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冰灯》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作者&投稿:长兴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冰灯》原文

  在我们乡下,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五,我去东山坡的大军家,大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用玻璃拼成,上面还画了些细碎的小花。灯笼是大军的父亲从遥远的县城买回来的。

  回家我就找父亲要灯笼。我说,不要纸糊的,要透亮的。我知道,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能够给我做一个。

  父亲答应了。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睁开眼睛,看见父亲在一边忙着什么。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我问:“爹,你在干啥?”

  父亲把头扭过来,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说完,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

  我再也睡不着了。当我看见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父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身边,把我撩起的棉被一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

  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的灯笼。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并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从而理解父母的心情。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学会通过阅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录音机播放抒情音乐)

  师: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关爱。我们就来说一说父母爱我们的事儿吧。(小组中讲述,倾听,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师:《冰灯》一课讲的是什么事儿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词语。第一组词语逐一出示:走街串巷、称赞、融化、习俗、棉被(学生抢读,认得快的可以连读两遍)第二组分组出示:适应合适;废玻璃浪费;腊月蜡烛;后悔教诲;提着问题(在认读词语中发现并辨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2、接读课文,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请4名学生接读,随机正音)

  听完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会从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等方面来说明自己的收获,教师激励为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以便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随机板书:爹为我做冰灯。发现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便于以学定教。)

  (三)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领悟品味

  师:除了我们刚才知道的以外,你还想知道什么?(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猜想学生的问题:父亲为什么做冰灯?父亲为什么起那么早?“我”看到父亲做冰灯,为什么后悔?)

  不管学生有没有提到课文后面设计的问题,教师都要激励引导:同学们记着我们的问题,用心读课文后就会明白。(课文后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出示问题: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指导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自学,画出相关的词句,并记上自己的想法。(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学会边读边想,并能够把自己的想法简要地记下来。)

  教师巡回察看,指导学困生品味重点词句,学习简单记录。

  (四)交流、指导,解决问题

  你读懂了什么?怎么读懂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展示思维过程,学习读书方法。)

  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语句,体会父子情深:

  (1)等适应了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为了给我做灯笼,父亲起的很早)

  (2)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

  (3)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父亲很不容易,太辛苦。)

  (如果学生从其他方面来谈,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可以联系全文,只要敢于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说明白,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与赞赏。)

  (五)朗读训练,积淀语感

  1、小组分工合作,朗读第5-10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的理解)

  2、师生合作朗读:师生分别扮父与子。

  师生共同评价: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并指导读出感情:

  (1)“我”问的是否急切。

  (2)当我发现父亲又一次把手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的语气(联系生活实际,着急时语速是急速还是缓慢;怎样说话才是“喊”呢?)。

  (3)“连声说”在语速上是否紧凑。

  3、生生合作:同桌分别扮父与子。(在合作中,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想像情境,升华感情

  “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想像小伙伴见了“我”会怎么说呢?(“哎呀,你的灯笼真不一般,还透亮来!”“这么漂亮的灯笼,比买的还迷人呢!”“这么冷的天,谁给你做的?他怎么做出来的呀?一定不容易。”“你爹真好!我也让爹给我做一盏。”)

  “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这一句中的“它”指的是什么?(联系全文畅所欲言,进一步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它”表面上指冰灯,实际上指父亲对我的关爱。)对呀,那是父亲对我的爱呀!我们怎么会忘记?

  (七)综合实践设计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冰灯》教学反思

  很喜欢《冰灯》这篇课文,因为文中所蕴含的深厚的父子感情把我深深感动了。为了让孩子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种父子深情,我设计了一系列很细的问题来引导孩子理解:为什么后来“我”后悔了?做冰灯容易吗?做冰灯如此艰辛,父亲为什么还要做冰灯?“我”看到父亲这样辛苦地做冰灯,“我”是怎么做的?你体会到什么?为什么说“我”的冰灯是最特别的?提着这盏最特别的冰灯,“我“会是什么心情呢?

  整堂课上下来,孩子们虽然理解了文中所蕴含的的深深父爱,对重点词语的意思也理解了。但是,感觉都是我在牵着孩子们走,而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让他们自主读文、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也不利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课后,在教研组讨论时,李 老师说她在班上用的是另外一种教学方式来上这篇课文,感觉效果不错,孩子们也动起来了。李 老师是这样上的:先检查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带领孩子们把课文读熟,然后问孩子:文中哪些地方感动了你,勾画出相关句子,并思考,为什么让你感动?整堂课上写来,孩子们不仅理解了文中所蕴含的父子情,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孩子们都乐于自己去读书,然后勾画、谈感受,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不致于把文本讲解得支离破碎。细细想来,是我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已有的理解水平。真的应该像李 老师那样,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然后谈体会。就好像孩子学走路一样,如果大人因为害怕孩子摔跤而始终把孩子抱在怀里,那么孩子始终学不会走路。

  现在学生已经进入中段了,如果不果断放手,孩子的阅读能力只会在原地踏步。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更多是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读书,然后谈体会,他们才是课堂的主角。而我所充当的角色就是一个引导者、启发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孩子思维受阻时,适时启发他们;当孩子的思维偏离正确的航向时,我需要及时矫正,引领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

写人的作文
答:直盯着目标,腮帮都鼓了起来,跟盯着食物的小猪……怎么说呢,简直是一个膜子里套出来的。我看着他这有趣的表情,忍不住笑了。看见我笑,“变色龙”也笑了,然后转过身,继续解题了。“变色龙”学习那么认真,难怪他成绩常常名列前茅。但是我要提醒你:该减减肥了。

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答: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

三年级语文下心中那盏灯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答:讲的是一位父亲忍着寒冷为儿子做冰灯的事。够简练吧,望采纳~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多音字
答:《北京的春节》多音字 一、铺 1、(pū)铺展 2、(pù)店铺 二、分 1、(fèn)分外 2、(fēn)分开 3、(fēn)分门别类 三、处 1、处(chù)处处 2、处(chǔ)处在 四、正 1、(zhēng)正月 2、(zhèng)正好 五、熬 1、熬夜(áo)2、熬白菜(āo)六、间 1、空间 (jiān...

三年级语文灯火通明出自哪篇课文?
答:三年级语文“灯火通明”一词出自课文《老北京的春节》课文原文:老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此辣味,色味双美。到了腊月十九日,学生们开始放年假了。他们第一件事是上街买爆竹和...

寻小学第12册第2单元语文习作
答: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第一天:欣赏美丽冰灯来到哈尔滨就是来看雪看冰的,所以,我们来到哈尔滨第八届冰雪大世界。一进门,映入...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题~急求~
答:小学语文三年级按课文内容填空 1、诗歌《爱什么颜色》抒发了作者对( ),对( )的热爱,以及对( )的追求。2、《金色的草地》作者是苏联作家( )。3、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 )代诗人( )所作。这首诗描写了( )季西湖的优美风光,表达了诗人热爱( )...

语文第一课《祖国多么广大》的教学反思(二年级)
答:【 #二年级# 导语】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总体课程组织的反思,科目目标的反思,科目内容的反思,科目组织的反思,单元目标的反思,课程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以下是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哪些课文?
答:以及《狮子和鹿》是第七单元的。《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以及《好汉查理》是第八单元的;《不懂就要问》、《做风筝的故事》、《五花山》、《六个矮儿子》、《神笔马良》、《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喜爱音乐的白鲸》以及《信箱》是选读课文。参考资料:三年级语文课本 ...

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教案
答: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教案1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