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逼迫”下长大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作者&投稿:骆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重度抑郁症。

我十七岁女儿,抑郁症三年。休学后复学失败,学业无望,前途堪忧,能正常生活即是目标。

信奉“黄荆棍出好人”的爸爸,望女成凤的爸爸,为女儿买了很多试题,翻来覆去反复刷题,让幼小的孩子心生焦虑,扬言要去自杀。

爸爸长达五年时间里,耳提面命,要求女儿必须成绩优异,必须考上重点中学,否则会揍她。

幼小的孩子天真到蠢,以为会被打死,有生命危险。成天惶惶然如惊弓之鸟。每到考试,就寻思要离家出走或者自杀。后来发展为考试焦虑症,半年时间里根本无法走进考场。

慢慢地,全面崩溃,缴械投降,离开了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从此,再难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

家长们,还要逼迫孩子,还要鸡娃吗?

身心 健康 就是最好的学历和最远大的前途!

身心 健康 的孩子,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海,就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我姐两口子对我外甥从小的管教就是"逼迫式",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现在外甥已28岁,他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呢?

外甥从小非常调皮,望子成龙的姐姐两口子对他实行了法西斯式管理,孩子从小做作业的时候两个人一左一右盯着,一直到高中,那气氛我看了都觉得压抑。

为了配合孩子学习,他们把电视搬回了爷爷奶奶家。怕孩子碰手机上瘾,两个人都使用老年机。幸好,那个时候没有班级微信群。所以,孩子的童年没有动画片,少年时期没摸过手机,至于游乐园更是孩子想也不敢想的奢望。

他们家到处挂满了励志的名人名言,英语单词,数学公式,连卫生间也不放过。孩子的作息时间也完全按时间表来安排,雷打不动。

姐姐姐夫还信奉没有不怕打的孩子,只要孩子学习上稍有退步,姐夫的皮带就打上去了,最严重的一次,他大夏天的打孩子,孩子直接休克了,进入医院。

经过严苛管理的外甥也按照他们的规划一步步走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矛,大学上了一所211,毕业后考了我们县税务局的公务员。

姐姐姐夫两口子十分得意,自以为成功,又开始安排外甥的婚事。外甥在大学期间谈的女友,姐姐姐夫百般不允,非让外甥找个我们本地的公务员。于是刚工作了一年的外甥,骨子里的叛逆终于被激发了,他不与任何人商量,辞职远赴北京去闯荡的了。

姐姐姐夫气得几乎要背过气去,但是外甥斩钉截铁,意志坚决的对他们说:"你们安排了我二十多年的人生,我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活一次?以后混的好坏,我都不后悔,只要不在你们面前就行,这种每天被你们指指点点的日子我过够了。"

也许被姐姐两口子压抑的太久了,外甥与人沟通的能力很差,在北京一家私企干了一段时间,因人际关系的原因又辞职,现在去了我们的省城济南。

但他无论出去多久,都不会主动给姐姐打个电话,他宁愿在微信和我这个做姨的沟通一下,也不愿和父母多说一句话。

他的心里是恨父母的,因为他的童年就是个学习机器,他的回忆里充满了母亲的讽刺,父亲的殴打。他宁愿放弃安稳的工作,也要逃离这个另人窒息的家。

感觉姐姐姐夫走了极端,孩子是我们的,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人生,他有他的精彩,而不是提线木偶一样的被人安排一生。

看了同事家儿子从小学时的班级第一的学霸,沦落到高中班里倒数的学渣后,我逐渐改变了对女儿的教育态度!

同事姐姐,脾气暴躁, 在我们单位以从小就对孩子严格要求而出名。但那时候他家孩子的好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单位几个女人相龄相仿,孩子也都差不了几岁,她家儿子稍年长两岁,当时上小学,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名,哪次考了第二名就会招来她的一顿惩罚。

每次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后,大家都会互相询问孩子的成绩,她那时候一直是大家眼里“别人家孩子”的妈妈!

在大家的艳羡的眼光中, 他家孩子上初中了,成绩没那么拔尖了,但也是班里中上等。

她对儿子管理更严格了,别人家孩儿做完作业大都出去和伙伴玩会儿。但她家孩儿不行,做完作业再另外补些习题做。孩子一旦达不到目标,非打即骂。

有次放学看到别的学生都是说说笑笑,她家孩儿一个人溜着墙往家走,一副胆怯的样子,看着令人心疼。

有次在单位聊天同事说起来,她家孩儿晚上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作业,她推门进去,孩子慌慌张张地遮掩着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习题集后面有答案,做题遇到不会的,孩子在偷偷翻答案。

同事看到后暴怒,顺手操起一本厚厚的辞典朝孩子头上砸了过去,书棱砸到了孩子,头被砸破了,鲜血顺着脸流了下来。后来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还缝了两针才止住。

关键是同事和我说的时候丝毫没有一点惭愧的感觉!反而觉得严厉点是对他好!

