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六年级奥数题,急急急急急!!!!!!!!!!!!!!!!!!

作者&投稿:撒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年级奥数专题练习题:牛吃草问题
2009-12-02 14:4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1、牧场上长满牧草,每天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可供25头牛吃几天?
2、一牧场上的青草每天都匀速生长。这片青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可供21头牛吃几周?
3、一片牧场可供24头牛吃6周,20头牛吃10周,这片牧场可供18头牛吃几周?
4、有一水井,继续不断涌出泉水,每分钟涌出的水量相等。如果使用3架抽水机来抽水,36分钟可以抽完,如果使用5架抽水机来抽水,20分钟可抽完。现在12分钟内要抽完井水,需要抽水机多少架?
5、有一水池,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如用10台抽水机需抽8小时;如用8台抽水机需抽12小时。那么,如果用6台抽水机,需抽多少小时?
6、有一牧场长满草,每天牧草匀速生长。这个牧场可供17头牛吃30天,可供19头牛吃24天。现有牛若干头在吃草,6天后,杀了4头牛,余下的牛吃了2天将草吃完。问原来有牛多少头?
析这个题目的后半段,4头牛6天吃的草,8天吃完需要4×6÷8=3头牛,说明我们只用算出这个题目8天吃完需要多少头,然后再增加4-3=1头牛就行了。

相信有上面的分析你已经会了吧。好,我们还是继续完成这个题目。

每天新长草(17×30-19×24)÷(30-24)=9份
原有草为(19-9)×24=240份
8天吃完每天需要240÷8+9=39头牛
说明原来有39+1=40头牛
7、有3个牧场长满草,第一牧场33公亩,可供牛22头吃54天;第二牧场28公亩,可供17头牛吃84天,第三牧场40公亩,可供多少头牛吃24天?(每块地每公亩草量相同且都是匀速生长)
8、有一片牧场,24头牛6天可以将草吃完,或21头牛8天可以吃完。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可以放牧几头牛?
9、禁毒图片展8点开门,但很早便有人排队等候入场。从第一个观众到达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8点9分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8点5分就没有人排队。第一个观众到达时距离8点还有多少分钟?
一只船有一个漏洞,水以均匀速度进入船内,发现漏洞时已经进了一些水。如果有12个人淘水,3小时可以淘完;如果只有5人淘水,要10小时才能淘完。求17人几小时可以淘完?

解 这是一道变相的“牛吃草”问题。与上题不同的是,最后一问给出了人数(相当于“牛数”),求时间。设每人每小时淘水量为1,按以下步骤计算:

(1)求每小时进水量

因为,3小时内的总水量=1×12×3=原有水量+3小时进水量

10小时内的总水量=1×5×10=原有水量+10小时进水量

所以,(10-3)小时内的进水量为 1×5×10-1×12×3=14

因此,每小时的进水量为 14÷(10-3)=2


直接套用公式:(5×10-12×3)÷(10-3)=2

(2)求淘水前原有水量

原有水量=1×12×3-3小时进水量=36-2×3=30


直接套用公式:(12-2)×3=30

(3)求17人几小时淘完

17人每小时淘水量为17,因为每小时漏进水为2,所以实际上船中每小时减少的水量为(17-2),所以17人淘完水的时间是

30÷(17-2)=2(小时)

答:17人2小时可以淘完水。

牛吃草问题又称为消长问题或牛顿牧场,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提出来的。典型牛吃草问题的条件是假设草的生长速度固定不变,不同头数的牛吃光同一片草地所需的天数各不相同,求若干头牛吃这片草地可以吃多少天。由于吃的天数不同,草又是天天在生长的,所以草的存量随牛吃的天数不断地变化。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到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这四个公式是解决消长问题的基础。 由于牛在吃草的过程中,草是不断生长的,所以解决消长问题的重点是要想办法从变化中找到不变量。牧场上原有的草是不变的,新长的草虽然在变化,但由于是匀速生长,所以每天新长出的草量应该是不变的。正是由于这个不变量,才能够导出上面的四个基本公式。 牛吃草问题经常给出不同头数的牛吃同一片次的草,这块地既有原有的草,又有每天新长出的草。由于吃草的牛头数不同,求若干头牛吃的这片地的草可以吃多少天。 解题关键是弄清楚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求出每日新长草的数量,再求出草地里原有草的数量,进而解答题总所求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1.(牛的头数×吃草较多的天数-牛头数×吃草较少的天数)÷(吃的较多的天数-吃的较少的天数)=草地每天新长草的量。 2.牛的头数×吃草天数-每天新长量×吃草天数=草地原有的草。
1、 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答案
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许多人试图用复杂的方法求解这道题目。他们计算苍蝇在两辆自行车车把之间的第一次路程,然后是返回的路程,依此类推,算出那些越来越短的路程。但这将涉及所谓无穷级数求和,这是非常复杂的高等数学。据说,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有人向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提出这个问题,他思索片刻便给出正确答案。提问者显得有点沮丧,他解释说,绝大多数数学家总是忽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方法,而去采用无穷级数求和的复杂方法。
冯•诺伊曼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可是,我用的是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他解释道

