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常文言文

作者&投稿:博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日常生活中” 用文言文怎么说

1、平居:平日;平素。《战国策·齐策五》:“此夫差平居而谋王,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宋苏轼《教战守》:“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明李东阳《明故中顺大夫夏公行状》:“国家养士于平居之时,士当効力于有事之日。”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我们平居无事时,从不想到自己的头、手、脚,以至脚底心。”

2、平常:平时;往常。《东观汉记·光武纪》:“更始害齐武王,帝饮食笑语如平常。”南朝宋谢灵运《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退寻平常事,安知巢穴难。”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白万州遇剑客》:“大凡人平常厚貌深衷,未易轻信。”

3、平时:平日;平常时候。唐李商隐《九成宫》诗:“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宋王安石《闵旱》诗:“平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已空。”明汤燕生《思悲翁》诗:“此别无返期,白衣送道左。意气如平时,一身被九锁。”

4、平素:平时;向来。三国蜀诸葛亮《与孟获书》:“承知消息,嘅然永叹,以存足下平素之志。”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上:“略其细故于平素,乃能辨其大利害于一朝。”

5、闲居:安闲居家;在家里住着无事可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宋苏轼《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赴阙诏》:“请老闲居,固非所望。”

6、常日:平日;往日。《南齐书·高帝纪》:“常日乃可屈曲相从,今不得也。”唐韩愈《贺太阳不亏状》:“虽隔阴云,转更明朗,比于常日,不觉有殊。”《红楼梦》第77回:“再或有咱们常日积攒下的钱,拿几吊出去。”

7、日常:平日;平时。《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可常是个有德行和尚,日常山门也不出,只在佛前看经。”《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日常一毛不拔,今日坏得些钱钞,便要我替他讨老小?”

8、素日:平日;往日。《红楼梦》第31回:“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儿女英雄传》第18回:“那太傅素日最重读书人,听见他是个秀才,便命落平,就在门外下了轿。”

9、平日: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等)。《汉书·汲黯传》:“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以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宋书·沉攸之传》:“何其平日輈张,实轻周邵,尔时恭谨,虚重皇戚。”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平日春闱较才艺,策名屡获科甲。”清吴骞《扶风传信录》附录阮升基《修宜兴县旧志》:“榻前有女子言有夫妇缘,故来相访,述许生家中平日事甚悉。”清林觉民《与妻书》:“吾平日不信有鬼。”

10、闲时:平常时候。《元典章·吏部二·禁治骤升品级》:“这一等豪霸每,在乡里闲时犹自欺凌百姓,把持官府,更做了受朝命职官么,道恰似虎生两翼的一般。”《水浒传》第26回:“老婆哭道:‘笑欣欣出去,却怎地这般归来!闲时曾不知中恶。’”《红楼梦》第52回:“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刚冷了这二年,闲时还常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

11、燕居:退朝而处;闲居。《礼记·仲尼燕居》:“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郑玄注:“退朝而处曰燕居。”《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司马贞索隐:“燕谓闲燕之时。”宋苏轼《四菩萨阁记》:“始吾先君于物无所好,燕居如斋,言笑有时。”清沈初《自序》:“入春雨雪匝旬,燕居多暇。”

2. “日常生活中” 用文言文怎么说

1、平居:平日;平素。

2、平常:平时;往常。3、平时:平日;平常时候。

4、日常:平日;平时。5、素日:平日;往日。

【造句】1、平居环堵自安,南面王不易真乐,怕什么贱役?陛下怎能贵臣?怎能贱臣?禄不以道,虽万钟不受,独行己志,虽箪食不厌,陛下怎能富臣?怎能贫臣?2、杜甫说,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3、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以为杂念不起,便是真实大圣人大贤人矣。

4、不知学,故志虑浅薄,无以周知天下之故;不能群,故痛痒不相关,平居既不能有乐群之益,猝有变故又不能为将伯之呼。5、在下虽通望气之术,但学艺未精,术数之理,讲究天人感应,我有前番论断,半由术数,一半也是源自太子素日作为。

6、甚至到了“七七事变”,日本毫不忌讳地宣称要征服中国时,素日将“公理正义”的高调唱得响彻云天的西方文明世界也是若无其事,缄默无语。

3. 生活琐事类行的文言文

项脊轩志项脊轩1,旧2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3,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4,雨泽下注5;每移案6,顾视7,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8,日过午已昏9。余稍为修葺10,使不上漏。

前辟11四窗,垣墙12周庭,以当13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1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15,亦遂增胜16。

借书满架,偃仰17啸歌18,冥然兀坐19,万籁有声20;而庭堦(注:苏教版为“阶”)(jiē)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21,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22可爱。

项脊轩志插图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23,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24而是。东犬西吠25,客逾庖而宴26,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27为墙,凡再变矣28。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29。”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30,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31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32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33,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34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35有神护者。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无此段。)

[1] (下文作者写了这篇志多年以后补写的)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36,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37。吾妻归宁38,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39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40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1。[3-4] 注释译文编辑作品注释1、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

轩:小的房室。2、旧:旧日的,原来的。

3、方丈:一丈见方。4、尘泥渗(shèn)漉(lù):(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

渗,透过。漉,漏下。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5、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

下,往下。雨泽:雨水。

6、案:几案,桌子。7、顾视:环看四周。

顾,环视也。(许慎《说文解字》)8、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

9、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10、为(wéi)修葺(qì)。

修葺:修缮、修理,修补。11、辟:开。

12、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

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

13、当:挡住14、洞然:明亮的样子。15、栏楯(shǔn):栏杆。

纵的叫栏,横的叫楯。16、增胜:增添了光彩。

胜:美景。17、偃仰:偃,伏下。

仰,仰起。偃仰,安居。

18、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

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19、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兀坐,端坐。20、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能听到。

