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关于《傲慢与偏见》

作者&投稿:夙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简介

最近《》有点上瘾,做什么事,总想着上来和友友们唠几句。刚看完2005版的电影《傲慢与偏见》,就去《豆瓣》找了找,试着找找聊天的好故事好线索好素材好视角。

网友说,《傲慢与偏见》故事很简单,就是三对半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看着各位大神捋出来的各条线索,我禁不住问自己,我真的看了吗,好像完全没看明白一样。原来,大神们很多都有刷了几遍十几遍的经历,更有的小说都是常年放在枕边的。根据大神叙说,我找来了95年BBC版的电视剧,还有上译的小说书读本。第一遍刷,简单的理了理人物关系,记了记人名。接下来的假期,再刷刷看。

05版电影的女主角是凯拉·奈特莉出演的,漂亮,眼睛大,小虎牙,笑的有特点。导演乔·赖特,擅长运用长镜头,十八世纪的英国乡村风景被拍摄的很唯美。这部电影开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些,漂亮的女演员,唯美的摄影。时长两个小时,有点长,第一次看的时候,看到达西先生第一次表白被拒,差不多一小时,自己中场休息了十几分钟,分上下半场看完的。

95版BBC电视剧的男主是科林· 费尔斯,比05版电影里的男主有气场。九十年代电视剧,特写多,场景小,大量的对话,有点舞台表演的戏剧腔。好在忠于原著,很多对话都是参照小说的。电视剧,6集,每集55分钟,大概观影时间需要5小时。每次观影两集,分3次,今天下午看完。值得一提的是,我找的中文字幕是破烂熊字幕组的,久违了。

小说的翻译版本很多,我选择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王科一翻译的版本,版本有些老,姨弟、表侄之类分的很清楚,现在的翻译大概不会这么翻译了。这个版本有黑白插图,我很是喜欢。奇妙的是,这版本的人名翻译和电影字幕的人名翻译是一致的。电视剧字幕的人名翻译好像选择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张玲张扬的译本。我讨论《傲慢与偏见》时,会采用上译本小说的人名为标准。小说,分3卷,61章,下午开始看,看到20章,女主角伊丽莎白拒绝了表兄柯林斯的求婚,用了3个小时左右。争取明天看完。

《傲慢与偏见》英文原版小说,亚马逊上有0元版,我的kindle喜加一。晚上,玩《》,找了些插图,找到个网站有《傲慢与偏见》小说的几个版本插图,其中1907年的水彩版很有特点。

应该说,有了《》,开始试着输出以后,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一些变化,看好,慢慢适应吧。

2)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十八世纪末出生,十九世纪初去世,生前出版了4部小说,后,兄长又帮助其整理手稿出版了两部。十一、二岁就开始喜欢上了写作,一生写了三千多封书信,多被家人销毁了,保留下来的有一百六十多封。去世时,家人在祭奠她的文稿中,没有提及她的写作才能。

简·奥斯汀是真正的言情小说大师,可终身没有走进婚姻殿堂,使得她的读者有了各种猜想。其实,独身在英国是有传统的,很多有些经济能力的人,不愿为了婚姻做出牺牲,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的结果。在英国作家阿加莎的侦探小说中,经常会有独身女子去世,围绕其留下的巨额财富,发生一些离奇的案件。最近的调查显示,英国的适婚年龄人口中,有50%多一点是独身的。在英国,独身,一直以来是一种人生选择,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简的小说,总是写到男女主人公结婚就结束了,没有婚后生活的描线,也不写如何培养小孩。可能完全就是出于其始终独身的原因。

简,在二十岁的时候,是经历过一次爱情的,男主角是位在邻家度假的爱尔兰男孩,汤姆·勒弗罗伊。在简传世的信件中,有两封提到了这位汤姆,其中一份写的是分手的经过。简在分手不久开始了《傲慢与偏见》的创作。简比汤姆大一岁。简终年41岁。汤姆参加了简的葬礼,并且向简的家族求购了《傲慢与偏见》第一次被出版商拒绝出版的信函。分手后,汤姆娶了一位名门望族家的小姐,给自己的大女儿取名:简。汤姆活到了九十多岁,老年时向侄子提到了和简的感情,称之为“年少时的爱”。汤姆的事迹之所以能被记录的这么详尽,是因为,汤姆是在当时爱尔兰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职务上退休的,且,随着简去世后简逐渐声明远扬,和简相关的各种逸闻趣事也逐渐传扬开来。