2、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
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
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3、 一架飞机从A城飞往B城,然后返回A城。在无风的情况下,它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每小时100英里。假设沿着从A城到B城的方向笔直地刮着一股持续的大风。如果在飞机往返飞行的整个过程中发动机的速度同往常完全一样,这股风将对飞机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有何影响?
怀特先生论证道:“这股风根本不会影响平均地速。在飞机从A城飞往B城的过程中,大风将加快飞机的速度,但在返回的过程中大风将以相等的数量减缓飞机的速度。”“这似乎言之有理,”布朗先生表示赞同,“但是,假如风速是每小时l00英里。飞机将以每小时200英里的速度从A城飞往B城,但它返回时的速度将是零!飞机根本不能飞回来!”你能解释这似乎矛盾的现象吗?

答案
怀特先生说,这股风在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增加量等于在另一个方向上给飞机速度的减少量。这是对的。但是,他说这股风对飞机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不发生影响,这就错了。
怀特先生的失误在于:他没有考虑飞机分别在这两种速度下所用的时间。
逆风的回程飞行所用的时间,要比顺风的去程飞行所用的时间长得多。其结果是,地速被减缓了的飞行过程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而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要低于无风时的情况。
风越大,平均地速降低得越厉害。当风速等于或超过飞机的速度时,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变为零,因为飞机不能往回飞了。

4、 《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 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雄、兔各几何?

原书的解法是;设头数是a,足数是b。则b/2-a是兔数,a-(b/2-a)是雉数。这个解法确实是奇妙的。原书在解这个问题时,很可能是采用了方程的方法。

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 2x+4y=a

解之得

y=b/2-a,

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5、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营一家有80间套房的旅馆,看看知识如何转化为财富。
经调查得知,若我们把每日租金定价为160元,则可客满;而租金每涨20元,就会失去3位客人。 每间住了人的客房每日所需服务、维修等项支出共计40元。
问题:我们该如何定价才能赚最多的钱?
答案:日租金360元。
虽然比客满价高出200元,因此失去30位客人,但余下的50位客人还是能给我们带来360*50=18000元的收入; 扣除50间房的支出40*50=2000元,每日净赚16000元。而客满时净利润只有160*80-40*80=9600元。
当然,所谓“经调查得知”的行情实乃本人杜撰,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6 数学家维纳的年龄,全题如下: 我今年岁数的立方是个四位数,岁数的四次方是个六位数,这两个数,刚好把十个数字0、1、2、3、4、5、6、7、8、9全都用上了,维纳的年龄是多少? 解答:咋一看,这道题很难,其实不然。设维纳的年龄是x,首先岁数的立方是四位数,这确定了一个范围。10的立方是1000,20的立方是8000,21的立方是9261,是四位数;22的立方是10648;所以10=<x<=21 x四次方是个六位数,10的四次方是10000,离六位数差远啦,15的四次方是50625还不是六位数,17的四次方是83521也不是六位数。18的四次方是104976是六位数。20的四次方是160000;21的四次方是194481; 综合上述,得18=<x<=21,那只可能是18,19,20,21四个数中的一个数;因为这两个数刚好把十个数字0、1、2、3、4、5、6、7、8、9全都用上了,四位数和六位数正好用了十个数字,所以四位数和六位数中没有重复数字,现在来一一验证,20的立方是80000,有重复;21的四次方是194481,也有重复;19的四次方是130321;也有重复;18的立方是5832,18的四次方是104976,都没有重复。 所以,维纳的年龄应是18。
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会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
蕉?

