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硕士研究生需要考哪几门科目? 想考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生,具体要考哪几门课?

作者&投稿:雀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考研考试的科目是:

初试需要考的科目:

  1. 政治;

  2. 英语;

  3. 数学三;

  4. 劳动科学综合(科目四含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四选三)。 

复试需要考的科目: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考研,各个学校的考试科目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不考数学,但是也有很多学校考数学三。 

  • 人力资源专业,有些学校是放在公共管理学院,也有些学校放在其他的学院。

  • 因为各个学校考试科目不同,就只有确定了准备报考的院校,才能搜集考研参考书籍。

扩展资料: 

摘自《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第十五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第十六条 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三)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十五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四)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第十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参考资料:

研招网 专业硕士报考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如下:

1、管理理论与方法。

2、人力资源管理。

3、市场营销。

4、战略管理。

5、公司治理。

专业基础课:

1、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管理学。

2、营销管理企业运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运筹学、经济学。

扩展资料:

报考条件

(1)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3)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 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5)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6)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参考资料:人力资源管理师(职务的一种)_



人力资源管理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如下:

01管理理论与方法

02人力资源管理

03市场营销

04战略管理

05公司治理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3数学三④808管理学与管理经济学

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管理学》(第十一版)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各专业):

1.《财务管理实务》,(William R.Lasher)(美),陈国欣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市场营销》,菲利普·科特勒 加里·阿姆斯特朗著俞利军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3.《人力资源管理》,廖泉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扩展资料:

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

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亦是指考生口中所说的“考研国家分数线”、“全国考研分数线”、“考研国家分数线”、“考研国家线”、“国家复试分数线”、“国家分数线”、“考研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

分为专业课、公共课两种,依据不同地区,分数线标准有所差异,是考研调剂的最重要依据。

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

分区概念: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考研国家线



18考研及以前,803劳动科学综合只包含了三门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学、劳动经济学,三选二,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为必选,其余两门中任选一门即可。

但19考研新增了社会保障学,变成了四选二,人力资源管理为必选,其余三门中任选一门,选择的空间变大。在劳动关系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这三门课程中,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也是一个决定分数高低的关键问题。

以下我想说说我对这三门课程的了解,仅为个人看法,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其他途径的相关信息,慎重择优参考。

1.劳动关系学:主要是关于劳动关系的一般理论、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劳动关系的运行与协调以及劳动关系矛盾处理这四个板块的知识。因为劳关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故其知识点较浅显易懂、容易理解,但需记忆和背诵的内容较多。

2.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各自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劳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就业、工资、人力资本投资、失业、收入分配等。劳经的内容涉及了许多经济学相关知识,着重于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对其他两个科目较难理解,但记忆的内容较少,并且理解了知识点便比较好记忆。

3.社会保障学:阐述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发展过程、思想理论,系统地介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内容。社保的主要特点是政策性较强,知识更新较快,贴近生活,较好理解,记忆背诵的内容亦较多。



这个是上财的初试科目 你可以参考一下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803经济学 具体报名条件么 跟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条件相同 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时一般要求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哪所学校比较好 这是人力资源专业全国排名 你可以自己看一下

考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生要考哪些科目~

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个方向含在企业管理专业下。即目录中“120202企业管理”专业的全称是“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所以你可以报考企业管理专业的硕士。政治,外语是必考的,另外企业管理至少会考三种数学里第二难的数学三,你得好好准备一下。另一门专业课是由你所报考的高校自主命题,每个学校考的不一样。有这个专业的都属于学校的自设专业,专业代码一般是120220,120221,120222,120223,你按这些代码应该可以查到。我查到3个:中国人民大学120220

政治和英语是必考的,两门专业课要看你报考学校本身的要求的,你可以去学校的研究生网站上面查一下,每年都会有的。管理学凡是文科比较好的学校都不错,但是好考的学校不一样专业就很好。你可以挑好考的又不考数学的嘛。不过你现在准备有点太早了啊老实说,还是先把人力资源方面的证书考了吧。——元(空空)诚朗博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要考哪些科目?
答:1、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六大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3、综合评审:公文筐(文件筐)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管理类考研有哪些科目?
答:下面学姐再跟大家科普下管理类考研有哪些科目?什么是管理学联考以及管理类学科考试科目题型&分值,希望对各位考研er有所帮助!一、什么是管理学联考?管理类联考是指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包括管理类综合能力考试与英语考试两科。管理类专业硕士包含七个专业学位,分别是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

华南理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要用什么书啊
答:首先要纠正你的,你是要报考2012研究生,华南理工没有人力资源专业的研究生,你可以考虑行政管理。考试科目: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一③636综合考试(含政治学、经济学)④885行政管理学 636 综合考试(含政治学、经济学) 《政治学原理》(第二版)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西方经济学》许纯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内容
答: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上学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软件,可用来备考,在线做题还可搜题。希望帮助到你!全国各地应该都有学习机会的。多花时间,考试容易过关的!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六大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

在职研究生项目管理专业考试科目
答: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项目管理考试科目为:外语和专业课综合包括(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 、市场营销学)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专家推荐项目管理专业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项目管理课程进修班 学习方式:1、进修期间采取理论与实践相...

创新与创业在职研究生考哪些科目?
答:创新与创业在职研究生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在职研究生,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创新与创业在职研究生属于同等学力申硕学习方式,免试入学,入学不需要考试,但是申请硕士学位要参加申硕...

我是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目前是在职,从事HR,能不能考法硕? 是法学硕 ...
答:是法学硕士,没有法律硕士。凡是法律类的都是授予法学硕士。至于专业有刑法、法理、民商法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脱产就是全日制的在学校学习,不脱产就是不脱离工作岗位,在假期或者不定期集中授课的方式学习。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经验?
答:人大这面报录比在官网可查,自己看看就知道了,我有高中同学在人大,他给我介绍了一个本硕都是劳人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姐,姐姐人非常好,我一直和她保持的联系,主要就是问一些专业课学习方法、考试情况、复试情况、研究生情况什么的。(有定下来考人大劳人院的可以联系我,我喜欢学弟学妹,嘻嘻)劳人院的就业情况...

人力资源考研哪些学校容易些?
答:以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为基础,对公共事物和行政管理进行综合性全面研究。为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形势发展需要,同时也为了和国际接轨,行政管理专业正在准备进一步壮大规模,扩大招生面,它与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类似,没有相关限制、费用合理,受到广大跨专业考研同学的青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指南
答:上述四本书是必需的,还有两本《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考试指导》。使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的专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系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论与技能。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包括劳动经济法、劳动法、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心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