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什么天空

作者&投稿:殷勤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南极天空。

                                   


                                   

1982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臭氧减少的现象是在南极洲的春季和夏季天。在当时,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叫做“哈勃望远镜”的仪器,对南极洲的大气进行了观测。他们发现,在春季和夏季天,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这种减少被称为“臭氧空洞”。臭氧空洞的出现是由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氟氯碳化合物等化学物质的释放,这些化学物质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分子,导致臭氧层的减少。臭氧层的减少会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臭氧层的保护成为了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之一。


                                   

                                   

1982年科学家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减少,随后人们又在北极和青藏高空上空发现了类似的臭氧空洞.臭氧空洞的成因: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
另外,寒冷也是臭氧层变薄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首先在地球南北极最冷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的原因.资料表明,臭氧空洞仍有可能继续扩大,欲使南极臭氧层显著恢复至少需要 20年的时间,而真正到2050年真氧空洞才有可能彻底消除.
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臭氧空洞的成因: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另外,寒冷也是臭氧层变薄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首先在地球南北极最冷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的原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