25根。

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剩25根到家。

S先生、P先生、Q先生他们知道桌子的 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红桃A、Q、4 黑桃J、8、4、2、7、3 草花K、Q、5、4、6 方块A、5。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 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 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 于是,S先生听到如下的对话:
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先生:我也知道了。
听罢以上的对话,S先生想了一想之后,就正确地推出这张牌是什么牌。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六年级趣味数学题

1、问5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为多少份?

2、太阳落下西山坡,鸭儿嘎嘎要进窝。四分之一岸前走,一半的一半随水波;身后还跟八只鸭,我家鸭子共几多?

3、 9棵树种10行,每行3棵,问怎样种?

4、数学谜语:(“/”是分数线)
3/4的倒数 7/8
1/100 1/2
3.4 1的任何次方
以上每条打一成语。

5、一个数,去掉百分号后比原数增加了0.4455,原数是多少?

6、甲、乙、丙三人投资55万元办一个商店。甲投资总数的1/5,余下的由乙、丙承担,且乙比丙多投资20%。乙投资多少万元?

7、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米;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1米。求井深和绳子各是多少?

8、一筐苹果分给甲、乙、丙。甲分得全部苹果的1/5加5个苹果,乙分得全部苹果的1/4加7个苹果,丙分得余下苹果的一半,最后剩下的是一筐苹果的1/8,求这筐苹果有多少个?

9、某工厂三个车间共有180人,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一车间人数的3倍还多1人,第三车间人数是第一车间人数的一半少1人。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10、 有人用车把米从甲地运往乙地,装米的重车日行50千米,空车日行70千米,5日往返三次。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兄弟二人三年后的年龄和是26岁,弟弟今年的年龄恰好是兄弟二人年龄差的2倍。问,3年后兄弟二人各几岁?

参考资料:http://www.318023.com/bbs1/printpage.asp?BoardID=5&ID=1461

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会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
蕉?

25根。

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的50根,问5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为多少份?

2、太阳落下西山坡,鸭儿嘎嘎要进窝。四分之一岸前走,一半的一半随水波;身后还跟八只鸭,我家鸭子共几多?

3、 9棵树种10行,每行3棵,问怎样种?

4、数学谜语:(“/”是分数线)
3/4的倒数 7/8
1/100 1/2
3.4 1的任何次方
以上每条打一成语。

5、一个数,去掉百分号后比原数增加了0.4455,原数是多少?

6、甲、乙、丙三人投资55万元办一个商店。甲投资总数的1/5,余下的由乙、丙承担,且乙比丙多投资20%。乙投资多少万元?

7、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米;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1米。求井深和绳子各是多少?

8、一筐苹果分给甲、乙、丙。甲分得全部苹果的1/5加5个苹果,乙分得全部苹果的1/4加7个苹果,丙分得余下苹果的一半,最后剩下的是一筐苹果的1/8,求这筐苹果有多少个?

9、某工厂三个车间共有180人,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一车间人数的3倍还多1人,第三车间人数是第一车间人数的一半少1人。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10、 有人用车把米从甲地运往乙地,装米的重车日行50千米,空车日行70千米,5日往返三次。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兄弟二人三年后的年龄和是26岁,弟弟今年的年龄恰好是兄弟二人年龄差的2倍。问,3年后兄弟二人各几岁?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剩25根到家。
把一张纸裹在一支粉笔上,再用刀斜着把粉笔切断,请问把纸展开后断边为什么形状?

答案:正弦曲线
S先生、P先生、Q先生他们知道桌子的 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红桃A、Q、4 黑桃J、8、4、2、7、3 草花K、Q、5、4、6 方块A、5。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 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 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 于是,S先生听到如下的对话:
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先生:我也知道了。
听罢以上的对话,S先生想了一想之后,就正确地推出这张牌是什么牌。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例题1: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例题2: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3、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4、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只退回每人$1,自己偷偷拿了$2,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九元,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再加上小弟独吞了不$2,总共是$29。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那么还有$1呢?

5、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对黑袜和两对白袜,八对袜了的布质、大小完全相同, 而每对袜了都有一张商标纸连着。两位盲人不小心将八对袜了混在一起。他们每人怎样才能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呢?

6、有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离开洛杉矶直奔纽约,另一辆火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纽约开往洛杉矶。如果有一只鸟,以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和两辆火车同时启动,从洛杉矶出发,碰到另一辆车后返回,依次在两辆火车来回飞行,直到两辆火车相遇,请问,这只小鸟飞行了多长距离?

