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化学题,这道题的难易程度如何,如果会了说明了什么? 一道化学题

作者&投稿:彤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类框图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以前多出现在高中化学中,尤其这一题没有明显的现象特征作为突破口,如果你能做好说明你的化学很好的。

(1)由H中原子个数比为1:2:2,可猜测物质为常见物质的碱类物质Ca(OH)2,Mg(OH)2等,但与Mg(OH)2的反应较少;物质E能与氢氧化钙且有多种反应可生成物质E,则可推测常见物质E为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中都含氧元素,根据九种物质含有相同的元素的条件,可判定九种物质都含氧元素;根据A、B、E三种物质间的“三角关系”符合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且A可转化成B,则可判断A为氧气、B为一氧化碳;或B为一氧化碳,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可以猜测C物质为金属氧化物,结合关系图中A、B、C、E四种物质的相互关系,可推测物质A为氧气、B为金属氧化物或一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或金属氧化物;根据物质E二氧化碳的性质,可推测D物质可能为碳酸钙,而物质F可转化成二氧化碳,因此物质F为含氧物质碳酸盐,常见的碳酸盐除碳酸钙外还有碳酸钠,所以,推断F为碳酸钠;
故答案为:O2;CO;CO2;Na2CO3;
(2)①根据物质E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与水、与CaO、与碱溶液反应,而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因此G、I分别为水、CaO或氢氧化钠;再结合物质G可以由CaCO3转化而来,且能转化成物质H氢氧化钙,所以,推测物质G为CaO而物质I则为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Ca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钙(CaCO3);
故答案为:CO2+CaO═CaCO3;
②物质H为氢氧化钙,而物质I为氢氧化钠,则反应②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Ca(OH)2+Na2CO3═2NaOH+CaCO3↓.

因为确定H是Ca(OH)2,E为CO2。那么D不可以是水,因为CO2不能变成H2O,应是CaCO3,则I不可以是碳酸钙。G是由CaCO3生成的,不可以是NaOH.

(2009•丰台区一模)已知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且都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如图为这些物质间的关系,其中“-”代表两种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代表两种物质之间可以转化.H中原子个数比为1:2:2.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AL(OH)3
C NAALO2
E ALCL3
F AL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 ALCL3+3NH3.H2O=3NH4CL+AL(OH)3
AL2O3+2NAOH=NAALO2+H2O

,

楼上lqyzsj分析的很好,但这道题答案不是固定的。
题目比较难,要求你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及反应很熟悉,更重要的是它是半开放性试题。
突破口应该是H(1:2:2),最常见且相关反应最多的是Ca(OH)2。
能断定的是E:CO2和H:Ca(OH)2。
A/B/C可以有多个选择,除了楼上所说,A还可以是碱式碳酸铜,B氧气,C一氧化碳。
I可以是碳酸钙,G可以是氢氧化钠,D也可以是水。这样的组合下,F可以是碳酸或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①是CO2+2NaOH→Na2CO3+H2O,D水和G氢氧化钠可以吻合;反应②就是常见的向饱和氢氧化钙(H)溶液中吹气发生碳酸钙(I)沉淀的反应;而E和I的反应则是继续吹气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

D是碳酸      B是四氧化三铁      G是水        H是氢氧化钙      I是碳酸钙



:O2 B Fe3O4 C: CO D E:C02 F: Na2CO3
G H2O H Ca(OH)2 I NaOH
  (2) ① CO2 + H2O == H 2CO3
    ② 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题目要求太多了,应该是固定的

一道化学题~

你应该从金属活动顺序来看
金属活动顺序顾名思义,就是指金属的活跃程度而已。至于反应的难易程度就属于应用。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
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后面的.
金属活动顺序表
(初中)钾钡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Ba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
(1)在氢以前的金属(K→Pb)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K→Na会爆炸。
(2)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2SO4、HNO3)反应,但无氢气生成,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所以符合条件的x有

甲醇易溶于水,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如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强氧化剂。

