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河北人民出版社) 求河北人民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和教学计划

作者&投稿:五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 题 2.1 我们来养蚕
教学内容 教材P14—P1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2、观察蚕卵和蚁蚕。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2、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
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
1、师生谈话
(1)、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2)、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
教学过程 备注
(3)、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2、认识蚕卵。
(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3)、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3、认识蚁蚕
(1)、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
(2)、看书上第19页)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
(3)、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4)、用语言描述蚁蚕。
(5)、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
1、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2、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

课 题 2.2 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内容 教材P16—P20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学会养蚕。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教学难点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观察记录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
(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怎么蜕,从哪里开始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
(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过吗?
(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6)观察蚕蛾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
(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9)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
2、归纳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
(2)小结并板书三、布置作业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2、给蚕宝宝记日记卵——蚕——蛹——蚕蛾 (幼虫) (成虫)

课 题 2.3 我 们 来 抽 丝
教学内容 教材P21—P2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2、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掌握抽丝的一般技术。3、测量一根丝的长度。
科学知识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2、学会缫丝的方法。
情感、价值观、体验1、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2、实验器材:蚕茧、炊帚、小水槽、小锅一只、小苏打、缠线板、直尺。3、学生收集种桑、养蚕、缫丝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真丝织物教师课件投影、学生欣赏。
2、学生展示。利用实物展台,学生展示自带织物。
3、揭题:我们知道美观大方、华丽高贵的真丝织品是用蚕丝纺织而成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蚕丝呢?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1)提问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的国家,你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传说和历史吗?
(2)小组内交流 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剪贴成一张学习小报。
(3)集体交流
(4)小结教师讲评各组交流成果,说明华丽的真丝织物是用蚕丝织成的。
2、 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
(1)谈话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吐丝结成茧,蚕茧又是怎样加工成蚕丝的呢?
(2)阅读26页课文
(3)讨论开展抽丝活动需要的材料、活动步骤、小组分工、结果预测、注意的问题等
(4)交流抽丝方法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10-15分钟,同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接着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最后记录测量结果。
(5)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活动
(6)汇报测量结果
(7)师生小结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最长达3000米,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
三、巩固总结
1、讨论:
(1)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业的贡献有哪些?(2)你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的?
2、 说一说抽丝的方法,你认为抽丝技术的关键是什么?四、布置作业
1、课后探究对蚕茧抽丝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2、查阅资料:蚕和蚕丝的其他用途。
附活动记录表:抽丝活动记录表班级
第 小组 年 月 日活动材料 活动步骤 活动分工 注意事项 结果预测 实际长度(米)

课 题 2.4 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内容 教材P23—P24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1、讨论蚕一生的变化;2、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1、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2、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2、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3、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4、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交流养蚕经验,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
教学难点 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教法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验吧?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养蚕经验交流会。
二、学习新课
1.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
(1)提问: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
(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
(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
(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
2.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
(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很多同学也写了养蚕日记,那么谁能用个比较简单明了的方式说明蚕的一生变化呢?
(2)看书第28页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
(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4)学生分组讨论。
(5)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图画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
(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指出,形成昆虫概念。
(1)谈话:在我们养蚕的这段时间,全班有的同学是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结束,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但有些同学没能完整的饲养成功,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
(3)讲解: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
(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
(5)对照书上28页下图说说蝴蝶一生有哪些变化?
(6)讨论:蚕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蚕蛾和蝴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7)小组讨论,进行比较。
(8)根据学生对蚕蛾和蝴蝶的比较,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
四、布置作业: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附板书设计:4、养蚕经验交流会卵——蚕——蛹——蚕蛾 (幼虫) (成虫)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共68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第一单元 电
1.1 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
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
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
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
(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
B、雷电的知识
C、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那如铜钱般的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国,小时候家里很穷,无钱上学,就在哥哥开的印刷厂中当学徒。然而,他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许多发明,而且是电学的开门鼻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然而,当他的论文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的时候,有人却报之以轻蔑和嘲讽。但是,科学终究会战胜愚昧和无知,1756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富兰克林皇家学会正式会员的称号。
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但是传到英国却发生一段离奇的故事。
D、关与电的科学家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等…)
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1)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户外,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 在家里与学校,哪些地方存在触电的危险?
(2)我懂得怎样安全用电?
• 讨论:怎样安全用电。
• 全班交流。
三、总结。



板书设计:

1.1 电和我们的生活


1、调查家中的电器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教学后记:






1.2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电的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怎样点亮小灯泡?
二、探究过程。
1、 让小灯泡发光。
(1)观察材料。
• 仔细观察电线、干电池、灯泡,我们有什么发现?
• 说说电线的特点;
• 说说干电池的特点;
• 说说小灯泡的特点。
(2)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4)说出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 猜一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在小组里指着说说电的流动路线。
• 在记录本上画出电流在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2、 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 说出判断的理由。
• 分别试着连一连。
• 在科学文件夹里,分别画出这四种电路图。
• 为什么不亮的原因,区别短路与断路。
3、交流
• 今天我们学会了几种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 有什么新的问题?
三、总结。

板书设计:

1.2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1、 让小灯泡发光

2、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去河北教案网看看,河北小学教师的网站,内容较全,有需要还可以留言。

求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答:uj6yjm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答: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软件大小: 未知运行环境:Win9X/2000/XP/2003/授权方式: 免费版推荐级别:2008-06-24 12:57:23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五年科学教案]河北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全集1.怎样才能省力教学目标: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下载
答: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

急需大象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答: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自然法庭的听证会本单元是《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册训练重点为“观察提问——猜想假设——实事证据——模型解释——表达交流”科学探究过程中“实事与证据”这一重要环节。本单元是本学期探究过程能力的准备单元——“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本单元取法“法庭听证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答:《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是四年级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观察和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原理。【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使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振动和不振动时的不同现象;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

四年级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的躲是由外耳中再和内弭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弓|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了。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

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答:四年级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如下: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技学科备课教案
答:2007-07-20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动物怎样生活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和喜欢,对新学期学生有更多对科学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知道某种被观察动物的显著观察特征和行为特征; 2.能根据提供的观察事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观察,讨论和搜集相关信息; 3....

四年级下册《动物的繁殖方式》教案设计
答:第一部分,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是根据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的,引导学生识别动物的雌雄、了解动物繁殖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第二部分:认识动物繁殖后代的两种方式:卵生和胎生 第三部分:介绍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独特繁殖方式 第四部分:介绍动物哺育后代的行为:哺食和传授生存技能 学情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