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基础知识

作者&投稿:友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讲:工笔花鸟画的工具与材料

每一个画种都有各自不同的工具、材料。这些工具材料的特征、性质都是为了表现各画种独家面貌的需要而产生制造的,掌握和运用好工具材料是一个美术工作者专业基础知识的一部分,不可不知、不可少知。工笔花鸟画使用的工具、材料大致如下:

A.纸与绢。有生、熟之分。生纸、生绢作工笔,比较难于掌握,用生纸绢的工笔作品效果也与熟纸绢不同,以其不甚普遍,这里就不作介绍了。现在先谈熟纸,再谈熟绢。因纸的产地、质量不同,有矾棉连、夹连、冰雪、书画、玉版、云母、蝉翼等名称,规格有四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几种,四尺最常见,丈二较少用,前几种较厚,云母、蝉翼较薄,工笔则愈薄愈好,因为有时要两面用色,厚纸难出效果,纸性要柔要软,忌硬忌脆,胶矾过重的纸都会又硬又脆,这种纸渲染时容易起皱,色彩难于均平润泽。纸质要细密平洁,纹理要均匀,最忌纸面起毛,以个人经验,目前仍以安徽的纸质最好,又胶矾适度,北京荣宝斋的纸往往胶矾过重,质又粗劣,不甚好用,买时宜留神。绢是丝织品,刚织好的绢就是生绢,生绢经过胶矾碾砑,便成熟绢。从前,绢的质地分三等,以边的彩色为标志,这是从选丝织造开始就区别了的。最好最细密匀称的绢边沿以红绿二色交递织出,叫彩边绢;次一等的用红线织边,叫红边绢,最差的是与绢面同色的边,叫白边绢。论纸与绢的功能,个人以为纸优于绢,工笔重彩尤其是这样。因为绢是由经纬线相交织而成。中间都是一个个小方孔,色彩一经染上,便漏了过去,比较难于把握,而纸就不会这样。绢比纸更易于老化碎裂,较难保存。不论是纸是绢,凡熟的,都要严格避风、避光保存,否则不用几年就会漏矾发脆。

B.笔:分勾勒用和渲染用两种。勾勒的要瘦长硬利,富有弹性,饱含墨汁时不扁锋叉裂,提、按时不改其形,能达到这种条件的笔并不多。目前各处产的勾勒笔有衣纹、叶筋、大小红毛、狼圭、紫圭、红圭、描笔等名称。笔则以北京产的最好,上海的多不好用,但其紫毫描笔却是好的,整齐尖利,弹力强,大小适宜。渲染用笔要整齐饱满,柔软而稍具弹性,并有一定长度者方宜,以前有大着色、中着色、小大由之等名类,现已不见这些名称了,一般书法用的羊毫寸楷、小楷都可以,大白云有时也可以,但多兼毫不齐整。渲染笔最好用两个规格,水笔略大,色笔宜略小。无论什么笔,用后都要洗净理匀,不可胶固歪裂,勾勒笔尤须留意。

C.墨:分油烟、松烟两种,前者有光泽,后者黑而无光,各有用场。松烟用来勾线,点鸟类及其他动物的睛目,渲染羽毛等。不过我个人常常只用油烟,因为本来有光的墨要使它无光容易,本来无光的墨要使它有光就难了。鉴定墨的质量,要体大量轻、淡而有神、重而不浊、夏不臭、冬不凝的方好。又,墨不宜现买现用,要用陈年老墨,因为新墨胶性火燥易凝,老墨燥性去尽,用来平和流利。工笔画用墨最要讲究,水要净、力要匀,轻研细磨,用后洗砚,勿用宿墨。因宿墨灰黑多渣,遇水易渗。

D.颜色:传统色分为水色、石色两类,水色质轻较为亲水,石色质重易于沉淀。水色如藤黄、花青、洋红胭脂类,石色如石青、石绿、朱砂、朱磦、赭石、白粉类。现在上海产的锡管装颜料增加有黛青蓝、曙红等种类。不管何种颜色,都要胶性适中,细而亲水方好。传统制法多为胶块或粉末,胶块需事先用水化开,再以指头研匀加水稀释方能用,粉末者临用时加胶研匀,用后又要去胶收藏,甚麻烦。今上海锡管装的便于使用,但质不甚纯,尤其石色类,轻浮不凝重,有些又多沉淀不亲水如胭脂、赭石类。我用这类颜色,一般都要先挤入小碟,用手指研匀,加水稀释后使其稍稍沉淀,将上边清新的撇出待用,下边沉渣弃去,至于不亲水的胭脂、赭石类则从来不用。