7、你有两个罐子,50个红色弹球,50个蓝色弹球,随机选出一个罐子,随机选取出一个弹球放入罐子,怎么给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在你的计划中,得到红球的准确几率是多少?

8、你有四个装药丸的罐子,每个药丸都有一定的重量,被污染的药丸是没被污染的重量+1.只称量一次,如何判断哪个罐子的药被污染了?

9、对一批编号为1~100,全部开关朝上(开)的灯进行以下*作:凡是1的倍数反方向拨一次开关;2的倍数反方向又拨一次开关;3的倍数反方向又拨一次开关……问:最后为关熄状态的灯的编号。

10、想象你在镜子前,请问,为什么镜子中的影像可以颠倒左右,却不能颠倒上下?

11、一群人开舞会,每人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帽子只有黑白两种,黑的至少有一顶。每个人都能看到其它人帽子的颜色,却看不到自己的。主持人先让大家看看别人头上戴的是什幺帽子,然后关灯,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打自己一个耳光。第一次关灯,没有声音。于是再开灯,大家再看一遍,关灯时仍然鸦雀无声。一直到第三次关灯,才有劈劈啪啪打耳光的声音响起。问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

12、两个圆环,半径分别是1和2,小圆在大圆内部绕大圆圆周一周,问小圆自身转了几周?如果在大圆的外部,小圆自身转几周呢?

13、 1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
14 有3顶红帽子,4顶黑帽子,5顶白帽子。让10个人从矮到高站成一队,给他们每个人头上戴一顶帽子。每个人都看不见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却只能看见站在前面那些人的帽子颜色。(所以最后一个人可以看见前面9个人头上帽子的颜色,而最前面那个人谁的帽子都看不见。现在从最后那个人开始,问他是不是知道自己戴的帽子颜色,如果他回答说不知道,就继续问他前面那个人。假设最前面那个人一定会知道自己戴的是黑帽子。为什么?

15 10个箱子,每个箱子10个苹果,其中一个箱子的苹果是9两/个,其他的都是1斤/个。 要求利用一个秤,只秤一次,找出那个装9两/个的箱子。
16 5个囚犯,分别按1-5号在装有100颗绿豆的麻袋抓绿豆,规定每人至少抓一颗,而抓得最多和最少的人将被处死,而且,他们之间不能交流,但在抓的时候,可以摸出剩下的豆子数。问他们中谁的存活几率最大?
17 假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条件是:每次拿球者至少要拿1个,但最多不能超过5个,问:如果你是最先拿球的人,你该拿几个?以后怎么拿就能保证你能得到第100个乒乓球?
18 卢姆教授说:“有一次我目击了两只山羊的一场殊死决斗,结果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我的一位邻居有一只山羊,重54磅,它已有好几个季度在附近山区称王称霸。后来某个好事之徒引进了一只新的山羊,比它还要重出3磅。 开始时,它们相安无事,彼此和谐相处。可是有一天,较轻的那只山羊站在陡峭的山路顶上,向它的竞争对手猛扑过去,那对手站在土丘上迎接挑战,而挑战者显然拥有居高临下的优势。不幸的是,由于猛烈碰撞,两只山羊都一命呜呼了。
现在要讲一讲本题的奇妙之处。对饲养山羊颇有研究,还写过书的乔治•阿伯克龙比说道:“通过反复实验,我发现,动量相当于一个自20英尺高处坠落下来的30磅重物的一次撞击,正好可以打碎山羊的脑壳,致它死命。”如果他说得不错,那么这两只山羊至少要有多大的逼近速度,才能相互撞破脑壳?你能算出来吗?
19 据说有人给酒肆的老板娘出了一个难题:此人明明知道店里只有两个舀酒的勺子,分别能舀7两和11两酒,却硬要老板娘卖给他2两酒。聪明的老板娘毫不含糊,用这两个勺子在酒缸里舀酒,并倒来倒去,居然量出了2两酒,聪明的你能做到吗?
20 每个飞机只有一个油箱, 飞机之间可以相互加油(注意是相互,没有加油机) 一箱油可供一架飞机绕地球飞半圈, 问题:为使至少一架飞机绕地球一圈回到起飞时的飞机场,至少需要出动几架飞机?(所有飞机从同一机场起飞,而且必须安全返回机场,不允许中途降落,中间没有飞机场)
36

