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什么好吃的? 恩施十大名吃?

作者&投稿:蔺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恩施的特色小吃有:土家油茶汤、张关合渣、土家腊肉、柏杨豆干、社饭、鲊广椒、葛仙米、凤头姜、福宝山莼菜、年肉等。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特色浓厚。恩施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饮食文化。

湖北恩施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最好的,就是他们的图掉渣渣烧饼,这是非常有名的。

恩施炕土豆
建始大饼
恩施腊肉
土家合渣
榨广椒

恩施有什么好吃的美食~

恩施美食
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类似茶汤的小吃。香、脆、滑、鲜、美、爽解渴。是土家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风味食品。所以民间有句话:“不喝油茶汤,心就慌。”“一日三餐,三碗,辛苦了。”同时,喝油茶汤也是土家族招待客人的传统礼仪。每当尊贵的客人到来时,土家族人都会奉上一碗美味的油茶汤以示款待。
相传油茶汤是在茶山放牛设点“家家”的土家族发明的。他们在山上捡了一把茶籽,放在瓦罐里炒茶油,然后采摘茶叶,放在油里炒,倒进山泉水里,加上炒好的玉米,吃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喝油茶汤成了土家族人的习惯。
当地油茶汤的制作方法是先将适量茶叶用食用油炒至焦黄,然后在锅中加水,加入姜、葱、蒜、辣椒等天然调味品。水开后,舀入碗中,再加入炒(或炒)炒的米花、玉米花、豆腐、核桃仁、花生、黄豆等“泡货”食用。油茶汤制作的关键是茶叶的品质和炒茶的温度。调味品和“泡品”的选择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
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代表性的饮食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至今盛行于全州,尤以咸丰、来凤为甚。1992年,“来凤县土家茶花汤茶道团”参加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茶文化节,获得“名茶从峰峰远行,土家茶花香遍九州”的赞誉。韩国代表团称赞土家油茶汤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绝”。后来,有关部门将土家油茶汤提炼整理成“四茶”(即白鹤茶、泡茶、油茶汤、鸡蛋茶)和油茶道表演,使之成为一种标准化的祭祀茶道。在2005年由中国茶叶协会主办的中国富硒茶文化节上,“四大茶”茶道优雅出众的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使土家族茶文化的精髓——优茶堂得以发扬光大。(钟声等。)
张关合渣

和稀泥,又名懒豆腐。恩施土家族对渣渣有很深的感情,尤其是在战乱的年代。因为食物稀缺,渣渣拌救了很多人的命,有句流行的话叫“辣椒是盐,渣渣拌过年”。现在恩施人过节再也吃不到杂渣了。平时在家就能吃到混渣,很多餐厅都把它作为特色菜,深受顾客青睐。
复合渣的制作相对简单,但在“推”阶段开始时有点难。因此,人们称这种复合渣的制造为推渣。它的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膨润后,用石磨将豆子和水磨成浆,大火烧开,再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叶中烧开,一锅乳白色绿色的复合渣就制成了。可见“推渣”比做豆腐简单多了,不需要过滤,不需要压榨,不需要腌制。难怪土家族人也称之为“懒豆腐”。复合渣的营养搭配也很科学。大豆中的蛋白质搭配萝卜蔬菜中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达到合理膳食的效果。
在恩施,吃渣的方法很多。有的吃得很薄,不加任何调料,常叫淡渣,突出“喝”,有时加土豆一起煮;如果吃酸渣,把渣放入酸中再吃,既解渴又解暑。有些还被制成炉渣火锅,张观炉渣火锅是典型的一种。
关渣是将渣煮熟,腌制至略干,再加入鲜猪肉、小鸡、鸡蛋等汤料,做成鲜肉渣、小鸡渣、鸡蛋渣等系列渣火锅。
张关合渣是以宣恩的一个小集镇张观命名的,其典型特色是河闸火锅,尤其是镇上一位姓黄的老妇人制作的火锅最为著名和正宗。关河渣味道纯正,营养丰富,人们称之为“全价食品”。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本地人还是中外游客都特别喜欢吃,评价很高。

