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沉积层新老关系

作者&投稿:鄣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C 流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该沉积是一种有序沉积,即先沉重的、粗的,后沉轻的、细的,所以c层最老。

~

沉积模式研究
答:( 1) 湖泊扩张期三角洲沉积模式。扩张期雨量充沛、河流流量充分,湖泊水体不断向岸扩展,湖水加深、湖面加大,受其影响湖泊受风面积加大,湖浪活动随之加强,三角洲类型以浪控和河流沉积物的注入的特征相对明显;而湖流也可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湖浪和湖流的作用,三角洲的进积速度相对降低,在物源供应较充分的地区三角洲...

琼州海峡地质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
答:从地震剖面图上(图2~图4)分析,该区层Ⅱ及以下地层仅局部发生了变形褶皱,而层Ⅰ全区均并未变形。由上述可知,琼州海峡的成因与该区的区域构造关系不大。从琼州海峡上新世—第四纪构造发展史图上分析(图6),该区上新统为—套浅海—滨海相海退碎屑沉积,下部以浅海相粘土为主,上部为浅海—滨海相砂、粘土层,下...

长江三角洲(长江以南)地区第四纪地层的重新划分及其意义
答:摘要: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系广泛分布,研究程度较高。以往的研究学者多认为:第四纪时期沉积物具有连续堆积的特点,造成了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出现了较大分歧。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时期的沉积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既受基岩构造控制,又受长江、钱塘江、太湖、海洋等水动力条件的作用,还受气候变化、物源的丰富度等的控制...

简述中国古生代海相沉积体系。
答:油气储层评价技术(裘亦楠等,1997)强调了古气候(潮湿、过渡、干旱)、距离海洋的远近(近海内陆)、盆地类型(坳陷、断陷)等因素对划分盆地类型和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Fisher和 Brown(1972)划分和描述了自然界中9种主要的沉积体系,包括:①河流沉积体系;②三角洲沉积体系;③障壁岛-海岸平原沉积体系;④潟湖、海湾、...

三角洲地貌和三角洲堆积物
答:从1855年黄河改道由利津入海以来,三角洲已向海增长了约50km(图9-26)。(三)三角洲结构及各沉积层的主要特点 根据三角洲的地貌特征可将其在平面上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带、三角洲前缘带和前三角洲带3个单元。三角洲平原带 为三角洲的陆上部分,主要为河流、牛轭湖、决口扇、湖泊、沼泽和澙湖沉积,...

下第三系深层水化学形成演化
答:根据上述资料,可将Es2层同生沉积水初始化学分为湖相孔隙沉积咸、淡水,盐湖相孔隙沉积卤水,河流相孔隙淡水、三角洲相孔隙淡、咸水,漫滩沼泽相孔隙咸、淡水和冲洪积相孔隙淡水6种类型。 4.Es1层沉积成因水化学的再造 (1)再造证据 古地理:渐新统Es1层沉积时期,围限盆地周边的古陆与Es4层沉积时的相同。盆内西部...

三角洲的古地理特征
答:三角洲不同微相在测井曲线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三角洲平原主要表现为钟型,底部呈突变关系; 三角洲前缘自下而上呈现漏斗型 - 箱型的组合 ( 图 4. 38) ,前三角洲表现为平滑的基线夹小段微齿状曲线。不同亚相测井曲线组合反映了三角洲沉积作用不断前积的特点,从下而上依次为平直—漏斗型—箱型—钟型—齿...

三角洲沉积体系
答:岩性为灰褐色厚层细-粗粒砂岩或含砾砂岩夹泥岩,以及在湘西的花垣、沅陵一带发育三洲平原亚相(图4.12),其微相类型主要发育一些分流河道、分流间湾等微相。为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的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区,是与河流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海滨区的延伸。三角洲的沉积...

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地质条件?在哪里可以查到
答:约4万年),突出海面的山丘台地成为三角洲平原上小丘,基岩出露处形成了“丹霞地形”和“石门”等遗传河谷地貌。台地或阶地可达5级,并且呈大面积分布。平原沉积物亦有向海增厚现象,由25米增加到60多米,最厚在灯笼沙处第四纪沉积63.6米,其中夹有海相层2,陆相层1,说明三角洲有新老两期。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答:(2)三角洲前缘 三角洲前缘是携带泥砂等沉积物的河水进入盆地后,因河流与盆地营力相互作用,引起砂质沉积物快速堆积的地带(图4-8)。三角洲前缘的亚环境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沙坝和前缘席状砂等沉积单元,其中河口沙坝为骨架相。 1)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是陆上分流河道的延伸部分,当其向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