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肋下面有点痛,是不是胆炎呀,胆炎什么症状?怎么治呢? 右边肋叉下边有些痛,是胆囊炎,还是肝病的症状

作者&投稿:答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那看你是不是还有背部的放射状疼痛,其次的胆囊炎的不能多吃油炸的,吃多就疼,你注意观察一下自己
胆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备药物有哪些?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常常发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时候,或内心苦闷,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饮或饱餐以后,常常会出现胸闷、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等胆囊炎发病的轻度症状,一时到医院求医又十分不方便怎么办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备一些常用药,一有症状,就可进行自服,缓解症状。如:
口服消炎药:
①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
②红霉素:0.3g,一日4次,饭后服。
③氯霉素:0.5g,一日4次,饭后服。
④洁霉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⑤灭滴灵(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饭后服,孕妇禁用。
⑥先锋Ⅳ胶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利胆药:有胆通、胆宁、胆益宁、胆乐、胆酸钠、利胆酸等,也须备用。
在发病时,可在以上各类药中,选择一种药服用。服前应看说明书,避免错服。如果症状越来越重,就应去医院就诊。

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经验有哪些?
蒲辅周经验:
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为胆火上逆,胃气受阻,以致胆胃不和。治法先宜清疏肝胆,和胃降逆,用四逆散、左金丸加味。
董建华经验:
我认为一定要抓住肝胆郁滞的病机,注意气滞血瘀、湿热蕴阻、肝病及脾、肝气犯胃,或土壅木郁之兼并,选方多以柴胡剂为主,随证加减用药。
岳美中经验:
大柴胡汤加味治慢性胆囊炎。借鉴仲景《伤寒论》大柴胡汤,以柴胡疏解少阳胆经之热,更有黄芩助之,枳实合芍药能除心下郁塞感,大黄能诱导瘀热下行,半夏、大枣以和胃,重用生姜以制止呕恶;外加金钱草利胆清热,滑石利尿泄热,鸡内金化积热。此方用以治黄疸症及胆结石亦有效。
黄文东经验:
治疗以疏肝利胆、清化湿热为主要法则,以大柴胡汤、承气汤为常用方剂。大便秘结者攻泻药用量宜重,但脾胃虚弱者,又不宜连续猛攻。
路志正经验:
近年来多以大剂清利,甚或“总攻”治之,施于肝胆湿热者,收效恒多。而用于体质素亏、脾胃虚弱、排石无力者,则非攻下所宜。故仲景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教,岂能忽之。而纯事清下,不予辨析,致苦寒伤胃者有之。因此,我对于此类病症多以健脾和胃和清利湿热法同用,寓攻于补,攻补结合。如曾治一胆总管树皮状结石患者王某,经中医会诊皆认为胆管阻塞,胆囊膨胀到鸡蛋大,毫无收缩能力,结石排出不易,必须手术。但患者年逾花甲,不愿手术,根据其体质虚弱等病情,而用香砂六君、补中益气等健脾益气,佐以清利肝胆湿热之品,治疗三月,竟将结石排出而收功。
赵绍琴经验:
胆囊炎早期:可见右胁下时常作痛,伴见舌苔糙垢根厚、质红且干,脉多弦滑而数,大便干结,小溲赤少。此为胆热郁滞,气机不畅,治宜清泻胆热,疏调气机,以缓疼痛。处方:柴胡60g,黄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黄6g,杏仁10g,苏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槟榔10g,鸡内金10g。在治疗期间必须注意饮食调摄,减少食量,以青菜为主,忌食油腻之品,每天早晨必须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发作期:多由慢性胆囊炎转来,临床表现为右胁剧烈疼痛拒按,发热,恶寒,呕吐,恶心,舌苔垢厚,心烦急躁,两脉洪滑而数,大便数日未通,小溲赤热,急以清泻胆热,攻下利胆为治,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6g,大黄3g,枳实6g,黄芩10g,半夏10g,郁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者仍需轻泻胆热,增强其消化功能,用药沿清热调肝利胆法:竹茹6g,陈皮6g,半夏10g,蝉衣6g,杏仁10g,莱菔子6g,焦山楂10g,鸡内金10g。
体弱气血不足而消化功能过差者,宜用益气补中、健运缓痛法,并嘱其坚持体育锻炼以期配合治疗。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术10g,茯苓10g,太子参6g,陈皮6g,竹茹6g,黄芪10g,焦麦芽10g,枳壳6g。
胆囊炎经常发作,脉象细弦,舌红口干,又有阴伤阳亢之象者,当用养血柔肝,疏调木土法:当归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蛎20g,香附10g,片姜黄6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
若阴伤而阳热过亢者,两脉细小弦滑数,心烦口干急躁,夜寐梦多,形体瘦弱,甚则午后低热,当用养血柔肝折热法:金铃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郁金6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杏仁10g。

