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赤壁 关于杜牧的《赤壁》

作者&投稿:左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都是在文赤壁写的,并不是三国时的古战场

湖北有文武赤壁之说,文赤壁位于黄州,是因苏东坡在此吟颂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著名;武赤壁位于赤壁市(原蒲圻市),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大战的遗址。文赤壁地处古城黄州西北汉川门外,玉屏山、龙王山、聚宝山紧护其东北,长江环绕其西南。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此写了传颂千古的前后《赤壁赋》,而命名为“东坡赤壁”或“文赤壁”。这里的风景名胜令游人赞叹不已,其珍贵之处是那琳琅满目的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书画碑刻。苏东坡的《景苏园贴》碑刻,其字如江河流泻,是苏轼书法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被人称为“国中之宝”,书法评论家认为可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相媲美,被世人推崇为“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嵌于坡仙亭内的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字笔势苍劲,如暴风骤雨,飞动圆转,与其词章的豪放风格,相得益彰。碑阁内还有苏轼手书的《赤壁赋》石刻,历代书法鉴赏家对此评价极高。这里保留有苏轼的画作两幅:一为《月梅》,一为《寿星》,均嵌刻于坡仙亭内。《月梅》画面,由半镰新月和一枝老梅组成,老梅虬枝苍劲,嫩枝秀逸,花蕊初叶,于清凄中露出一缕新机。《寿星》画面,以“德、寿、殿、宝”四字组成,作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四月,据说是我国迄今所见的最早的一幅人物漫画。黄州赤壁除苏轼书画碑刻之外,明代郭凤仪于嘉靖年问所画的《东坡老梅》,也极为珍贵。

武赤壁位于赤壁市西北36公里的长江南岸,隔江与乌林相望。陆水由其东注入长江。武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曹操于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遗址是由三座小山组成,即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这三座小山起伏相连苍翠如海,再加上亭台楼阁错落地隐现于其间,景色益显秀美。其主要景点有赤壁摩崖、拜风台、凤雏庵和翼江亭等。赤壁山的西南临江处,岩斜亘300余米,怪石嶙峋,汹涌的江水直扑断崖,卷起千堆雪,声如巨雷。文人骚客来此凭吊者,自古不绝,故留下众多书法。赤壁矶头的断崖上刻有“赤壁”两个楷书大字,二字的近旁,还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画像石刻。南屏山顶的拜风台,传为诸葛亮祭东风时的七星台遗址。金鸾山腰的凤雏庵,相传庞统曾隐居于此。原庵早废,今庵乃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建,青砖黑瓦,古朴典雅。庵内主室所供奉的庞统塑像,庄严刚毅,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概。庵四面苍苔布绿,曲径藏幽,古树垂荫,百鸟飞呜,真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赤壁山顶的翼江亭,传为诸葛亮、周瑜在赤壁之战时观望曹营的遗址。亭为后人所建。

苏轼的赤壁赋 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所在的赤壁是文赤壁,并不是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 被称作 武赤壁。
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二者的地理位置,楼上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当年苏轼误以为黄州赤壁就是三国时的古战场,于是就写了千古流传的赤壁赋 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黄州赤壁因此出了名,于是人们称之为文赤壁。

