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作者&投稿:敞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知道你是哪个区的,各个区县考的范围不太相同
这个是顺义这边的
初二(上)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运动。
2、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
3、相对静止在生活中的运用:(1)人造地球同步卫星;(2)空中加油。
4、根据给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会判断参照物。(注意古诗词)
5、长度的单位:m及其它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
6、1m、1dm、1cm、1mm这几个单位的具体的长度。
7、刻度尺的使用。
8、正确的测量数据应由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三部分组成。
9、三种特殊测量方法:(1)配合法;(2)替代法;(3)累计法;
10、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
11、长度值:头发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70—100um。
12、速度的概念:单位时间内物体所通过的路程。
13、速度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的变形式,会根据公式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
14、速度的两个单位:m/s和km/h 及两个单位的换算:
15、一些常见的速度值:(1)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2m/s;(2)骑自行车的速度5m/s;
(3)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340m/s;(4)真空的光速:3×108m/s
16、平均速度的含义,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而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声音
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体介质中传播,且V固>V液>V气;
3、乐音的三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4、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的频率有关。
5、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6、音色:声音的特色,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体发声的音色不同。
7、生活中利用音色辨别事物的事例:闻其声而知其人。
8、乐器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管乐
(2)弦乐
(3)打击乐
9、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2)在传播过程中。(3)在人耳处。
10、了解现在城市中所采取的减弱噪音的方法:(1)高架桥上的隔音墙;(2)到路边的绿化;(3)将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等
11、人的听觉范围:发声频率在20——20000Hz。
12、超声:发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18、次声:发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第二章:质量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位置变化无关。
3、质量的单位:主单位是kg除了kg以外,还有t、 kg、 g、 mg,进行单位换算。
4、几个常见的物体质量:(1)一个中学生质量:50kg (2)一只山羊:50kg (3)一只鸡的质量:1.5—2kg (4)一个一元硬币:6g
5、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用托盘天平。生活中还有秆秤、台秤、电子秤等。
6、天平的使用:(1)要放在水平台上;(2)使用前要调平:游码放在0 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刻度盘的中线处;(3)左物右砝码;(4)不能用手取砝码;
7、用天平侧液体的质量的方法。(借助于容器)
(1)用天平测出空容器的质量为m1。 (2)再将被测液体倒入容器中,测出总的质量为m2。(3)计算:m液=m2-m1
8、量筒的使用:关键在读数使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或凸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9、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1)在量筒中盛入一定量的液体,测出体积为V1;(2)将被测固体完全浸没入液体中,测出总的体积为V2; (3)计算:V固=V1+V2
第三章:运动和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形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5、力的单位:“牛”N
6、画力的示意图。注意一定要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7、弹簧测力计:(1)制作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所受的拉力越大,伸长量就越长
8、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9、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mg
10、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在生活中的运用:重锤线。
11、重心:重力的作用。
12、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要理解摩擦力的方向一般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13、摩擦力的大小与下面两个因素有关:
(1)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2)与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14、如何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的花纹、汽车轮胎上的花纹、凹凸不平的沥青路面、自行车上的脚踏板和把手上的花纹等。
(2)增加物体的压力。例如:电机皮带打滑时将皮带拉紧。
15、如何减小有害的摩擦得方法:
(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物体间的压力大小。
(3)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4)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
16、设计实验验证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
17、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8、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9、生活中运用惯性的例子:(1)跳远助跑;(2)倒水;(3)拍打灰尘;(4)抖落雨伞上的水珠;(5)洗衣机的脱水装置。
20、生活中如何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交通上:(1)小车上的安全带、安全气禳;(2)注意行车中要保持车距;
2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和;即:F和=F1+F2 合力方向与两个分力方向相同。
(2)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两个分力之差;即:F和=F1+F2 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相同。
23、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在受到两个或里格以上的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4、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叫做平衡力。
25、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26、二力平衡的运用:在已知一个力时可以求出另一个力。
第七章:热现象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要掌握下列六种物态变化:
(1)、熔化:固态——液态。
(2)、凝固:液态——固态。
(3)、汽化:液态——气态。
(4)、升华:固态——气态。
(5)、液化:气态——液态。
(6)、凝华:气态——固态。
4、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5、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6、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应用。
例如:给发高烧的病人擦酒精降温是利用蒸发吸热; 北方冬天在储存蔬菜的地窖中放几桶水是利用凝固放热。 吃冰棍解暑是利用熔化吸热。
下雪不冷化雪冷也是由于雪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7、要理解升华吸热在生活中的运用:(1)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2)用于储存蔬菜。
8、汽化有两种形式:沸腾和蒸发。
(1)温度不同: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只能在沸点下发生;
(2)发生部位不同: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沸腾发生在表面和内部;
(3)有无气泡产生:蒸发没有气泡产生,而沸腾有气泡产生。
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温度的高低;(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10、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1、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收热量;而凝固过程中温度也不变,但要继续放出热量。
13、分析自然界中云、雨、雾、露、霜的形成:
云: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和凝华成小冰晶;
雨:云中的水珠和冰晶熔化成水珠后下落形成;
雾、露: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霜: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雾凇的形成也是一样的。
14、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15、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oC;
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造的;了解下面三种温度计的量程。
(1)实验用温度计(—20—100oC)(2)寒暑表(—20—60oC)
(3)体温表(35—42oC)
17、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根据被测物体选择适当的温度计;(2)温度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读数时要等液柱上升稳定后再读,视线要与液柱相平。
18、体温计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用力甩几下;(2)液泡要与人体充分接触;
(3)读数时要等液柱上升稳定后,可以取出读数,视线要与液柱相平。
第八章:光现象
1、光源: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1)影子的形成。(手影、皮影戏)。(2)日食和月食的形成。(3)小孔成像。
4、光速:真空的光速:3×108m/s
5、光的反射规律
6、画光的反射光路图,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7、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我们能看清任何物体,都是由于这些物体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8、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1)平面镜成像;(2)水中的倒影;(3)潜望镜。
9、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0、画平面镜成像图(注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1、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路不改变。
12、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现象:(1)插入水中的物体变折;(2)水中的物体变浅;
(3)海市蜃楼; (4)所有的凸透镜成像。
13、光的色散:太阳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彩虹的形成说明光的色散现象。
14、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集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5、以下几个概念:
(1)焦点:平行于主轴光透过凸透镜后会集的一点叫焦点。(F)
(2)焦距: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f)
(3)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u)
16、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例:照相机的原理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于测焦距。)
(3)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例:电影、幻灯机、投影仪。
(4)当u=f时,不能成像,得到平行光。(可用于测焦距。)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例:放大镜。
17、眼睛的结构:(1)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2)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18、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9、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1)形成原因:晶状体变厚,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2)矫正:在近视眼前加一个适当的凹透镜。(近视眼镜)
20、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1)形成原因:晶状体变薄,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
(2)矫正:在远视眼前加一个适当的凸透镜。(远视眼镜)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 4.其他 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 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推导顺序) 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C

