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你怎么看待这个人? 该怎样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作者&投稿:汪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说的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个体的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和动物是有一定区别的。单个的动物如果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完全可以单打独斗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单个的人是没有办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必然的会产生单个的人社会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的个性和人群的共性的问题。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恰恰是在这个人性的最基本的问题上,东西方思想存在一个根本的区别。人本所说的东西方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就是指这个问题。西方人注重个体的权益,所以有“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信条。由此衍生出在社会关系处理中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社会生活中追求个性的极度张扬,追求个人生活的极度自由。在中国这样是不被社会认可的,中国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不是以个人为中心,而是以群体利益为中心,在保证群体利益的前提下,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这也是区分最具威望的“君子”和卑微的“小人“的重要标志。
“民主和自由”这是西方最响亮最诱人的口号
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民主和自由成为西方最具号召力的口号。民主是相对于君主提出来的,在西方资本主义革命之前西方是封建社会制度,西方的封建社会不同于我国的清代以前的封建社会,倒是类似于我国民主改革以前的西藏社会,叫做封建农奴制。封建领主和君王是国家的主人,其他人都是穷人和农奴,是没有人权的,这种封建制度当然的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西方人极大地尊重私人财产的神圣性,再也没有人可以随意的处理个人的生命财产了,个人对自己当家做主,就叫做民主。
西方的民主和自由的基础是对人的个体的极大尊重,每个人生来最大的权利就是自己个性的最大的张扬,个人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任何人不得随意的侵犯个人的利益,叫做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个性就成了西方人人生中最可宝贵的东西。个人奋斗就是最可尊敬的方式,西方的英雄都是单打独斗的好汉,什么超人,蜘蛛侠等等。也就是说西方的英雄都是自然界食物链最高端的非洲猎豹,孤独而强大。西方的成功人士都是个人奋斗的典范。相关人的各种优秀品质都是这样的类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淡薄得多,即便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提倡个性成分,联系相对宽松得多,父母也不能过多的干涉子女的私人空间,子女和父母之间也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也是平等的,子女对长辈直呼其名也就顺理成章。中国人对外国人子女直呼父母名讳很看不惯,有很羡慕外国人子女有那么强的独立能力,其实这是文化背景的确不同造成的。就像动物成年以后就应该独立,就应该自己养活自己,父母理所当然的要把成年的子女赶出家门。子女长大了理所当然的应该自立,再依靠父母养活自己也会以为是一种耻辱,不是不愿意而是自己的自尊心不允许。
西方张扬的个性使得群体时常处于松散的状态,包括家庭的关系相比中国人都要松散的多,夫妻之间的AA制在西方是很平常的现象,在中国就会是很多人受不了的事情。以前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在金钱方面,家庭也会撕掉温情脉脉的面纱就是这个意思,夫妻子女之间都会尊重每个人的经济的独立权。孩子帮父母干些家务活会理直气壮的向父母讨要工钱,父母对这种事情也会乐意的付费,这叫培养孩子的自立理财的能力。孩子十八岁以后父母就不再为孩子付生活费学费,孩子就必须自立门户。以家事观国事,西方没有我们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也没有我们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国家。不过西方人现在好像也看到个体在社会中单打独斗的弊端,也开始形成了国家的同盟,比如欧盟国家就是因经济的共同利益而结成的经济共同体。他们在国际经济社会中也开始以群体的方式来谋取共同的利益了。
西方对个体的尊重使个性得以最大的张扬,个人不愿意受任何人为的约束,自由而不受任何约束的生活就成了个人的最高的追求。如果你认为衣服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你完全可以赤身裸体的走上大街,别人可以以为这是你个人的自由,和其他人完全没有关系,可能会连个看你稀罕,看你热闹的人都没有。不像中国人那么爱看热闹,会产生围观的人群。大家个人过个人的日子很少关心别人的事情。这就是西方的自由。
个人利益放到第一位,不容任何人侵犯,个性第一,尊重每一个人的个人尊严,提倡个人奋斗,追求个性的极大张扬,这就是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文化背景。
中国人不是这样的,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是靠个人奋斗成功,而是靠群体奋斗取胜的,无伦儒教道教,都会以为个人在天地之间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中国人所以绝对想像不出蜘蛛侠超人那样的超自然能力的英雄,中国人认为天地之间自有它自己的规律,而人也在这个规律之中受这个规律的制约和支配,这个规律就是“道”。人只能顺应这个天道,不能逆天行事。中国人要取得成功必须顺应天道,必须和周围的人通力合作,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取胜。
所以中国人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看重个人因素的话,那就是个人的德性的修为。一个人有德就能吸引众多的人和他一起奋斗,这个人就是帅材,只有能力就只能是人才,人才和帅才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因此最看重人的共性,对个性并不是很尊重。个性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修为,修为的目标就是能很好的处理人世间的一切关系,做成君子,做成圣人。修为的样板就是圣人。说白了就是压抑个性使之符合治国平天下的要求。

