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

作者&投稿:焦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最近的几课着重于翻译。先把文段抄写在黑板,学生在下面书写。然后学生自读,了解文意,在不懂处质疑,师生交流,老师讲解。下面的设计渗透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具体步骤两个班都有差别。

  比如在八班就先分析了莲所代表的品质,然后我问:如果只能选择一句话、一个词,你如 何形容君子呢?这当然困难。这时候再看末段,在与隐士的比较中,便可发现君子的特质。而在七班,则是翻译到末段时,才问起作者对君子的阐释。

   导入:

  清雅的环境可以成就一个人,污浊的环境呢?

  正课:

  甚蕃、

  独爱、

  盛爱、

  独爱、

  1、什么叫“甚蕃”?什么叫“独爱”?什么叫“盛爱”?

  重点解释“盛爱”:种它、养它、戴它、送它、绣它、画它、写它、颂它……无穷无尽,没完没了。

  2、在“独爱”与“盛爱”之中,看出作者的态度。

  在那么多的花中,陶渊明偏偏只爱菊花,在那么多的花中,人们却一窝蜂地选择了牡丹,两相对比,你能看出作者的态度吗?

  3、在“独爱”与“独爱”之间,看出作者的另类。

  但是,即使在陶渊明的“独爱”面前,作者还要再言“独爱”,可见?(有差别的“独”。更“独”)

  留下一问:作者之“独”,“独”在何处?

  4、在“三爱”之中,看出世界的两极,看出作者的中庸。

  A、结合末段,了解花和爱花之人的关系,了解花的隐喻。

  (花是不一样的花,喜欢花的人即是不一样的人;君子,可姑且理解为品德高尚的人)

  菊——隐逸者——不问世事

  牡丹——富贵者——趋炎附势

  莲——君子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以此而论,读出最后三句的真意:

  陶后鲜有闻——真的隐士尚存?

  同予者何人——真的君子何在!

  宜乎众矣——世风日下的沉重哀叹……

  (读出语气)

  C、结合首段,读出隐士与君子之别。

  “说”这种文体,往往就一事、一物或某种社会现象而抒发自己的感想看法。

  表面上,作者在谈自己的“莲之爱”,而事实上,世风日下的背景下,我们又多么需要君子!理想,总是因现实而生的。(所以本文的内容有三:真正的君子、自己的选择、选择的因由)

  那么,作者想借“菊之爱”表达什么?爱菊的隐士和爱莲的君子又有什么差别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因“出淤泥而不染”使用频率极高,可从这句说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比较略)

   我之解读:

  无论环境如何困厄、黑暗,都能坚守自己的内心,保持自己灵魂的高贵。对于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才是“出淤泥而不染”。这不是外在的华贵和张扬,而是内在的从容与坚强,是朴素洁净的美,所以作者说“濯清涟而不妖”;但这种内在的气质,是完全可以通过外在的言行去表露的,我们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往往就是我们内心真实的反映。我们的个性思想,我们的精神气质,我们的人格追求,我们的正直纯粹、真诚坦白、表里如一,可以因我们在世间的行为而传播得很远。所以,作者说“香远益清”。对于这样的人,别人爱慕、欣赏、尊重,却往往保持一段距离,因为觉得志不同、道不合、不相配,所以作者才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所以真正的君子,也就不大可能会和什么什么人合为一群,不大可能会和什么什么人入为一伙。这便自我消解了许多无奈、许多困扰,许多诱惑。这就少了许多无谓的消耗。此之谓“亭亭净植”。“净植”是与“为伍”相对的,“净植”是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相应相合的。

  不与他人缠绕,不与自己纠结,原来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重要保证。

   结论:

  比较中,我们才能发现君子的真意和要诀:“出淤泥而不染”。

  对“君子”,我们可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做不到这点的,就不堪称为“君子”。

  5、在两篇短文内容主旨的比较中,我们无路可退。

  和《陋室铭》比较,这篇就不再是单纯的人格追求,因为人格追求离不开现实的人生目标;做普通的世人、做孤绝的隐士、做独立的君子,这是作者给出的选项,却也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选择。而且诡异的是,选择的结果永远相同:“世人”最多(占据了绝大部分),“隐士(包括那些愤世嫉俗者)”次之,最后只有极少一部分人选择了“君子”,你知道为什么吗?

   结论:

  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或者说,我们的选择和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永远是两回事。

  要想成为“君子”,所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念头、一种决心,更重要的是:行动,行动,行动……智慧。

  有的时候,你要抗争,

  有的时候,你要低调,

  有的时候,你要迂回,

  有的时候,你要放弃,

  有的时候,你要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这统统都是智慧。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

  2、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映衬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辅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准备:①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了解“说”这一文体特点。②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答案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

八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说课稿
答:一、说教材: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 :《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

中学语文《爱莲说》教案设计
答:2、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从画面上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听到了优美的音乐,使我们赏心悦目,真是一种享受。这种美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的,在生活中有的美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那就是文学之美。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篇美文《爱莲说》,享受一下文学之美吧。二、出示课题: (彩屏...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五篇】
答:我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 能力目标:1、能够当堂成诵; 2、理解文章...

《爱莲说》八年级语文说课稿
答: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就整个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体系看,第四册以培养议论能力为主,第五册以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主。在本册书编排这一独立的散文单元,显而易见这是两个教学重点的过渡。《爱莲说》是语文大纲中规定的四篇文言散文中的一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古代散文,大纲中明确...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范文
答: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优秀教案范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查看。 篇一:《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

八年级语文作业本22课短文两则
答:22 短文两篇《爱莲说》时间:2008-08-18 点击: 《爱莲说》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2.培养主动质疑和自主探究的能力。3.培养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2.理解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美丽的...

浅谈王崧舟老师《爱莲说》的教学方法
答:认识菊花隐逸之美和牡丹的富贵之美,这是王崧舟老师的精心设计,为进一步阅读《爱莲说》打下了铺垫,创设了情境,使下面的教学水到渠成。  通过研读课文,学生发现了疑惑,《爱莲说》明明是写莲的,为什么还写菊和牡丹呢?师生共同带着这个问题,合作学习,小组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通过王老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学习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

文言文断句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答:怎样让语文课响亮起来(一)问题现象:请看一个老师上《爱莲说》的教学案例:介绍“说”“记”“铭”等文体知识和特点——齐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学生翻译句子——分析文章内容(找出直接写莲的句子并齐读,作者对莲的感情,托物言志的写法,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修辞手法,骈散结合的特点)——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答: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哲哥聊历史2333 2023-02-26 · TA获得超过2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