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

21、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22、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通“姗”,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23、迨(dài)诸父异爨(cuàn):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

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

24、往往:指到处,处处。而:修饰关系连词。

是:这(样)。25、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

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26、逾(yú)庖(páo)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

庖,厨房27、已:已而,随后不久。28、凡再变矣:凡,总共。

再,两次。29、相为应答:一一回答。

相:偏义复词,指她(先母)。30、束发:古代男孩成年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

31、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

32、阖(hé):通‘合’。合上。

33、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向前看。

顾:向后看。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34、扃(jiōng)牖(yǒu):关着窗户。扃,(从内)关闭。

牖,窗户。35、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36、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古代女子出嫁。

37、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

书:写字。38、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

39、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40、手植:亲手种植。

手:亲手。41、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

亭亭,直立的样子。盖,古称伞。

[1] [4] 作品译文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

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

4. 求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文言短句

1、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 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得钱谋求的是什么? 2、何如 (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译为“怎么样”。 (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①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② 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 3、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①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②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 4、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

① 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 *** 留给陛下。

②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

5、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

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①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②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

6、有以……、无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

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①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②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译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步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 7、……孰与(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

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以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

①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做两个人的童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人得童仆? 8、……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其中“之”时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

可译为“说的就是……”。 ① 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

可译为“……叫作……”、“……称作……”。 ②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9、如……何、若……何、奈……何 都是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

其中“如”、“若”、“奈”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意思;“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 ② 虞兮虞兮奈若何?(司马迁《项羽本纪》)译文:虞姬啊虞姬,对你怎么办? 10、何……为(wéi)、何以……为(wéi) 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①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译文: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

5. 日常生活中常引用的文言语句

每逢提起古文,现代年轻人都会对那些艰涩的古文句子,望文生畏、搔首挠耳。

其实,很多古文句子就在我们生活的口头语中,请看看下面几句话:

“这次评职称评上评不上,我不在乎!”

“你哇啦哇啦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我只是说说而已,瞧你那个样子,急什么?”

“今年年景好,牛二哥收了个大囤满小囤流,有点忘乎所以了。”

“大嫂,你别着急,等你儿子上了高中,课程紧了,自然而然就知道认真念书了。”

这样的句子还很多,这都是非常普通的日常口语,不用解释,任何人都能听懂。其实里面都含着“古文言”短句。“在乎”,“所以然”,“说说而已”,“忘乎所以”,“自然而然”。

我们不妨叫一下真儿,什么叫“在乎”?词典的解释是:在意,介意,在于。“乎”在这个词里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所以然”?词典的解释是:指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和道理。那么“然”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些文言用词,在古文里是比比皆是的,“乎”“然”“而已”“胡”“恶”等等,都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文言用词,如今用到口语中,只是司空见惯罢了,人们先用,并不关心怎样解释。就好像生活中,用棍子撬动西,会用就行,没必要先学会物理学的“杠杆原理”,再来撬动西。老农拉着自己产的蔬菜到集市上去卖,市面上蔬菜少就贵点,蔬菜多就贱点,没有必要先学会经济学的“市场规律”,再来卖菜。

再比如,平时说的“画画”,“尿尿”,“写写”,“算算”。。。人们说这些词时,立刻就明白是什么意思,并不关心什么这两个字虽然相同,但是第一个字是“动词”,第二个字是“名词”。

也许再过两千年,当今的语言习惯,就成了古文。“救火”?什么意思?火快熄灭了的时候,加点燃料救一下?“打扫卫生”?什么意思?把“卫生”打扫掉,把屋子弄得更脏一些?88?就是八十八嘛!怎么成了再见的意思?

真是不敢展望呢!



~

课本中学习的文言文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
答:初中语文课本有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帮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做事情熟能生巧,做人要低调谦虚。比如欧阳修的《卖油翁》。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也就是说,射十次有八九次射中。他就凭借这一点自我夸耀 ,不可一世。陈尧咨注意到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一个人居然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活版文言文翻译古文
答:以下文本的拼字跟标点,多已循现代英文惯例,就不附现代英语译文了.四、过来就是现代英语,文本垂手可得,就不另列.跟过去三四千年来,直到约一百年前的廿世纪初年,一直以和口语白话不是扣得很紧的文言文体,且以跟语音不是紧密连结同时有表意作用的汉字,所书写的汉字古文献来相较,英文在仅约一千年多一点的时间...

文言文形容活在当下
答: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 3. 【文言文此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例...

活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一句一句
答:《活板》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如下: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

有深度的人生格言文言文
答:有深度的人生格言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总是能有一些感悟,而人生格言是具有一定含义的,这样的格言能引发我们的深思。为大家介绍有深度的人生格言文言文。 有深度的人生格言文言文1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

活水源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答:活水源记原文和翻译如下 原文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有泉焉。其始出...

日常能用到的古文
答: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 ...

家务活在文言文怎么说
答:1. 呢,家庭作业用文言文怎么说 古代人日常说话一般是白话文。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

走今天的路,活在当下 用文言文怎么说?
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养活自己用文言文怎么说
答:养活自己用文言文说是求利糊己。现代文与文言文对译,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求利糊己。1997年,今年21岁,会洗衣服,会做饭,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经济独立用文言文可以这样写:余出于丁丑,现载廿又一。能漱衣为炊,求利糊己,币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