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 2 招,快速提升美食摄影水平

作者&投稿:颜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经常能在餐桌上遇到诱人的美食,也自然而然地想把它们拍下来发朋友圈,或者自己留作纪念。

然而,你面前的食物可能很诱人,但拍出来的却未必会好看。毕竟,美食摄影也是一门技术活儿,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水平不够高,拍出来的美食照片不够诱人,那么,你就应该试试下边这两个可以快速提升美食摄影水平的小技巧。

1. 尝试不同角度

根据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大致将美食摄影作品分为 3 类:0°、45 ° 与 90°。

这 3 种拍摄角度,各有其不同的优点与缺点,需要使用不同的拍摄技法,当然,也适合拍摄不同类型的题材。

0° 就是所谓的 “正面平拍”。配合浅景深,这一角度很适合凸显单个物体和局部细节。

如果有足够大的光圈,你可以去寻找背景中的点状光源并将它们虚化,形成弥散的光斑,让你的照片更有小清新的感觉:

0° 拍摄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表现食物在纵向分布上的层次感,在拍摄特定食物时有奇效、

汉堡、三明治、切开的蛋糕、红烧肉等食物,都非常适合用这一角度拍摄。

在进行 0° 拍摄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保持画面水平。如果你的相机/手机有水平参考线,启用它吧。

在这一拍摄角度下,一旦没有保持水平,倾斜感就会相当显著:

当然,也有人喜欢这种效果,觉得这样能让画面更 “活泼”,更有动感,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45°

这是最常用,最经典也最出彩的拍摄角度。

45° 兼具 0° 的层次感,对单体的形态表现力较强,同时在视野上又比 0° 有优势,能够展示周边环境,可以说是最好出片的黄金角度。

45° 是最好出片,适应性也最高的角度。绝大部分美食片都是这角度拍出来的,大家在日常拍摄中也应当以这一角度为主。

90°

90°,也就是俗称的 “大俯拍”。这个角度的优势是容易获得比较宽广的视野,适合拍摄几样菜或者整桌菜的 “全家福”,表现出菜的丰富。

如果你特别会用后期调色或者弄到了一些非常适合美食摄影的专用滤镜,这个角度也可以很出彩。INS 上的人就很喜欢这么拍:

此外,这个角度也适合拍摄一些有特殊图案、结构的食物,比如说咖啡、奶茶上的拉花,蛋糕上的图案,和一些特殊的摆盘。

但是,在日常拍摄中,并不建议大家经常这么拍。这个角度是很难出彩的,原因是,大部分食物在这个角度上并不好看。

不信的话,你用这个角度俯拍汉堡包试试,绝对不会有多好看:

即使你拍摄的是整台菜,这个角度其实也并不好,这需要十分专业的摆盘技巧,一般人拍出来,只会由于景物很多而让人觉得 “好乱”。

而且,由于每个菜的画面比例很小,对单个菜的特点展现不足;拍摄距离也往往离得较远,观众的代入感不强。

总之,这个角度的拍摄是很不容易出彩的,不建议大家经常拍。

2. 使用多种构图

和其它摄影门类一样,构图对于美食摄影来说也十分重要。接下来,要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效果很不错的构图套路。

简洁式构图

这一类技法,需要简洁的背景。最好自己准备一块白布,在临窗的地方铺开。

当然,背景也不一定就非要是纯色不可,有条纹的带颜色背景的其实也很不错,但一定要干净,不能喧宾夺主。

不一定要纯色背景,简单图案的背景也很不错

在窗边拍摄,可以利用自然光。自然光的光线比起人工灯光要柔和得多,食物的质感会表现得更好。

把菜品放到白布上,可以适当增加曝光,用留白的手法,极易突出主体,并且显得清新而淡雅:

规律性构图

所谓的规律性构图,就是让食物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空间性,重复性。

当然啦,这里的 “规律性”,不是指简单的重复。简单重复,拍出来的效果其实并不好:

这类构图的关键性要点在于 “相似而不相同”,要在规律中寻找变化。你可以通过拍摄角度与构图来做到这一点。

你可以创造不同的大小、色彩、虚实关系,让画面中存在众多 “相似而不相同” 的个体:

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众多物体构成 “规律” 的同时,安排一个打破这种规律的个体,形成 “同中有异,大同小异,以同衬异” 的效果。

比如说,在很多个完整的苹果中,放上一个切开的;在几个完整的鸡蛋里,放上一个打破的:

这种 “同中求异” 的手法,既保持了整体的规律性,又不显得过于呆板、缺乏变化,同时还能通过对比突出个体,值得一试。

开放式构图

任何一种摄影题材在构图时,都面临拍摄对象 “是否取全” 的抉择。将拍摄对象完全纳入画面的构图形式被称为封闭式构图。

这种构图形式在内容的表现上更加完整,但画面可能会显得呆板,缺乏变化:

与之相对,只将拍摄对象部分纳入画面的构图形式称为开放式构图。

开放式构图往往放大、聚焦拍摄对象的局部,更利于表现食物的细节特征,画面给人的感觉也更加充实,饱满:

其实,观众并不一定需要完整地看到食物的每一个部分,用画框边缘截断,创造延伸感,反而能让人更有想象的空间。

同时,你还可以利用景深变化来突显美食的局部细节特征,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代入式构图

所谓代入式构图,就是和食物产生互动。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筷子、刀叉、吸管之类的条状餐具,从画面外伸向菜品。

这样做可以让画面更活泼,同时还会让观众更有代入感,仿佛 “自己就在菜品面前准备吃”;同时,条状餐具本身也可以充当引导线,把观众的视线更好地引向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