府志以神峰积雪为八景之一云”;其二,《沂州志》载“山阴积雪,四时不消,八景积雪即此”。 这是“神峰积雪”的得名原因,也是文峰山所独有的奇妙之处。 元代所立季文子墓碑,大宋咸平二年建造却已毫无痕迹的龙王楼,泉水清冽、四时不干的龙泉,革命事件苍山暴动的纪念馆,横山惨案纪念碑,泰山行宫旧址,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的墓葬,银厂惨案纪念碑,还有文峰山主峰观海峰。优美自然风景与这些人文风景的融合,使文峰山这座神峰让人流连忘返。

普照夕阳几度红

《沂州志》载:“在州治西南王右军故宅,无庸渡江,逐王从之,余宅为焚,宫殿即晒书台,殿西山墙,每当日夕回光返照,红映可观,虽地之耸高,实灵气所钟云。”由于“永嘉之变”的缘故,王氏南迁,其故宅改为佛寺,唐代称为开元寺,北宋为“天宁万寿禅寺”,南宋为“普照禅寺”。金皇统四年(公元1114年)普照寺扩建时刻有《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即《集柳碑》),这就是对“普照夕阳”景观的最好例证。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普照夕阳”的奇观是有效地利用了光学的折射原理,透过普照寺西墙天窗的光线,照射在佛像身上,然后通过折射发散至四面八方,使整个佛堂都被夕阳的余辉照亮,为当时著名的景观。 1989年,市 *** 开始修复王羲之故居;2002年4月,为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年,市委、市 *** 又决定筹资对王羲之故居进行整修扩建;2005年5月26日,普照寺正式开放。

文献记载

《元和郡县图志》:沂州,琅邪。中。开元户二万七千四百。乡五十五。 《禹贡》徐州之域。春秋时为齐地。秦并天下,置琅邪郡,因琅邪山以为名也。汉因之,高后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文帝元年徙泽为燕王,以琅邪为郡。 晋武帝咸宁二年,改封东海王睿为王,王即帝位于江东,是为东晋元帝。元帝于郡城置发千戍,以南军镇之。自永嘉之后,琅邪陷于胡寇,成帝于丹阳江乘县界别立南琅邪城。至宋武帝得河南,寻又没于后魏、庄帝置北徐州,琅邪郡属焉。 周武帝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大业十三年乱离,郡为徐圆朗所破,武德四年讨平圆朗,复置沂州。 州境:东西三百二十一里。南北四百二十九里。 八到:西至上都二千二百七十五里。西至东都一千四百一十五里。东南至海州二百三十里。西至兖州三百八十里。东南至泗州下邳县二百七十七里。北至青州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徐州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密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淄州五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紫石英,黄银。赋:绵,绢。 管县五:临沂,沂水,费,承,新泰。 临沂县,上。郭下。本汉旧县也,属东海郡,东临沂水,故名之。后汉改属琅邪国,晋属琅邪郡,高齐省。隋开皇末,复置,属沂州。 羽山,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与海州朐山县分界。 沂水,东去县一里。 王僧辩城,在县东北五十里。梁将王僧辩屯兵于此。 王导故宅,在县东北三十八里。 沂水县,上。南至州二百里。本汉东莞县,即《春秋》莒、鲁所争之郓邑也。 城阳姑幕县南有员亭,即郓也,俗变其字耳。后魏孝文帝于此置新泰县,隋开皇四年改为东安县,十六年又于古盖城别置东安县,而此改名沂水县。 沂山,在县北一百二十四里。《周礼》:青州其镇沂山。 穆陵山,在县北一百九十里。管仲曰“赐我先君履,南至于穆陵”,是也。 大岘山,在县北九十里。宋高祖北伐,慕容超大将公孙五楼说起曰:“吴兵轻锐,难与争峰,宜断大岘,使不得入,上策也。”超曰:“引使过岘,我以铁骑?戚之,此成擒耳。”不从。宋高祖兵遂得入。初,是役也,或曰:“彼若严守大岘,军无所资,何能自返?”高祖曰:“鲜卑性贪,且爱其?,必将引我兵,一入大岘,吾何患焉。”及师过大岘,高祖喜曰:“天赞我也!”遂大破之。伍缉之《从征记》曰:“大岘去半城八十里,直度山二十五里,崖坂峭曲,石径幽危,四岳、三涂,不是过也。” 雹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出紫石英,好者表里映彻,形若雹状,故名雹山,今犹入贡。 成平公营,在县北一百五十六里。周武帝拔邺城,齐王高纬,先送其母妻于青州。是日,纬率千骑走青州,周遣大将军成平公尉迟勤率二千骑追之,擒纬于青州南之双沟。周因授以青州总管,立碑纪功。 费县,上。东南至州九十里。古费国也,隐公元年《传》曰:“费伯帅师城郎。”后为鲁季氏之邑。至汉为费县,属东海郡。自宋至隋,皆属琅邪郡。大业末为贼潘当所破,武德四年重置,属沂州。 蒙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楚老莱子所耕处。 东蒙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论语》曰:“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南城县城,在县南九十里。《史记》“齐威王使檀子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是也。 承县,上。东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本汉之承县,春秋时曾阝国也,属东海郡。隋开皇三年罢郡,承县属徐州。大业十三年,县为山贼左君衡所破,武德四年又于此置曾阝州,又改兰陵县为承县。贞观八年废曾阝州,县属沂州。县西北有承水,因以名焉。 抱犊山,在县北六十里。壁立千仞,顶宽而有水。此山去海三百余里,天气澄明,宛然在目。昔有遁隐者,抱一犊于其上垦种,故以为名山。高九里,周回四十五里。 兰陵县城,在县东六十里。《史记》曰,荀卿以儒者?楚,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因家焉。 县界有陂十三所,并贞观元年已来修立,以溉田焉。 新泰县,上。东南至州二百六十三里。春秋时鲁平阳邑也,宣公八年城平阳。 晋武帝泰始中,镇南将军羊祜,此县人也,表改为新泰县,属泰山郡。隋开皇四年属莒州,大业二年废莒州,以县属沂州。 蒙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书》曰:“蒙、羽其艺。” 障山,在县东八十里。出销石、石脑、炬火等石,居人常采为货。



