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是谁?

作者&投稿:丑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范仲淹个人资料

中文名:范仲淹

别名:字希文、朱说、范履霜、范文正公

谥号:文正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北宋

所处时代:北宋时期

出生地: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

出生时间:公元989年8月29日 逝世时间:公元052年5月20日

职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职位:参知政事、徐州知州、兵部尚书

爵位:楚国公

成就:庆历新政、戍边御敌、执教兴学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公元989年8月29日-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0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四年(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生平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幼孤,因母改嫁至京东路淄州长山县朱氏,改姓朱,名说。大中祥符八年(05)进士及第,复本姓。监泰州西溪镇盐仓,请筑捍海堤,长数百里,后人称为“范公堤”。天圣六年(028),上书言朝廷得失、民间利病,为宰相王曾所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宋仁宗赵祯亲政,由陈州通判召为右司谏。值江淮、京东大旱,出使安抚东南,开仓赈灾,奏蠲折役茶和江东丁口盐钱。以谏仁宗废皇后,出知睦州(今浙江建德东)、苏州。景佑二年(035),权知开封府,舆论以为“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在朝极言人主当注意用贤才,不可委臣下以用人的权力,为百官所图,以为用人应各当其才;又以为洛阳险固,应逐渐充实储备。因反对宰相吕夷简擅权,出知饶州(今江西波阳)、润州(今江苏镇江)、越州(今浙江绍兴)。宋西夏开战后,任陕西帅臣,曾分延州兵为六将,每将三千人,分部训练,量敌众寡出战,熙宁将兵法即以此为本。西夏人说他“腹中自有数万甲兵”。在陕西数年,筑青涧、大顺城,修复胡卢、细腰等砦;开营田,羌族归业者数万户,边防赖以巩固。庆历三年(043)召为枢密副使,旋改参知政事。上疏条陈十事,建议改革吏治,裁汰冗滥,选贤任能,并论减徭役、厚农桑、修武备等事。这些建议大都被宋仁宗采纳,陆续施行。史称庆历新政。但因新政损害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被诬为“朋党”。庆历五年, *** 知政事,出知?(今陕西彬县)、邓(今河南邓县)、杭等州。皇佑四年(052)卒,谥文正。

范仲淹生平评价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墓

范仲淹墓范仲淹简介,位于洛阳城东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万安山南侧范仲淹简介,分前后两域。前域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中央祭庙一所,内有殿房,殿中悬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宋仁宗篆额的“褒贤之碑”,高4.08米,宽.4米,厚0.48米,碑文由欧阳修撰,王洙书,字迹大体清晰,另有翁仲、石羊、石狮等。后域为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之墓。2006年,,范仲淹墓作为宋代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

曾国藩是谁?
答: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旧属湘乡县)。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

司马温公指的是谁
答:司马温公指的是司马光,因为在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去世后,被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

请问历史上谥号“文正公”的大臣都有谁?
答:李昉(925-996),字明远,北宋文学家,深州饶阳县五公村人。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皇帝去南郊祭祀,跪拜时摔倒,几天后去世。赠司徒,谥文正。王旦(957—1017),北宋大名莘县(山东)人,字子明。太平兴国进士。真宗时入相,进太保,当国最久。事至不胶,有谤不校,引荐朝士,不令其人自...

司马光是哪个朝代的?已解决!
答: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王文正公秉政文言文意思?
答:宋朝王旦,谥号应该是文正公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聊城市莘县)人。[1]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北宋名相。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去世,年六十一。获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宋仁宗题其碑...

曾文正公是谁
答:曾国藩。根据查询瑞文网得知,曾文正公是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中国晚清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文正?你认为谁最名副其实,谁最有争议?
答:个人认为最名副其实的文正公是范仲淹、司马光和曾国藩,谁最有争议?那当然是曹振镛。 文正这个谥号在古代的分量是很重的,中国古人死后被追赠“文正”只有区区几十人。 唐朝有韩愈、白居易、王安石、李翱、陆希声、权德舆6人; 北宋有王安石、杨亿、范仲淹、王曾、司马光、黄中庸、蔡卞7人; 南宋有朱熹、蔡沈2人...

宋朝第一个文正公李昉,一生历五朝却没啥政绩,为何得谥号文正?
答:这人是谁?他又凭什么能成为明朝的“文正”第一人呢?这位大臣,就是以“李公谋、刘公断,谢公犹侃侃”着称的刘李谢三人内阁中的“李公谋”李东阳。他二十岁时即高中二甲第一,选庶吉士,弘治朝入内阁,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正德年间,又封少傅兼太子太傅,可谓平步青云。但大明朝的高官为数...

杜文正公是谁
答:杜受田(1788-1852),字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州市滨城区)人。为咸丰皇帝之师。其父杜堮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

李鸿章谥号文忠公,曾国藩谥号文正公,左宗棠谥号文襄公,为什么都是文...
答:李鸿章的“文忠公”,曾国藩的“文正公”,左宗棠的“文襄公”,这些尊称中的“文”字,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讲究?</ 让我们一起探索清代谥号体系中的文化内涵,这些尊号并非随意授予,而是对逝者一生功绩与品德的极高评价。在清代,"文"字的谥号有着严格的授予标准和象征意义。首先,"文正"是清代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