中国人的“仁义礼智信”是世上独有的个人修养标准

中国人不一个人力量去争强好胜,而是团体取胜,这就需要很好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把一切可能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能让别人和自己心甘情愿和自己一起奋斗,这就需要有足够的个人魅力,让别人觉得和你在一起无论怎么吃苦受累,怎么出生入死都值得,都不冤。这就必须把自己个人的人格变成非一般的,非常的,顶尖的优秀的人格,那就是君子,就是贤达,就是圣人。
这个个人修为的标准,就是流传数千年的五个字:“仁义礼智信”。说白了,就是自觉地压抑个性,以便处理好共性的关系,自觉的服从群体的共性要求。
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经常的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别人设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损害别人的利益。面对的无论是男女老幼,都要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待人。
义气干云,义薄云天,民族大义,怎一个义字了得。这个义字外国人是很难弄懂的。因为要讲义气处处个人利益为先,一点也不牺牲个人利益还怎么讲义气?所以他们一旦威胁到自己的根本利益,特别到了威胁到自己生命的时候,他们是谁都可以出卖的,随时都可以投降自己的敌人的。
孔夫子一辈子讲究克己复礼,这个礼就是讲世上万般都要有一定的秩序,彬彬有礼就是要弄清这个秩序,遵守这个秩序。这个秩序就是天地君亲师这样依序排下来的。对这五项都要顶礼膜拜,都要尊敬。所以中国人敬天地,忠于君王,尊敬祖宗师长。长幼有序不得混乱胡来的。讲孝悌,兄弟同门之间不可斤斤计较,不能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一点亏都不愿意吃,因为如果亲友同门兄弟之间,一点也不谦让的话,一定会破坏掉自己所在的群体的团结和谐,损害了群体的和谐和团结,就损害了群体的根本利益,从而会为自己的根本利益带来损害。自己的利益吃一点亏,维护了群体的利益,从而使自己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所以才会有吃亏是福的说法。无国何以为家?中国人很讲究这个的。国家最基本的单元是家庭,家庭所在的群体就是家族,家族所在的群体就是乡里,乡里所在的群体就是地方,地方的综合就是国家,秩序井然。个人的利益必须受到制约,必须服从整体的利益。拿现在的话讲就是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民主集中制就是孔夫子“礼”的现代版。
处事圆通是为智,包括一个人的知识和机巧。就是一个人的智慧。不能认死理,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都是说的这件事。
人必须言而有信,大丈夫一诺千金,吐口唾沫就是个钉,自己说过的话许诺过的事一定要兑现,不能说了不算。
仁义礼智信所有这些都是对个性的制约和束缚,中国人最看不惯个人主义,自私自利之心,为自己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叫做缺德。缺德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人缘的,大家都不会喜欢他。个性的过度张扬会引来众人的侧目,所以中国人的个性讲究含蓄,中国的艺术也讲究含蓄,直白就会使中国艺术大为减色。含蓄成为中国艺术的一大特点是毫不奇怪的。
中国人也讲个性,个性一般溶于共性之中,服从共性的需要,不会过度的张扬。不会有意的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而出格。出格的东西是不会得到真心的颂扬的。就是说中国人讲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只说个性和自由的确可以激发人类的生命天性,发挥一个人的最大的创造力。但是也会使人变得无法无天。物极必反,个人英雄主义是成不了事的。惩恶扬善,替天行道,锄强扶弱都不能一个人包打天下,超人蜘蛛侠都只能是人们的想象,而不会有这种真实发生。相比较而言还是依靠群体的力量,众志成城,齐心合力的结果更好。但要形成合力就不能只讲个性,而必须要讲共性,个性必须要服从共性的需要。民主和自由是好东西,但是不能任何一个民都当“主”。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不能都是主,总的由一个人说了算。自由也不能没个边,你的自由妨碍了别人的自由也是不行的。凡事总得有个规则,现在车这么多人这么多,就出门走路这件小事情,没个交通规则能行么?