15道六年级奥数题加答案,急急急啊!!!!!!!!!!!!!~

  1.
  甲、乙、丙三人同乘汽车到外地旅行,三人所带行李的重量都超过了可免费携带行李的重量,需另付行李费,三人共付4元,而三人行李共重150千克.如果一个人带150千克的行李,除免费部分外,应另付行李费8元.求每人可免费携带的行李重量.
   【解】设每人可免费携带X千克行李.一方面,三人可免费携带3X 千克行李,三人携带150千克行李超重(150-3X)千克,超重行李共付4元行李费;另一方面,一人携带150千克行李超重 (150-X)千克,超重行李需付行李费8元.根据超重行李每千克应付的钱数相同,可列方程:
  (150-3x):(150-x)=4:8
  (150-x)=(150-3x)×2
  150-x=200-6x
  5x=150
  x=20
   所以每人可免费携带的行李重量为30千克.
  2.
  甲乙两个数,甲数除以乙数商2余17.乙数的10倍除以甲数商3余45.求甲、乙二数.

  【解】: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如果设乙数为x,则根据甲数除以乙数商2余17,得甲数=2x+17.又根据乙数的10倍除以甲数商3余45得10x=3(2x+17)+45,列出方程.

  解:设乙数为x,则甲数为2x+17.

  10x=3(2x+17)+45

  10x=6x+51+45

  4x=96

  x=24

  2x+17=2×24+17=65.

  答:甲数是65,乙数是24

  3.
  有一类自然数,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恰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之和,如257、1459等等,这类数中最大的自然数是?
  【解】要想使自然数尽量大,数位就要尽量多,所以数位高的数值应尽量小,故10112358满足条件。

  4.
  一类自然数,它们的数字和都是2003,这类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解】要求这类数中最小的一个,首先要保证位数最少。要使位数最少,必须每位上的数字尽可能大,其次这个数的首位最小。2003÷9=222…5,故最小的一个是5999……9(222个9)。
  5.
  任意交换某个三位数的数字顺序,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原三位数与新三位数之和能否等于999?
  【解】不能。2个三位数的和为999,说明在两个数相加时不产生任何进位。如果不产生进位说明两个三位数的数字之和相加求和,就会等于和的数字之和,这是一个今后在数字谜中的常用结论。那么999的数字之和是27,而原来的2个三位数经调换数字顺序后数字之和是不会变的,若以a记为其中一个三位数的数字之和,那么另一个也为a,则会有2a=27的矛盾式子出现。说明原式不成立。

   6.
  将六个自然数14,20,33,117,143,175分组,如果要求每组中的任意两个数都互质,则至少需要将这些数分成____组。
  【解】先将所有数都分解质因数得:

  14=2×7

  20=2×2×5

  33=3×11

  117=3×3×13

  143=11×13

  175=5×5×7

  注意到33,117,143两两都不互质,所以至少应该分成3组,同样14,20,175也必须分为3组,互相配合就行。
  7.
  一个水地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单开进水管40分可以将空池注满;单开出水管1小时可把满油水放完.现同时打开两管,多少小时可将它池注满?
  【解】1÷(1/40-1/60 )=120, 120分=2小时

  答:2小时可将它池注满.
  8.
  一架飞机从甲城飞往乙城,每分飞行12千米,26分飞完全程的13/30,全部航程是多少千米?
  【解】答:12×26÷13/30=720(千米)

  9.
  笼中装有鸡和兔若干只,共100只脚,若将鸡换成兔,兔换成鸡,则共92只脚。笼中原有兔、鸡各多少只?

  【解】兔换成鸡,每只就减少了2只脚。

  (100-92)/2=4只,

  兔子比鸡多4只。

  去掉4只兔子4*4=16只脚,100-16=84只脚是同样兔子和鸡的脚

  84/6=14是鸡的数量

  14+4=18是兔子的数量

  答:兔子有18只,鸡有14只。
  10.
   某学校的若干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所得分数之和是8250分.第一、二、三名的成绩是88、85、80分,得分最低的是30分,得同样分的学生不超过3人,每个学生的分数都是自然数.问:至少有几个学生的得分不低于60分?
  【解】除得分88、85、80的人之外,其他人的得分都在30至79分之间,其他人共得分:8250-(88+85+80)=7997(分).

  为使不低于60分的人数尽量少,就要使低于60分的人数尽量多,即得分在30~59分中的人数尽量多,在这些分数上最多有3×(30+31+…+59)= 4005分(总分),因此,得60~79分的人至多总共得7997-4005=3992分.

