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没有工业污染,为什么却会有对于保护山川河泽的律法? 环保标语有哪些?

作者&投稿:刀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时虽然没有工业污染,但人们的生活对大自然的依赖度是很高的,吃穿用度都是直接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人们砍树造屋、饮用河水等,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些资源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萌生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不过那个时候的环保意识是比较狭隘的,人们只懂节制,但不懂循环利用。

在古代,对于胆敢破坏环境、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人,将会受到非常残酷的刑罚,听起来就十分骇人。早在殷商时期,若有人把草木灰等生活垃圾倒到公路上,被发现的话就会遭到剁掉手掌的惩罚。

西周文王曾发布过一条战时环境保护条例——“伐崇令”,不执行者统统处死,同时规定,不得因有人说情而赦免。“伐崇令”明确规定:严格禁止任何人埋藏水井、伐木毁林、破坏屋子等。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曾严格规定,山林封山时期,严禁百姓进入,如果有公然违抗者,就砍掉此人的其中一只脚,至于砍左脚还是右脚,就看他是哪只脚先迈进了森林。这比西周的“伐崇令”可严厉多了。

唐宋时期,随意燃烧秸秆、枯草,一旦被发现,就要被处以“笞刑”,用鞭子、木棍、竹板抽打屁股或背部五十下;盗发林木者,按照偷盗罪论处,打一百大板;把自家污秽的垃圾、废水凿墙引到大街小巷之上,至少要受到重打六十大棍的严惩。

清代雍正时期,新绛县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沿着河道私自建造房屋,破坏灌溉良田的水源地,遭到了应有的杖责处罚。在那时,破坏环境的人的名字会被刻在石碑上,就像现代的点名批评一样,公示于众受万人指责。



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自然和人类是一体的。不保护好自然,人类也会遭殃。

因为古人时时刻刻都感恩大自然给的东西,古人是通过大自然的东西来生产以及获得房子,所以他们倍加珍惜自然资源。

因为那个时候的人对资源保护就有觉醒了,他们有节约为子孙后代着想的意识。

尽管当时没有工业污染,但是人们过于依赖自然,但是当时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才会有相关的律法。

中国古代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农牧业生产活动引起的对森林、水源及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远古时期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有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思想。这种思想,常常是不自觉的、甚至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周代人们就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活动,先秦时期,人们对生物资源的保护由不自觉的、模糊的阶段逐渐地发展到自觉的、比较清楚的阶段。到春秋战国时代,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已具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规定,范围也相当广泛,并始终同经济发展相联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到了秦汉时期,保护生物资源的行动已由自发阶段进入了相当自觉的阶段,在理论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唐代和宋代对环境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仍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元朝对环境的破坏是历朝历代甚至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明朝总体上对环境保护依然很重视,清朝不重视环境,人口激增,给我国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接下来我们从两个方面论述历朝历代的环境政策,一方面以西周、秦汉、唐宋和明朝为例,论述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这是我们现代政府需要学习的部分。另一方面以南北朝、元朝和清朝为例论述破坏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要引以为戒。
  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今者,死无赦。”这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而且极为严厉。西周政府把对人口居住环境的考察和保护列入了西周的朝政范围。战国时的荀子有一段著名的保护言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
  不难看出,荀子的保护思想是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其保护的目的,也在于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管仲在总结前代帝王处置山林川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并实行了保护生物资源的政策。他主张采用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建立管理山林川泽的机构。他认为,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按照规定的季节开放,有计划地利用。先秦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唐代不仅把山林川泽、苑圃、打猎作为政府管理的范围,还把城市绿化、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畴,同时还把京兆、河南二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这就从管理范围上超过了先秦时期。宋代,特别是北宋,也相当重视生物资源的保护,并注重立法保护,甚至以皇帝下诏令的方式,一再重申保护禁令;同时,还命令州县官吏以至乡长里长之类的基层官吏侦察捕拿违犯禁令的人,可见其认真程度及执法之严。从宋代起,人们对围湖造田导致蓄泄两误、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已经有所觉察,表明当时的有识之士对新出现的环境问题相当敏感。明代对山林川泽的保护一直到仁宗时,都承袭前代的有关规定进行管制,而且范围相当广泛。到仁宗时,为了缓和“工役繁兴,征取稍急”的困难局面,减轻人民负担,就开始放弃或部分放弃了管制措施。
  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由于大量胡人长时间割据再“黄土高原”和北方土地,导致胡人的密度突然加剧,再加上长时间和南方汉人的拉据战,所以需要大量木材。而“黄土高原”提供了这一方便,导致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此“河”变为“黄河”黄河变浑浊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元朝对环境的破坏是历朝历代甚至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蒙古人对适合耕地的环境进行大面积的破坏和荒废,由于蒙古人不适合中国古代的山水环境,所以强制破坏了万年已久的森林和水土,大面积的改变所环境的作物和物种,大面积的放牧导致加剧了北方土地的荒芜化。据《农织记》所载“茹鹤尸滥,山野林秃”表明对中国物种和环境结构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清代人口猛增,又开放了东北、西北及江南许多草原或山地,垦为农田,造成草原退化、沙漠扩展及林木破坏与水上流失,环境遭到进一步破坏。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并提出了切中时弊的警告。并且清代施行的禁海,害怕汉人和倭人相互勾结对木材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普遍乱砍乱伐。清代散文家梅曾亮记述并分析了安徽宣城水土流失的状况及原因,指出开垦山地造成了水土流失并殃及平地农田。但是,所有这些警告并未引起清王朝的重视,不合理的垦殖仍在继续进行,对中国的环境带了巨大的灾难。我国建国之后,也是盲目的垦荒,扩展农田,造成现在的土地沙漠化严重,历史一再重演,我们要吸取教训,保护环境。
  随着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离我们愈来愈远。人们日益从与自然和谐而生的共荣关系中分化出来,异化为自然地对立面。让我们重拾天人合一,反省自己,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