以前我是看易中天品三国24集时知道的,他品的挺好的,感兴趣可以看看。

经典台词
(1)孙尚香放鸽子回东吴报信,被孙叔财发现,孙叔财同孙尚香之间的对话:
“喂,你在干嘛?”孙叔财。
孙尚香:“我,我放生!”
“嘿,心肠真好!……听你口音,你是南方人吧!”孙叔财。
“哎……是!”孙尚香。
“嗯,南方人比较热情。”孙叔财。
“北方人比较潇洒。”孙尚香。
“我是有点傻。”孙叔财。
(2)刘备要背弃盟约撤退,诸葛亮道:“你怎么能现在走呢?”
刘备答:“我知道你一腔热血,但生逢乱世,正义不能当饭吃。硬仗还是留给别人。”
(3)孙尚香:“我娘叫我胖猪。”孙叔财:“我娘叫我饭桶。”孙尚香:“呵呵,我们一个是饭桶,一个是胖猪。”
(4)诸葛亮:“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才多彩一些。”(诸葛亮演示连弩,对周瑜说出此话)
(5)诸葛亮:“以我多年种田的经验,这个风向应该……”(借东风)
(6)曹操:“我没想到输给了一场风,也没想到会败给了一杯茶!”
(7)小乔:“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和曹操坐在一起,不谈战争,只说风月,那该多好?”大战在即,小乔竟对着周瑜作出了如上“幻想”。
(8)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要在三天内筹得10万支箭。鲁肃摸不透他的心思,急得团团转。
鲁肃:“三天就快过去了,你一支箭都没造吧,我真替你捏把汗!”
诸葛亮:“我的汗你就别管了,帮我看看乌龟流汗了没有?”
鲁肃:“乌龟?流汗了。”
诸葛亮:“果然不出我所料,必有大雾。”
鲁肃:“什么大雾?你倒是搞得我一头雾水!”
(9)曹操:“你蠢也就罢了,害得我跟你一样蠢。”
(蒋干劝降周瑜不成,反倒中了周瑜的“离间计”,导致曹操误杀蔡瑁和张允。曹操醒悟过来后,生气地赐了蒋干一碗毒酒,随后愤愤地说出了这句心里话。)
(10)曹操让众人给他下跪,关羽大喝道:“曹操 ,你过时了!”
(曹操兵败如山倒,被周瑜等人围住,但他不肯投降,仍然一派枭雄气派。没想到,他的威严却被关羽的一句话给摧毁了。)
(11)小乔夜闯曹营,跪求曹操退兵不成,想拔剑自杀,被曹操制止,曹操哄小孩一样溺爱地说:“别闹!”
(12)蒋干在看到小乔后对周瑜说:“听说曹操就是为了嫂夫人才兵下江南的,那曹操抢别人老婆可是出了名的!”
(13)刘备:“一些传统的节日还是很有意义的,比如说糖和糯米放在一起就是团圆的意思。”
(14)曹操对周瑜炮制的假降书深信不疑,说:“错字连篇,完全是蔡瑁的风格。”
(15)周瑜在城楼上观望曹操水军,忧心忡忡地对诸葛亮说:“我们打了场胜仗,反而危机重重,真是‘成功乃失败之母’!”
(16)小马萌萌欲随诸葛亮而去,小乔用甜甜的口吻说:“孔明,将来萌萌大了,别让他上战场啊。”诸葛亮:“放心,他是我亲手接生的,我会很珍惜他。”
(17)曹操看孙叔财蹴鞠踢得好,高兴地说:“哎,你看你看,阳谋被人识破,用阴谋呀!”
编辑本段
历代诗赋

(1)《赤壁》(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诗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此诗的开头却只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一只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只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一场决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重大战斗,英雄云集,何等壮伟。“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作了铺垫。全诗最精彩的,当然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是议论。“认前朝”,本来可以写对这场战争的回顾,但是他省略了,所以不是缅怀,不是描述,也不是一般的历史评价,而是直接的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思考着历史,顿使诗歌平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概。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说“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一“锁”字,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试想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以享受缠绵之春色,当是何种得意气概。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涂炭之类,而拈出“二乔”入魏以暗喻,同样把东吴领袖人物之风流儒雅的风神传递出来了。但是杜牧之写史论,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又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2)《短歌行》——曹操
青青子衿,幽幽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赤壁为曹操一气打完官渡,决心拿下赤壁,攻入柴桑(今九江)。
曹操率兵80万之多,却被不敌东吴3万水兵,其原因有三:
一、曹操之兵水土不服(天气有关);
二、完全是乌合之众,老弱病残(也有精锐之师)但都不懂水;
三、有孔明(诸葛亮)、公瑾(周瑜)之策,以曹操兵力的二十七分之一溃之。
解析“赤壁之战”到底为了谁而战?曹操就为一个女人打过一次仗,是平袁绍那次,为了得到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可后来甄氏让曹丕给娶了。而电影中只是别人随口那么一说而已,当时曹操并没有承认他是为了一个女人打仗,想象曹操最爱的也不是女人,他又不是纨绔子弟,他最爱的是才子,他明明就是十分爱才子的,要说他是为了刘备身边的猛将和才子打这场仗,我还可以接受,要说他为了小乔,我是不会信的。因为小乔毕竟是一个女人,就算她再漂亮,曹操也不会用那么多军人的生命来换。
(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宋)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5)《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6)咏赤壁——王周(唐)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7)悠悠赤壁 ——杜 甫(唐)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憾,曹分屈壮图。
(8)过赤壁偶成佳句 明 ·王奉
(一)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公。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二)
孟德雄心瞰啖吴,皇天未肯遂共图。
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
(9)古战场赤壁感怀 明 ·方逢时
危矶绝峭倚清江,人道曹刘旧战场。
往事已随寒浪灭,遗踪惟有暮山长。
云霞尚带当年赤,芦荻空余落日黄。
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
(10)赤壁山 ——明 ·龙仁夫
踣吕摧袁虎视眈,阿瞒气势展江南。
矶头一霎东风转,天下江山自此三。
(11)赤壁石刻元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
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
当年麈战乘东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
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
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
江山如日还英雄。
(12)登赤壁山 ——明·魏 裳
江南江北昼阴阴,指点前朝感慨深。
夹岸寒涛喧赤壁,空原野烧隔乌林。
山种已没三分迹,天地仍含百战心。
击楫中流回首处,荒烟满树夕阳沉。
(13)拜缣—— 明·任乔年
先生羽扇独从容,百万魔消一剑风。
欲识英雄真手段,杯中白水望溶溶。
(14)赤壁怀古 ——清·曹雪芹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姓名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15)握瑾怀瑜——杨易
巴丘琴殇魂慰兄,羽扇美酒两相拥。
义会总角举秣陵,佳配霓裳笑江东。
水触三江破楼船,火烧赤壁隳艨艟。
问天再借五百年,两分天下与争雄!
(16)赤壁——赵翼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分三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