  如果得60分至79分的有60人,共占分数3×(60+61+ …+ 79)= 4170,比这些人至多得分7997-4005= 3992分还多178分,所以要从不低于60分的人中去掉尽量多的人.但显然最多只能去掉两个不低于60分的(另加一个低于60分的,例如,178=60+60+58).因此,加上前三名,不低于60分的人数至少为61人.
   11.
  若干只同样的盒子排成一列,小聪把42个同样的小球放在这些盒子里然后外出,小明从每支盒子里取出一个小球,然后把这些小球再放到小球数最少的盒子里去。再把盒子重排了一下.小聪回来,仔细查看,没有发现有人动过小球和盒子.问:一共有多少只盒子?

  【解】设原来小球数最少的盒子里装有a只小球,现在增加了b只,由于小聪没有发现有人动过小球和盒子,这说明现在又有了一只装有a个小球的盒子,而这只盒子里原来装有(a+1)个小球.

  同样,现在另有一个盒子装有(a+1)个小球,这只盒子里原来装有(a+2)个小球.

  类推,原来还有一只盒子装有(a+3)个小球,(a+4)个小球等等,故原来那些盒子中装有的小球数是一些连续整数.

  现在变成:将42分拆成若干个连续整数的和,一共有多少种分法,每一种分法有多少个加数?

  因为42=6×7,故可以看成7个6的和,又(7+5)+(8+4)+(9+3)是6个6,从而42=3+4+5+6+7+8+9,一共有7个加数;

  又因为42=14×3,故可将42:13+14+15,一共有3个加数;

  又因为42=21×2,故可将42=9+10+11+12,一共有4个加数.

  所以原问题有三个解:一共有7只盒子、4只盒子或3只盒子.
  12.
  从1,2,3,4,5,6,7,8中选出一些数(至少选一个,不能不选),使它们的和为4的倍数,一共有几种方法?
   【解】先从3,4,5,6,7,8中随便选几个(可以不选)。之后根据在3,4,5,6,7,8中选出数的和除以4的余数来决定选不选1,2,方法如下:若那个和除以4 余1则1,2都选;余2则选2不选1;余3则选1不选2;余0则都不选。这样总共有2的6次方共64种方法,但是其中有一种一个数都不选的方法,需要去掉,故满足条件的选法有63种。
  13.
  一个回文数是指从首位数读到末位数,与从末位数读到首位数都相同的数(例如:11511,22222,10001)。请问可被11整除的五位数的回文数个数与全部五位数的回文数的个数之比是多少?答案请用最简分数表示。
  【解】五位回文数的一般形式为ABCDE,所以五位回文数共有9×10×10=900个。若五位回文数能被11整除,则2a+c与2b的差是11的倍数,即2a+c-2b=11,2a+c-2b=22,2b-(2a+c)=11或2b=2a+c。

  若2a+c-2b=11,则c为奇数,当c=1时,a-b=5,b=0,1,2,3,4;当c=3时,a-b=4,b=0,1,2,3,4,5;当c=5 时,a-b=3,b=0,1,2,3,4,5,6;当c=7时,a-b=2,b=0,1,2,3,4,5,6,7;当c=9 时,a-b=1,b=0,1,2,3,4,5,6,7,8。共35个数。

  若2a+c-2b=22,则c为偶数,且不小于4,当c=4时,a-b=9,b=0;当c=6时,a-b=8,b=0,1;当c=8时,a-b=7,b=0,1,2。共6个数。

  若2b-(2a+c)=11,则c为奇数,当c=1时,b-a=6,a=1,2,3;当c=3时,b-a=7,a=1,2;当c=5时,b-a=8,a=1;c=7或9时,a和b无法同时为1位数,所以共有6个数。

  若2b=2a+c,则c为偶数,当c=0时,a=b,a=1,2,3,4,5,6,7,8,9;当c=2 时,b=a+1,a=1,2,3,4,5,6,7,8;当c=4时,b=a+2,a=1,2,3,4,5,6,7;当c=6 时,b=a+3,a=1,2,3,4,5,6;当c=8时,b=a+4,a=1,2,3,4,5。共35个数。

  所以能被11整除的五位回文数有35+6+6+35=82个,与全部五位回文数的个数之比为41/450。
  14. 
  两个分母不大于24的异分母分数的和是 ,这样的最简分数有多少对?
  【解】以1为开头的5位数,后4位数一共有4×3=12种方法,其中在每一位上,2和3各出现3次,所以1为开头的5位数的和为10000×12+(2+3)×3333=136665,同样的,以2为开头的5位数的和为20000×12+(1+3)×3333=253332,

  以3为开头的5位数的和为30000×12+(2+1)×3333=369999,它们的和为759996,平均数为21111。
  15.
  一块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2∶3,现在再加入6克锌,共得新合金36克,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

  【分析】 要求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必须分别求出新合金内铜和锌各自的重量.应该注意到铜和锌的比是2∶3时,合金的重量不是36克,而是(36-6)克.铜的重量始终没有变.

