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活了多少岁(诸葛亮究竟患了什么病)

作者&投稿:慕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堪称是两位“智星”,两人的对阵也颇具传奇色彩。

在诸葛亮北伐时,为了刺激司马懿出战,诸葛亮特地差人给司马懿送去了一件女人的衣服,并附言:“徜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战”。

原本以为受此大辱的司马懿会中计,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司马懿非但不生气,反而还向使者询问其诸葛亮的起居饮食。

而当使者回营将此事告诉诸葛亮后,诸葛亮感叹道:“彼深知我也!”从此,诸葛亮开始郁郁不乐,整日忧心忡忡。

而当身边人告诉他,让他注意身体的时候,诸葛亮哭着说出了真心话: “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从此日觉神思不宁”。 不久之后,诸葛亮便去世了,年仅54岁。

尽管小说中这段文字描写得非常精彩、委婉,但从其中我们也不难得出诸葛亮死亡之原因。实际上,诸葛亮之死跟周瑜、王朗是一样的, 都是失去了心理平衡,招来疾病所致。

而其中不一样的是,诸葛亮的心理破坏过程要更长一些!

从内部来看,此时蜀汉政权的掌权者,已经不再是刘备那样精明能干的皇帝,刘阿斗无才无德,而且还养了一批无能、且只会阿谀奉承之辈。

这些人都是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主,整日里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就连被称为“相父”的诸葛亮也险些遇害。

因此,这不能不让诸葛亮感到忧心。再者来说,此时的蜀汉已经再无像关张赵那样能征善战的大将,完成统一大业难上加难,而这也必然造成他在心情上的郁闷。

而从外部原因上来看,蜀汉的正面是强大的曹魏政权,它地大物博,兵多将广,蜀汉一时难以撼动。

而后面则是已经名存实亡的盟友——东吴,自从吕蒙夺荆州杀了关羽、刘备征讨东吴之后,两家的关系越发紧张,名为盟友,实为仇敌,两家都想将对方置于死地。

而除了这些以外,更让诸葛亮担忧的还有强敌司马懿!此人城府颇深,且精通兵法之道,他知道蜀军千里北伐,其后勤补给只得靠崎岖蜀道,故而只要坚守不出,蜀军就无法取胜,而等到蜀军撤退之际,则率大军追击,必能给其造成极大伤害。

因此,这就不能不让他为蜀国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

总而言之,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严重迫使了诸葛亮的身心难以承受,故而使得其心理失去平衡 ; 而这一点,在他的《出师表》中就已经初现端倪。

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一种“哀伤之音”,整体给人一种明知北伐不能成功,或者是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也只好拼一下的感觉。

比如开头的前几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其实就是说:现在天下三分,我们蜀汉国力微弱,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既然国力微弱,那就应该与民更始,大力发展国民经济,而不是劳民伤财开展战争! 再说仅凭蜀汉之力,根本无法彻底征服强大的曹魏政权,两者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但为什么还是要北伐呢?在《出师表》中也说到了,那就是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刘备在世时,蜀汉打着的就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不管是给天下人看,还是安慰自己,兴兵北伐,已成政治上的必要。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不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诸葛亮确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这种“忘身”精神也正是他患病的原因所在了,从情态上来看,由于其心理逐渐失衡,使得他前后判若两人。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小说的前半部,刻画的是一个坚定、豁达、幽默、自信心十足的统帅形象;

而后半部中的诸葛亮,其感情非常脆弱,时不时就两眼泪汪汪,暗中垂泪的地方更是常见,尤其是赵云之死,让他忘情到“掷杯跌足”;还有张苞之死,更是让他大哭至喷血。

诸葛亮到底得了什么病呢?

从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分析,诸葛亮从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起就已经留下了病根。

而他的病因很简单,就是由心理失调,易于怒、忧、悲、恐而引起的“气病”。 这种病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写道: “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诸葛亮出祁山首战就丢失了街亭,看来气得不轻,而这就造成了他的睡眠不好。“挥泪斩马谡”之后又接连阵亡了一些大将,这更使他悲伤过度,日夜寝食难安。

加之他又肩负重任,长时间使得他精神上处于紧张状态,最后发展到“口吐鲜血不止”的情况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所以总的来说,诸葛亮之死,实际上就是死于其心理失衡,由气转病。而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到老年,一定要保持一颗豁达恬淡之心,如此方能延年益寿。

《三国演义》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竟能分析出那么多内容出来,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像这样的名著,仅读一遍是无法真正将其看懂的,需要读三遍、五遍,乃至是十遍八遍,甚至更多,才能勉强做到。

因此,笔者也极力推荐各位读者能去好好读一下这部小说!当然,如果你还没有的话,也可以看一下笔者推荐的这一套!

这套《三国演义》,一共有6册,原价198元,现在活动价仅需128元就能拿下,除去运费,一本才20元,非常划算!

你可以买来送给孩子,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还能让孩子在言谈举止上胜过其他同龄的孩子,毕竟一个熟读名著的孩子,其文学素养和言谈举止都大不一样;当然,你也可以买来给自己看,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其眼界。

喜欢的读者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

三国演义 ¥128 购买

~

诸葛亮的资料.1.1
答:光和4年 181 1岁 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中平6年 189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初平3年 192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去世。兴平元年 194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亮玄收养, 其兄诸葛谨同继母赴江东。初平2年 195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 他及弟妹...

诸葛亮的简介
答: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

台湾诸葛亮死于什么病
答: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蜀军全线撤军。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问题八:诸葛亮生什么病死的 1、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2、人物简介 诸葛亮(181年-...

诸葛亮的资料
答: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

褚葛亮怎么死的?
答:一、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宝鸡境内),享年五十四岁。二、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杨仪等率军还,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司马懿率军追击,见蜀汉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于是便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事。三、诸葛亮(181年...

诸葛亮简介资料
答:我们找到第3篇与三国人物头像:诸葛亮头像简笔画有关的高清卡通梦三国人物头像 三国人物头像:诸葛亮头像简笔画 三国人物头像笔画:诸简葛亮■铅笔画卡通人物头像_唯美的动漫头像 诸葛亮简介 资料: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林业局主任柴红亮先进事迹材料,缺失: 诸葛亮简介 资料 我们找到第15篇与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林业局主任柴...

猪葛亮为什么最后死了?
答:大哥,有错别字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积劳成疾的诸葛亮不幸病死于五丈原军营之中,终年54 岁.诸葛亮的死因 一是外因,当时蜀中已无能人,诸葛亮缺乏有效辅助他的人;二是内因,由于无人辅佐,导致他不得不事必躬亲,结果劳累过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诸葛亮是一个有着非常传统的正统观念的知识...

给我诸葛亮,周瑜,鲁肃的资料
答: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 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 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 武乡侯...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答:隆中诸葛草庐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1]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

关于诸葛亮的事谁知道(简单易懂,别太复杂)
答: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