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发展到如今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是哪三个

作者&投稿:笃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QQ游戏打败联众

2003年的时候,联众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闲游戏平台,他的创始人鲍岳桥是UCDOS的开发者,中国软件行业最早的技术大牛人。


  在联众的最辉煌时刻,他拥有2亿注册用户,月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0万,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架设有服务器,这样的规模貌似是不可动摇的。


  2003年,QQ游戏推出第一个版本,拥有打牌升级、四国军棋、象棋三个游戏。鲍岳桥上去玩了一下,觉得不过尔尔,于是决定将研发重心投入到新的项目“联众新世界”中去,原有系统不再更新。


  2004年,联众嫁入豪门,成为韩国最大的网络游戏集团NHN旗下子公司,大量的韩国网游资源可以移植过来,无论是产品、资金,还是人才,都是腾讯无法比拟的。而且这个时候,进入休闲游戏市场的不止是腾讯一家,还有网易、盛大、金山这些自主研发游戏的大佬们。


  但在这一年,QQ游戏逐渐后来居上,实现了对强者的超越,超越的逻辑在于:


  A,联众精力转向大型游戏市场,休闲棋牌游戏不再更新,一些BUG长期存在,导致老用户的流失。


  B,腾讯快速更新迭代,以更精美的界面,更人性化的操作细节取胜。


  我举个例子,首先是界面。


  在2005年的斗地主版本中,QQ可以自定义用户角色形象,侧边栏显示玩家历史战况,背景清爽。

联众角色形象定义要收费,否则就是个空白,背景丑陋,广告一堆,侧边栏是无关紧要的系统消息,毫无美感可言。

再看操作人性化。


  联众自动找座位功能要收费,否则就要自己去慢慢找,有时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却坐不下来,弹出提示说其他会员不愿意和自己玩(理由多多啊,有嫌级别低的,有嫌网速慢的……),真是无语。


  QQ可以自动加入,自定义查找意气相投的网友,而这些都是免费的。


  正是这些微创新,在细节上击败了联众游戏。



2010年,移动互联网呼啸而来,腾讯在所有互联网巨头中第一个转身。


  大象的转身是如此的轻盈而迅速。


  从2011年1月推出到年底,微信在1年的时间里更新了11个版本,平均每个月迭代一个版本。1.0版本仅有聊天功能,1.1版本增加对手机通讯录的读取,1.2版本打通腾讯微博,1.3版本加入多人会话,2.0版本加入语音对讲功能。直到这个时候,腾讯才完成了对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追赶,开始创新之路。


  2.5版本率先引入查看附近的人,正是这个功能的推出,实现了对主要对手米聊的技术创新和用户大爆炸式增长。


  3.0版本率先加入漂流瓶和摇一摇功能,3.5版本增加英文界面,全面进军海外市场。这个时候的国际市场上,日本的LINE同时崛起,并且更早一步的开始了对东南亚的占领。而美国的社交巨头FACEBOOK仍在梦中,WHATSAPP仍在延续着当年ICQ的软件思维,向用户收取服务费。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4.0版本率先推出相册和朋友圈功能,4.2版本增加视频聊天插件,4.3版本增加语音搜索功能,4.5版本增加多人实时聊天,语音提醒和根据对方发来的位置进行导航的功能。微信的社交平台功能日趋完善,并且一步步向移动智能助手的角色发展。必须说明的是,在视频聊天和智能语音搜索上,微信的比LINE更早了一步,产品体验开始领先。(LINE的成功更多是明星营销策略和商业化生态系统的搭建上,产品创新体验上并无优势。)


  5.0版本添加了表情商店和游戏中心,扫一扫功能全新升级,可以扫街景、扫条码、扫二维码、扫单词翻译、扫封面,微信支付体系打通,一个移动商业帝国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毕。


  从全球来看,LINE的商业化无疑更早获得成功,国际化的脚步也更快,但是腾讯最擅长的从来就是后来居上:只要方向正确,专注创新,奇迹总会发生。


  2013年4月,海外用户突破4000万,8月突破1亿,月均以超过1500万的速度滚雪球,按此速度,年底将突破2亿,明年将达到4亿,全球用户达到10亿量级。


  如果一切顺利,腾讯将真正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创新领导者。接下来,让我们见证奇迹吧。



QQ是如何打败ICQ的?


