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2019修改)

作者&投稿:唱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 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省人大批准的《贵阳市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建档案的收集、报送、接收、整理、保管、利用和管理活动。

  前款所称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和其他载体形式的材料。第三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建档案工作的领导,将城建档案事业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保证城建档案事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第四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区(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城建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五条 城建档案范围分为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城市勘测规划档案、文物古迹保护档案和城市建设基础资料档案。第六条 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包括:

  (一)市政基础建设工程档案,含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桥梁、涵洞、隧道和排水、照明、污水处理工程档案及有关现状图等;

  (二)城市公用设施工程档案,含城市水源地、城市给排水管网、城市燃气工程、公共交通场(站)设施及有关现状图等;

  (三) 电力、通讯、邮政设施工程档案,含电厂建设、供电设施系统、通讯管线、邮政设施等工程档案及有关现状图等;

  (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档案,含铁路运输站台建设、集装箱运输及长途客运场(站)设施、国道和高速公路城市段工程档案及有关观状图等;

  (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档案,含工厂、住宅、商业、机关、学校、社会公益事业及其他公共建筑工程档案;

  (六)城市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工程档案,含城市绿地、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保护和城市标志性设施、雕塑工程档案等;

  (七) 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工程档案,含垃圾填埋场、大型公厕及其他重要环境卫生设施工程档案;

  (八)村镇建设工程档案,含建制镇、集镇的市政公用设施、公共建筑工程档案;

  (九)城市防洪、抗震和人防工程档案。

  军事建设工程档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规定办理。第七条 城市勘测规划档案包括:

  (一)编制城市规划所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普查及详细成果副本;

  (二)编制城市规划所必要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成果副本;

  (三)城市地形图和地下综合管线图、城市地下管网普查、补测成果档案;

  (四)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各专业规划文件材料;

  (五)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形成的有关城市建设管理、管线管理等文件材料。第八条 文物古迹保护档案包括历代重要遗址、古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名人故居的历史照片、图纸、历史记载材料和修缮记录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第九条 城市建设基础资料档案包括:

  (一)城市历史沿革、历史文化遗迹、地名、各项建设和设施发展史等文件材料;

  (二)城市规划、市政公用、土地、环境保护、文物、园林、环境卫生等专业管理部门、设计、科研等单位以及各类开发区形成的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文件材料。

  (三)有关城市建设的规范性文件、计划、统计和设计、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图等城市建设资料。第十条 形成城建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下列规定移交城建档案:

  (一)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在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花溪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形成的工程竣工后3个月内,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在其他区(市、县)形成的,在工程竣工备案后3个月内,向工程所在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但列入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接收范围的重要城建档案,应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二)城市勘测规划档案、文物古迹保护档案和城市建设基础资料档案,由产生档案的专业管理部门在本单位保管使用1至5年后,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国土档案资料,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档案目录。

  (三)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3个月内,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四) 区、县(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在次年第3季度前,将档案分类目录和总目录的复印件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管线现状图和资料。

贵阳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 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省人大批准的《贵阳市档案管理规定》、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建档案的收集、报送、接收、整理、保管、利用和管理活动。

  前款所称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和其他载体形式的材料。第三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建档案工作的领导,将城建档案事业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保证城建档案事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第四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区、县(市)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

  市、区、县(市)应当建立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并在上级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具体负责本辖区城建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将本规定中规定由其实施的行政处罚,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第五条 城建档案范围分为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城市勘测规划档案、文物古迹保护档案和城市建设基础资料档案。第六条 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包括:

  (一)市政基础建设工程档案,含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桥梁、涵洞、隧道和排水、照明、污水处理工程档案及有关现状图等;

  (二)城市公用设施工程档案,含城市水源地、城市给排水管网、城市燃气工程、公共交通场(站)设施及有关现状图等;

  (三) 电力、通讯、邮政设施工程档案,含电厂建设、供电设施系统、通讯管线、邮政设施等工程档案及有关现状图等;

  (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档案,含铁路运输站台建设、集装箱运输及长途客运场(站)设施、国道和高速公路城市段工程档案及有关观状图等;

  (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档案,含工厂、住宅、商业、机关、学校、社会公益事业及其他公共建筑工程档案;

  (六)城市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工程档案,含城市绿地、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保护和城市标志性设施、雕塑工程档案等;

  (七) 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工程档案,含垃圾填埋场、大型公厕及其他重要环境卫生设施工程档案;

  (八)村镇建设工程档案,含建制镇、集镇的市政公用设施、公共建筑工程档案;

  (九)城市防洪、抗震和人防工程档案。

  军事建设工程档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的规定办理。第七条 城市勘测规划档案包括:

  (一)编制城市规划所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普查及详细成果副本;

  (二)编制城市规划所必要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成果副本;

  (三)城市地形图和地下综合管线图、城市地下管网普查、补测成果档案;