恩施十大名吃1、土家油茶汤:土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包含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可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帮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2、张关合渣:合渣,又名懒豆腐。其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泡胀后,连豆带水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浆,架火煮开,然后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菜叶,再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张关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镇“张关”而得名,以合渣火锅为典型特征,尤以镇上一位黄姓老太婆制作的最有名、最为地道。张关合渣口味纯正,营养丰富,人们戏称“全价食料”。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本地人还是中外游客都特别喜欢吃,受到极高评价。

3、土家腊肉:土家腊肉是土家人民为延长猪肉保持期而独创的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地方名产,其特点是:脂香浓郁、皮色黄亮、肉色似火、红艳喜人、滋味鲜美、营养丰富。

4、柏杨豆干:柏杨豆干主要以优质地产大豆、龙洞湾泉水和若干种天然香料为原料,经过水洗、浸泡、碾磨、过滤、滚浆、烧煮、包扎、压榨、烘烤、卤制、密封等十几道独特工序加工而成。柏杨豆干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其特殊就是不用石膏及其他任何化学品,奥炒就是在当地泉水和传统工艺中,是豆制品中的一绝。柏杨豆干色泽金黄,美味悠长,绵醇厚道,质地细腻,无论生食还是热炒,五香还是麻辣,均有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之感。

5、社饭:吃社饭主要是祭祀土地菩萨,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当地人十分看重过“社”,家家户户乐此不疲,过社时,都兴做香喷喷的社饭。以鲜嫩社蒿与野蒜、地米菜、腊肉干、腊豆干等辅料掺合糯米蒸或焖制而成。由于社蒿(青蒿)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能治疗和预防“伤、肿、痛、痨、疟、痢、痔”等多种疾病,所以社饭是土家人的传统药膳。

6、鲊广椒: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家人特别酷爱酸辣。有“三日不吃酸和辣,心里就象猫儿抓”的民谚,鲊广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明的,并在恩施这块土地上长盛不衰。鲊广椒,也称鲊辣椒,它是以恩施鲜红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7、葛仙米:葛仙米,是世界上的绝品、神品,主产于恩施州鹤峰县走马镇。含有15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其他食品不及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Mn、Ca、Zn、Fe、P等。食用时干鲜宜烹,糖盐可调,蒸、炒、汤不拘,其味鲜美。《本草纲目》赞葛仙米为“肥绝佳食”,具有很好的药用保健功能。

8、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其姜柄如指,尖端鲜鲜红,略带紫色,块茎雪白。凤头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味美可口、开胃生津、凤味独特、醇香浓郁持久,为姜中独具特色之佳品,在全国生姜品种中独树一帜,因而早已是东南亚市场青睐的畅销品。凤头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糖、姜油酮、酚、醇以及人体必需的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凤头姜除了是佐餐必备佳品外,更具有健脾开胃、祛寒御湿、加速血液循环,、延缓衰老、防癌之功效,还可提取姜油酮、姜油、香精等医药化工用品。姜油酮治疗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

9、福宝山莼菜:福宝山莼菜又称马蹄草、荨草、水蔡。一一种高等多年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正面绿色,背面暗红色,叶柄细长。福宝山莼菜可煮、可煮、可炒、可凉拌,尤其是与鱼肉、熟鸡、火腿、香肠等配在一起做汤,鲜嫩可口,味粘甘滑,色、香、味形俱佳。福宝山莼菜含蛋白质24.7-36.5%,糖类含量39%,锌稳定含量高达153-288ppm,锗含量0.11㎎/g,硒含量0.1-0.54ppm,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果胶丰富,风味独特,鲜脆、滑嫩如鱼髓、琼脂,可广泛用于炒、凉拌、做汤,是一种天然的降温、解署佳品及幼儿增智食品。不仅对抑制消化系统癌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还对抑制动脉粥硬化、抗脑血栓、利水、消肿、健胃、美容护肤等均有良好效果,是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食用莼菜可以消渴熟痹,又可补下气,还可治痛肿等症,具有延年益寿、健胃强身,美容润肤的作用。福宝山莼菜先后获得“首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金奖”,是同类产品惟一取得国家“绿色产品”标志的产品。

10、年肉:年肉是土家人春节必备菜肴,用本地猪脊肉与糯米或小米加天然调料蒸制而成,其特点是色泽纯美,晶莹滑软;肥瘦适当,油而不腻;男女均适,童叟皆宜;客人既饱口服,又能体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