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

作者&投稿:挚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徐老师117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篇目1、《论语十则》2、《爱莲说》3、《陋室铭》4、《三峡》5、八上《记承天寺夜游》6、《桃花源记》7、八下《马说》8、八下《送东阳马生序》9、八下《醉翁亭记》10、《岳阳楼记》11、《小石潭记》12、九上《出师表》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鱼我所欲也》15、九下《曹刿论战》16、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必背34首古诗词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3623761,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

2. 中考文言文篇目16篇

《论语(十则)》 《鱼,我所欲也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马说》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扩展资料: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篇目 _淘豆网 太多了,写不下,链接里有。 。

3. 中考古诗文重点篇目有哪些

最新消息:古诗赏析篇目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1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2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3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4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5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6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8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9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1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1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1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1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14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15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16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1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18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八上 3019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九上 2520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八下 2521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七上 1522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八下 2523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八下 30 课内23首不作更动 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 文言文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1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七上 10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九下 19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九下 184 曹刿论战 左传 九下 21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九下 226 出师表 诸葛亮 九上 247 桃花源记 陶潜 八上 218 三峡 郦道元 八上 269 杂说(四)(马说) 韩愈 八下 23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八下 2611 陋室铭 刘禹锡 八上 22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八下 27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八下 281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八上 2715 爱莲说 周敦颐 八上 22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八下 24 古诗词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17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18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19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20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八下 附录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七上 附录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26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27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八下 附录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九上 附录3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九下 附录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七上 附录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七上 附录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八下 附录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八下 附录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七上 附录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八下 附录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八上 30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九上 25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八下 25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七上 15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八下 2550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八下 30 默写50篇为课标规定,不作变动 红色是附录中的诗词,只考机械默写 2008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篇目 册数 课目 课文 作者 七上 10 《论语》十则 孔子 课标篇目 七下 5 伤仲永 王安石 七下 15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略读课文 八上 2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课标篇目 八上 22 陋室铭 刘禹锡 课标篇目 八上 22 爱莲说 周敦颐 课标篇目 八上 23 核舟记 魏学洢 略读课文 八上 26 三峡 郦道元 课标篇目 八上 27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八上 27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课标篇目 八上 29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略读课文 八下 21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八下 22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略读课文 八下 23 *马说 韩愈 略读课文 课标篇目 八下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课标篇目 八下 26 小石潭记 柳宗元 课标篇目 八下 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课标篇目 八下 28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课标篇目 九上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九上 22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九上 24 *出师表 诸葛亮 略读课文 课标篇目 九下 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课标篇目 九下 19 鱼我所欲也 《孟子》 课标篇目 九下 21 曹刿论战 《左传》 课标篇目 九下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课标篇目 新增 口技 愚公移山 陈太丘与友期。

4.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5. 中考新教材文言文篇目

最新消息:古诗赏析篇目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 1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 2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 3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 4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 5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 6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 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 8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 9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 1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 1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 1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 1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 14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 15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 16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 1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 18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八上 30 19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九上 25 20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八下 25 21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七上 15 22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八下 25 23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八下 30 课内23首不作更动 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7-9年级) 文言文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 1 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七上 10 2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九下 19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九下 18 4 曹刿论战 左传 九下 21 5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九下 22 6 出师表 诸葛亮 九上 24 7 桃花源记 陶潜 八上 21 8 三峡 郦道元 八上 26 9 杂说(四)(马说) 韩愈 八下 23 10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八下 26 11 陋室铭 刘禹锡 八上 22 12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八下 27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八下 28 1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八上 27 15 爱莲说 周敦颐 八上 22 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八下 24 古诗词 序号 篇目 作者 册数 课目 17 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九下 24 18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九下 24 19 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七上 15 20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八下 30 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八下 附录 22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七上 15 2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八上 30 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七上 附录 25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八下 30 26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八上 25 27 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八上 25 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八上 25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八下 30 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八下 附录 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八下 25 32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九上 附录 3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七上 15 34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九下 附录 3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八下 25 36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七上 附录 37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七上 附录 3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八下 附录 39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八下 附录 4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九上 25 4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七上 附录 42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八下 附录 43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九上 25 4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八下 25 45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八上 30 46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九上 25 47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八下 25 48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七上 15 49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八下 25 50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八下 30 默写50篇为课标规定,不作变动 红色是附录中的诗词,只考机械默写 2008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篇目 册数 课目 课文 作者 七上 10 《论语》十则 孔子 课标篇目 七下 5 伤仲永 王安石 七下 15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略读课文 八上 2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课标篇目 八上 22 陋室铭 刘禹锡 课标篇目 八上 22 爱莲说 周敦颐 课标篇目 八上 23 核舟记 魏学洢 略读课文 八上 26 三峡 郦道元 课标篇目 八上 27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八上 27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课标篇目 八上 29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略读课文 八下 21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八下 22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略读课文 八下 23 *马说 韩愈 略读课文 课标篇目 八下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课标篇目 八下 26 小石潭记 柳宗元 课标篇目 八下 27 岳阳楼记 范仲淹 课标篇目 八下 28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课标篇目 九上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九上 22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九上 24 *出师表 诸葛亮 略读课文 课标篇目 九下 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课标篇目 九下 19 鱼我所欲也 《孟子》 课标篇目 九下 21 曹刿论战 《左传》 课标篇目 九下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课标篇目 新增 口技 愚公移山 陈太丘与友期。



~

中考文言文阅读篇目
答:1.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徐老师117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篇目1、《论语十则》2、《爱莲说》3、《陋室铭》4、《三峡》5、八上《记承天寺夜游》6、《桃花源记》7、八下《马说》8、八下《送东阳马生序》9、八下《醉翁亭记》10、《岳阳楼记》...

中考文言文必考的篇目是哪些?
答: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如下:《论语》、《三峡》 、《爱莲说》 、《陋室铭》 、《口技》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马说》、《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 、《出师表》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有哪些?
答: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有如下:1、《醉翁亭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

中考文言文必备考纲
答:本来是有18篇的,但是我记得我们老师就说这几些篇目比较会考,像《口技》那种,也只有单单把知识点迁移到课外……16篇必考文言文七上:1、《三峡》七下:2、《黔之驴》八下:3、《马说》4、《送东阳马生序》5、《陋室铭》九上第五单元:6、《陈涉世家》7、《桃花源记》8、《与朱元思书》9、《捕蛇者说》10...

文言文阅读常见考点
答:1. 中考古文阅读考点有哪些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4篇优秀篇目一 关雎 《诗经》二 蒹葭 《诗经》三 观沧海(曹操)四 饮酒 (陶源明)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六 使至塞上(王维)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八 闻王昌龄坐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九 行路难(李白)十 次北固山下(王湾)十一 望岳(杜甫)...

初中语文文言文篇目
答:1. 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16篇都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

中考语文必考文言文有哪些
答: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杂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 大概就是这些吧。

中考文言文篇目点击
答:4. 2014上海市语文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点击目录 最重要的:《出师表》、《青玉案》 1.陋室铭(刘禹锡)2.爱莲说(周敦颐)3.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4.伤仲永(王安石)5.周处(《世说新语》)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卖油翁(欧阳修)8.核舟记(魏学洢)9.黔之驴(柳宗元)10.黠鼠赋(苏轼)11.狼(蒲松龄)12...

辽宁中考文言文
答:1. 我想问问辽宁中考语文要考的课内文言文都有哪些 《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 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1~6年级(70篇)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

梨酒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译文
答:6. 文言文阅读题要答案和译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②先子度其足:③而置之其坐: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