初三化学上学期考试的几道题(感觉容易但是不会做啊啊啊)
答:和活性炭和NaCl。“固体乙在净水中用作”,有这句话可以联想到净水的一些物质呀,结合上面的题,悟出固体乙必是活性炭。既然分出了固体和液体,这操作一也就是过滤了。如果有时间,乐意为你解答问题。初三的化学不难。我现在上大一。氢气的检验方法,把书上那一段话言风不动地背下来哦。

问2道化学中考题(比较难哦)
答:第一题:第一个反应为: CuO + H2SO4 = CuSO4 + H2O 由于氧化铜全部消失,说明硫酸过量 加入铁粉后有两个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 (反应2)Fe + CuSO4 = FeSO4 + Cu (反应3)由于前后反应混合物都是20克 设参加反应2的硫酸物质的量为x 则反应2 固体损失的质量为 5...

这道题的难度可以说从未有过,化学专家们请认真思考一下,并帮我...
答:1、设原混合溶液中Fe2+为x mol,Cu2+为y mol ,Fe2+ + Zn == Zn2+ + Fe x x x Cu2+ + Zn == Zn2+ + Cu y y y 对Cl-有2(x+y)=0.5*a 即:4(x+y)=a ………(1)因为锌粉b过量,所以c=b-65(x+y)+56x+64y,即:c=b...

高一化学。这道题实在是太难了,完全不懂
答:镁,铝都能和盐酸反应,而铜不能和盐酸反应,所以0.2g沉淀为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铝,所以是要把合金中有多少铝求出,计算过程看图

两道化学大题不会,求化学大神帮助,题目较难?
答:第二题 (1)生成NO的反应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写出Cu与硝酸反应生成NO2的离子方程式:生成NO2的反应 可以,每生成1molNO,会消耗1.5mol的Cu,而每生成1mol的NO2,则会消耗0.5mol的铜。假设产生x mol的NO,y mol的NO2,那么:x+y=3.36/22.4 (NO和NO2一共这么多)1.5x+0.5y...

合肥中考考生谈理化题目难易度反应不一
答:每个人的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难易度反应自然不一。答题技巧如下:1、做题顺序 一般来说,物理、化学题目的排列顺序都是先易后难,因为出题老师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大家尽快进入到答题状态中。既然这样,那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也就应该尽可能地依据题目安排的顺序一一解答。这样不仅符合心理习惯...

今天的化学好难,,,麻烦讲下这道题吧
答:这道题主要考察的就是有关反应速率的计算。你需要知道:1.某一物质的反应速度=该物质浓度值差/反应时间; 2.而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与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有关;各物质的浓度差之比就是系数之比。3.对于一个反应,增大体系压强,组分含量不变,则说明反应中气体物质前面的系数之和,反应前后相等...

35.化学题我老想不明白。这道题很难我不明白请详细作答。写出步骤,谢谢...
答:交流表达 (1)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所以通观看就能看出;(2)很明显铁的活动性最靠前,所以废液中肯定会含有铁,铁单质的置换反应好像只会生成亚铁,而不会生成三价铁,所以含有硫酸亚铁 做出猜想 (1)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溶液,沾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2)如果溶液是碱性,就应该有...

两道极难初中化学题,考考你的智商。
答:第一道:写方程式:mA+nB+(m+n)C=2(m+n)D 反应过后,A物质剩下的质量是15-15m/m+n克,它和10克C完全反应,那么可以得到等式:m/m+n=(15-15m/m+n)/10 解出来m/n=3/2,即A和B参加反应质量比是3比2 第二题:反应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2:1,就是说,反应2ml氢气要消耗1ml氧气...

初中化学为什么考这么难算的计算题
答:初中化学为什么考这么难算的计算题 主要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主和溶液适量分数计算为主 (1)溶液质量分数计算如果是稀释溶液求加入水的质量就要设方程:X要稀释溶液的质量分数*X溶液质量=X稀释后溶液质量*X溶液质量(x表示可以设任何一个你要求的量) (2)质量手和定律计算则实现列出方程式后配平带入相对分子质量和真实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