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年号有三个字的吗? 古代皇帝年号

作者&投稿:尹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16499.html?si=1
我国历代各朝所定的年号,为了称谓之便,大多以两个字命名,如汉初建、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等等。但也有很少数是三个字、四个字以至六个字的。三个字年号是从公元9年王莽的“始建国”开始的。之后的还有“中大同”和“中大通”等。四个字的年号就不少了,如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唐代武则天称帝后采用的“天册万岁”、“万岁通天”,宋真宗的“大中祥符”等。还有六字年号,如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惠宗“天赐礼盛国庆”等。

不是.只是在庙号,帝号,年号,中调处三字来简称

有。

中国古代皇帝的年号是根据什么来定的?~

年号的起源和命名 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纪元”亦称建元,是纪录年度之始。西汉以前,一个皇帝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既不改元,又无年号,一元到底,概称XX帝的XX年。王号纪年比年号纪年方便一些。彼时,承袭王位者,也只采用王号纪年,不建年号,如周惠王元年。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帝王们出于政治的需要,便逐渐改变了纪年的方式。我国历史上正式改元是从汉武帝开始。正式建立“年号”作为制度传袭下来,则在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年号实行后,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要重建“年号”,即称为改元,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为止。辛亥革命后,所用的民国岁次和袁世凯的“洪宪”仍留有年号的遗迹。 我国历代各朝所定的年号,为了称谓之便,大多以两个字命名,如汉初建、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等等。但也有很少数是三个字、四个字以至六个字的。三个字年号是从公元9年王莽的“始建国”开始的。之后的还有“中大同”和“中大通”等。四个字的年号就不少了,如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唐代武则天称帝后采用的“天册万岁”、“万岁通天”,宋真宗的“大中祥符”等。还有六字年号,如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惠宗“天赐礼盛国庆”等。 封建帝王年号在用词上是十分考究的,总要经过反复筛选,采撷吉祥字眼,多用“大、太、应、元、天、中、永”等字开头。因此历史上历代年号的采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现象,如用“建武”作年号的有7个;“建兴”有11个;“太平”做年号的达9个之多;另外“中兴”、“永和”、“永平”、“永兴”、“建和”、“建平”,这些年号就分别各有6个皇帝使用过。究其原因,有的是皇帝大臣缺乏历史知识,有的是有意追慕摹仿前朝,因而导致年号重复。 摘自: http://www.gezhixq.net/lishi/quwei/q003.htm