另外还有胶、矾等,胶最好是牛皮胶,不用骨胶,因为骨胶易冻,滞笔。矾要将明矾洗净,泡于清水中自然溶化,愈久愈好,谓之陈矾。

下面介绍工笔花鸟画的渲染方法:

工笔花鸟画起自唐代,至两宋,技法已经相当完善了。尔后经历元、明、清迄今,又经过了不断的开拓发展,更是技法大备,各家门户,各种流派,纷繁竞呈,不胜枚举,然而妙悟不在多言,善学还从规矩,不管有多少种类派别,我们学习,只需寻根溯源,由最基础的技法入手,便可掌握打开通往各派门径的钥匙。

因为我们在这个单元中学习的是工笔花鸟写生设色,我想先稍稍介绍一下与此有关的一些形式,以便大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工笔花鸟画种类甚多,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形式:

勾填法、勾勒法、没骨法、勾勒与没骨结合法、勾花点叶法、点垛法。

1.勾填法。此法又叫双勾廓填。首先根据不同物象的要求以浓淡不同的墨勾出花、叶、鸟等的轮廓(浓重色用浓墨,轻色用淡墨),然后再将各类颜色填进线框内,填色时要注意色不侵墨,又要紧接墨线不留空白,这方法从五代两宋到元、明、清普遍采用,现在的工笔花鸟画方法基本上仍属此法。

2.勾勒法。先淡墨勾出轮廓,然后着色,再以重墨或彩色(浓)重复在原来的轮廓线上勾一次,叫作“勒”。勒不仅是使线更清楚、更精神,而且要根据物体的质感来变化线条的粗细、刚柔,使形象更加生动醒目,这种方法唐、宋间多用之,今已不常见。

3.没骨法。此法不勾轮廓线,画时先将纸或绢覆盖在底稿上(今天可以铅笔细线轻轻在纸绢上勾出轮廓),直接以彩色分别浓淡轻重厚薄画成。以前多强调一次画成,取其水分感,我曾经试画过,不够处也可加染,更得厚重。这方法始于北宋的徐崇嗣,元、明、清迄今,都有人采用,如恽寿平、居廉及沪上的张大壮辈都是。

4.勾勒与没骨结合法。始于北宋末年。同幅作品中依物象要求不同而或勾或不勾。比如徽宗有《写生珍禽图》,竹用没骨、鸟用勾勒,也能生动有致。

5.勾花点叶法。花用双勾,枝叶用没骨,始于南宋。当时有画梅法,花用双勾,枝干用没骨。到了明代,大量采用,今仍有。

6.点垛法。这法实际已发展到了接近于小写意形式。花鸟的形象都以干湿笔连点点垛,任意挥洒,颇能形神兼得。此法从明代的林良到清代的华喦以及任伯年、陈师曾等人都特别擅长,现代亦大不乏人。

至于小写、大写、泼墨诸形式,自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发展的规模前无古人,已与本课无关,不予赘述。

现在谈谈工笔花鸟的渲染步骤与方法。这里谈的主要是勾填法,因为这是现代工笔花鸟画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工笔花鸟画的渲染分白描墨染、淡彩、重彩三大类。

1.白描墨染。这方法一般只适宜于白花或浅色花。先以淡墨勾花头、浓墨勾叶、重墨勾枝干。淡墨染花头、重墨染叶底色、上罩淡墨,浓墨皴枝干,上染淡墨,焦墨点花蕊、点苔。

作白描墨染,须先知墨分五色,关于这五色的分法,历来有几种讲法,我则习惯于以焦、浓、重、淡、清五个色阶分别它。因为适用于花鸟画,尤其适用于白描墨染,兹分别介绍如下:

焦墨:就是钱墨,墨研浓后阴干至铜钱大的一片。

浓墨:研浓未挥发的原汁墨。

重墨:浓墨中稍加一点清水。

淡墨:重墨中再加一半水。

清墨:淡墨一滴注入清水中,染于纸须后衬白纸方可见者。

2.淡彩着色法。淡彩着色法系指以水色渲染,除白粉赭石外不用其他石色者。它的步骤也是先以浓、淡墨勾出轮廓,然后先叶后花再枝干,由深到浅,由于其具体方法我们已经在上学期学过,这里不再重复。

