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建立以后,为什么刘伯温早已料到朱元璋会对自己下手?

作者&投稿:肥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明王朝建立以后,为什么刘伯温早已料到朱元璋会对自己下手?这是因为朱元璋在赢得天下以后,开始大肆集权,并逐步消除有功之臣。朱元璋的这一系列操作,刘伯温都看在眼里,所以他知道自己也跑不了了。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位传奇的皇帝,他从放牛娃、和尚、乞丐,一步步走来,最后成为了皇帝。这位了不起的人物在性格上也有很多的缺陷,比如说残酷、自卑、敏感等等。建立大明国之后,朱元璋便开始清除功臣,他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的原则先后诛杀了他的女婿及一些有功之人。

朱元璋生性残暴,这是众人皆知的事,但有位大臣却始终能逢凶化吉,他就是刘伯温。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朱元璋宴请大臣,在宴席上,刘伯温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有爵位的人用的都是瓷器,普通大臣用的则是金属杯子。看到这一切,刘伯温马上就明白了:朱元璋这是在效仿赵匡胤的方法,要收回朝中大权呀!如果臣子们不肯让权, 那么后果就会很严重。看透不说透的刘伯温在宴席过后就主动向朱元璋请辞归乡了,这回刘伯温算是保住了性命。然而朱元璋究竟对刘伯温是不放心的,再加刘伯温的死对头胡惟庸又不断诬陷说刘伯温所居住的老家有天子之气,朱元璋便对他进行了削爵停薪的处理。眼看受到了猜忌,刘伯温又重新回到了京城,以打消朱元璋的顾虑。但事实说明他依然难逃劫难。不久,朱元璋在马皇后生日的那天,又宴请了朝中文武大臣们参加,此时刘伯温也去了。大臣们来到宴席上看见满桌子上摆的素菜,后来又由素菜换成肉食,这显然寓意着12个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刘伯温不由得心想:“我的死期到了。”

果然,事后不久,朱元璋便开始大开杀戒了,此后,刘伯温也很快病倒了。结果,就在刘伯温病倒时,朱元璋便送御药给刘伯温吃。刘伯温叹道:该来的究竟来了。于是赶紧安排了后事。果然,他吃了药后病情加重,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因为刘伯温是何等的聪明,而且非常了解朱元璋的为人,所以早已料到朱元璋会对自己下手。

因为刘伯温清楚的知道朱元璋的个性,虽然是个雄主,但是心狠手辣,对待功臣一直是处于提防的心态,所以刘伯温知道自己也难逃兔死狗烹的命运。

因为这是历史的规律,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会对开国功臣下手,而朱元璋也不例外,能够成为开国皇帝,为了坐稳江山,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

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人
答: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人?下面我给大家提供相关的内容,欢迎阅读!刘伯温是哪个朝代的人 篇1 明朝 刘伯温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

朱元璋器重刘伯温,刘伯温参与了哪些重大决策?
答:同时,刘伯温还奏请朱元璋设立军卫法,肃正纪纲,实行卫所制度,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这对于刚刚建立的大明王朝来说,十分有必要。如此看,刘伯温的确是一位出色的人才,不仅帮助了朱元璋夺得了天下,同时,也很好地辅助了朱元璋治理天下。三:为明初新一代文风开道提振其实,刘伯温不仅是一位善于谋划之人,...

跪求明朝刘伯温的个人详细信息
答:“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

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_百度...
答:明朝建立后的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批册封了“六公二十八侯”。“六公”是指: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当时因为常遇春已死,故此他的儿子常茂代替他受封爵位。第一位是韩国公李善长。刘伯温之所以未...

明朝开国六公爵为什么没有刘伯温?第一究竟是谁?
答:明朝建立后的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批册封了“六公二十八侯”。“六公”是指: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当时因为常遇春已死,故此他的儿子常茂代替他受封爵位。第一位是韩国公李善长。刘伯温之所以未入选,是因为《大明律》...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第一谋士刘伯温
答: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主宰他的命运,直至生...

刘伯温的故事:时务良策兴明邦刘伯温
答:刘伯温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 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老百姓所铭记。> > 刘伯温 > 早年求学,坎坷...

朱元璋给大臣封爵,为什么把刘伯温放在最后?
答:刘伯温,在民间素有大明王朝第一谋臣的称谓,更是有很多人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认为诸葛亮能够为刘备三分天下,将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发展壮大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但是刘伯温却可以帮助平民的朱元璋一统天下,可见刘伯温的地位。然而,功成之后,朱元璋给功臣加官进爵,为什么会把刘伯温放在最后一个?刘伯温对此又是什么...

刘伯温早年为什么能断言朱元璋是一个皇帝 刘伯温是怎么看出来的_百度...
答:虽然朱元璋胜出并建立大明王朝,可是历代王朝皇帝要么是皇室血脉,要么是天命所归,朱元璋本身就不是皇室血脉,只能以天命所归来彰显自己皇位的正统。刘伯温本身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威望,又是天下才子的榜样,杜撰出这样一个故事就能显现出朱元璋成为皇帝是天命所归。通过以上我们可以明白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为什么还要帮助他?
答:所以刘伯温正是因为看中了朱元璋的这些优点,所以刘伯温很爽快的答应朱元璋辅佐他登上了帝王之位。朱元璋和刘伯温这两个人都是看中了自己有利的利益方面,到最后他们成就了大明王朝的建设。明王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想让刘伯温来辅佐自己做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刘伯温也看到了朱元璋的弊端,朱元璋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