不过还好孩子顺利考上本地的重点高中,上高中住校后孩子可能被压抑多年,开始彻底放飞自我。

学习没人再逼迫,从高一开始学习是一路下滑,还谈了个恋爱。同事软硬兼施,但无济于事。最后高考连三本也没考上,只上了个普通的专科,令人惋惜。 后来我调动了工作,也好多年没再见,不知道最后孩子咋样了。

@轻舞飞扬小女子结合题主的问题——父母逼迫下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从同事教育孩子的例子,我慢慢改变了对女儿的教育。

一、 原则问题严格要求,但生活民主。 涉及到原则问题不商量,比如晚上早回、先做作业再去玩;遇到其他事情把孩子当大人商量着来,让孩子有参与感。


二、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能一味管制。 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能玩的年纪就让孩子多走出家门,去和小伙伴多玩耍,哪怕他们之间闹个别扭、有个矛盾。既锻炼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开发智力的一种方式。


三、小时候成绩没那么重要,但养成个好习惯很重要! 幼儿园和小学时孩子的成绩只要能保持中上,就说明孩子不笨。小时候费点劲帮孩子养成个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初中以后家长会省劲很多!


孩子在不断成长,希望所有的父母也能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成为合格的好父母、好家长。

说说我堂弟吧,现在基本上和父母已经断绝来往了,他是真的恨他们,恨不得自己不是他们的孩子,现在三十了,事业有成,但对异性却畏之如虎,这一切都是拜小婶所赐。

堂弟真的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小名叫皮皮,就是很皮实的意思,小时候壮得跟个牛犊子一样,可爱,活泼,家里边的团宠,我妈最喜欢叫他小肉墩。老是跟在我们后边跑,这些快乐往事只有六年,上小学后,曾经的慈母已经变成了法西斯,一大堆学业,不允许和小伙伴玩,说影响大,其实婶就是一个小学毕业,估计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吧,除了简单粗暴,她不会别的,有人干涉的话,她会骂的你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包括我爷爷奶奶和小叔,都不能幸免,小叔就是一个妻管严。在家没有话语权,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两口子如出一辙。

尽管如此,他学习一直不错,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娃娃,但就是过得太痛苦了。初中,他考的最好的中学,但是离家远,有时候一个月回家一次,有一次我去学校看他,终于从他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这个时候我已经高二了。记得当时我还给他买了几个烙饼吃,他高兴得很,已经是一个高大壮的小伙子了,还像一个小姑娘一样内敛,羞涩,看上去莫名让人同情。有一次,我听我妈说,小婶跑到学校去大吵大闹,什么原因呢?皮皮不愿意回家,找同学家长借钱,然后让同学家长去找他爸妈要,其实,这也无可厚非。

但小婶不高兴啊,觉得丢了面子,于是气冲冲的跑到学校,在校门口点名道姓的大骂,各种污言秽语,皮皮哭得很伤心,当时有几个女生心软也跟着哭,校长看不过眼了,让几个老师劝她,劝不住,只好报警。好在没多久,堂弟初中毕业了。中考以后,他更加沉默了,放暑假在家,有时候一坐一半天一言不发,小婶高兴啊,这孩子终于听话了,哪里也不去了,周围的人直摇头,只觉得这娃娃造孽。怎么摊上了这样的父母。堂弟上高中后,学业紧张,小婶准备在高中附近租房子住照顾他,他直挺挺的给他们跪下,说求你们别租房,小婶勃然大怒,拿起一根棍子就打,随便你打,一声不吭。后来,打累了,也放弃了,因为她从堂弟的眼中看到了刻骨的恨意,估计也怕了吧。

跑到学校找到女孩,扇了她两耳光,骂她是不要脸的狐狸精,小小年纪就知道勾引男人,女孩又羞又气,哭得梨花带雨,一气之下跳楼了,好在救回来了,但堂弟出名了啊,大家指指点点的,不过,学校给了堂弟最大的保护,他顺利毕业,考上了211,暑假的时候,他就在城里打工,不回家,他妈来找过好几次,他避而不见。

