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是鱼形,为什么不是其它动物的形状? 木鱼是什么样子?

作者&投稿:爰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木鱼时和尚念经时常用的敲击之物,这似乎已经成了和尚念经的一种标志,那么和尚为什么要敲木鱼?说法有很多,分为传说和理性分析这两块。在僧人们中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说汉朝时期,佛教刚传入中国不久,当时的皇帝派慈光大师和两个徒弟去西天取经,听起来有些像西游记,却又不是西游记。

师徒三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真经,但就在他们乘船而归时,突然狂风大浪,一条恶鱼张着大嘴向船扑来,船头上的经书被大鱼一口吞进了肚子里,两名徒弟下海与大鱼搏斗,终于了结了大鱼并将其尸体拖上船,与此同时刹那间风平浪静,大鱼的尸体化作污水流向大海,只在船头留下一个鱼头。师徒三人将大鱼鱼头带回寺庙,为了讨还经书,便每天敲打大鱼的鱼头,口诵佛号,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鱼的头竟被敲碎了,后来便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每天敲打,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

传说之所以叫传说,当个故事听听就好,不过从理性的角度和历史层面来分析,木鱼的由来及作用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我们一般认为木鱼是佛门伴生所创,可是据专家考究,木鱼其实是出自道教,因为木鱼也是道教最常用的鱼形状法器,分为长圆两种,而木鱼起源于佛教的说法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反而“道藏”中有过记载,是道教为了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的法器,根据文献记载,木鱼是出自唐明皇时期,后来被佛教所借鉴。

一般认为和尚敲木鱼的目的主要是有两种,一是为了掌握念经时候的节奏,第二种则比较特殊,因为即便是有的和尚本身都不知道自己敲木鱼为了什么,为什么非要敲木鱼?不能做成其它动物的样子吗?我们不妨来听听老和尚怎么说。相传有一个好事的人问一位僧人:“你们敲木鱼有什么用?”,和尚立马回答:“施主有所不知,我们敲木鱼是为了召集其他僧众”,那好事的人又问:“那为何要将其做成鱼的形状?其他动物之形难道不行吗?”

僧人不知该怎样回答,待好事的人走后他带着这个问题去问方丈老和尚,老和尚一语道破道:“鱼是从来不合眼睛的”。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自古以来都有解释:“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就是说鱼从来都不会闭上眼眼睛休息,所以修行的人应该像鱼一样,昼夜不眠专心于佛道。但是鱼是生活在水里,不会经常见到因此就不能经常想到,所以便将其形象制成木鱼,用木槌敲击发出声音,时长让僧尼们想到,以此来警醒自身。

这样的解释不但有说服力,还非常有教育意义,木鱼的作用和木鱼为什么是鱼的形状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总结下来的话也就两个字:“自警”。



对佛教来说,木鱼是鱼形是因为鱼几乎不闭眼睛。所以他们希望钻研佛教的人也能够跟鱼一样,昼夜不分细心钻研。

哪怕上刀俎下油锅,鱼也不吱一声。对于鱼来说,你再敲打它,也会沉默。鱼终日在水中游来游去,很少睡觉,休息。“忍”和“勤”,是佛之根本。

因为其他形状敲起来不是很舒服。小的时候每次看电视剧里和尚敲木鱼都觉得特别酷。长大之后慢慢的觉得,可能敲木鱼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因为鱼是从来不闭眼的,寓意着修行之人应该像鱼一样,坚定意志彻夜不眠的专心于修道。

寺庙里的木鱼为什么要叫木鱼~

木鱼:
关于“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
据此,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
此前,相传木鱼的前身乃是一种称为“木扑”的简单木块,后才刻为鱼像,称作木鱼。
《敕修清规》是百丈怀海(720~814)禅师在唐玄宗到宪宗的时候制定的。
“木鱼,相传云, 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
意思就是说佛教僧人通过叩击木鱼来惊醒众人不可倦怠懒惰,昏昏沉沉。

扩展资料木鱼外形: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
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85厘米以上。
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鱼

木鱼形状介绍: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
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85厘米以上。
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制作。在民族乐队中,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组合。
意义:以木制成的鱼,在读诵经文时叩击之。据说鱼类昼夜常醒不眠,今以木刻成鱼形而叩击之,目的在警惕众人不可昏沉懒惰,应该昼夜精勤修行佛法,直到成功为止。

鱼的动物外形是怎样的?
答:鱼的动物外形有:1、纺锤形 也称基本型,是一般鱼类的体形,适于在水中游泳,整个身体呈纺锤形而稍扁。在三个体轴中,头尾轴最长,背腹轴次之,左右轴最短,使整个身体呈流线型或稍侧扁,以利于水中运动前进时减少阻力,故这类鱼善于游泳。常栖息于水的中、上层。可作长途迁移。例:鲤,鲫,鲨。2...