简本来是有机会结婚的。当年和汤姆的感情并没有发展到男方求婚的地步。在简二十七岁时,有位富家子弟在晚宴后向简求了婚。当时,简同意了,第二天早晨,就反悔了,没有人知道那个夜晚简怎样辗转反侧又或发生了什么。后来,简一直选择单身,和姐姐以及母亲生活在一起,根据家族里的人记述,简是在姐姐的怀抱里去世的。

简生活的时代,是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简出生第二年,英国北美殖民地独立了,美国。简和拿破仑是同时代的人。1799年拿破仑30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官,那年,简25岁。1815年拿破仑再度战败被流放,1817简去世。可那时的女子是不需要关心时事的,看报纸是男人的习惯,女人谈论政治是件不体面的事。在简的小说中没有那些重大事件的痕迹,只是随着作者的心意,描述着美好的理想中的爱情。世间多少事,付于笑谈中,爱情,依旧是永恒话题。

在英国文学史上,有人认为,简是最重要的女作家,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3)伊丽莎白·班纳特

伊丽莎白·班纳特是《傲慢与偏见》的女主角,班纳特家的二小姐,故事结束时成为了达西夫人。

班纳特家的大小姐是简·班纳特。简和彬格莱先生的爱情的故事是小说副线。可以看出,这对恋人的故事是作者奥斯汀理想中的样子,其中虽然有些波折,始终得到家人的支持与祝福。订婚的时候,班纳特老爷说:你们俩脾气都这么好,将来是要被仆人欺负的。老爷还担心这小两口将来收入不够花。其实班纳特家的年收入是两千英镑,彬格莱的年收入是五千英镑。彬格莱先生富有而且性格好。

夏绿蒂小姐是伊丽莎白的好朋友,后来,和柯林斯先生结为夫妻。考虑到作者奥斯汀的出身也是个牧师家庭,大家应该理解,这对夫妻的故事是作者认识中寻常婚姻样子。柯林斯先生当前的年收入大概有五、六百。将来在班纳特先生去世后,柯林斯先生会得到其遗产。夏绿蒂小姐很现实,能和生活妥协,应该说得到的是一份还不错的家庭生活。柯林斯先生呢?很明显,他对爱情并不没有太多的奢望。遵照的赞助人的嘱托,完成了世俗不过的婚姻任务。柯林斯,是最早向伊丽莎白求婚的。伊丽莎白不喜欢。柯林斯没给伊丽莎白犹豫的机会,当然伊丽莎白也没有犹豫,他很快就转向夏绿蒂小姐求婚,并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伊丽莎白最小的妹妹丽迪雅和韦翰先生走到了一起。故事中,对他们了的爱情没有过于详细的描写。只知道,丽迪雅是没有任何矜持的和韦翰私奔了。丽迪雅不到十六岁就把自己嫁出去,成为母亲心目中的骄傲。韦翰先生没有体面的收入,还欠账大笔的赌债,总想着通过婚姻捞一把。是达西先生的出手拯救了这一对,也拯救班纳特一家的体面。伊丽莎白,最开始动心的人是韦翰先生。逐渐认识了他的真实面目。故事中,喜欢韦翰先生的小姐有不少。

伊丽莎白为什么喜欢达西先生,作者给的理由很简单,体面、有钱、被误解的好人。这三条理由中的任何一条都会让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心动。可以看出作者的犹豫,她应该是不知道,怎样的男人才能真正的打动自己,就简单的把这些世俗的标准堆杂在一起。应该能够理解,这是作者作为一位未婚女性的幻想与迷茫。

作者心目中,漂亮善良的女性、能和生活妥协的女性、没有矜持的女性,都是能够出嫁的。伊丽莎白究竟拥有怎样的品质,会被达西先生看中,我会在下一段——《关于《傲慢与偏见》——达西先生》——中和大家聊。

4)达西先生

《傲慢与偏见》的男主角是达西先生,故事的最后达西先生娶了伊丽莎白·班纳特。故事中,伊丽莎白究竟拥有什么特质,吸引了达西先生呢?作者简·奥斯汀理想中的男主达西先生全力以赴想要迎娶的姑娘是怎样的呢?整个《傲慢与偏见》的故事都是从不同角度描写伊丽莎白的方方面面,仿佛都在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当读者了解故事后,对上述问题有了自己的回答,基本上就能有个简单的爱情观了。这是没有结过婚的作者奥斯汀被称为“爱情导师”的原因吧。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没有人需要别人的答案,自己在故事中寻找就是了。我只是试着在故事中寻找,达西先生最初心动的那一刻。

