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作者&投稿:倚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制度变革。制度变革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制度创新和变革涉及到的领域、范围、人员和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这其中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变革就是1978年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办、经济特区的成功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都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它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生产要素的充足供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本高速积累、劳动力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从1978—2007年的三十年间我国的投资率平均高达37.3世界上很少国家能长期保持这样高的投资率。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高储蓄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吸引大量的外资。到2007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 602亿美元。三十年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平均高达4.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改革开放凡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 展,即使是对中国再有成见的人,也都承认 是铁的事实。从世界经济史看,中国这样长 时期的、持续的、快速的经济发展,都是罕 见的。据笔者看来,主要的原因是:

一、中国的经济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原因。改 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的禀赋可以用两句话 来概括,人口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资金、 资源相对非常短缺。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 处于农业社会和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这从当 时的静态来看确实是一个让人失望的判断, 但对动态的经济发展是个非常好的情况。因 为巨大的人口基础可以提供潜力巨大的社会 需求,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可以有效吸 引外来资金、资源的组合,工业化的起步和 发展可以迅速地、有效地迅速提高社会供 给。从国际经验看,几乎所有经济体的工业 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是 最快的。

释义: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就象是个 七、八岁的孩子,虽然个子很小,但是能吃 饭,精神头足,只要营养跟得上,不要折腾 他,长个子的速度比成年人会快得多。

二、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简单 地说,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是动员式 的,高度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毋庸置 疑,这样的体制机制会有很多的、严重的问 题,但在工业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阶段是非常 有效的。中央制定基本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 和规划,到地方能够得到基本切实、有效的 执行,在这过程中遇到的偏差、困难和问题 也能够基本及时地得到应对和处理。从这三 十多年的历史看,虽然个别时候出现反复、 错误,但推动经济发展的总体路子还是大致 对头的。

释义:企业发展处于起飞阶段时,其实集权 的管理是最有效的。就象当前的福特,大小 决策出于老福特一人,似乎不太符合管理学 的原理,但是在很长阶段内福特发展得非常 快、非常好。正如当前许多家族式的中国民 营企业。 主要的原因是,这样有利于快速 制定正确的战略,并摆脱各类掣肘和约束, 有效地付诸实施。

三、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性格的原因。中国自 唐宋以来,一个基本的国情就是人多饭少, 生活不易。从民族文化和性格的角度,除了 中国独特的“士”这个阶层具有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较为超脱的精神追求之外, 多数普通中国人形成了务实、勤奋、节俭的 特点。这个特点,非常有利于通过以追求和 实现利益为导向,把多数中国人发展经济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释义:文化其实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超 多数人想象

改革开放凡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即使是对中国再有成见的人,也都承认是铁的事实。从世界经济史看,中国这样长时期的、持续的、快速的经济发展,都是罕见的。据笔者看来,主要的原因是:一、中国的经济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原因。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的禀赋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人口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资金、资源相对非常短缺。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处于农业社会和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这从当时的静态来看确实是一个让人失望的判断,但对动态的经济发展是个非常好的情况。因为巨大的人口基础可以提供潜力巨大的社会需求,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可以有效吸引外来资金、资源的组合,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可以迅速地、有效地迅速提高社会供给。从国际经验看,几乎所有经济体的工业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最快的。释义: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就象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虽然个子很小,但是能吃饭,精神头足,只要营养跟得上,不要折腾他,长个子的速度比成年人会快得多。二、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简单地说,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是动员式的,高度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毋庸置疑,这样的体制机制会有很多的、严重的问题,但在工业化起步到基本完成阶段是非常有效的。中央制定基本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到地方能够得到基本切实、有效的执行,在这过程中遇到的偏差、困难和问题也能够基本及时地得到应对和处理。从这三十多年的历史看,虽然个别时候出现反复、错误,但推动经济发展的总体路子还是大致对头的。释义:企业发展处于起飞阶段时,其实集权的管理是最有效的。就象当前的福特,大小决策出于老福特一人,似乎不太符合管理学的原理,但是在很长阶段内福特发展得非常快、非常好。正如当前许多家族式的中国民营企业。 主要的原因是,这样有利于快速制定正确的战略,并摆脱各类掣肘和约束,有效地付诸实施。三、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性格的原因。中国自唐宋以来,一个基本的国情就是人多饭少,生活不易。从民族文化和性格的角度,除了中国独特的“士”这个阶层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较为超脱的精神追求之外,多数普通中国人形成了务实、勤奋、节俭的特点。这个特点,非常有利于通过以追求和实现利益为导向,把多数中国人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释义:文化其实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超多数人想象。笔者认为,美国与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在发展初期的水平是差不多的,人口状况、资源禀赋也差不多,可以说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后来之所以分化很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教文化主导和天主教文化主导的综合影响。中国人的文化特征,其实非常适合发展市场经济。四、国际经济发展阶段和格局的原因。或许是对数百年来多灾多难中国人的眷顾,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十多年国际环境也非常适合中国作为后起国家加快发展。首先,没有对中国和平构成实质性阻碍和影响的战争或威胁。其次,主要发达国家当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向后工业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具有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机和条件,而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低资源环境成本和迅速壮大的市场在承接转移中具有强大优势,并且中国的体制机制又成功地把这种优势发挥了出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收益者,有力加快了工业化进程。五、中国经济的微观主体结构的原因。宏观再有利,经济的发展仍需要具体的微观主体去推动。中国有两个有利因素。一是地方政府。从经济学的眼光看,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发展经济、增加税收的冲动很强,这虽然会造成很多问题,但客观上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完善市场化的环境,促进资本形成。二是国有企业。建国初期,中国建立的众多的大小国企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同时也造就了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工人队伍。这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展自身的现代企业群体提供了难得的、良好的产业基础。现在许多著名的国有或民营大企业,都有当前国企历史传承的影子。

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启示
答:启示如下:1、坚持基本国策。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律实践要求的深刻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和基本国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在发展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2、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离不开调整,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不断...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答:改革开放被认为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不可或缺途径。历史已经证明,改革开放不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航程,而且是我们走向强国之路的重要方针,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政策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发展,历史性地跨越了诸多里程碑。在...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共享改革成果共建美好生活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前行既快、又稳、更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从1.8%增至15.2%,全国居民人均...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取得的成就
答: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年均递增7.9%。其中1979~2006年年均增长9.6%,是新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世界同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最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国的GDP以每年接近于1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2.综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4、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40年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主动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型升级成效明显。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服务业现价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2013—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2.7...

求一篇论文 2000字 你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
答:然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奖出限人的贸易战略、奖人限十的资本战略、追求外汇储备偏好为主要特征所构成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到了需要做十调整的时候。本文在回顾中国对外开放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战略面临的挑战,从而探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方向。 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指导思想的转变过程及内容_百度知 ...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转变过程,并逐渐完善和清晰,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改革伊始,脉络并不清晰,当时只把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转变过程,并逐渐完善和清晰,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答:(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答: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