  (四)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各专业规划文件材料;

  (五)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形成的有关城市建设管理、管线管理等文件材料。第八条 文物古迹保护档案包括历代重要遗址、古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名人故居的历史照片、图纸、历史记载材料和修缮记录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第九条 城市建设基础资料档案包括:

  (一)城市历史沿革、历史文化遗迹、地名、各项建设和设施发展史等文件材料;

  (二)城市规划、市政公用、土地、环境保护、文物、园林、环境卫生等专业管理部门、设计、科研等单位以及各类开发区形成的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文件材料。

  (三)有关城市建设的规范性文件、计划、统计和设计、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图等城市建设资料。第十条 形成城建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下列规定移交城建档案:

  (一)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在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的,在工程竣工后3个月内,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在其他区、县(市)形成的,在工程竣工备案后3个月内,向工程所在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但列入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接收范围的重要城建档案,应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二)城市勘测规划档案、文物古迹保护档案和城市建设基础资料档案,由产生档案的专业管理部门在本单位保管使用1至5年后,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国土档案资料,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档案目录。

  (三)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3个月内,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管线现状图和资料。

  (四) 区、县(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在次年第3季度前,将档案分类目录和总目录的复印件向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内(包括城市各类开发区)的城建档案的管理。

  本规定所称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国家档案部门的监督、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档案部门的监督、指导。

  城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城建档案工作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全市城建档案工作。城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委托城建档案馆负责城建档案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第四条 城建档案馆的建设资金按照国家或者地方的有关规定,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城建档案馆的设计应当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城建档案的管理应当逐步采用新技术,实现管理现代化。第五条 城建档案馆重点管理下列档案资料:

  (一)各类城市建设工程档案:

  1、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3、公用基础设施工程;

  4、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5、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建设工程;

  6、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

  7、城市防洪、抗震、人防工程;

  8、军事工程档案资料中,除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以外的穿越市区的地下管线走向和有关隐蔽工程的位置图。

  (二) 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园林、风景名胜、环卫、市政、公用、房地产管理、人防等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

  (三) 有关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计划方面的文件、科学研究成果和城市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基础资料。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符合规定的建设工程档案。凡建设工程档案不齐全的,应当限期补充。

  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暂由建设单位保管。

  撤销单位的建设工程档案,应当向上级主管机关或者城建档案馆移交。第七条 对改建、扩建和重要部位维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据实修改、补充和完善原建设工程档案。凡结构和平面布置等改变的,应当重新编制建设工程档案,并在工程竣工后三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第八条 列入城建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的工程,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按照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的规定对工程档案进行验收。第九条 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凡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在本单位保管使用一至五年后,按本规定全部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由城建档案馆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选择接收。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三个月内接收进馆。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向城建档案馆报送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管线现状图和资料。

  房地产权属档案的管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行规定。第十条 城建档案馆对接收的档案应当及时登记、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做好档案的保管、保护工作,对破损或者变质的档案应当及时抢救。特别重要的城建档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安全无损。

  城建档案馆应当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向社会提供服务。第十一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城建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故延期或者不按照规定归档、报送的;

  (二)涂改、伪造档案的;

  (三)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

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规定
答: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凡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在本单位保管使用15年后,按本规定全部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由城建档案馆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选择接收。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3个月内移交档案管。违反城建档...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方法
答:凡结构和平面布置等改变的,应当重新编制建设工程档案,并在工程竣工后3个月内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凡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在本单位保管使用1〜5年后,按本规定全部向城建档案馆移交。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由城建档案馆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选择接...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2001修正)
答: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以下简称城建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内(包括城市各类开发区)的城建档案的...

扬州市档案管理办法
答:第一条 为了加强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市、县...

沈阳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答: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完整、准确、系统地保存和利用城市建设档案,发挥城市建设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沈阳市档案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

城市建设档案报送的期限及相关规定?
答:违反城建档案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无故延期或者不按照规定归档、报送的;(2)涂改、伪造档案的;(3)档案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

郑州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2020修正)
答: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有效收集、保护和利用城乡建设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城乡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接收、保护、利用和管理等相关活动。本办法所称...

根据《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施工单位一般应当提交的档案资料是...
答:【答案】:A,B,C,E 本题考核的是施工单位应提交的档案资料。施工单位一般应当提交的档案资料是:(1)工程技术档案资料;(2)工程质量保证资料;(3)工程检验评定资料;(4)竣工图等。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中山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决定...
答:七、将第十条修改为:“列入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档案接收范围的工程,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按照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的规定对工程档案提出意见。”八、将第十四条修改为:“城乡规划、城市更新、园林、风景名胜、环卫、市政、公用、房地产、人防等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部门形成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

下列关于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规定中,错误的是( )。
答:【答案】:B、C B应为归档的纸质工程文件应为原件。C应为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