在大学里,我姐依然给他打钱,他依然勤工俭学,依然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眼神一片灰暗,大学毕业后,他妈要他考研究生,他不回答,不理睬,考进了济南某单位,这个时候真的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彻底摆脱了父母的桎梏,他妈就是一个窝里横,不敢出远门,所以只能干着急,有一次,她找到我,让我带她去,我说没空,她马上翻脸,指指点点开骂,我说你给我闭嘴,我可不是皮皮,由得你搓圆捏扁,事到如今,你还拎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你真可悲。她骂骂咧咧走了。

小婶不会微信,QQ更没有,唯一的电话号码也被皮皮拉黑,想联系联系不上,气得她一天在家里打鸡骂狗,小叔一直闷头干活儿,天天耳朵被小婶荼毒,他屁都不放一个,也算是奇葩。

由于小婶给皮皮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他不敢谈恋爱,对异性畏之如虎。我和我姐去济南 旅游 的时候,他请我们吃饭,他已经变得乐观开朗,眼神清澈明朗,这孩子被逼得那样,居然没有抑郁,没有长歪,真的是可喜可贺。由衷为他高兴,遗憾的是,他始终不找女朋友。对此,我倒是可以理解,宁可孤独,也绝不将就,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何必太委屈自己呢。

堂弟不理不睬 他们,他们着急啊,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老了可咋整呢。所以,见天的发牢骚,很多人说她就是活该,自作自受。

只能说,为人父母不经过考试,真的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

严厉的教育也会令孩子成年后在性格、人格、行为处事方面和各种价值观上出现问题,让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一下:

一、易形成冷酷无情的性格

严厉的教育,常常让孩子感受不到温情。长期生活在严厉的规条环境中,人就会变得冷漠、无情,他们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接受别人给予的爱与关怀,他们的性格里也是冷酷、冷漠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行事为人从不讲一点的亲情、友情,也毫无爱心与同情心。导致他们的人生始终会陷在一种孤傲的状态下,亲人远离,朋友没有,在这种状态下,他们又会更加无情,始终会在一种恶性的循环中周而复始。

二、易误入歧途

2010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全国犯罪的未成年人抽样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过于严管,是很多孩子步入歧途的最重要原因。

很多中小学的孩子,在叛逆时期都会表现得偏执、难管、任性,有些家长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严严地加以管教。甚至有的家长咒骂自己的孩子,什么难听就说什么 ,以解心头之气,像什么“不学好”,“早晚得进监狱”“活着干嘛死了得了”等,还有一些严厉苛责的管理方式,都另这一时期的孩子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与行为。

三、劣性刺激使行为问题更严重

过度严厉的批评与苛责,这使孩子所受的劣性刺激太多,家长的良性激励与支持太少或没有时,孩子身上的行为问题便会得以强化,加剧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的产生,有些孩子会“破罐破摔”、离家出走,自杀和一些反 社会 的行为出现,直到触犯法律,真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人生从此颠覆。

据“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42.3%的孩子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当问及原因是什么?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不理解我”(50.7%),“不关心我的心理感受”(46.6%);“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45.6%)……

所以面对种严厉的教养方式,要用之适当,用之适度才能起到好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的无条件的爱与关心,包容与接纳,信任与支持。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不是父母的机器,不应该受父母的操纵,活出 精彩的自我 。然而,很多父母却总是以权威者自居,强迫孩子听自己的话,不听话就打骂,逼迫孩子放弃自己的想法而听父母的话。要知道,一个听话的孩子最多只能成为父母的复制品,永远也不能像小鸟那样伸开翅膀翱翔蓝天。你 想 你 的孩子 成为 复制 品 ,机器人?相信 你 还是 希望 他 能活 出 不一样 的人 生 。那 就不要 逼迫 他们 做你 认为 对 的,为 孩子 们好 的,这些 也许 并 不是他们 喜欢的,不是 他们 想 要的,让 他们 不要 成为 我们 这 一代 痛苦的继续 ,让 他们 去 拼搏 他们 自己 想要 的明天 。


看了同事家儿子从小学时的班级第一的学霸,沦落到高中班里倒数的学渣后,我逐渐改变了对女儿的教育态度!

同事姐姐,脾气暴躁, 在我们单位以从小就对孩子严格要求而出名。但那时候他家孩子的好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单位几个女人相龄相仿,孩子也都差不了几岁,她家儿子稍年长两岁,当时上小学,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名,哪次考了第二名就会招来她的一顿惩罚。

每次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后,大家都会互相询问孩子的成绩,她那时候一直是大家眼里“别人家孩子”的妈妈!