我了解这个故事是从电影开始的。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初次碰面时,达西先生对伊丽莎白的态度几乎就是无视的。后面几次见面,达西先生开始将注意力慢慢集中到了伊丽莎白身上,很难说出一个准确的时间点说明达西先生的转变。直到伊丽莎白去彬格莱先生住处探望生病的姐姐,达西先生对伊丽莎白的评价完全不一样了。伊丽莎白满脚泥泞走进客厅时,确实有镜头表现了达西先生的意外,彬格莱小姐注意到是伊丽莎白裙摆上有几尺泥浆,达西先生看到的是什么呢?我将这段反复看,电影的摄影师表现了什么,我从一名男性观众的视角看到了什么?我真的没注意裙摆上的泥浆,我注意到是伊丽莎白运动后熠熠生辉的眼睛,微微透红的肤色,也许还有润润晶莹的汗珠。这该是一束生命之火发出的光,突如其来的走进略显枯燥烦闷的客厅,迎面撞入达西先生的眼里,肯定也是直达心底,点燃达西先生心中的一把火。

电视剧中也有类似的镜头。伊丽莎白步行前往彬格莱先生住处,穿行原野,翻越篱笆,踏过泥泞,都有所表现。甚至还加了戏,达西先生透过窗帘缝隙看着精力无穷的伊丽莎白在逗弄猎狗。想来,都是为了表现伊丽莎白旺盛饱满的生命力。但,我还是觉得电影表现的更好,更艺术,就是这么的突然,这么的猝不及防,没给达西先生任何准备的时间,也不给他留有任何的思考时间,直达心底,宣布投降。

看了书,我才知道,原著里是有这段描写的,和我理解的完全不一样,哈哈哈,下面是小说第六章的原文

我理解的小说意思是:就是喜欢,不讲道理的就是喜欢。

是呀,经历过的人才明白,爱情到来时就是这么不讲道理,说不明白为什么的。作者简·奥斯汀比我明白。

关于《傲慢与偏见》 完

~

求与《傲慢与偏见》有关的资料
答: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

《傲慢与偏见》观后感
答:这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的开篇一段话,引出了一段发生在十九世纪初英国的关于爱与价值的经典故事。 众所周知,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爱情对婚姻的想法:单单为了财...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
答: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关于《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1 小乡绅班纳特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傲慢...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答:《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范文4 不久前读完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后,颇有感触,不由得被宾利与吉英内敛的爱情以及文中伊利莎白与达西曲折的相恋故事所感动,也同时对负面人物丽迪亚、韦翰、珈苔琳?德包尔夫人等追名逐利的人生态度嗤之以鼻。本书描绘了18世纪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闭...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答:简·奥古斯丁的力作《傲慢与偏见》在多年的历史中,折服过众多的善男信女,通过解除傲慢与偏见给正常沟通造成的障碍,最终演绎出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世上传为佳话。 起初读《傲慢与偏见》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我的偏见,尤其是剩女们对我的偏见。 昔日的堂堂清华博士后怎么做起剩女的文章?沦落到这地步?鄙视之意溢于言表。

<<傲慢与偏见>>讲的是什么内容?
答:小说主要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贝内特和富有的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反应了19世纪英国乡绅阶层的礼节、成长、教育、道德、婚姻的情态。《傲慢与偏见》(英语:Pride and Prejudice),出版于1813年,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简·奥斯丁1796年到至1797年间写成此著,写作地点都是在英国的汉普...

.世界名著,电影《傲慢与偏见》的剧情简介.
答: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二女儿伊丽莎白与达西,伊丽莎白听说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

傲慢与偏见的主要内容..概括
答:《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叫《最初的印象》,1797年8月完成。她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汤玛士·卡德尔,请他出版,但对方一口回绝,这使得他们父女非常失望。于是简·奥斯汀着手修订另一本小说《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情感》修订后她自费出书,销路不错。于是...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答:《傲慢与偏见》读后感5 这个寒假,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傲慢与偏见》,当我翻开这本书后,便立即被书中精彩的内容和丰富的形容词吸引住了。 文题是《傲慢与偏见》,文中的主角达西和伊丽莎白分别代表傲慢和偏见。这本书的上文和下文具有极大的连贯性,人物的个性十分明显,字里间处处体现出文中人物特殊的性格。比如说...

为什么《傲慢与偏见》能成为世界名著?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答:《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描述了五位女士中的年轻乡绅贝内特的女儿。主角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她在舞会上遇到了达西,但她听说他很傲慢,总是拒绝他。几经波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放下了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能成为世界名著,有这几点原因:1.主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