~

洲简介及详细资料
答:详细释义 字义解释 (1)(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 水中的陆地 )《尔雅.释水第十二.水中》:"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同渚),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2)同本义 [islet in a river]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江布尔州详细资料大全
答: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州建立于1939年10月14日,面积为14.4万平方公里,人口109万人(2014年11月)。该州设10个区、4个市、10个镇。州府位于塔拉兹市。江布尔州居民主要为哈萨克族,还有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东干族等,哈萨克族占该州总人口的73%。该州人口中45.6%居住在城市。基本介绍 中文名 :...

马六甲州(马来西亚一级行政单位)详细资料大全
答:马六甲(英文Malaa,马来文Melaka)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首府马曾是马六甲王国所在地,郑和下西洋6次在此停靠,如今为马六甲海峡这条海上生命线的咽喉所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7月7日的加拿大魁北克当地时间上午9时30分(大马时间9时30分)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宣布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正在修建马...

巫州详细资料大全
答:巫州 ,唐朝的州,因巫山巫水而命名。治所在龙标县城,今怀化市洪江古商城。基本介绍 中文名 :巫州 出处 :《旧唐书》 地理位置 :怀化市洪江古商城 历史沿革,文献记载, 历史沿革 巫州,唐朝的州。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分辰州龙标县置巫州,因巫山巫水而命名,治所在龙标县城...

克雷塔罗(墨西哥克雷塔罗州首府)详细资料大全
答:1. 克雷塔罗市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西北220公里处,是克雷塔罗州的首府。2. 全市总面积783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其中市区人口59万,占全州人口的44.7%,是克雷塔罗州最大的城市。3. 克雷塔罗市的建城史最早可上溯至13世纪,由印第安奥托米人所建。153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这座印第安古城后,在印第安...

黔州详细资料大全
答: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黔州 行政区类别 :古代地名 所属地区 :中国 下辖地区 :辖2县 地理位置 :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 设立年代 :574年 简介,史料记载, 简介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废奉州置黔州,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彭水县(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

怀州(地名)详细资料大全
答:怀州,古代州名,治今河南省沁阳市,范围为今河南焦作、济源所辖地域。 秦代,灭六国置郡县制,为三川郡之北境,河东郡之东境。 西汉,置河内郡,领县一十八,治怀县。 东汉,为司隶州河内郡,治怀县。 西晋,为司州河内郡,移治野王县。 北魏,罢河内郡,置怀州,领河内、武德二郡,治野王县。 隋唐,仍为怀州,或称...

雪城(美国纽约州城市)详细资料大全
答:1. 雪城(Syracuse),位于美国纽约州中部,有“盐城”(The Salt City)之称,是纽约州第四大城市。2. 雪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20年,当时法国人首次抵达这里,后来英国人接踵而至。1654年,由于发现了盐泉,这里逐渐成为盐的贸易中心。3. 雪城以其良好的治安、优美的环境和迷人的湖光山色而著称。这里...

并州(地名)详细资料大全
答:基本介绍 中文名 :并州 性质 :古州名 地点 :山西太原 拼音 :bīng zhōu 基本信息,城市名,古州名,虞舜至周朝,汉朝以来, 基本信息 bīng zhōu 并州 (拼音:bīng,中古拼音:pjeng) 并州晚霞 城市名 太原旧称。 古州名 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

潞州详细资料大全
答:北周宣政元年(578年)于上党郡置潞州(州得名,因潞子之国)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称潞州。领上党、 长子、 屯留、 潞城、 壶关、 黎城、铜堤、乡县、 襄垣、 涉县。 宋崇宁三年(1104年)为隆德府,金称潞州,元初复称隆德府,太宗三年(1231)停用府名,仍称潞州。 明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升潞州为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