在大家的艳羡的眼光中, 他家孩子上初中了,成绩没那么拔尖了,但也是班里中上等。

她对儿子管理更严格了,别人家孩儿做完作业大都出去和伙伴玩会儿。但她家孩儿不行,做完作业再另外补些习题做。孩子一旦达不到目标,非打即骂。

有次放学看到别的学生都是说说笑笑,她家孩儿一个人溜着墙往家走,一副胆怯的样子,看着令人心疼。

有次在单位聊天同事说起来,她家孩儿晚上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作业,她推门进去,孩子慌慌张张地遮掩着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习题集后面有答案,做题遇到不会的,孩子在偷偷翻答案。

同事看到后暴怒,顺手操起一本厚厚的辞典朝孩子头上砸了过去,书棱砸到了孩子,头被砸破了,鲜血顺着脸流了下来。后来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还缝了两针才止住。

关键是同事和我说的时候丝毫没有一点惭愧的感觉!反而觉得严厉点是对他好!

不过还好孩子顺利考上本地的重点高中,上高中住校后孩子可能被压抑多年,开始彻底放飞自我。

学习没人再逼迫,从高一开始学习是一路下滑,还谈了个恋爱。同事软硬兼施,但无济于事。最后高考连三本也没考上,只上了个普通的专科,令人惋惜。 后来我调动了工作,也好多年没再见,不知道最后孩子咋样了。

@轻舞飞扬小女子 结合题主的问题——父母逼迫下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从同事教育孩子的例子,我慢慢改变了对女儿的教育。

一、 原则问题严格要求,但生活民主。 涉及到原则问题不商量,比如晚上早回、先做作业再去玩;遇到其他事情把孩子当大人商量着来,让孩子有参与感。



二、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能一味管制。 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能玩的年纪就让孩子多走出家门,去和小伙伴多玩耍,哪怕他们之间闹个别扭、有个矛盾。既锻炼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开发智力的一种方式。



三、小时候成绩没那么重要,但养成个好习惯很重要! 幼儿园和小学时孩子的成绩只要能保持中上,就说明孩子不笨。小时候费点劲帮孩子养成个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初中以后家长会省劲很多!



孩子在不断成长,希望所有的父母也能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成为合格的好父母、好家长。

看到这个问题很痛心,因为看到这样的悲剧太多,也包括有段时间的我和我的孩子。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懂得和记住:孩子是个体,他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他是有思想有 情感 的活生生的一个人。

我们没有权利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生活,选择我们认为舒服的生活方式,选择我们认为好的专业,好的朋友,甚至于好的结婚对象。记住,那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

最近看的《小舍得》。我们家和南俪家像极了,一直佛系,孩子成绩一般,但活泼开朗独立外向。我的改变是在孩子四年级升五年级时,被同学叫去参加某学习机构的家长课堂,我觉得我的教育理念被彻底颠覆了。让我觉得我的孩子没救了一样,没学上,甚至将来没工作。

我一口气把语数外全给孩子报上了,一到周末,一大早就送去补习班,回来补习班作业,学校作业,还有我自己给孩子买的。我变得越来越焦虑,孩子也一样。但结果让我更加焦虑,成绩不但没提升,还下滑了。

直到孩子毕业,孩子一定要选择住宿学校,我突然醒了一样,我的孩子想要疏远我,躲着自己的妈妈。我开始反思,两年,歇斯底里的控制孩子。

现在的我们家又恢复了平静,孩子选择她喜欢的事情,我告诉孩子什么事你只要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就可以,拿不准的事情孩子还会和我聊,想听听我的意见,我觉得这样挺好

父母在学习上不要逼孩子,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我们要静待花开。被逼迫学习的孩子会产生厌学情绪,有的重度抑郁,出现自残甚至自杀倾向,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得不偿失。

孩子就像森林里的树 ,有的树适合做成桌子 ,有的树适合做椅子 ,有的适合加工成筷子,孩子也是一样 ,有的孩子适合学习 ,有的孩子不适合学习 ,可以让他学一项技术 ,我们要接受孩子的平庸 ,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人 。

不 一定出类拔萃的人 生活得就幸福 ,普通的人生活就不幸福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孩子只是通过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不属于我们 ,他有自己的人生选择 ,只要不后悔就行 。

被逼迫长大的孩子 ,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幸福 。

当代中国孩子不像之前用脑子但活蹦乱跳哪都玩,现在的孩子用脑很多还没有足够的运动,在父母的压迫下会长期压抑自己。像我们班高三那年有不少于五个人休学,包括我,因为幻听抑郁等等,不乏成绩很好的优等生。我找到了我们这些人内在的共同点-长期压抑自己。