D

C

C

D

C

C

D

D

C

A

D


二、填空题
1、空气、音色 2、响度、音调、双耳 3、很大、很小
4、漫反射 5、色散、绿光 6、30º 2
7、大于250px, 大于125px小于250px, 小于125px
8、(1)凸、小于、焦距、正、放大、虚 (2)大于250px (3)中间,同一高度
9、C、幻灯机等
三、作图题:略。
四、综合题
2、1.12、 0.28、 1.4 图略。
3、(1)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
(2)应戴合适的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通过凹透镜的光线再经过晶状体拆射后,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4、4590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那么反射角是:
A.30° B.60° C.90° D.40°
2、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折射光线一定向水面偏折
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
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 折射光线一定向法线偏折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4、小明要测量L1中电流大小,图1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5、小明写出声现象的知识结构,其中错误的是:
发生 乐音
A.声现象 传播 B.声音的种类
声速 噪声
音调 在声源处减弱
C.乐音的特征 音色 D.减弱噪声的途 在传播中减弱
频率 在人耳处减弱
6、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
A.照相机 B.反光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
7、两灯串联,一灯较亮,一灯较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亮的灯中电流较大 B.较暗的灯中电流较大
C.电流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则苹果所成像的大小:
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9、图2所示温度计示数为-8℃的是:








10、当你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立即将触电人拉开 B.立刻用小刀或剪子将电线切断
C.立即用手将电线拉开 D.应立刻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将电线挑开
11、图3中透镜光路图正确的是:





12、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13、小明要将湿衣服尽快晾干,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背阴处 B.将湿衣服晾在向阳处
C.放在洗衣机中烘干 D.将湿衣服摊开晾在通风处
14、小玉根据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发光判断电路中有无电流,采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类比法 C.转换法 D.模型法
15、你认为下列情况中没有发出噪声的是:
A.中午,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休息时,有些同学大声嬉戏
B.半夜时,有人引吭高歌
C.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课,个别同学在小声讲话
D.在歌剧院中,女高音歌唱家引吭高歌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
答:5,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如使镜面转动150角,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___。6,将一发光点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上,则发光点发出的光经放大镜后变成___光。如果放大镜的焦距是10厘米,被观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___10厘米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7,一块1厘米厚的铁板质量是3.16千克...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2015
答:(2)根据标志牌上的数据可知,这段路程限速60 km/h>36 km/h,因此小车没有超速行驶; 23.(1) (2)2.4Kg 试题分析:(1)空心部分有体积无质量,故实心部分的质量为:m1=3.6kg, 该砖块的总体积V=20cm×15cm×10cm=3000cm3=3×10-3m3, ∵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 ∴实心部分的体积为:V1=60%•V=60...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答:2016~2017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下面是我整理的2016~2017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欢迎大家试做。 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24分) 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B...

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答:(3)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小明在盘中放有两粒黑色旗子,它们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 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小实验,现有刻度尺、铅笔、白纸、钢尺,老花镜、玻璃板和水,从中选出器材做两个小实验,简要写出实验的过程及说明的物理原理。 实验器材 ...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答:北师大版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物理试卷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g/cm3)酒精硫酸煤油水银冰钢铁铜铝木块蜡0.81.80.813.60.97.98.92.70.5 0.9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A.千克/米3 B.克/厘米3 ...

九年级物理试题2020
答:(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与热传递 (选填“是”或“不是”)等效的。九年级物理试题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卷 ★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物理试卷 ★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笔记 ★ 2019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 九年级物理欧姆...

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答:期末到了, 高一物理 试卷怎么出呢?人生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教版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获取更多"物理知识"↓↓↓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 ★ ...

2015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带答案
答:这篇关于《2015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带答案》,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Ⅰ卷 (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部分路段的两侧设有3m高左右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卷子
答:2020-04-01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03-30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04-01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2019 2013-08-07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19 2011-02-01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1 2013-01-13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4 2010-02-17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测试题
答:南京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八年级(上)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B D D C C A A B B C D A C D D 二、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计18分) 16.频率 音色 17.B B 3.O 18.m/s mm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