胆囊炎、胆石症的针刺疗法有哪些?
针刺治疗胆道疾病具有解痉止痛、利胆排石、降逆止呕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疗法使用。
(1)体针
①针刺
a. 穴位:胆俞、中脘、足三里、治胆穴、阳陵泉。绞痛加合谷;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
b. 针法:选以上穴位2~4个,深刺、重刺,持续捻针3~5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②电针
a. 穴位:右胆俞(阴极),治胆穴,日月,太冲(阳极)。
b. 方法:进针,有针感后接电针仪,使用可调波,强度由弱逐渐加强,以可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
③水针
a. 穴位:胆俞,足三里、中脘、治胆穴。
b. 方法:选1~2个穴位,每穴注射当归液或红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进针有针感后快速推注,每日1~2次。
烟台地区文登中心医院采用体针治疗219例胆石症,排石者185例,占84.5%。该组185例排石者共排1cm×1cm×1cm以上大小结石151块,其中最大为4.5cm×3.5cm,最大横径3.5cm。有的患者在排出同时还排出蛔虫残体及炊帚苗为核心的结石。取穴右侧日月、期门。上腹疼痛较剧和胆囊胀大者用巨阙透腹哀、治胆穴。进针后接电针仪,通电60分钟,每日1次,疼痛重者也可一日2次。同时口服33%硫酸镁40ml。
(2)耳针
①穴位:肝、胆、脾、胃、十二指肠、神门、交感。
②针法:选上述反应明显的2~3穴,重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近年,全国各地多处有人采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菜籽贴压取穴,配合猪蹄等高脂饮食治疗胆石症,有较好的排石效果。

如何运用按摩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1)点、按法:在背部寻找痛点,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两侧胆囊穴。用点或按法先刺激背部压痛点3~5分钟,然后刺激胆囊穴3~5分钟。日1次,7日为1疗程。
(2)一指禅推或揉右胆囊穴,阳陵泉,右肝、胆俞以及双侧太冲穴以舒肝利胆。
(3)施掌擦法于两侧胁肋部。
(4)点穴治疗胆绞痛:
病种包括胆囊炎、胆石症。取穴:胆俞(双)。指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10~15分钟,痛甚酌情增时。再用大鱼际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本组100例,显效(疼痛完全缓解)6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有效率95%。另设点穴(10分钟)、空白对照组胆囊有功能者各50例,用Aloka-190型超声仪检测胆囊及胆总管最大切面后拍片,结果:两组胆囊、胆总管呈收缩改变分别为45例、42例,扩张分别为2例、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来源:谭自民…//中医药学报. 1998,26(1).-46
(5)特定按摩手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用扩胸晃法(医者双手搬两肩,膝部抵胆俞穴,向前用力扳晃2~3次)、贯法(医者握空拳轻叩放在百会穴上的一手掌背1~3次)、四指叩击法(根据结石部位分别仰、侧、先仰后侧卧位,自上而下叩击肝区3~5遍,以无痛苦为度)。点按法:点按背部胆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阳穴;再点按期门、日月、鸠尾、中脘、阳溪、足三里、公孙、太冲、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气为度。每次15分钟,日1次,10次为1疗程。本组36例,用3个疗程,痊愈9例,有效21例,无效6例。
来源:郑朝民…//按摩与导引.-1998,(1).-17~18
(7)推拿背部腧穴对胆囊炎止痛作用的观察:
本组45例,其中伴肝内胆管结石者3例,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治法:均以推拿心俞、督俞、膈俞穴为主。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鱼际,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进行按揉,每次10~20分钟,日2次,5日为1疗程。部分患者在背部压痛区结合拔火罐。结果:有效40例,无效5例(均伴有肝胆结石,经按摩后疼痛虽缓解,但维持时间较短)。
来源:齐传厚…//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8,11(3).-20~21
7 胆石症按摩四法:
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压痛点及两侧胆囊穴,用点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钟。
第二法:左背部压痛点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转复位。
第三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用推法治疗,约6分钟,再按胆俞、肝俞、膈俞各1分钟,最后用擦法治疗背部膀胱经,以透热为度。
第四法:在两侧胁肋部用擦法治疗,以微微透热为度,然后施按、揉法于两侧章门、期门各1分钟,以酸胀为度。

