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词在中国古代又称为(),其中()字是指();()字是指() 古代对祖国的称呼

作者&投稿:鄹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家"一词在中国古代又称为“社稷”,其中“社”字是指土地之神, “稷”字是指(主管五谷之神。)

"国家"一词在中国古代又称为社稷
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 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祗,这是农业之神。

乡试是古代()级的考试,考中者被称为()。~

在乡试、会试、殿试中的第一名分别称()。A.解元、会元、状元 B.会员、解元、状元C.状元、会元、解元 D.解元、状元、会元

“宗庙”,帝王祭祀祖宗的处所,是统治的象征,所以把宗庙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稷”,帝王祭奉的土神和谷神。土地和粮食是立国的根本,所以社稷也成为了国家的代称。
中国是一个多含义的概念。有国家的意义,即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有文化的意义,以区别中华和蛮夷;还有国家的代称,即中央天朝。而我们说的古代中国则是现代中国的疆域内的各民族曾建立的国家和政权。但我以为古代的中国应是一个中华世界,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中华世界的文化则区别于外部世界,如印度世界,欧洲世界,阿拉伯世界又各成一个文明体系。
古代各王朝建立的国家并不是以中国为国号,如宋朝则是以宋为国号,国人则对外称己是大宋人。又应自以为是大国天朝,故称外国为蛮夷之国,本国为中华上国。
“天下”为国家的代称,指整个的中华民族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说法正确吗?现在的人还有这种意识吗?
答:每个人都要为一个国家的兴衰负责。许多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听到或接受过类似的教育。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一国兴亡,人人有责”在抗日战争时期流传最广。当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这个口号深入人心,涵盖了小贩、农民、妇女等所有人。此时,“世界”与“国家”...

"国家"用英文怎么写?
答:country nation,nation更正式一点

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答: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 是在每年的12月4日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设立的节日。设立历程 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

关于"中国"、"中华"、"全国"、"国家"、"部属"、"无地域"和"国际"及...
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包括立法法、编制法、工商管理、社团管理、新闻出版、版权等),"中国"、"中华"、"全国"、"国家"和"国际"字号的组织、社团、机构和企业均由国务院决定设立,其中"中国"、"中华"、"国际"及"世界"字号组织由国务院核准,"全国"、"国家"字号组织由主管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

国之大事
答:9、1兵器武器3军事军队4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5姓出处出自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quot国之大事,在祀与戎quot释义国家的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戎的部首戈部 笔画总数6 五笔86版ade。10、“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祀,戎是打仗战争,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大事主要是祭祀与战争。11、“国之...

"国家"还有那些代词
答:江山,祖国

世界上"最可怜"的国家,穷到只有两辆公交!这是哪国?为什么?
答:这个国家叫图瓦卢,是全世界第四小的国家,是一个岛国,居住人口只有一万来人,这个国家极为贫穷,只有一条公路和两辆公交,而且由于这个国家是岛礁形成的岛国,物资极为贫乏,很难发展工业和农业,所以压根没有致富条件,更别提修建基础设施了。也许很多人难以想象,在南太平洋有一处岛国,地理面积极小,...

"天下"和"国家"在概念上的区别
答:天下指的是古代中国在已知的世界范围中的地区(还没发现全世界的时候),国家指的是在这世界中所有合法政权承认和自身群体承认的合法政权。

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如何体现了以...
答:首行回答: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实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详细解释: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体现...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哪一年
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小平同志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制度.1982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对特别行政区作出专门规定,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体现在国家根本大法中,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1983年以后,小平同志在多次谈话中,对“一国两制”的构想作了具体阐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