3.重彩着色法。重彩与淡彩的基本技法没有什么不同之处,所不同的一是多用石青石条,二是渲染次数较多,深沉厚重,其中又分大青绿与重淡彩相结合两种,大青绿大量采用石色,往往以金、银色进行勾勒,线条粗重劲硬,金碧辉煌,装饰性强,但物体形象有如刻丝,效果刻板不求生动,若论真实、生动、有意有境、有神有情,则不如重淡彩结合形式。其具体方法分述如下:

花头:大红法、深红法、紫色法、浅红法、黄色法、白色法。(皆略不录,随讲)

叶片:绿叶、墨叶、红叶、蓝叶、嫩叶。(略,随讲)

木本树干:草本茎、点蕊。(略,随讲)

工笔花鸟画的渲染形式,主要有套染(或称罩染)、对接、注入等几种,其中以套染应用最为普遍,这种方法是将复合色的组成基色分次套染而成,而不是先将两种或多种基色倾在调色盘内调好后一次完成,比如紫色,就不是将红、蓝二色调在一起后再画,而是先染蓝,后罩红,使蓝色透过红色而成紫色,这样画出的效果层次丰富、变化微妙、端庄稳健。可以染得非常厚重,也可以染得清新淡雅,并且可使厚重的重而不浊,淡雅的淡而不轻。对接是将两种不同的颜色由物象的两端向中间染,相接后用水笔稍一调动,使其自然吻合,一次成功。特点是简易便于掌握,效果生动、清新,多用于没骨画。注入是先用清水或浅色水将染面的留白或浅色部分涂湿,水头要略大些,再将色水或浓色注下,由深处落笔,往浅处带动,可以多色同时进行,使其自然渗和,特点是富于变化,水分感强。

渲染时一般用两支笔,水笔和色笔,两支笔都要求同时拿在手中,色笔施色,水笔晕染,掉换自由。渲染的步骤是先重色后轻色,一般先叶后花再枝干,最后方是石块、地皮、底色。但我却往往按一件作品的主次分先后,先将主要部分染出,视需要再及其他,以便虚实浓淡,不妨主体,这样就或花或叶没有一定了。此法彼法,本无成法,总需视作品情形、各人习惯而定。

渲染中要注意的地方:

①应物象形

技法是为造型服务的,各种技法的产生都是为了适应造型需要,所以,渲染首先要求能表现出不同物象的不同质感。比如花瓣的柔软、叶片的厚度,禽类毛羽的蓬松、嘴的骨质、脚的鳞状,蝴蝶翅膀的粉末,蝉翼的透明感等。天地间众多繁杂的物体质感,远远不是一两种渲染方法能表现得了的,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创新,丰富我们原有的技巧、技法,这其中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因为不属基础技法的范畴,这里就不多讲了,待以后有机会再与大家共同研讨。

④胶、矾适度

胶与矾都是为固着颜色、便于渲染而设的,是工笔画必不可少的材料,运用得当,可使颜色鲜明清新,不脱不剥,经久不变,故不可不用,但勿使过重过厚。胶矾过于重厚,会使颜色晦涩不鲜,会使纸绢变脆断裂,要注意适度。一般石色、粉色都要矾,而有些水色则可以不矾或少矾;上矾也要待颜色上到三四道以后方上一道矾水,所以古人说三矾九染。

⑤施水从丰

“渲染”二字都从“水”来,可知用水对于渲染一项的重要。工笔用水要求洁净,最好是井水或河水。操作、下笔时,笔要适当饱和,先在染面深色处注入较多的色水,再用笔尖轻轻带动,要善于掌握水势,因势利导,其间或水中注色或色中破水,可以求得许多微妙的变化;抑或不注不破,唯以清水接色,不涂不擦,轻轻带动水头,使其由浓渐淡,以至于无,可使虚实相生、明暗有致、清俊滋润。若水头过小,则带动不灵,必至拖擦,这样就难免枯滞无神了。

【传说】张俊玲(253471328) 2014-6-2 16:55:13

⑥粉如调乳

初学工笔花鸟画的人,尤其是曾经画过油画、水彩的人,看见花头上厚重的白粉效果,往往以为要染上很厚的白色才行,殊不知粉底宜薄不宜厚,粉底过厚,不便渲染,因为粉层厚,吸水性增强,色水一经染上便被吃住,勉强拖擦出来,则痕迹斑斑,枯浊不堪。所以敷粉宜浅,调料时要调得稀如牛奶方可,所以说粉如调乳。