如何运用气功疗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1)气功针刺
将毫针刺入支沟,阳陵泉。然后以龙含式,用拉旋手法发气,并右旋导气下行。
(2)辅助练功
①推胁“嘘”气功:站位或坐位,自然呼吸,排除杂念,全身放松。先叩齿36次,搅津而咽,送入两胁,再引归丹田,两手手掌放于两胁下。然后慢慢吸气,令满口;呼气时口念“嘘”字音,两手同时自上向下轻轻搓摩两胁部7次,共做8息。
②推胸导气:若左侧肋部疼痛,以右掌放于左胸上,从胸中线向左推,边推边移7次,然后揉膻中、期门。
③疏肝导气功:a.松静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掌心向下,五指微翘,微用力下按,并意想气达手心,直至指尖。b.两手顺势提至胸前,掌心向前推至肩、肘、腕,意存两掌。c.两手左右平伸,如鸟舒翼,十指上翘,以掌左右平推,行气至掌心。d.两掌顺势收至胸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再翻掌向下推至耻骨联合处,引气行于丹田,然后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收功。
(3)立冬坐功:运主阳明五气,宜每日3~5时练功。
①姿势:端坐。调整呼吸意念。
②练功:右手张开,用力按住右膝,左手握拳,肘弯曲,用力向后拉5次。再用同样方法按左膝拉右肘5次,左右交替进行。然后恢复原位,吐纳、叩齿、漱津咽液各7次。
③收功:放松,稍息,收功。
(4)排石功:
①姿势:或坐或站,两脚平行,相距约自己三脚长,两脚掌平踏地面,脊柱竖直,腰部微微向下松沉,臀部微微内收,头颈部松弛端正。两眼轻闭,面带微笑。两肩沿体侧自然下垂,两肘稍弯曲,两手拇指叉开朝后,两掌轻轻放于腹股沟处,掌心朝下,手腕放松,虚腋,徐徐调息,在自然呼吸基础上逐渐延长呼气时间。
②若老牛吃草状,以舌在牙列上下搅动9次。
③轮击腰腹: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意静心清,自然呼吸。以脚发力,拧转腰身,两臂放松,在腰身左转时,以右拳(或前臂)击腹,左拳击腰,腰身右转时,以左拳(或前臂)击腹,右拳击腰。状若小儿玩的“摇鼓”,两肩或手臂松弛若线绳。
④骑马震荡:两手以手背分置肝俞或腰窝处,膝微屈,全身似骑马样上下震荡。
⑤举臂跳跃:两臂上举过头,肘微屈,腕指放松,原地跳跃,要以前脚掌落地,脚跟不落地,利用反作用力。
(6)叩击穴位:左腿弓,右腿蹬,成弓箭步站立。两手轻握拳,自然呼吸。上身前俯,左拳叩击胆穴。上身后仰,右拳以拳背部击打肝俞或肾区,左拳叩击右肩。如此反复有节奏地叩击9~18次。左右互换。

