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姓和氏的来源及区别?

作者&投稿:强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中国古代姓和氏的来源:

姓——产生于母系氏族时期,代表母系血统,区别血缘,后区别婚姻,姓不可变。

氏——产生于母系氏族晚期,代表氏族分支,区别子孙,后区别贵贱,氏可变。

中国姓氏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

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_,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_、_。

二、中国古代姓和氏的不同点:

1、姓族在早期即因存立时间久远,亲属数目的庞大,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员间仍以自认的单系共同来源为亲属纽带,但未必已能追溯到一个共同明确的祖先,亦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间明确的谱系关系。而氏一般皆有明确的、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始祖。

2、对于所有同姓成员来说,其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

3、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

4、女子不论出嫁与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与父同氏,出嫁后属夫氏,所以可以夫氏为称,但亦可以仍以父氏为称。

三、举个例子

一个部落姓为“姚”,其一支子孙如果迁居到柳树旁,可能就地取材,姓氏就为“姚柳”,“姚”为姓,“柳”为氏;同样,迁徙到槐树旁,可能会称为“姚槐”。

“姚”用来区别其他部落,不可变。“柳”、“槐”为氏,区别氏族分支,具有可变性。

姓氏的合一约在秦汉时期。同姓不婚,以“姓”区别婚姻。

扩展资料:

姓和氏的融合:

姓代表血缘关系,主要功能是“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氏是姓中衍生的分支,主要功能是“别贵贱”,用以区别高低贵贱,先秦时男子称氏,有氏者为贵,不呼姓。秦代开始废除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姓氏混合使用,姓氏成为表明家族来历的标志,也成为父系血缘相袭的标志,延续至今。中国人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姓氏



~

和姓的来源?
答:一、和姓起源 1、传说为尧时掌管天文律法的羲和之后.据<<元和姓纂>>所载:“羲和,尧时掌管天地之官,和仲,和叔因以为氏。”此为后人依神话附会之辞。2、春秋时期,楚国有卞和,曾找到一块玉璞(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假的,以欺君之罪,先后被砍去两脚.楚文王即位后...

可否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姓和氏的来源及区别?
答:姓起源于母系氏族时期,主要代表母系血统,用于区分血缘关系,并在后来用于区分婚姻关系。姓是不可更改的。而氏则起源于母系氏族晚期,主要代表氏族分支,用于区分子孙,并在后来用于区分贵贱。氏是可更改的。二、中国古代姓和氏的不同点:1. 姓是固定的,用于表示同姓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血缘关系,但未必...

和姓 和氏家谱 和姓起源 和姓名人 和姓的来源 和姓简介
答:因此“和姓”是以官名为姓。又有一支和姓的来源是这样的,春秋楚国人卞和发现了和氏璧,于是卞和的后人都以此为荣,于是都以“和” 为姓。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贵族素和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和”。和姓后来在代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代郡望。通志氏族略:羲和,尧时掌天地...

和姓起源及简介 姓和的名人有哪些
答:第一支出自官名。相传羲和为帝尧时掌天地之官,和仲为帝尧时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和叔为帝尧时治朔方之官,掌冬天之政,他们的后裔中有以官名“和”为氏者。这支和氏的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第二支系自芈姓。春秋时楚人卞和,相传他觅得玉璞,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假的,先后被砍去双脚。

百家姓《和(hé)》姓起源
答:【寻根溯源】和姓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以官职为姓。帝尧时掌管天地之官为羲和。时有和仲、和叔,即以职官为氏。二是起源于卞氏。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后人也有以“和”为姓。【变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云南等地有分布,在汝南郡(今属河南)形成望族。

和姓的起源和分布
答:在受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受和氏。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宣王的弟弟子和,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宋国有国君宋宣公子力,他逝世后由其弟子和继位,是为宋穆公。子和执政九年(公元前728~前720年),临死时遗诏传位给宋宣王的儿子子与夷,而让...

古代,姓和氏有什么区别呀,姓指什么,氏指什么呀?
答:1、概念不同 “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用来表示母系的血统;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氏”起源与父系社会,为同姓衍生的分支。2、用途不同 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自出,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3、使用人群不同 ...

关于姓和氏的来历有哪些?
答:中国人的姓氏渊源流长,据说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但先秦时代的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为同族集团的名称,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由于人口增殖,迁居异地,身份技能的变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这些支派就是...

姓和氏的来源是什么?
答:来源有多种:在原始社会中,有很多是动物名称作为姓氏,源于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是最古老的姓。比如,黄帝氏族因崇拜熊,被称为有熊氏,其后代便逐渐演变为熊姓了。像居《百家姓》之首的赵姓,以及夏、周、鲁等姓,都是以古国名为姓。还有以官为姓的,如司马、司徒等等。少数民族称汉姓的,在历史...

和姓的由来
答:【和】据《通志•氏族略》所记,此姓源于远古时期的尧帝时期,当时有一个贵族,他的名字叫羲和,他的职位是做掌管天文历算的官。这个职位在当时的尧帝时期是很高的职位了,所以他的家很富有,他的子孙后世都以他为荣,于是他的后代就以他名字中的“和”字作为姓。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