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最大的力量——读余华《活着》有感

作者&投稿:伯牙吾台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活着》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死亡和一波波无边无际的苦难,让人看完久久不能平静,它拥有着需要用一生去体会的沉重力量。“活着”本身就是一件艰难的事,而因为异常的艰难,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含义。

《活着》讲述了主人公徐福贵一生的故事,他历经沧桑和磨难,过去是地主家的独苗少爷,吃喝嫖赌,终于赌光了家业,一夜之间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却不幸的变成了哑巴。更加沉重的悲剧依次上演,家珍患上软骨病无法干活,甚至卧病在床需要照顾;儿子有庆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儿子苦根,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亲人一个个的走在了福贵前面,只剩一头老牛与他在阳光下回忆。

我看到中间时,眼泪就开始夺眶而出,甚至是在一堂晚课上泪洒课堂,哭到结局,身旁的同学还一直跟我说:“哭早了,后面更虐,更悲惨。”我看过《人生》,看过《平凡的世界》,都没有太多的感受,而《活着》是我看过的叙述最冷静客观,却让我最为绝望的一本书。

《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余华的叙述像一把手术刀,它把人生中最血腥最悲惨的一面赤裸裸解剖在众人的面前。我们还在为人物波澜起伏的命运揪心不已时,还在为难得的骨肉亲情和人生暖意感动时,死亡降临的如此突然,像冰冷的巨浪,让我窒息和神伤。 当福贵被抓壮丁无法回家时,我感到战争的残忍;当有庆被抽干血时,控诉时代的无知;当凤霞喜得儿子随后立刻难产死去时,感到人生的跌宕;当家珍离开人世时,感到疾病的无可奈何;当二喜被水泥板所夹时,感到生命无常的深深绝望;当苦根吃到被撑死时,感到贫穷的无奈;最后最后,福贵让我看到“活着”的力量。

余华在序言里写到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第一次看到时我难以认同,不为了任何事物而活着岂不是没有信仰的行尸走肉?都说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就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呢。可当我读完了《活着》全书,我才明白, 作者所说的活着是经历了苦难之后的平静和乐观。活着就是要去经历,感受这世间的喜怒哀乐;去忍受,对抗这人生的百无聊赖。 余华在韩文版的自序里说到: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福贵在遇到作者时已经老了,

福贵从富到穷,从有家人到没家人,在经历的如此多的变故之后,心反倒平静了,最后带着对妻儿的怀念努力活着,平凡又坚韧。饱经沧桑的人眼里要么执着于恨和抱怨,要么麻木冷漠,但福贵都没有,时间洗去了他的纨绔、他的愚昧,剩下的都是沉淀:对这个世界的同情和珍惜。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还能笑着说出,这是多么的坚强。福贵把苦难咽进了肚子里,没有说出一句抱怨的话。他的一生终于在无数的打击之后锻造出了“高尚”,夕阳西下牵着老牛讲述过去的人生的他,对得起这一身的苦难。

活着,好好活着,我们没有抛弃生命的权利,也许在命运面前人类最终无法改变什么,但只要活着就是希望。与所有的死亡相较,活着是一种福气,承受苦难是人生的必修一课,命运万般作弄又如何?还是要好好地活着,唯有活着才是最大的力量。

~

关于《活着》读后感500字10篇
答:《活着》讲述的就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 故事 ,作者余华用平实的叙述手法,平静地叙述了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现实生活。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活着》 读后感 500字10篇,欢迎借鉴参考。 《活着》读后感500字一 应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仅肩上多了一份职...

2022余华作品《活着》读后感范文
答: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余华用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平缓语调叙述了这种生活的艰辛。他在自序中提到,“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

名著《活着》读后感
答:作家余华正是以犀利的笔调将人类的苦难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不得不有所“畏惧”,同时也真正地感受到命运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活着,便是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去展示生命中最顽强、最动人的精神力量。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活着就要忍耐,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每个人都应该尝试着去克服它、...

2020优秀作文读《活着》有感
答:读《活着》有感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是《活着》这本书的自序中的一句话。最初还未读这本书时看这句话并没有太大的感触,只是觉得很有道理,而如今看完这...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
答:活着,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活着,就应该不为了得失而大喜大悲;活着,就要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人或事;活着,就要充满对生活的信心,脚踏实地地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范文2 总是风吹过,泪花零落,仕望东去,流淌着美丽的传说,按捺不住的心境只为读懂余华笔下血肉丰盈的富贵,车轮碾过...

读《活着》有感800字2022优秀10篇
答:读《活着》有感800字3 捧读《活着》的机缘说来惭愧,竟是从网上浏览到“中国作家余华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热门之一”而慕名买的。 《活着》是一本“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态度”的书,我利用一个周末读完了它。那是一次艰难、痛苦的阅读过程,除了一早起来读到凌晨那种伤神耗力外,更紧要的是置身...

余华《活着》读书感悟
答:但是我认为他又是幸运的,在那个漫长黑暗的时代,他娶了一个好妻子,有懂事的孩子,虽然亲人相继逝去,但他乐观又坚强的活了下来。活着不是最大的幸运吗?余华说“活着”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词语,它的力量不是叫喊,也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的责任,忍受现实的幸福或苦难。生活中,总会听到有人唉...

余华《活着》品读心得感受五篇
答:活着不是最大的幸运吗? 余华说“活着”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词语,它的力量不是叫喊,也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的责任,忍受现实的幸福或苦难。生活中,总会听到有人唉声叹气,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他们忍受不了生命的责任,所以生活充满了负能量,他们只看到了现实的苦难,却忘记了现实给我们的幸福,忘记了活着可以欣赏生活...

《活着》读后感
答: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活着》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着》读后感1 余华的《活着》,整篇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平平淡淡的,没有华丽的辞藻,每一个字眼都显得那么朴实,真挚。 主人公福贵这不寻常...

求余华《活着》读后感500——600字,速度。满意回答再加20
答:‘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显示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