胆囊炎会引起左右肋与肋下疼痛吗?~

明显的胆囊炎症状!放射性痛疼只是你背部肋骨出痛疼,我不是医生但是我跟你有过相同的遭遇。我只能告诉这个毛病想要养好就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有充足的睡眠,然后就是饮食,一定要住少吃油性食物。和胆固醇高的东西 比如鸡蛋尤其是鸡蛋黄!再就是多喝水,最好是温水和稍微偏热一点的水,不要喝凉水。冬天的时候你可能会在早饭过后出门感觉背部和肋骨还有胆囊那里痛疼。这是因为你吸入了过凉的空气所造成的。所以第一步要受凉,第二少吃油性食物。第三不要抽烟或者喝酒。估计你这样坚持三个月或者半年(这个看你的胆囊炎严重程度)就可以回复。但是回复后也不可就大鱼大肉、不注意休息!还好是胆囊炎 这是对你健康的一次警示!不过不要怕,只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很快就会好的。如果现在正是发炎比较痛的时候建议去买以下药物 利胆消炎片、还有一个消炎药好像叫氧氟沙星 好象是这个名字 你去药店一般他们问问他们都知道。回家按照医嘱按时服药 好好休息。还有就是最近如果没去做过B超 就去做一次B超 看看有没有结石,如果没有一般只要吃药加控制好饮食 和休息时间都会在一个星期内消除痛疼的。我但是被胆囊炎折腾的也意味是胃不好。最后去做B超发现是胆囊炎。但是我的作息时间很不规律。吃得油水也有点过度。现在饮食和休息都注意了,已经一年多没有胆囊疼过了,希望你也早日康复。重在坚持!加油!

其实右下边这边不舒服,可以去到医院里面去查一下B超,一般胆囊不好的话就是主要是胆囊壁厚啊,毛糙啊,欠光滑等等,一般肝不好的话是一般是感觉不到的,他主要还是胆囊的原因,有时间到乡下去挖点苦菜茶,回来烧汤煮水喝,平时饮食要清淡一些,晚上尽量不要太迟睡觉,早点休息,一般在苏北等地要多一点。

胰腺炎与胆囊炎症状分别是什么,两种有什么明显区别!!
答:1、胰腺炎与胆囊炎的区别之疼痛 胆囊炎位置比较局限,就在右下肋有时向右肩部放射。胰腺炎一般上腹呈束袋状疼痛,疼痛程度胰腺炎更加厉害。2、胰腺炎与胆囊炎的检查指标区别 胰腺炎血尿淀粉酶都会高,学常规白分比高。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B超检查一般可见胰腺水肿。胆囊炎淀粉酶无明显变化;...

胆囊炎有什么止痛办法?胆囊炎痛怎么缓解?
答: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种常见止痛的方法吧。1、小麦杆茶饮食材:鲜嫩小麦秆100克(采取春天已灌浆,尚未成熟的小麦),白糖少许。制法:将麦秆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加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饮,每次半小碗。功效:本偏方有消炎利胆的作用,对于治疗胆囊炎,缓解胆囊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疗效,主要适用于感染而引起的...

胆囊炎有什么止痛办法?
答: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种常见止痛的方法吧。1、小麦杆茶饮食材:鲜嫩小麦秆100克(采取春天已灌浆,尚未成熟的小麦),白糖少许。制法:将麦秆加水煮半小时左右,加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饮,每次半小碗。功效:本偏方有消炎利胆的作用,对于治疗胆囊炎,缓解胆囊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疗效,主要适用于感染而引起的...

胆囊炎能不能吃大枣
答:急性发作期:多由慢性胆囊炎转来,临床表现为右胁剧烈疼痛拒按,发热,恶寒,呕吐,恶心,舌苔垢厚,心烦急躁,两脉洪滑而数,大便数日未通,小溲赤热,急以清泻胆热,攻下利胆为治,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6g,大黄3g,枳实6g,黄芩10g,半夏10g,郁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胆囊炎长期不愈者仍需轻泻胆热,增强其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