年号,是古代帝王为记载和计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种称号。中国古代的年号出现较晚。西汉以前,帝王都没有年号,纪年均采用王号。就是使用王号连续记载年代,直至新的帝王即位。如周平王元年至五十一年、鲁隐公元年至八年、秦王(秦始皇)元年至三卜七年、汉高祖元年至十二年等。直到汉武帝即位,才出现年号。他即位时,便使用了“建元”年号。所以,唐代学者颜师古刘此作注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 从汉武帝开始,几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年号。其间,只有唐肃宗在位时,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没有年号。年号出现后,就有了年号纪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新帝即位,都不再继续前帝的纪年之数,而自第二年开始,又从元年起重新纪年。这种逾年改称元年的做法,就称为改元。 改元不仅出现在新帝即位之初,也出现在皇帝在位期间。即皇帝在位中途不再延续已有的纪年顺序,又从元年开始重新纪年,亦称为改元。事实上,这种改元的做法,最早出现在汉文帝时。汉文帝在位23年,第17年改元。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十六年“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酎,明年改元。”即从第17年起,又称元年、二年……。由于他在位期间出现了两个元年,故班固在编撰《汉书》时,就将改元后的纪年称为“后元”。其后的景帝在位16年间,曾两次改元。所以,史书中又有了“中元”、“后元”之称。自汉武帝始用年号以后,但凡改元,年号也要更换。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在位期间改元最频繁的是武则天。她在位20年,共改元17次,故有17个年号。稍次于她的是其丈夫,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改元13次。冉次之的是汉武帝,在位54年,改元11次。至于改元10次以下的皇帝,则数量更多。由于在位期间多次改元,故许多皇帝都有几个年号。直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曾规定继位者只能使用一个年号,所以除明英宗因“土木之变”前后有两个年号外,其他都是一帝一号。清朝也延续了这一做法,均一帝一号。 古代帝王改元的原因,除新即位外,多以某一吉祥事物为由。此外还有灾害、奇特的自然现象,诸如所谓的祥瑞、变异等。如汉武帝时,曾在一次打猎时捕获一只“白麟”,遂下令改元“元狩”。西汉宣帝时,今四川广汉地区报告称,当地有人见到一条黄龙。宣帝遂于当年(229 年)下令,改元“黄龙”。三国时,东吴孙权看见一只红色的鸟,亦在当年(238年)改元“赤鸟”。这些改元,都是因为看见了罕见的奇鸟异兽,认为是吉祥的征兆而改元的。公元前69年,今陕西汉中地区发生大地震,导致山崩水涌。在位的汉宣帝遂下令改元“地节”,意在“欲令地,得其节”。这是因自然灾害的原因导致的改元。 在诸多的改元中,有相当数量是因出现了动荡的局面或发生重大的事件。所以,这类年号多寓含希望长治久安的意愿。如汉元帝时,汉廷与匈奴和亲,昭君出塞与呼韩邪单于联姻。自此,“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竟宁。”(《汉书·元帝纪》)意为边境安宁。北魏孝庄帝在位时,爆发葛荣起义。起义被镇压后,孝庄帝遂改元“永安”。这类的年号多为吉祥祝福之语。如永定、永昌、永平、永始、长安、长庆等。 有些改元,则出现在通过非常手段获取帝位之后。因此,这类年号多表示自己的即位顺应天意。含有宣扬君权神授的用意。使用这类年号,既可掩人耳目,又能掩饰自己的劣迹。如武则天的“天授”、“天册万岁”。又如明英宗是通过南宫复辟(夺门之变),从其弟景泰帝手中夺回帝位的。即位后,改元“天顺”。 还有些改元,是出于宗教的原因。如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却崇信道教。道士寇谦之遂迎合太武帝意,假托梦见太上老君。太武帝即命画工依寇谦之口述,绘出太上老君像。并下令改元“太平真君”。 有些改元,则因重大工程的竣工。武则天在位时,洛阳的宫城内兴建了一座大殿,名为通天宫。大殿建成,武则天即改元“万岁通天”。也有的改元,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政治倾向和立场。这类改元,一般多以干支作为年号。如唐初,隋末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为了表示不归顺唐朝,遂以是年的干支——丁丑为年号。 由于改元,特别是皇帝在位期间的改元,造成一年多个年号和年号相同的现象。其中一些含有吉祥意味的名称,就反复出现在历史上。如“建兴”年号使用过11次,“天祜”年号使用过10次,“太平”年号使用过9次。至于使用过8次以下的年号,数量就更多了。如人们熟悉的唐太宗的“贞观”年号,也在西夏崇宗在位时使用过(1102~1114年)。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曾命宰相选择一个从未使用过的年号。宰相赵普等人遂上“乾德”年号。乾德三年(965 年),宋太祖统兵灭后蜀。在搜查后蜀国皇宫时,从一宫女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搜出一面旧铜镜。镜背有“乾德四年铸”的铭文。宋太祖大惊,询问宰相:“安得已有四年所铸乎?”赵普等人皆不能答。宋太祖又召学士陶毂、窦仪询问。“仪日:‘此必蜀物。昔伪蜀王衍有此号,当是其岁所铸也。’上乃悟,因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 年号相同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不同的朝代中,也出现在同一个朝代中。如西晋惠帝和东晋元帝都使用过“建武”的年号:唐高宗、唐肃宗均使用过“上元”的年号;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和亡国之君元顺帝均使用过“至元”的年号,等等。不同朝代使用相同的年号,还好区别,但同一朝代使用同一年号,就往往容易混淆。因此,对中国古代帝王的年号,还应严格区分朝代和皇帝。 古代帝王使用的年号,在字数上没有限定。少则两、三个字,多则六个字。如西夏建立者元吴称帝后,曾使用“天授礼法延祚”的年号。只有明清两代皇帝的年号都是两个字,且是一帝一号。所以,史家就用年号作为明清皇帝的帝号。如洪武皇帝、永乐皇帝、崇祯皇帝、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年号常被视为政权的象征和标志,与政权有直接的联系。使用或不使用某个年号,实际也成为衡量和判定是否承认该政权的标准。所以,但凡新建政权,必定要另立年号。无论是农民政权,还是偏安政权,都必定要有自己的年号。 晋、宋之际的诗人陶潜对东晋义熙年问刘裕的专权十分不满。这位曾因“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隐居的诗人就不用“义熙”年号纪年,而用甲子纪年。此举亦受到人们的褒颂。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曾称其,“甲子不数义熙前”。 清军入关前,崇祯皇帝就已自缢身亡。但清朝定都北京后,明朝遗老中仍有人在其著述中,继续使用“崇祯”年号,以此表示怀念故国。相反,清初也有人将入关前的明朝史实,一律冠以天命、天聪、崇德等清初年号。以此表示自己很早就向往清朝。清朝末年,溥仪在位3年,就爆发了辛亥革命。此前,革命党人就已经不使用清朝的年号纪年。而一些清朝遗老们,直至民国成立后,依然用“宣统”年号纪年。这些事例,都反映了人们对年号与政权关系的认识。 自年号产生后,年号又配合干支纪年。因干支纪年是60年一个循环周期,往往在一个朝代中,同一千支会反复出现数次。若无其他的纪年方法,就很难判定是哪位帝王在位时的于支。但有了年号纪年后,两者互为补充,从而使中国古代的纪年更加精确。干支加年号,是中国古代纪年方法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国古代纪年的一个特点。