赤壁村位于广西北海市银海区高德镇,原属合浦县管辖,后划拨北海市银海区管辖,赤壁分赤东和赤西,北海车管所和汽车检测站就坐落在赤壁。

关于赤壁的所有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宋)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赤壁 -杜牧 (唐)
折戟沉沙铁未消,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满江红 赤壁怀古
-——戴复古(宋)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赤壁歌送别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咏赤壁——王周(唐)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悠悠赤壁
——杜 甫(唐)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憾,曹分屈壮图。


过赤壁偶成佳句
明 ·王奉
(一)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公。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二)
孟德雄心瞰啖吴,皇天未肯遂共图。
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

古战场赤壁感怀
明 ·方逢时
危矶绝峭倚清江,人道曹刘旧战场。
往事已随寒浪灭,遗踪惟有暮山长。
云霞尚带当年赤,芦荻空余落日黄。
欲吊英雄千古憾,渔歌声里又斜阳。

赤壁山
——明 ·龙仁夫
踣吕摧袁虎视耽,阿瞒气势展江南。
矶头一霎东风转,天下江山自此三。


赤壁石刻 =
元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
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
当年麈战乘东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
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
千年不泯周朗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
江山如日还英雄.

登赤壁山
——明·魏 裳
江南江北昼阴阴,指点前朝感慨深。
夹岸寒涛喧赤壁,空原野烧隔乌林。
山种已没三分迹,天地仍含百战心。
击楫中流回首处,荒烟满树夕阳沉。

拜风台
—— 明·任乔年
先生羽扇独从容,百万魔消一剑风。
欲识英雄真手段,杯中白水望溶溶。

赤壁怀古
——清·曹雪芹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姓名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这个批评不成立,因为以二乔的地位,如果她们被捉便与国家灭亡无异
  这一既浅薄而又粗暴的批评,曾经引起许多人的反对。
  如《四库提要》云:“(许�)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这话说得很对。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按照许�那种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半史三国:火烧赤壁之战详解
答:双方于赤壁附近应早留有伏兵,以相互防备、探查。其次,历史上火烧赤壁是否真有其事,却是有些扑朔迷离…… 《武帝纪》载,“ 曹军由于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并未提及火烧赤壁。而《先主传》中载,“ 刘备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但这里的「焚其舟船」却是在攻破曹军之后。 其目的...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简短故事
答: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

赤壁赋翻译
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一句对一句
答: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

苏轼《赤壁赋》的全文及赏析
答:《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关于三国故事《赤壁之战》
答:孙刘联军自夏口溯江而上,与曹军相遇于赤壁。 曹军以步骑为主,面临大江,立刻失去优势,新编及新附荆州水军,战斗力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退长江北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孙刘联军夹江对峙。为减轻江上风急浪颠,曹操下令用铁链和木板连接战船,犹如城堡,使步骑兵可在上驰骋,以利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

关于赤壁之战的古诗词
答: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

苏东坡三写赤壁
答: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 崩云) ,惊涛拍( 裂)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强虏)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谁知道赤壁之战的资料?
答: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

有关赤壁之战的诗词都有哪些
答:3、原文: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出处:宋代·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释义: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4、原文: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