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矛盾和形式矛盾的关系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幸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的关系或属性。   (2)要把辩证法的矛盾同形式逻辑的矛盾严格区别开来。形式逻辑的矛盾是在思维中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律而造成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状态,是应当排除的。辩证法讲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性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3)辩证矛盾是客观的、现实的矛盾。矛盾的客观性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二是指矛盾的性质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等具体情况也是客观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就必须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有如表现:

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比如,一块磁铁总有南北两极,这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要想得到只有南极而没有北极或者只有北极而没有南极的单磁极是不可能的。如果把它的一极磁性消除了,那么它的另一极磁性也将同时消失。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说的正是矛盾的统一性问题。正因为是冤家,是对立面,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认识中的真理与谬误等等,都是这种矛盾双方同一性的表现。我国古代哲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前与后,所有这些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没有甲方就没有乙方,反之亦然。

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这是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一层含义。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例如吸引中有排斥,排斥中有吸引;化合中有分解,分解中有化合;同化中有异化,异化中有同化;遗传中有变异,变异中有遗传;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绝对真理中有相对真理,相对真理中有绝对真理等等。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一种表现,是矛盾双方在分子、因素或部分上的相互包含、相互交叉。它是从相互依存形式上的相互联结进到内容上的相互联结,因而它是比相互依存更前进一步的同一性状态和阶段。

第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也表明对立面之间有互相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比如,鸡蛋转化为小鸡而不能转化为石头;战争转化为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成功转化为失败,失败转化为成功,如此等等。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联结达到极端或顶点的状态,是矛盾双方在相互渗透中准备起来的整体性的变化。矛盾双方转化后形成新的统一体,矛盾双方又在新统一体的基础上继续相互依存,因此它又是相互依存的动态形式。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离异、互相分化、互相批评等等,这些都是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从不同侧面表现着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排斥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它表现为:

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即相互区别和限制,“你不同于我,我不同于你”。例如上与下、左与右、强与弱、大与小、多与少等等。矛盾双方的对立与斗争正是在它们存在这种本质差异的基础上展开的,矛盾双方的分离首先体现在本质差别之中。(这点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差异就是对立。)

第二,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即“你离开我,我离开你”。相互排除、相互冲突、相互反对等都是这个意思。存在着本质差异的矛盾双方朝各自相反的方向产生相互作用,形成了进一步相互分离、相互抗争的态势。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克服,即“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矛盾对立面的相互排斥的进一步发展是相互克服,矛盾双方都力图剥夺对方的存在,其结果导致了事物的发展、飞跃。克服是矛盾斗争的最高阶段的表现,是矛盾双方相互分离达到极端、顶点的状态。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因为,任何矛盾的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就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所以,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体现着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而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所以,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条件性是指矛盾斗争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事物的变动性,而事物的变动性则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要贯彻下去的。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所以,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决不能把斗争性的无条件性误认为矛盾的斗争性不与任何条件相联系,而是指事物运动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都是矛盾斗争引起的,事物运动、发展的绝对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或者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所以,同一性必然离不开斗争性。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也不是乱斗的,斗争只有在统一体内部才有斗争,离开统一性就不会有斗争。斗争性的存在要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受到同一性制约。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它们联结起来;真理与谬误由人的认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存在于人类认识的始终。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

简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涉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2.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特殊性又包含普遍性。这意味着,尽管矛盾具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形式,但它们同样遵循着普遍的发展规律。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可相互替代,它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4.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基础:事物普遍存在的矛盾是特殊性存在的基础,因为事物在特殊领域内的矛盾是在普遍性基础上产生的结果。5. 特殊性推动普遍性的发展:每个特殊矛盾都是普遍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发展形式,特殊性推动着普遍性的发展。总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指事物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

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形式逻辑”、“辨证逻辑”...多谢
答:请楼主看看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的简明回答.形式逻辑就是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那里发展来的,他只关注逻辑常项的推理,而不关注逻辑变象.,我们通常说的逻辑就是指形式逻辑.辨证逻辑则是由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学说所建立的,他从根本上是错误的.它不但关注逻辑的常项还格外注重逻辑变项的推演,他关注概念自身的不...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
答: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对立和统一分别表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

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关系是什?
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互相贯通,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主要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包含着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如下:1、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和事物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是引起社会和事物发展变化的核心矛盾,它在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内起着主导作用。主要矛盾的解决,往往会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2、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是相对于...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原理包含哪些内容?
答: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 ⑥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原理: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既要抓中心、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关系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性质和倾向。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倾向。2、同一性具有相对性,斗争性具有绝对性 ①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有条件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才结成统一体。例如,...

简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存在辩证关系。首先,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意味着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比如,生与死、美与丑、善与恶等等,都是矛盾的普遍性表现。...

有几种辩证矛盾
答:简言之,矛盾即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第一,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主观随意的制造本来不存在的矛盾,也不能主观随意的消灭本来就存在着的矛盾。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以及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怎样相互对立、又怎样相互统一是客观的,人们不能主观随意的构想矛盾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