长期的压抑自己,压抑自己内心的 情感 ,变得“懂事”,要知道爱哭的孩子有奶吃,懂事真的不是什么褒义词,长期压抑自己内心,没有了自我,就感受不到生活的哭乐,没办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甚者让自己成为一具行尸走肉,空有一副躯壳却没有啦灵魂,缺少那种激情澎湃活着的感觉,当周遭环境压力变大自己就会衍生出抑郁焦虑等等情绪。

现在我们班的这些孩子大多数没什么变化,还是在勉强的活着,挣扎在底层边界,但也不乏其中有家底很好的人,不用怎么读书也能好好的养活自己。所以说你的生活过的好不好有谁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你只为自己而活就好了。



~

父母逼迫过早独立,对孩子到底有什么危害?
答: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总是去逼迫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并且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完成某些任务,孩子就会陷入一种恐惧中,因为孩子要面临的事情是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种未知的恐惧会让孩子变得特别没有安全感。本来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在父母的关怀中长大,被父母强行的逼迫过早独立,由于缺少了家长的关爱,...

那个被父母狠心使唤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答: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少年说》,自开播以来,就不断的有中小学生上去向父母、老师、同学倾述内心深处的话。映像比较深刻的一期。男生付轩昂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藏在内心深处的委屈和困惑:为什么妈妈要以社会实践为借口来逼迫我做家务,毕竟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并控诉社会实践不是指家务实践。充满渴望...

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来的?过度的逼迫会有哪些危害?
答:小孩子他的自制力比较差,其次他们集中不了注意力,这时候就需要父母来强迫他们读书,写字,学习,如果过度的逼迫就会使他们更加厌恶学习,同时造成很强的逆反心理。

妈妈对叛逆期的孩子动不动就以死相逼来达到让孩子学习与运动的目的...
答:这虽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也是一种最愚笨的办法。孩子读书要靠教育,而不是威胁。现在孩子还小,还不懂事,还需要你。日后稍微长大些,就会不起作用了。所以要有好的教育方式,否则日后会适得其反。后果很严重,另外这种也会教会孩子。有时候孩子也会拿来用,威胁你。你该如何抉择,请三思而行,...

父母非常强势,长大后的孩子会变得叛逆吗?
答:父母非常强势,长大之后的孩子会变得特别叛逆。父母在孩子的生活当中起着重要的角色,稍加不注意就影响孩子的成长。强势的父母总会去逼迫孩子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饭,久而久之孩子会感觉十分厌烦。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有着一些自私的行为,一定要学会替孩子考虑。一味的强势孩子会感觉特别的害怕,并且有...

你周围那些很叛逆的孩子,长大后过得怎样?
答:如今很多家长还在为自己的孩子不听话而苦恼,想尽一切办法想扭转局面,素不知也许你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你的骄傲。性格是天生的,桀骜不驯并非缺点,只是要注意在成长过程中加以引导,相对于温顺的孩子,顽逆的孩子更容易走上违法之路,应该在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尽量放逐他们的天性,决不可扼杀他们的...

父母经常不在家,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怎么样?
答:每个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父母的参与,在小的时候孩子需要家长去抚育孩子,等孩子稍微长大一些之后,孩子需要家长陪自己一起长大。如果父母经常不陪在孩子身边经常不在家的话,孩子的性格会有非常大的缺陷,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会变得非常的内向,会非常没有安全感。一、孩子会没有...

父母越咄咄逼人,孩子越叛逆反抗,这种恶性循环该如何打住?
答:二、总结如果一个孩子小的时候经常看到父母多逼人的话,孩子会很难受,父母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情况。有些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会跟父母做出对抗,父母就要知道孩子这么做是为什么,不要去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孩子,只会给孩子带来影响,父母一定要用好的方法去对待孩子,让孩子明白该怎么做。如果一个父母总是...

在责备声中长大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心理问题呢?
答:孩子会变得极其不自信反而会加大犯错机率,孩子不得不躲进自己的世界里,竖起一层厚厚的保护壳,变得胆小怕事,甚至自卑。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毫无优点,在父母的眼里,怎么做都是错,还不如不做。甚至还会脱离同学的圈子,变得孤独格格不入。长大后与别人产生争执的话应该也会有一种暴力倾向吧。从父母一次...

再父母的埋怨声中长大的孩子会怎样?比如有的父母总爱说我要是不生你就...
答:第二种情况,孩子会变得自卑,父母嫌弃自己,也导致自己以为自己是一个累赘,很没用,慢慢就变得自卑了。第三种情况,也让孩子今后遇到问题只会抱怨,不会积极面对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把所有不如意归罪于他人。第四种情况,孩子会变得沉默内向,不愿意与家人沟通,做事独来独往,变得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