  1996年,ICQ诞生,瞬间风靡全球,到1998年的时候,这款软件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而在这一年,ICQ嫁入豪门,成为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集团AOL公司的旗下资产,有钱有人气,地位不可撼动。


  1999年,QQ推出,只有两个员工,也就是创始人马化腾和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半年时间而成。


  这时候的QQ仍然很粗糙,但是中文界面使得QQ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如果仅仅如此的话,QQ不可能获得后来的成功,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已经相继诞生了一批同类型的通讯软件:PICQ、TICQ、G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


  QQ凭借以下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迅速在同类型软件中杀出重围——


  首先,ICQ的全部信息存储于用户端,一旦用户换电脑登录,以往添加的好友就此消失,而QQ的用户资料存储于云服务器,在任何终端都可以登录聊天。


  其次,ICQ只能在好友在线时才能聊天。QQ首创离线消息发送功能,隐身登录功能,可以随意选择聊天对象,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化头像。


  第三,ICQ通过来自给企业定制的即时通讯软件获利,而QQ坚持通过面向消费者的免费服务寻求商业化机会。


  可以说,QQ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他和ICQ的根本区别,在于互联网理念和软件理念的差别。


  互联网理念打败软件理念,这不是如今最流行的观念吗?但在15年前,小马哥就已经领悟到了。


市场永远是精明的,他只把回报奉献给用户体验最好的创新产品:到2000年的时候,QQ已经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市场上的王者。



QQTM是如何打败MSN的?


  MSN1999年开通即时通讯服务,依靠微软的雄厚资本和WINDOWS的操作系统平台绑定,到2001年的时候就已经打败了AOL,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


  到2003年的时候,MSN已经拥有3亿用户,在几乎所有的重要市场上成为第一,只差一个:中国。


  这一年,踌躇满志的MSN开始大规模杀入中国市场,开始了与QQ的交锋。凭借免费绑定策略,高富帅的品牌形象,强大的hotmail邮箱和MSN新闻网站服务,很快就在商务通讯市场上占有了一块地盘。


  此时的腾讯,形势岌岌可危:QQ秀刚刚推出,还没实现盈利,人才匮乏,为了生存,不断卖身融资:40%的股份卖给了海外投资者,换回200万美元发工资,而国内的投资者,根本没有人愿意买。


  2003年,腾讯推出企业版QQTM,正面迎击MSN。此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完美细致的用户体验,一点一点的挽回了高端用户的心:


  UDP方式传送文件速度更快,文件断点续传,文件直接拖放窗口,共享文件夹,屏幕截图,好友分组,聊天记录备份和快速查询,短信互通,视频会议,网络硬盘,软键盘密码保护,个人名片……


  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都是QQ首先推出,而MSN或者跟进,或者没有的,忽然有一天,大家发现,白领们的工作沟通工具已经悄悄的又换回了QQ,而MSN已经悄无声息的成为无人关注的龙套。



谁是互联网三大巨头~

互联网三大巨头(BAT)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三大巨头首字母缩写。
B 百度公司(Ba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年1月由李彦宏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A 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是由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T 腾讯公司(Tencent):成立于1998年11月,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指的是BAT.
BAT,B指百度、A指阿里巴巴、T指腾讯,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三大互联网公司首字母的缩写。
百度总部在北京、阿里巴巴总部在浙江省杭州市、腾讯总部在广东省深圳市。

扩展资料
BAT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中国互联网发展了20年,现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家巨头各自形成自己的体系和战略规划,分别掌握着中国的信息型数据、交易型数据、关系型数据,然后利用与大众的通道不断兼并后起的创新企业。
过去五年,三家巨头共投资了30家已上市公司和几百家未上市公司。中国互联网未上市创业公司估值前30名的公司,80%背后有BAT的身影。
基于现有业务的竞争优势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已经成为BAT的布局核心,但在这个过程中,三巨头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百度以搜索引擎为支撑,在探索新业务方向时,主要以战略投资为主,形式多为收购和控股,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进人才,一方面可以卡位新的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BAT