明朝16帝的年号排序是什么?
答:明朝16帝年号:1、洪武,1368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2、建文,1399年—1402年。明惠宗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3、永乐、1402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

清朝皇帝的年号分别是什么?
答:12、末代皇帝溥仪 年号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 ,号浩然 。也称清废帝 或宣统帝 。醇贤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作为清朝,也是中国...

中国历代朝代顺序和帝王名字、 年号、 是什么、 高手来
答: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5、静帝阐 2年。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三、恭帝杨侑 义宁 l...

你知道明朝有16位皇帝吗?
答:你知道明朝有16位皇帝吗? 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 年号:崇祯,在位17年,一生发了六次罪己诏,为历代帝王之最,但每次自责之后,都要杀大臣泄愤甩锅,召集大臣上朝,没一个肯来,都跑李自成那了。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在位7年,不稀罕治理国家,只想安安静静做个木匠,宠爱乳母,连乳母的相好魏公公...

中国皇帝的谥号,庙号,年号
答: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所以直到元朝之前,皇帝一般都有多个年号。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实行“一世一元制”,即每个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所以,我们称呼的明清时期的皇帝,一般都是用年号,例如,...

唐哀帝李_简介——唐朝末代皇帝
答: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除武则天以外,904年9月27日-907年5月12日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唐天祐二年(905年),掌握实际权力的梁王朱全忠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见白马驿之祸),接着在天祐四年(...

明惠宗朱允_简介
答:,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

皇帝年号主要有哪些?
答:皇帝年号主要有如下:1、甘露(前53年—前50年),汉宣帝年号,这个年号在后世是个使用用比较多的年号,比如三国时期曹髦和孙皓都用过,前秦的苻坚也用过。2、建武(25年—56年),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的年号。刘秀扫平天下,延续了汉室近200年的江山,建武这个年号实至名归。3、建安(196年—220年...

清朝所有皇帝的国号名?
答:清朝皇帝的国号名也叫作年号,分别是:1、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年号崇德,使用时间为1636年到1643年。2、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使用时间为1644年到1661年。3、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使用时间为1662年到1722年。4、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使用时间为1723年到1735年。5、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皇帝的姓名和年号都是什么?
答: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6、道光 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