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作者&投稿:在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人们可以从先秦的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我国实行了太初历。

十二时辰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



~

一天24个时辰是怎样划分的?
答:二十四个小时和十二时辰:1、子(鼠):午夜23时至1时。2、丑(牛):凌晨1时至3时。3、寅(虎):凌晨3时至5时。4、卯(兔):清晨5时至7时。5、辰(龙):清晨7时至9时。6、巳(蛇):上午9时至11时。7、午(马):中午11时至13时。8、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9、申(猴...

十二个时辰对应几点
答: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3、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

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
答: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如下:1、子时—晚11点钟到凌晨1点钟。2、丑时—1点钟至3点钟。3、寅时—3点钟至5点钟。4、卯辰—5点钟至7点钟。5、辰时—7点钟至9点钟。6、巳时—9点钟至11点钟。7、午时—11点钟至下午1点钟。8、未时—13点钟至15点钟。9、申时—下午3点钟至5点钟。10、酉时—下...

十二时辰时间表
答:十二时辰为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子时和丑时,具体对照的时间如下:1、子时是午夜23点到凌晨1点(23:00-01:00,不含01:00),子正为0点(凌晨0点)。2、丑时是凌晨1时到3时(01:00-03:00,不含03:00),丑正为2点(凌晨2点)。3、寅时是凌晨3时...

十二时辰的顺序和对应的时间
答:十二个时辰的顺序和对应的时间如下:1、子时:夜半,即23时至01时。2、丑时:鸡鸣,即01时至03时。3、寅时:平旦,即03时至05时。4、卯时:日出,即05时至07时。5、辰时:食时,即07时至09时。6、巳时:隅中,即09时至11时。7、午时:日中,即11时至13时。8、未时:日昳,即13时至15时...

二十四时辰对应时间是什么?
答:24小时对应只有十二个时辰,十二地支代表的时间具体分别如下:1、子时:(23时至01时)。2、丑时:(01时至03时)。3、寅时:(03时至05时)。4、卯时:(05时至07时)。5、辰时:(07时至09时)。6、巳时:(09 时至11时)。7、午时:(11时至13时)。8、未时:(13时至15时)。9、...

十二时辰时间表
答:十二时辰时间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子时,夜半,亦名子夜、中夜,对应时间为23点至1点。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对应时间为1点至3点。3、寅时,平旦,亦称黎明、早晨、日旦,对应时间为3点至5点。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对应时间为5点至7点...

古代十二时辰是几点?
答:更明确的划分可分为:早晨7-9点.上午9-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3-15点.傍晚15-17点.黄昏17-19点.晚上19-21点.深夜21-23点.子夜23-1点。都是以现在24小时制北京时间计时,是全国的标准时刻划分。24时制与十二时辰:1、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十二时辰对照表
答: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时辰对应的名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

十二时晨代表的时间段及名称分别是?
答: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8、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9、申时:15时至17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10、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11、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12、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