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是什么?

作者&投稿:佘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意识,心理学,哲学以及生物(神经)学领域都有大量的科学家做了深入研究,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能搞明白我们为什么有意识。

在没有搞明白这个问题之前,去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是否能够有意识,恐怕不切实际,不过仍然不失为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进行探讨。

意识是什么

首先我们抛开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那种专业性的解释,我们用我们自己的经历或者感觉来说说意识是什么。

任何正常人如果照镜子,都能分辨得出那个镜子里的人是你,也就是说你“意识”到镜子里有一个虚拟的镜像,那个镜像就是你自己的,这恐怕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意识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任何人都有自我意识,无论你是否照镜子,你都意识到你自己。

有时候想想真的是很神奇,如果某一天你失去自我意识了,是不是就代表你傻了或者疯了。

但是有趣的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并不意识到“我”的存在,直到将近8个月大时才有,而很多动物也一样是没有自我意识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婴儿不具备自我意识到具备自我意识的过程来看,或许我们可以猜测,自我意识或者说意识这个东西是不是后天习得的,或者是因为大脑的发育渐渐的才有了。

前提是首先得让机器人的大脑能够具备记忆功能

如果说想要未来机器人具备自主意识,那么现阶段我们要克服的恐怕是要让机器人的大脑具备记忆功能。

或许有人说,这还不简单,给他存储器不就搞定了。

如果是这样简单就好了,这不叫记忆,这叫存储,就像你把书存储在家中,但你要用的时候,你必须去读取里面的信息,这种方式准确的说,效率很低。

但如果你记住了书里面的内容,你要用的时候,直接就可以说出来了,而不用去查阅资料,这才叫记忆。

但比较令人失望的是,现阶段的人工神经网络基本不具备这种记忆的能力,因为如果某人工神经网络是专门用来下棋的,如果你要让它进行语音识别,先抛开算法设计的区别,就光是重新给它训练成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之后,它之前下棋的专长就被新的语音识别数据训练给覆盖了。

让人工神经网络具备记忆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可喜的是,让人工神经网络具备记忆能力,目前已经取得初步进展,也许日后用来下棋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完语音识别训练后,它就具备了两个能力:下棋和语音识别,而不会像当前大部分AI算法一样,获得了A技能之后,如果训练完B技能,A技能就忘了(覆盖了)。

不过如果人工神经网络,即人工大脑,能够具备记忆能力,那么它的学习能力将大大增强,相信不久也将具备自我思维,那么机器人拥有自主意识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关于我们是否能够打造一种拥有灵魂或者意识的机器人的问题,也只有那些认为这种差异重要的人才会关注这些问题。从核心角度来说人工智能是一种工具。即使是能够跨越界限并代表一种意识实体的更复杂算法也只是意识实体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思考能力的新物种。

美国联合大学的一位工程师Peter Vamplew称:“对于我来说,人工智能系统是否具有真正的智力或者真正的情感和移情作用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的行为是否对人类社会有益。”对于Vamplew来说,机器是否拥有灵魂的问题只有当你将它视作一种概念时才有意义。他感觉,机器人未来有一天或许能够再创造令人信服的情绪反应,而且表现的就像人类一样。

但即使我们解决关于意识的语义之争时,我们也可能永远都缺乏能够将算法带到意识那一高度的技术。但是当人工智能首次出现之后,没有人能够预测它今天所能做到的成绩。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个任务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是不清楚如何实现。而且我们并未给这个争议设置界线的事实也让我们更加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应当与算法联系在一起,就像我们常做的一样借助人工智能解决复杂问题。你无法一次性解开所有的人类谜题,那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比如说,如果我们不了解感觉和移动我们就无法了解认知,不了解移情作用和社会意识我们就无法真正模仿语言。

只要我们继续寻找类似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技术就会继续发展和进步。但是当我们编写出新的代码时,它会让机器在未来做出我们往日无法想象的事情,我们也需要了解我们想要人工智能系统向什么方向发展。不管怎样,现在的人工智能系统会按照我们发出的指令进行工作。但是如果算法朝着能够取代科学家的方向发展时,我们必须清楚那样对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意义。



~

文言文识是什么意思
答:1. 文言文中(识)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识”既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而且具有“shí”和“zhì”两种读音。由于语义环境不同,其意思也是不相同的。 一、当“识”读“shí”时 1、充当动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本义:知道;懂得。例如:《说文》:识,知也。又如:《诗·大雅·瞻卬》:君子是识。笺...

识的部首是什么?
答:一、识组词 :认识、识别、见识、常识、知识、识字、学识、赏识、共识、标识、识趣、结识、才识、卓识、搭识、意识、相识、识羞、识荆、识破、熟识、识货、款识、拜识、识相、辨识、识见、博识、识机、识习、题识、识致、故识、保识。二、识的部首:讠 三、识的释义 1.认得:~字。相~。2....

识有几个意思?
答:识的组词有认识、 知识、 见识、 识别、 常识、 识字、 学识、 赏识、 共识、 标识、相识、 胆识、 卓识、 识趣等。一、识shí 1、识别 [shí bié]辨别;辨认:得了色盲症就无法识别各种不同的颜色了。2、常识 [cháng shí]一般的、普通的知识(对于专门知识而言):我们要多读些科普读物,...

“知”与“识”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知”的基本释义:[ zhī ]1.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 新。~难而进。~情达理。2.使知道:通~。~照。3.学识,学问:~识,求~。无~。4.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

什么是“知”,什么是“识”,知识的外延与内涵是什么?
答:知是了解,识是分辨。知识的内涵是区分与解析,分出每种事物的不同,再探究各个事物。知识的外延是对各个事物的了解与解释,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符号系统),或语言形式,或抽象数学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

“识”字的拼音是什么?
答:博闻多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不识大体: 识:懂得;大体:大局,整体利益。不懂得从大局考虑。不识高低: 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不识好歹: 识:知道;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识庐山真面目 :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

佛教所说的 识 是什么意思?
答:谓能缘之心对所缘之境有了别作用。《成唯识论》卷五称“识以了境为自性”;3、五蕴中之“识蕴”,即小乘所讲“六识”和大乘所说“八识”的心王;4、十二因缘中之“识支”。《俱舍论》卷九有“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之说。识是佛学的中心思想之一, 其说遍于大小乘、显...

识的是什么意思?
答:识,是指认知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它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功能之一,也是人类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基础。人类通过识别、分类、比较、分析等方式来加深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识别和理解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和抽象,因此,提高识的能力,成为了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古文中“识”是什么意思
答:⑼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③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④顽童之为是心也。⑽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③由也为之,比...

“识”的读音是什么???
答:“识”字有有两个读音。“识”读shí时,有两个义项,一是认识,二是见识、知识。可以组成的词语如“识字、识别、识破、识趣、识文断字、素不相识,卓识、常识、学识、识见、有识之士”等。“识”读zhì时,意思是记,记号。可以组成的词语如“博闻强识、标识、款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