  【解】铜和锌的比是2∶3时,合金重量:

  36-6=30(克).

  铜的重量:
  新合金中锌的重量:

  36-12=24(克).

  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

  12∶24=1∶2.

  答:新合金内铜和锌的比是1∶2.

设原数后三位数为X
则原数为1000+X,新数为10X+1
由题意得:10X+1=(1000+X)*5-49
X=990
所以,原数为1000+990=1990
新数为9901

小学5年级奥数题
答:五年级奥数题:年龄问题 1、父亲45岁,儿子23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2、李老师的年龄比刘红的2倍多8岁,李老师10年前的年龄和王刚8年后的年龄相等。问李老师和王刚各多少岁?3、姐妹两人三年后年龄之和为27岁,妹妹现在的年龄恰好等于姐姐年龄的一半,求姐妹二人年龄各为多少。4、小象问...

12道奥数题,急急急~~~会哪些答哪些,要对!有过程,全答有过程选最佳_百度...
答:1、一班开学第一天每两位同学见面互相握手问候一次,全班40人共握手多少次?2、一个等差数列的第2项是2.8,第三项是3.1,求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5项。3、五年级二班有36名学生,班长吴虹去给大家买图画本,每人一本。回来后忘了数钱,只记得是◇1.1□元。问:每本图画本为元。4、东油库存油...

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解析五篇
答:2)(复利) 8000(1+X%)3=10284 X%=9.52% 答:这种建设债卷利率是9.52% 2.小学生奥数题及答案解析1、三年级一班选举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比其它两人都...

五年级奥数题,有答案
答:五年级奥数 包含与排除 1、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解:两个小组共有(15+18)-10=23(人),都不参加的有40-23=17(人)答:有17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2、某班45个学生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公布...

...字少的奥数题,最少6到,不要图形题...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答:人教版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 乙的存款 9600×(1-40%)=5760(元)5760÷2+120=3000(元)3000÷(1-40%)=5000(元)2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

六年级上奥数题,不少于⑤道,最好带答案
答:1。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单独加工,便需要12小时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共同生产了 2.4小时,甲被调出做其他工作,由乙继续生产了420个零件才完成任务。问乙一共加工零件多少个?解:甲乙共同做的占全部任务的2.4/8=3/10,乙后做的420个对应于1-3/10=7/10,...

五年级奥数题加答案,急! 要50道哦!加答案哦! 求你们了!
答: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比计划时间早到1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比计划时间迟到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5]16、同学们种向日葵,五年级种的棵数比四年级种的3倍少10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种62棵,两个年级各种多少棵?17、电视机厂生产一批电视机,如果每天生产40台,要比原计划多生产6天...

五年级奥数题(含答案和题目)十题!
答:而两个数的和与差的奇偶性是相同的,所以可以看出,必定是b与c之外的两头猪的体重之差为31。得出:a=78,d=47(也有可能a=47,d=78,这无关紧要)而ab=99或144,可以看出两值:78,66,52,47或:78,21,97,47明显第二组是错的,所以,第一组是正确的,答案就是:66  ...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答案及分析
答:3、在电脑里先输入一个数,它会按给定的指令进行如下运算:如果输入的是偶数,就把它除以2;如果输入的数是奇数,就把它加上3,同样的运算这样算3次,得出的结果为27,原来这个数是几?答案请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形如(32,21,20)1、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

急求适合五年级做的奥数题30道,请告诉我解法公式,或做法,30道题全都...
答:2013-09-08 要30道5年级数学奥数题,带答案。 6 2009-02-05 30道五年级奥数题 288 2011-02-12 五年级30道奥数题带答案,要提的问题短一点,解答必须要有,要... 169 2011-08-19 五年级下30道奥数题,加答案,最好是计算题 37 2010-03-19 谁有30道5年级的奥数题 39 2013-10-30 急求小学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