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聚居地区在哪,风土人情是什么,民俗习惯有哪些?

作者&投稿:烛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
2. 壮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建筑: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碧者,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行慧和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3. 婚俗:炮火”入洞房,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档盯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

东乡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民族习惯和传统节日,尽量少一点
答:东乡族概况: 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甘肃省兰州市和定西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东乡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使用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可分为锁南、汪家集、四甲集3个土语。大多数东乡族青年兼通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东乡族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东乡族把...

广西南宁:地理位置与风土人情
答:二、广西南宁的风土人情 广西南宁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广西南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回族、满族、毛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建筑形态各异,特色鲜明,风俗也多种多样。炮龙节是南宁宾阳特色的的传统节日。传统炮龙年年舞,年年传统舞炮龙。炮龙节是汉族和壮族两家...

土族聚居地区,风土人情,民族习惯200字以下
答:土族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过去各地土族有多种自称,互助、大通、天祝一带的自称“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民和县的多自称“土昆”(...

介绍苗族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答:介绍苗族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武大靖在冬奥的表现,怎么评价最恰当? 小星星2人组 2007-09-18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苗族,现有人口740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具体写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答:彝族: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

我国各各名族独特的名族文化、地域风光、饮食习惯、风土人情
答:回答:一、回族   回族在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在甘肃、陕西、贵州、青海、云南、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也有大小不等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由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传人我国,在西北地区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

苗族有什么风土人情?
答:苗族历史悠久,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庙山、海南岛以及湖南等等。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等。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诗歌,当然苗族的人民也是能歌善舞的。苗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一、服饰 花垣苗族男子的服饰为头缠布帕,雅酉一带为花帕,其余地区为青...

白裤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
答:白裤族,中国瑶族的支系之一,因男子身着及膝白裤而得名。总人口约三万,主要居住广西南丹县和贵州省的荔波。 白裤族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遗风,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堪称“民俗活化石...

汉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比较完整的~快点啊~急死了我了...
答: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

关于彝族的聚居地区和风土人情
答: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人口有6572173 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的节日很多,有密枝节、彝历节、清明、端午、中秋和冬至、插花节、赛装节等,尤以火把节最为隆重。彝族支系繁多,各地的服装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