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什么把安澜园改为了现在的圆明园呢?

作者&投稿:弥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传说,乾隆本是海宁陈邦直的儿子,陈家祖祖辈辈都是在朝廷里当大官的,有的当尚书,有的当大学士,与皇家关系相当密切。

雍正即位当上了皇帝,陈邦直怕在朝惹出是非,就告老还乡,回到了海宁。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乾隆长大即位以后,也听到了一些传闻,说他是用调包计换来的陈家之子。他不好去问别人,就想暗暗私访。

他派人把陈家的老总管叫来,避开不相关的人,亲自问老总管,是不是真有调包的事儿。

老总管一听,心想: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就是掉了脑袋也不能说呀!任凭乾隆怎么问,他只说不知道。老总管不说,乾隆又下旨宣陈家一家老少见驾,从中察言观色。

乾隆觉得陈家一家老少,对他特别殷勤,尤其是陈邦直老俩口,跟一般的臣下对待皇帝不一样,好象有一种骨肉之情。

他想,说不定自己真的是陈邦直的儿子,只是性命攸关,他们谁也不敢说而已,所以更加留恋这个地方了。他下旨:把“偶园”改为“安澜园”,并亲自题写了匾额。

回到皇宫后,他常常思念安澜园,就下令把福海北岸峦里的“四宜书屋”也照海宁陈家安澜园的样子重修,修好后,他就改名叫“安澜园”了。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控制,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

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

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四宜书屋

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四宜书屋位于廓然大公东北面,有殿堂5间,正殿称安澜园,南为采芳洲、无边风月之阁,西南为涵秋堂、远秀山房,北为烟月清真楼。有别于绮春园四宜书屋。为乾隆南巡后,仿照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改建。

西峰秀色

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西峰秀色号称园中小庐山,仿照江西庐山改建;后垣的花港观鱼,仿照杭州西湖胜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摆设巧宴盛会。

西面隔河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东为含韵轩、一堂和气、自得轩、岚镜舫,北部花港观鱼仿杭州西湖同名景色的意境。

谐趣园

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该桥名取自《庄子·秋水》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圆明园



~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100字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简介
答:据不完全统计,圆明园的园林风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处。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乾隆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

圆明园如何建成
答: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乾隆皇帝很喜欢该园结构佳妙,回京后就在圆明园四宜书屋左右,仿其位置进行改建和增建。园成之后,也题名叫“安澜园”,当时仿建的另外三处名园,都在长春园内。一处是乾隆二十三年,在思永斋东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

清朝乾隆皇帝的母亲是谁?
答:雍亲王就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的男孩竟变成了个女孩。陈阁老意识到此事性命攸关,不敢作声。那换入宫中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许啸天《清宫十三朝演义》说乾隆六下江南的目的就是探望亲生父母。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住在陈阁老家的安澜园,为的就是与生身父母相聚。但据...

圆明园最著名的景点?说说理由.
答: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淡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安澜园)、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涵虚朗鉴(雷峰夕照)、廓然大公(双鹤斋)、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乾隆皇帝的父母是汉人吗
答:这个园子本叫“隅园”,乾隆帝把它改名为“安澜园”。“安澜”即水波不兴之意,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帝临视海宁,是为了巡视海塘工程,而不是为了探视父母。至于那两块匾额,据史学家孟森考证,清国史馆编纂的《陈元龙传》中说: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四月,康熙在便殿召见群臣,说:“你们家...

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因为院内不仅有民间建筑...
答: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乾隆皇帝很喜欢该园结构佳妙,回京后就在圆明园四...

乾隆皇帝的亲生母亲到底是谁?孝敬宪太后?还是孝圣宪皇后?(说清楚)速...
答:雍亲王就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的男孩竟变成了个女孩。陈意识到此事性命攸关,不敢作声。那换入宫中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许《清宫十三朝演义》说乾隆六下江南的目的就是探望亲生父母。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住在陈家的安澜园,为的就是与生身父母相聚。但据孟森著《海宁...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
答:乾隆皇帝还将陈家花园赐名“安澜园”,以励治水之志。乾隆回京之后,在圆明园仿造了一个安澜园,而且还写了一篇《安澜园记》,希望百姓远离江河湖海泛滥之苦,这更让海宁陈氏安澜园在民间名声大噪。海宁陈氏安澜园位于盐官镇西北隅,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宋、明、清三代都是江南名园之一。南宋时为安化郡王王沆(...

圆明园的遗产是什么?
答:乾隆觉得陈家一家老少,对他特别殷勤,尤其是陈邦直老俩口,跟一般的臣下对待皇帝不一样,好象有一种骨肉之情。 他想,说不定自己真的是陈邦直的儿子,只是性命攸关,他们谁也不敢说而已,所以更加留恋这个地方了。他下旨:把“偶园”改为“安澜园”,并亲自题写了匾额。 回到皇宫后,他常常思念安澜园,就下令把福海...

圆明园建于何时,毁于何时,有何特色!!!
答: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乾隆皇帝很喜欢该园结构佳妙,回京后就在圆明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