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作者&投稿:从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题一:美术课代表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再怎么改,再怎么“新”,也不能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教师没有具备一个教师的素质,怎么能进入现代课堂,又怎么能去实施新课程呢?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
1.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我小时候美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让你一味的去临摹。但在如今的新课程下能行吗?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 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
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 掌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
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珐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问题二:培养学生哪些美术方面的素养 那么小学美术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是生活中合乎规律的、与其内容和谐统一的、丰富独特的又令人愉悦的具体形象。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就必须有鉴赏能力,而人的鉴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且爱美是人的天性,对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来说,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审美教育,能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鉴别真伪、分辨善恶,判断美丑。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有较多的审美内容。如:我们学习关山月、傅抱石的国画《************》,可以使学生对祖国山河壮丽多姿感到自豪;学习徐悲鸿的《奔马》则透发出清癯刚劲的精神美等审美课。此外,学生在美术课的实践活动中,除了亲身感受到变化多姿和造型结构美和绚丽多彩的色彩美,同时也会感受到蕴藏于自然的变化、统一、对称、均衡、对比、调和等形式美。二、应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型”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也是美术的根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美术作品的好坏,一幅好的美术作品肯定有一个好的造型。而这个造型又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整幅的结构造型。这是一种比较大范围的造型,就如我们写作文用什么内容来表达思想感情一样,同样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状物体来表示。如:同是表达人的愤怒,可以用一个人的面部表情直接表达,也可以用人的举止和周围的物体组合来表达。又如:同是表达冬天,有的人可能直接用大雪纷飞来表达,也有人用穿着毛衣、棉帽的人来表达等。不同的内容、物体就有不同的结构造型,也有不同的组合造型。怎样把这些物体组合在一起才美呢?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强调的问题。一种是单个物体的造型。每一个物体都有不同的形状,但我们可以归纳成几种几何图形。如: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三角形、圆形等。在实物中我们可以把现实中的大部分房子、书本、课桌看作长方体;我们的手脚支、树木的支干可以看作圆柱体;我们的整个头可以看作是蛋形的圆;牡丹花可以看作圆形的等。这是物体的整体形状,在我们学习画画时。教师必须先教会学生了解物体的大体造型,然后再去分小的部分造型。如:我们画小汽车辆,可以把小汽车先看作一个长方体确定大小位置再来确定它的门、车轮的大小位置等。这样就不会出现变形和太太的比例的问题了。三、应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尤其是画家、诗人、作家、科学家、天文学家,他们肯定有非一般人的想象力,才有今天的成就。想象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有较多的体现,如根据一个场景、一种现象、一个季节、一首诗歌,让学生画一幅想象画等。又如:让学生用泥捏人的喜、怒、哀、乐等,都有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实物绘画中,我们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我们小学生,不可能画得和物体一模一样,也不要求画得和物体一模一样,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想象力。四、应该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色彩是美术教育中绘画的基础。要想学好绘画,色彩知识是少不了的。色彩是表现物体形状的关键,当然这里的色彩不单单是红、蓝、绿、黄、紫等,它还包括黑白。没有色彩的对比,形状是表现不出来的。如在同一幅画中,如果有十个物体,十个物体都用红色或蓝色画,这些物体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尤其是如果在色彩的明度和亮度上如果拉不大距离,这些物体是不可能在画中区分开来的,就如同在黑暗中看物体一样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如色彩的明暗、深浅等。我国的墨本就只是黑色,但在绘画中却分深浅五色,可见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而且色还可以表达人的不同情感、性格等,所......>>

问题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如何培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
素养知识基础与结构心理,学科体系核心领域、思维方式、人格特征――杨向东
审美态度就是是人们在审美活动进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状态。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
主要是心理状态。它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影响,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
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 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异同关系。
从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其二,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1.具有整体观看的观念和习惯,以联系、比较的方式观看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和细节,发现物体之间的
异同关系;通过视觉观看,感受特定对象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等形式特征,为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铺垫道路。
2.直觉地感受图像的形似、同构、张力等特征,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认识与解读图像的意图、涵义以及表达的观念、态度、情感。
3.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了解图像的类型,并加以识别、指导图像在
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
4.在读图时代,能够分辨、判断、选择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问题四: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
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
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

