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驳历史无用论? 如何一针见血地反驳那些学历无用论?

作者&投稿:蓍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书有无用处,这个问题每次被人提起必有一个背景, 一个让人深觉经济上的投入与所得的效益极大的不平衡的背景下。这个问题正如在现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环境下提出“金融无用论”一样的可笑。读书有无用处,历史的发展早已告诉给我们确凿的答案。同样历史也在告知人们:人们从来没有尊重历史。因为人们很容易忘记历史告诫人们的教训,同样的事情在人类的身上复制。
提出“读书无用论”的人根本就站不住脚,因为他在用经济理论中的短期效益来衡量大学教育。(本次的话题中数次提到“考大学”,无疑读书之意所指的就是大学教育。)虽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并不是所有东西都用经济来衡量的。正如对待身患绝症的病人,决不能因得知对其救治无望,就从经济效益上来判断,断绝对其治疗。大学教育同样也无法用经济上的规律来衡量有无用处,因为精神方面的所得是无法立刻用经济理论来衡量出精确的价值的。
回顾近几年来“读书无用论”的几次抬头,所引起的争议指向大都是大学教育高收费的弊端。高收费自然就会有人无力接受大学教育,同样也会让心神向往大学教育的人,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负出沉重的代价。被报道出来的此类的例子已经有很多,但未被人知的事情恐怕更是多不可数。正如几年前有人所说的“大学教育是一种富人消费,有钱上得起大学就去上大学。”。虽然这句话招来无数人的臭骂,但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读书无用论”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一个指向大学高收费的折中提问。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读书无用论”的再次亮相,只不过是人们内心中对现实的消极妥协的一种外在表现。
“读书无用论”的前提条件是大学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在新的历史潮流下,瞬息万变,早有人提出终身教育的教育方向。试问如果先找工作,找到工作之后不读书不继续接受教育的话,是否能够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呢?是否会有一个好的人生发展呢?答案无需多说,这无异于杀鸡取蛋。
同样我们会发现所谓的“读书无用论”还有一个隐含着的问题,即对当下大学教育的全盘否定。固然中国的大学存在很多问题,只要翻一下熊丙奇的那本大学教育批评论著《大学有问题》,便会感觉到中国大学所存在的种种病症。大学有问题并不是否定大学教育作用的合理理由。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问题,要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联系。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太伟大了,面对着古今中外从未遇到过的教育难题,把超过8000万的独生子女,从幼儿园培养到大学毕业,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太了不起了。”。大学教育承受着这么大的压力,自然免不了会出现问题。同样,在这样的大学教育下,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走向社会,也应看到大学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只因一叶障目,便道天下乌黑,决不是可取的。
“读书无用论”这个概念也是很有问题的。“读书”这个词在《现代汉语大字典》里面有三种解释:一是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二是指学习功课;三是指上学。中国有句话“名正言顺”,就讲的是要师出有名。而在严格的概念意义上来讲,“读书无用论”已经把“读书”这个词所包含的三个意义都包括了,同时这个话题也把这三个意义混淆了。因为在这个话题上“读书”所指的只不过是上大学,在概念确立范畴上来说是可以用所指的精确概念来替换的。钱钟书在解释“易”这个概念,用了上千字,从而让人们清楚的把握“易”的含义;康德曾用好几页来解释一个概念,都是为了把概念讲的清晰精确,为随之的讨论奠定基础。只要对“读书无用论”这个概念稍加思考,便会发现它大而不当,逻辑混乱,漏洞百出。“读书无用论”并没有在根本上否认读书的作用,只不过是极为巧妙的转换了指向上的概念,利用了大学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人们对大学教育爱恨交织的心理,从而迷惑了一些人,误导了人们的观念而已。



历史是现在与未来的过去式。现在与未来,都会成为过去,即变成历史。我们现处的这个时代也终有一天会成为历史书上的文字。所以,现在的人和未来的人正在做什么,便决定了历史的为什么会这样(或简单说,历史的模样)。可见,历史又是每一代人的智慧结晶与用心创造。明白历史就能明白现在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就能明白未来的走向。读历史,怎么能说没用?再说,读历史还能明白人情世故(历史是人创造出来的),还能了解世态炎凉(人创造出来的历史总会有这个),还能掌握人性的共通(共同)之处(人的人性一定是有共通(共同)之处的,要不,何以解释人能彼此宽容、能团结合作、能一起创造、能构建整个人类文明?)。这就能培养智慧,启迪人生!读历史,怎么能说没用?退一万步说,就算读历史不能培养人的智慧,不能启迪人生,但是,人总须了解自己,特别是了解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历史吧?!再说,历史就是我们的记忆,没了记忆,怎么知道我们明天要做些什么?就好像你现在忘了你自己是谁,你又怎么知道你要上课的、工作的地点呢?读历史,怎么能说没用?

