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学溶解度没学好,特别是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时候,总分不清哪个是溶质,哪些是溶液,希望大家能帮帮我。 如何判断化学方程式中的溶质、溶液, 怎么计算溶液的质量

作者&投稿:闳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溶液概念的关键词是:均一、稳定、混合物。“均一”是指溶液的各部分性质一样;“稳定”是指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就不发生溶质下沉、上浮等变化;“混合物”是指溶液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2.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溶剂是相对而言的,有的也是人为规定的。初中阶段可以根据下表来理解、判断和区分溶质和溶剂:

溶液
溶剂
溶质

在有水的溶液中

其他物质

在没有水的溶液中
气体-液体混合
液体
气体

固体-液体混合
液体
固体

液体-液体混合
量多的液体
量少的液体

3.溶液的命名。溶液一般是依据溶质和溶剂的名称来命名的:“溶质的名称+的+溶剂的名称+溶液”,若溶剂为水时还可以这样命名:“溶质的名称+溶液”。例如: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溶液叫碘的酒精溶液,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氯化钠的水溶液或氯化钠溶液。

4.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

溶解能力与溶剂的性质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的事实说明溶解能力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有关,碘难溶于水而高锰酸钾易溶于水的事实说明溶解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5.乳化现象。

油与水等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静置要分层,这种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水、植物油、洗涤剂混合振荡后形成均一的泡沫,静置后泡沫仍均匀,不分层,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例题1】下列与溶液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均一稳定,且无色透明

B.一种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未必相同

D.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食盐水溶液在密闭条件下久置也不会分离析出食盐晶体

【解析】溶液有如下特征:(1)各部分的性质、组成都完全相同,外观看起来均匀、透明、澄清,这一特征为溶液的均一性;(2)只要不改变外部条件,如温度、压强等,若为水溶液不蒸发水分,溶液长期放置也不会有分层、析出现象,这一特征为稳定性。因此C错D对。而许多溶液虽澄清透明,但未必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因此A错。同时,一种溶剂可溶解多种溶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水既可溶解盐,又可溶解糖,形成糖盐水溶液,因此,B也是错误的。

【答案】D

【例题2】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碘酒稀硫酸盐酸酒精溶液

【解析】在溶液中,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作溶剂。如碘酒中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盐酸中氯化氢气体为溶质,水为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量少的一种作溶质,量多的一种作溶剂。但只要有水存在,水总作溶剂。如稀硫酸中溶质为H2SO4,溶剂为水。酒精溶液中,酒精为溶质,水为溶剂。

【答案】

溶液
碘酒
稀硫酸
盐酸
酒精溶液

溶质

H2SO4
氯化氢
酒精

溶剂
酒精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的过程包括扩散和水合两种变化。“扩散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变化;“水合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是化学变化。溶解过程最终温度的升高、降低或几乎不变,取决于吸收和放出热量的大小。

【例题3】小华分别将浓硫酸、硝酸铵、蔗糖溶于水中形成溶液时发现,有的溶液温度升高,有的溶液温度降低,有的无明显变化。你能帮他解释上述现象吗?

【解析】溶解是指溶质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以分子(或离子)状态扩散到溶剂里的过程。物质被溶解时通常发生两个过程:一种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克服内部的引力,离开溶质的表面扩散到水里的过程,这种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这种过程放出热量,是化学过程。

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是因为分子或离子扩散时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时放出的热量。而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则表现为溶液温度的降低。如果吸收的热量接近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答案】浓硫酸在溶解时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因此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在溶解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因此溶液的温度降低。蔗糖溶解时吸收的热量约等于放出的热量,因此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

楼下的我觉得说的繁琐 不易理解
下面我介绍一下;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糖水中 糖是溶质 碘酒中 碘是溶质)
溶液;能溶解溶质的物质(糖水中 水是溶质 碘酒中 酒师溶质 ※有水的溶液中 不管水多少 水都是溶剂 没有水的溶液 质量多的那种物质是溶剂)
均一稳定的液体 不一定是溶液! 必须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例如;蒸馏水就不是溶液

1.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是混合物。物质在常温时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因此溶液也有三种状态,大气本身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
气态溶液:气体混合物,简称气体(如空气)。
液态溶液:气体或固体在液态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简称溶液(如盐水)。
固态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体混合物,简称固溶体(如合金)。
2.溶质,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如溶于水中的糖)、液体(如溶于水中的酒精)、或气体(如溶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其实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只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说,相对较多的那种物质称为溶剂,而相对较少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有水的混合物中水往往是溶剂而另外的物质是溶质所以说
如果两种液体互溶,有水则以水为溶剂,否则以质量大的为溶剂
固液混合的话一般把液体当做溶剂 固体作为溶质
3.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溶剂通常是透明,无色的液体。

习惯上把气体和固体叫溶质,液体叫溶剂。对于两种液体所组成的溶液,通常把含量较多的组分叫溶剂,少者叫溶质。分为无机溶剂和有机溶剂两大类。水是应用最广泛的无机溶剂,酒精、汽油、氯仿及丙酮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希望能帮住你
望采纳

溶液是溶剂和溶质的组合,你看到一个均一的液体就叫溶液
里面的成分就是溶质和溶剂,一般液态的且量大的叫溶剂,非液态的或者量少的叫溶质

下次

那个。。。快期末考试了拉。 我化学的溶质计算没学好, 谁能教导我一下, 我不想去问老师。 化学方程式计~

基本的方法:
第一点:要记住基本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第二点:要找出题中质量不变的溶质或溶剂
第三点:要注意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换算
理解一些概念:
溶解度通常用符号S来表示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质量就=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说白了就是溶质的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