问题五:新课标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什么 必须有创意的思维。
现在学设计的都要会创新,有新颖的思路等。

问题六:如何提高美术素养? 技术和素养确实有所区别,
仅为提高素养,确实是多读书、多鉴赏即可,读点美术史很有益处。

问题七:美术的基本素养是什么啊? 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

问题八:绘画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我来这里回答你 我不摆类似于上面那些花哨的没用处的条条款款
但我需要告诉你个最重要的
兴趣!~一种对绘画的渴望和 *** 的兴趣。
如果没有这个兴趣你不过怎么都做不好。
如果你绘画仅仅是为了艺术考试上个大学,那么你上面的问题可以直接取消掉,没那么多的什么素质要求,只要一张一张的画下去就搞定。
但是如果你是以后祥摄入绘画、以及设计创作行业,那你需要考虑一下我最前面说的了,那就是:兴趣!
没有兴趣拿自己培养,如果有哪你就大胆的去画。没什么素质可言。
那些所谓的素质 无非都是一些整天闲着没事的批评家来瞎想出来的。
好来安慰一下自己无聊的在无法无聊的生活而已。
所以
朋友
把自己对绘画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出来吧。
相信你对绘画有了感情之后,不用什么也不用别人督促,你就会做得很好。
以我切身的体会来回答你。
仅供参考。

问题九:美术的基本素养是什么啊? 好的。
美术的基本素养主要有两个:
我们可以这样来划分:表现力和感受力。
所谓的表现力,其实楼上的朋友也谈到了,就是美术基本功。你要能把东西‘画’出来。其实画本身就是一种表达,里面融合了表达者的个人素质和个人情感。你的表达水平就能你能多大程度地将你看到的东西画出来。这就是艺术的最基本素养之一。也是最基础的东西。
所谓感受力,就是你能够‘发现美’。其实艺术的升华就是一种发现的升华,你要能够挖掘美,才能够表现出美,你能画出来的前提就是你能够发现它。这是美术的第二个基本素养。
希望能帮到楼主。

~

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答:美术的基本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1,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数字图像、影视作品或生活中各种图像符号的造型、色彩、比例和肌理等形式特征,以及材质、技法和风格特征等的认识、比较与辨别。当前人类文化传播方式已有了革命性变革,摄影、摄像、电影、电视、手机等现代...

美术的基本素养是什么啊?
答: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指的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这些态度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作...

美术的基本素养是什么啊?
答:美术的基本素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新课标中所指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当包括.多选提,此题答案有多种,请人...
答:基本素养不仅指对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具有基本的艺术态度,这些态度包括如下几方面:有敏锐的视觉意识;自觉大胆运用美术媒材和方法表达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不断追求审美品味,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从这里来看应选ABD,C项在中学阶段学生达不到。

美术的基本素养是什么啊?
答: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指的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美术素养属于艺术素养的一种,艺术修养主要集中体现在思想、知识、情感、艺术四个方面。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其个人的努力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个人努力就是艺术修养。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其作品艺术水平的...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欣赏和评述艺术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造型知识和表现能力;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中能够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等能力。

小学新课标中所指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当包括
答:新课标中的美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美术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理解二、对创作方法和过程有基本了解三、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基本素养不仅指对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具有基本的艺术态度,这些态度包括如下几方面:有敏锐的视觉意识;自觉大胆运用美术媒材和方法表达观念...

浅谈学生美术的基本素养有哪些_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
答:学生美术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基本素养一:学生基本了解美术内容和现象。总的来说美术有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之分,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广告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事实上,我们很多学生认识的美术就是画画或住手工课,大大局限了美术的范围从而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让学生...

美术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答:1、图像识读:培养学生辨识和解读图像的基本能力,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视觉元素。2、审美判断: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评价标准,深入感知和分析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3、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探索艺术的个性化和新颖性。4、文化理解:增进学生对不...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答: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知识与技能。1、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察、识别和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形式特征,以搜索、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