为什么说鱼是两栖动物的祖先?
答:最早的两栖动物出现于泥盆纪晚期,鱼石螈和棘鱼石螈是其中的代表。它们保留了鱼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尾鳍,但未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这些动物被视为鱼类与两栖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然而,新研究显示,它们并非所有两栖动物的祖先,真正的原始两栖动物尚待发现。在石炭纪,两栖动物经历了迅速的分化,并在石炭纪和...

鱼是由什么进化来的?
答:分类学上比无脊椎动物先进,比原始脊索动物如海鞘先进,而两栖纲和爬行纲等动物又在鱼类之上。我们可以从图例上的进化树看出软骨鱼纲有共同祖先,硬骨鱼纲也有共同祖先,而这两纲又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脊索动物的共同祖先,原始脊索动物)。所以鱼类是从原始脊索动物进化来的。当然原始脊索动物是无...

海豚不是鱼类,它为何不符合鱼类的特征?
答:拥有卓越的水中机动性,是哺乳动物中游泳速度极快的一员。尽管生活在海洋环境中,海豚属于哺乳动物门,确切地说,是小型鲸类,主要分布在大陆架附近的浅海,并且倾向于在热带温暖海域栖息。因此,当我们问“海豚是鱼类吗?”答案是明确的,海豚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这些知识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鲸鱼为什么不是鱼
答:鲸虽然外表像鱼,但并不是鱼,而是一类哺乳动物,这与蝙蝠像鸟但并不是鸟,也是一类真正的哺乳动物的情况相似。鲸和鱼不同,它是胎生的,一般都是每胎产一仔,两年一胎。幼仔靠母体的乳汁哺育长大;而鱼是卵生的,一次产卵可以成千上万,幼鱼一经孵化出来,就能独立生活,没有哺乳现象。鲸的体温是...

鳄鱼是鱼类吗?为什么?
答:不是 鳄鱼并不是鱼。虽然它们的名字中带有“鱼”字,但这只是因为它们跟鱼类一样可以在水中游泳而已。其实,鳄鱼是爬行纲中的动物,属于爬行动物。而爬行动物和鱼类是不同的两种动物,是没有交集的。因此,作为爬行动物的鳄鱼,不可能同时属于鱼类。具体来看,鳄鱼跟鱼类的差别也比较大,运动、呼吸以及...

...海豹等动物也生活在水中,为什么它们不属于鱼类呢?它们在体态上有像鱼...
答:鱼的一个特点是用腮呼吸,不用腮呼吸的就不能叫鱼。你所说的那些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它们不能属于鱼类。鲸在体态上像鱼,故有“鲸鱼”之说,是错误的。其它三种,海龟不像鱼,另两种,游态像鱼,体形不像鱼。

为什么说鱼类是“我们的祖先”?
答:鳍肉骨骼的排列和陆生动物五指型附肢相类似,总鳍鱼头骨的膜成骨,和古代两栖动物头骨的膜成骨也很相像,而且古总鳍鱼已经具备了内鼻孔,说明这种鱼已能利用肺进行呼吸。所以,古代总鳍鱼就这样逐渐演变成古两栖动物,成为陆上四足动物的祖先。也可以说,鱼类是陆生脊椎动物包括人类的祖先。

鱼字的结构,到底是独体字还是上下,还是上中下结构
答:鱼字形结构:上下结构。鱼基本含义: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字形演变:文言版《说文解字》: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凡鱼之属皆从鱼。白话版《...

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两种不同的鱼,不管是形态还是习性都不同!
答:2、鲤鱼:鲤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别称鲤拐子、鲤子、六六鳞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属大型淡水鱼类的统称。二、形态特征 1、鲫鱼:鲫鱼体长椭圆形,侧扁,腹缘窄,无皮棱;头侧扁,吻钝,眼侧中位,口前位、斜形,唇发达,无须;除头部外均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