1、同建绿色温馨家园,共享清澈碧水蓝开。
2、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3、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4、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5、保护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
6、用行动护卫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
7、让环保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
8、让地球远离污染,让绿色走进家园。
9、重视环境保护,推进清洁生产。
10、提倡绿色生活,实施清洁生产。
11、持续革新技术,杜绝有害物质。

为什么古代的人也有冰呢?
答:《左传》记载:到了冬季“山人取之,县人传之,舆人纳之,隶入藏之”。这里“山人”指负责管山林物产的中央级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林业部长。从山里取冰而不从江河湖泊里取冰,是因为冰和上天神灵有关,取的冰必须清洁质量好。古代虽无工业污染,但江湖仍会有生活中脏物流入。而“深山穷谷,固阴...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工业化
答:因为中国历史基本都是封建主义专政,思想很固化,朝廷也一直对外来文化和工业进行封锁,认为我们中国的发展已经够好了,工业对我们没有什么帮助,从而狂妄自大,直到现代中国才开始工业化,认识到了工业化的重要性。

...工业在中国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为什么没有水污染问题?
答:古代这些工艺虽然也存在很多年,但是规模没有那么大,造成的污染轻,对自然环境不会有太大影响。古代一个国家的造纸量,还抵不上现在一个造纸厂呢。自然界是有自我净化能力的,只是有上限。古代的污染能力还超不过自我净化能力,现在就不行了。而且古代的水也和现在不一样,比如鄱阳湖,建国时期面积还有...

古代地下水有污染吗,古代一直喝地下水为什么没事呀?
答:古代地下水也有污染,但比现代好多了,最起码古代没有什么化学制剂,也没有特别多的化学污染物。古代地下水的污染,多数来自于腐烂的树叶,战争年代人的骸骨。并且多数的污染是可以被吸收的,自然没什么事儿了。

请问古代没有污染,所用食物全是纯天然,为何古人的寿命低呢?_百度知 ...
答:第二,在古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穷苦百姓因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差,诱发各种疾病。古人的食物没有污染,但是由于过去生产力低下,老百姓生产的粮食都不够吃,有时还要吃糠咽菜,导致百姓营养缺乏面黄肌瘦,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且难以治愈从而减短寿命。第三,古代的百姓劳作过度也会导致...

为什么中国古代农业发达,工商业却发展不起来
答:首先跟中国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商人都是持着打压的态度,毕竟如果商人太有钱的话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甚至会动摇国之根本,明朝的大富翁沈万三就是被朱元璋找借口杀死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太有钱了,如果放任他继续下去,有可能朱元璋皇帝的尊严都没地方...

古代搞农业生产没有农药,农民是如何防治病虫害?
答:物理治虫: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直有焚烧秸秆的习惯。虽然现在来看会污染空气,但是在古代,这种方法可以烧死害虫以及土里的虫卵,还可以增加肥效。古时没有这么多汽车,也没有电厂和炼钢厂大量使用煤炭,对空气的污染并不明显。生物治虫:虽然没有农药,不过聪明的古人还是会想出各种治虫的方法。治虫方法中...

古代有环境污染吗?(比如说唐代)
答:古代一般环境污染不是很严重,没有超过自然的自净能力,那个时候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如修建宫殿庙宇大肆毁坏树木,唐代为了修建宫殿,基本上砍尽了当时长安(现在西安及咸阳一带)北边原上的树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导致了西安今天的“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没有引发工业革命,而偏偏是一个蒸汽机的发明...
答:活字印刷,也导致了出版物的巨大进步,世界上因此一千多年的印刷业因此进步。指南针的法门,促进了航海业和造船业。火药,促进了军工业,等等 以上的这些工业进步,在古代是非常了不起的,并不比蒸汽机带来的工业进步小。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发明的一样,不能直接比较不同时代的发明创造的高低。在旧...

为什么有时候古人“背后长了一个疮”就会死亡呢?
答:还有一些疽是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古代虽然没有工业污染,环境虽然好,却没代表没有癌症的出现。诱发癌症因素是很多,环境因素也是其中一方面。我国古书上也有关于癌症的记录,如西汉汉文帝,癌症也叫恶毒之症。宋朝时候,也有文献记载乳腺癌。在癌症晚期,通常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细菌破坏,然后皮肤出现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