例如,有10g氯化钠完全溶解在90g水里形成氯化钠溶液
那么该溶液里的溶质就是氯化钠
溶剂就是水
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10+90)=10%

对与饱和溶液来说
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两种算法
一是利用上述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也就是你写的m质/m液).......(1)

一是利用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是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就是再不能溶解了的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
那么这时的溶质质量=溶解度(S)
溶剂的质量=100
溶液的质量=S+100
质量分数=S/(S+100)...........(2)

以上式1和式2是相等,但是前提条件是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这两个式子才相互通用

S/100=m质/m溶剂
这式子同理
S(溶解度)/100(水)=m质/m溶剂
这式子的相等条件也必须是饱和溶液

转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592765.html?si=3
一定要理解好这几个概念,然后与公式理解起来记忆,相信你能弄懂的~

多数方程式的计算是和溶液结合在一起的,所提问题也多为计算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求解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判断溶质为何物

溶质的定义为“被溶解的物质”,并且,若不指明溶剂,则溶剂为水,则判断溶质须注意以下几点:

(1)溶质必须溶于水。所以沉淀和多数气体(HCl、NH3除外)不能做溶质。(2)若加入固体能与水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后的新物质。如Na2O溶于水溶质为NaOH,SO3溶于水溶质为H2SO4,此时应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生成的NaOH或H2SO4的质量。(3)加入固体若为结晶水合物,溶质的质量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例如将胆矾溶于水,溶质为硫酸铜。

(二)计算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总质量=反应前原有溶质质量+反应生成的溶质的质量,要分析出溶质有几个来源,反应生成的溶质的质量一般根据方程式计算得出,若有多个反应生成,求其总和。

(三)计算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一般根据质量守恒得到。不少同学对于气体、沉淀的质量,不清楚什么时候加,什么时候减,这里用表达式说明:反应前溶液质量+沉淀的质量+气体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沉淀的质量+气体质量,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还可以利用“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计算,对于一般的反应比较方便,但对于有水生成的反应则很容易忘了计算生成的水而出错,用此表达式可避免。

(四)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例、有一包含少量NaCl的Na2CO3固体,称取该固体12.9g,慢慢加入10%的稀盐酸到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收集到干燥的气体4.4g,求(1)固体中Na2CO3的质量。(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固体中Na2CO3的质量为x,盐酸中溶质质量为y,生成的NaCl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18 44

x y z 4.4g

■=■ ■=■ ■=■

x=10.6g y=7.3g z= 11.7g

所以(1)固体中Na2CO3的质量为10.6g

(2)NaCl质量为:11.7g+(12.9g-10.6g)=14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2.9g+7.3g÷10%-4.4g=81.5g,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7.2%

化学很差怎么办?
答:找好方法对学好化学很重要。\x0d\x0a化学课的学习主要概括八个字:四先四后,错题档案。 \x0d\...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x0d\x0a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

初中化学好难啊。。
答:溶解度曲线中,曲线上的点所代表的是溶液在该温度时,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而曲线上面的区域,表示溶液是饱和状态,并且溶液中还有没有溶解完的溶质存在。曲线下面的区域,表示溶液是不饱和状态。大多数固体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平衡有利于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所以,这些物质...

我是高二的学生,我学不好化学,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学啊?我想知道 怎么学好...
答:等大道理,而对化学没有学好的“差生”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他这一科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有一个地方弄不懂,就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可能沦为“差生”的行列。找准之后,先...

化学物质溶解性口诀
答: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碱溶钡和钾,钠,铵。6、(可适用于初中)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氯化物)盐酸盐,不溶只有氯化银。硫酸盐,不溶只有硫酸钡。碳酸盐,磷酸盐,只溶钾钠铵。碱只溶钾钠钡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碱盐溶解度口诀...

化学 溶解度有关问题………谢谢大家了
答:1.D 原因:因为不清楚A.B两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且他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所以无法判断 2.A错.10/90=x/100 x>10 B错.将110的硝酸钾溶解在90 g水达到过饱和会有晶体析出.所以溶液不可能是200 C.错.溶解度要指明所在温度,.D正确 3. C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4.错.不可以增大增大物质...

怎样学好化学,学习化学的方法。
答: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如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可以从定义、条件、范围、计算公式等方面来对比分析,找到联系与区别...

化学完全学不懂,怎么办?
答:去背四个图表:元素周期表前二十位,溶解度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化合价表(千万不要背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越学越多)只要背会这四样,化学方程式就会写了。附:溶解度口诀:钾钠铵盐都易溶(钾盐、钠盐、铵盐都易溶于水),硝盐入水影无踪(硝酸盐都易溶于水),氯盐不溶只有银(氯盐...

化学很差怎么办?
答:找好方法对学好化学很重要。化学课的学习主要概括八个字:四先四后,错题档案。 一.“四先四后”...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

化学中溶解度的口诀
答:只有溶解性的 钾钠铵盐溶水快,① 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③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④ 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③硝酸盐都溶于水;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硝酸盐;氯...

我初中化学上学期学的不错可是下学期的金属溶解度溶解性什么的就一团...
答:(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3.0克的剩余固体全部是铜(不反应)则锌的质量是10-3=7g 所以,锌的质量分数是7g/10g*100%=70 (2)Zn+H2SO4==ZnSO4+H2↑ 65 98 6.5g X 65:98=6.5g:X X=9.8g 9.8g/50g*100%=19.6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