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有哪些实施建议?(4分)

作者&投稿:瞿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本标准通过所附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这一部分提到有关的名称,则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什么组织与呈现
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2012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该书是国家文件,规定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

语文的课程标准
答: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作品名称语文课程标准创作年代2011作品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作者教育部出快速导航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第四部分评价建议 附录第一部分前 言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答:我来上新,2021年秋季部编版:最新2021年秋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刚入学的孩子,首先应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与实际,尊重他们的...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到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哪些变化呢?
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在2022年4月正式颁布,即将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在义务教育阶段一共有4个学段,每个学段都有如上6个学习任务群。这6个学习任务群,是相互交叉渗透的,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未来的语文教学以语文学习任务为载体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答:2、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六个层次 第一,必要...

《课标》的教学建议有哪七个方面
答:在这些环节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突出了“立意”。本来“实验稿”中的“构思”也含有“立意”的意思,但突出“立意”,更加鲜明地提示,文以意为帅,正是所谓“练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练意”。空洞的文章,套话连篇的文章,是没有灵魂的。重视写作的这些基本环节,在提高学生写作的基本功上下工夫,...

《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2、正确...

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2022解读心得体会(精选7篇)
答:本次学习了xx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一是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使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其中“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