当你打着王者荣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腾讯为什么叫腾讯呢?
答:最后只剩下腾讯这个名字可以用,就将就着用下来。而英文名就是由马化腾根据朗讯的英文名lucent取出来的了,从腾字的拼音中拆出ten加上了cent就成了tencent,拆开就是“十分钱”,当然了现在的腾讯有亿万个十分钱。如今腾讯也如同名字一样一路腾飞到如今的互联网巨头,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

百度如何从一个搜索引擎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
答:1999年,身处硅谷的李彦宏敏锐地洞察到中国互联网的无限可能,带着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决然地告别硅谷的高薪生活,带着搜索引擎的创新技术回国,创立了百度,从最初的十几人团队发展到如今超过17000人的庞大阵容。百度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中文网站,深受用户喜爱。营销创新引领潮流</ 在产品不断丰富...

腾讯的老板是谁
答:2、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3、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4、2009年,腾讯入选《...

雄心勃勃的马化腾与他的企鹅帝国
答:到现在,腾讯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当之无愧的巨头。尽管饱受用户的诟病,腾讯公司一直秉承“ 用户为本, 科技 向善 ”的理念设计运营产品。马化腾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一直坚守着一个信条,那就是“ 像普通用户一样,每天轮着使用每一个产品。经常到各个产品论坛‘潜水’,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反馈。 始终把...

如今网络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深入到每个人心里,沉迷手机的原因是什么?
答:    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让互联网文化的影响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从老人到孩子,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尤其是近年来流行的短视频软件,更是让网络发挥了最大的潜力。 手机的内容如此丰富,以至于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很容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沉迷手机的原因是什么?第一,...

互联网自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答:在CTC模式下,我国互联网媒体的实力与国际互联网巨头相比差距悬殊,我国的互联网媒体基本蜷缩在国内市场被动防御,而不可能像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纵横四海、在世界范围内跑马圈地。2.CFC开始成为潮流首先,我国互联网媒体实力快速增强。得益于国内规模庞大、纵深宽广的市场,快速增长的经济和全面发展的社会,非对称管制的...

姬煜彤:互联网巨头的垄断与反垄断规制
答:自从BAT等巨头崛起后,我国互联网行业鲜有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能够独立发展壮大的企业,即便有一些独角兽企业,如滴滴、大众点评等,其背后均有BAT的资本力量。(图源:网络) 一、互联网领域反垄断已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 伴随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互联网行业出现了以阿里巴巴、腾讯、谷歌(Google)、脸书(Faceboo...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答:最近3年时间内,无论是苹果、谷歌、微软等全球的高科技公司,还是BAT等国内互联网巨头都在觊觎移动健康市场,从移动挂号到日常健康管理服务,从健康监测到慢病预防和慢病管理,互联网健康浪潮正在掀起。互联网健康市场未来发展主要有三股力量的推动:(1)国家政策利好2014年5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

互联网发展简史
答:由于兼容性是技术上一个重要的特征,因而标准的制定对于国际互联网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TCP/IP标准中的开放性理念也是网络能够发展成为如今的“网中网”——Internet一个决定性因素。第三个里程碑事件是互联网页(World Wide Web,又叫万维网)技术的出现。早期在网络上传输数据信息或者查询资料需要在电脑上...

一个是购物,一个是社交,为何腾讯和阿里会成为对头?
答:当一个行业有钱可赚,利润丰富的时候,抢饭碗的人比比皆是。腾讯从开发出中国最早的社交软件,到如今各行各业不充斥着腾讯的股份,而中国的游戏市场腾讯可谓是一举包揽,这样一个互联网巨头又怎想放过近几年兴起的网购热呢?阿里巴巴可谓是靠淘宝一举成名,更是占有网购市场的绝大部分,两家公司谁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