⑦见好即收

这是说凡事要预防过分,尤其工笔画作者,由于职业的缘故,往往细心太过,画中略有不足,必再三补缀而后已,过后方知过分,然为时已晚,追悔莫及。故凡渲染,初时只能染至七八成,留两三成待全画成,整体出,方视情况找补,补到好处,犹存欠意,立时收住。否则必有过分处。

��U�ӵ�

~

色笔画笔顺
答:3、线条表现:色笔画中的线条是表现画面细节和质感的重要元素。通过使用不同粗细、不同颜色的线条,可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线条的连贯性和自然性。要注意画面的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使画面更加完美。笔画笔顺的有关知识 1、笔画是汉字的基本构造单元:汉字由各种笔画组成...

天字的笔画顺序
答:天字的笔画顺序两横平行,上短下长;撇捺舒展,收笔大致齐平。1.引言 汉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符号,每个汉字由不同的笔画构成。在汉字中,有一些常用字的笔画顺序是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天”字的笔画顺序,并深入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演变。2.天字的笔画顺序 在汉字中,字形的...

瘦金体怎么练硬笔
答:瘦金体是现代汉字的一种书写体系,广泛应用于书法、包装设计、广告等领域。学习瘦金体能够提高个人的书写水平,增强审美意识,并培养良好的手写习惯和字体风格。2. 硬笔书法基础知识 硬笔书法是一种利用钢笔、圆珠笔等硬质笔尖书写的书法形式。在学习硬笔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基础知识:笔画的基本要素 笔...

简易插画临摹-零基础如何自学插画教程经验分享
答:6、最后加上领结作为装饰。将领结填充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在眼睛下面用粉色的笔画几个点作为腮红。整副简单的手绘小图案即完成。零基础如何自学插画教程经验分享 一开始不要太好高骛远,先找你喜欢的插画家里面画的最简单的作品临摹,然后慢慢找出不足,补习绘画基础知识比如素描(黑白灰光影关系)、速写(...

铅笔的笔顺笔画
答:铅的笔画是撇、横、横、横、竖提、撇、横折弯、竖、横折、横,笔的笔画是撇、横、点、撇、横、点、撇、横、横、竖弯钩。相关知识如下:1、从宏观的视角来看,铅笔的笔顺笔画顺序是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书写顺序。这个顺序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铅笔进行书写和绘画时所遵循的基本规则。2、在...

许字笔画
答:许字笔画是点、横折提、撇、横、横、竖。知识拓展:笔画,就像汉字的积木,是我们构建美丽汉字的基础。每个笔画都有它独特的形状和意义,它们像是汉字的细胞,组成了千千万万个精妙绝伦的词语。笔画的由来:首先,让我们跳脱出文字的框架,回到古代。在古代,人们为了记录生活和传承知识,开始用图画来表达...

书法的入门基础知识
答:古人做过总结,说“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意思就是字的大小在一寸内的,基本上是在用手指和手掌的功夫,字号更大的,就要兼顾手腕和手肘的控制了。关于腕,有枕、提、悬三种方式。枕腕是 把写字那一只手的手腕枕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提腕是将整个手腕提起来,胳膊在桌上依然...

拿的部首和笔顺
答:部首的相关知识 1、部首是汉字的一种构字单位,它通常代表着一类汉字,是汉字笔画的基础。部首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容易记忆和识别汉字,也方便了字典的查找。部首在汉字的学习和教学中非常重要。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部首可以更快地认识和记忆汉字。2、部首的种类很多,有按字形偏旁作为部首的,如“口、目、...

行测知识点:巧识图形中的“笔画”
答: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加,以及考生考试能力的提高,备考的充分,在图形推理中,“笔画数”已经不能作为难点而存在了,但它依然是很多考生的痛点,因为“笔画数”会换着花样进行考察,稍不留神,它就会把考生带进“陷阱”里。万丈高楼也得平地起,接下来就按照基础知识点的呈现...

没有楷书基础,直接练行楷、行书,可不可以?按什么顺序步骤练才易于速成...
答:说对,是因为,楷书是基本功,练练没坏处。练好了楷书再练行楷行书,有可能省去笔画与结构的繁琐过程,而直接练行楷行书的特有的笔画和结构形式,所以,先练楷书,再练行楷行书,是那种按部就班的练字心理过程,适合于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有特别愿意练一笔一划的楷书的那部分人群。 说不对,就是因为把楷书与行楷行书字体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