民主自由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美国是整天把民主自由挂在嘴上的国家,在美国也是有法可依有规则必须遵守的,也不能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我们和美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国情民情都不同,美国宪法不能嫁接到中国来,这是毫无疑问的。马克思主义不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尚且一事无成,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何况美国的民主和自由?
关于艺术表现上的个性和共性
西方人对个体的充分尊重,对个性的充分张扬,体现在艺术上就成了一切现代派艺术的哲理或者伦理学根据。艺术手法的个人因素无限张扬,成了艺术形式创新的全部动力,艺术形式要创新就必须与众不同,就必须是亘古至今独一份,否则就不是新,就是旧面貌,至少是旧瓶装新酒,都不是完全的创新。
但是自然规则是不会这样创新的,至少人类的面貌现代人和两千年前没什么两样,虽然人类文化科技和两千年前不知进步了多少倍,但是人类的生理结构和古代并没有多大差别,并没有变的脑袋比屁股还大。人类长相之间的共性还是远远的大于个性的差异。
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要表现人类的外貌,如果客观的表现必然难免雷同,每一幅人物画如果一定要与众不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丝毫也不重复前人,就必须是变形的。于是立体主义等等五花八门的主义纷纷登场。实际上所谓变形绘画中的人物都是异常病态的形状,那样长相的人连医院也难救得活。如果说那是艺术的话,至少是画家长了一双异常的眼睛,按照医学的标准,人的视觉变成那样一定是精神病人,为了为自己的艺术寻找一个借口,就把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叫做写实的或传统绘画。即便这样仍然在形象上难免发生重复,于是最终就发生了消灭形象的所谓抽象。的确画家在完全抽象的领域中找到了最宽阔的用武之地。
人类毕竟是只长有两手两腿一个脑袋的生物,所有能用颜料在平面上能够做出来的勾当,很快也会用尽,要做到和前人完全的不重复也难。于是借助动物的行为涂抹的抽象画出现了,当最终还是难免重复时,纯粹观念的消灭绘画的所谓观念艺术就代替现代后现代成了现代艺术的主角。观念艺术不仅消灭了绘画的一切形式因素,也抹杀了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一统江湖自己任命自己做了江湖霸主,一切已有的艺术形式都成了小儿科,成了最无能,最卑鄙,最下贱,最低级的东西。个性的张扬达到了极致。
中国人的祖根里面含有尊崇共性的基因,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修养使中国人不看好个性的过度张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中国人不认为变形的,五官手足扭曲变形的脑残人物形象会是美好的,更把毫无内容的纯抽象画面看成毫无学术价值的胡墨儿画。现代后现代观念艺术始终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宁愿喜欢写实的,古典的,传统的西洋绘画。特别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更喜欢古典的,完全写实的,对光影刻画几可乱真的,符合人类视觉常规的西洋油画,不但要形式而且要有充实的文学内涵就更受中国人的欢迎。因为他所表现的是绝大多数人视觉的共识。
这是中西之别的根本之处。

具有与众不同见解的人首先有独特的思维,至于怎么看待这个人,则视情况而定。用的好,把人们组织在一起,独树一帜,具有领导才能;如果用不好,则固执不合群,偏执一方,争强好胜。

你好!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首先,要用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对方。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千篇一律。
其次,既然是这样,如果你和对方实在合不来,也不用勉强,一切顺其自然最好!

如果你身边的某个人的说话和想法都和别人不一样 那很可能他的思想和大部分人都不是一个层次 他必定有很独到的想法和眼光 要知道天才和疯子没有多大差别 差别就是一个成功了被认可 另一个就是还未成功不被认可

你说呢,其实每个人想法都不会跟别人完全一致。从你说的情况看,要不这个人是天才,要不就是偏激者

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这样的人是不是不讨人喜欢 是不是说明他人有问题有毛病?~

很多人都这样,但是我觉得一种人会得到一种朋友。你可以尽量改善,但是不能完全改变。人有没有问题看的是他的行为,很多人只是单纯的不会为人处世而已,心并不坏

我认为要多看书,不断地充实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华才能与众不同脱颖而出,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华, 要想与众不同就需要专注和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