“你说无用还有用,现在有用,将来有用。不是无用,只是你不用!”我说。



鲁迅先生有言:“愿中国青年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所以,我希望你能记住她的话,这些话就是自暴自弃的反智者们的话。以后听到这些话,就不用再谈下去了。

学校教的技能,外面全都能学到,这在知识共享的时代是不可否认的,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就会存在什么样的技校。如果一个成年人的人生意义,只在于掌握一项技能用以生存,那并不需要大学存在,技校足矣。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小就学一样技能,把9年义务教育+大学4年的时间,全都用在磨练一项技能上,达到的水平相信一定比大学毕业生高好多。

技术可以帮助人类生活的更好,但是使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前进的不是技术,而是美德。
人类的社会中,会产生“大学”这种机构,其主要目的是要培养人来成为“人”,成为有人文精神的人,成为有自由意志的人,成为具有高级理性的人,成为品德高尚的君子。
美德从来不是一件简单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言:“美德即知识。”
人成长为一个君子,必须要经过对世界的认知过程,只有这种认知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有可能由内而外的生发出高级理性,才会懂得人文关怀。

佛陀见到落叶会悲悯流泪,不仅仅是天性善良,更是因为对宇宙的透彻认知而产生的同理心。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是迂腐,而是文人傲骨。低头,会让自己羞愧难当。
文天祥舍生取义,因为在他的心里,不只有现在,还有后世;不只有自己,还有天下。于是他照亮了汗青。



如何驳斥历史虚无主义鼓吹的革命无用论?~

没法说,这些人已经被洗脑了,只能用更加强势的理论再次洗脑,要不光靠劝说没用。


如何看待抵抗无用论?
答:在中国近代史几乎只有抗日战争取得满意的结果,但其不能认为其余的抵抗就没有意义。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就陷入了非常幼稚可笑的英雄史观,不论说衡量英雄的标准是否为事情的成与败,而退一步,是否失败就一定一无是处,有句话叫“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救亡图存的探索道路上,比如太平天国,洋务运动...

学历史没用?
答:这是我这两天听到最搞笑的言论了。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重视修史,甚至专设机构来管理。但凡为官或者为帝,读史都是一门必修课。即使是现在,很多成功人士都很重视读史。古人说,读史使人明智。人类的历史就是无数先人的人生经历和奋斗经验,里头有无数智慧,供我们汲取。没想到,竟然有人说学历史没用...

经典真的无用吗驳论文
答:总的来说,经典作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它们不仅具有深邃的思想和智慧,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阅读经典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历史,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因此,我坚决反对“无用论”的看法,认为经典作品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广大的文科生,该怎么反驳愈演愈烈的“文科无用论”呢?
答:说实话,文科无用论真心感觉挺荒谬的。至于如何反驳,可以问那些说文科无用的人知不知道文科包含哪些学科,这些学科能干的工作有哪些,恐怕十有八九他是回答不上来的。文科,即人文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如果文科无用,那岂不表明人类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无用...

站在历史和今天的角度,如何看待有用和无用
答:以下为站在历史和今天的角度,如何看待有用和无用的解答 有用和无用,是一个对事物评价的标准。站在历史和今天的角度看待有用和无用,首先需要理解这个评价标准的变化和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有用和无用的定义和价值观存在差异。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分别从...

我为什么反对公众眼中的国学
答:前言:作者热爱国学并研究国学,但热爱与研究必须秉承着公正合理科学严谨的态度。而为了做到这点必须跳出国学的局限来“重新审视”国学。作者通过各种国学的批判和认识,总结社会上反对国学的“四大理由”,分别是:“复古论”“无用论”“混乱论”和“冲突论”。反对观点如下:一、国学“复古论”历史总是...

如何驳斥历史虚无主义鼓吹的革命无用论?
答:没法说,这些人已经被洗脑了,只能用更加强势的理论再次洗脑,要不光靠劝说没用。

如何看待反抗无用论?
答:反抗无用论是错误的。是有用的。面对被欺压之人的请求或反抗,我既不会直接妥协,也不会直接拒绝;我会答应他们一些相对合理要求,拒绝他们一些相对无理要求,并向他们说明自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请求他们的帮助和理解,让他们明白解决了我所面临的困难,他们的问题就会逐渐得到解决。如果我们有能力...

怎样认识反抗无用论和准备好了再去抵抗的观点
答: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尽管开始敌强我弱,但是中国共产党在《论持久战》等理论的指导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又一次开始崛起。

历史虚无主义散布什么论
答:概念介绍: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历史事实和事件的观点,它散布了一种告别革命论的思想。历史虚无主义认为历史上的革命是无用的,它们只是一场空洞的表演,没有对社会产生真正的变革。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革命的作用: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历史上的革命为人们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