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为何要改名为西安?

作者&投稿:政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起西安,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了,一座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都,是中国古代13个王朝的古都,也是中国历史上建朝最多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的人或许会疑惑,既然西安拥有如此深厚的历史底蕴,那么为何在古代的诗歌作品、历史记载中,西安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呢?这就必须要说到西安的曾用名--长安了。

提到长安,大家是不是感觉就熟悉多了?李白的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杜牧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各位名家以及各类历史文献中所提到的长安便是今天的西安。

中国历史上改名的城市有很多,有改得更好听的,也有改得不如过去的,很显然,西安这个名字在大多数人眼中远不如长安之名来得响亮。那么长安为何会被改名成西安呢?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西周已为都城

西安位于关中地区,在古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它的建城史已有三千多年,公元前1046年,姬发灭商之后,便在镐京,也就是西安的西南处建都,这也是西安首次被立为都城。秦朝的都城是咸阳,根据《史记》的记载:汉长安,秦咸阳也可以知道,咸阳亦为西安,阿房宫、兵马俑等重要历史遗址也都位于西安。

公元202年,刘邦又定都西安,并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将其立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西安从此正式成为历史上的长安。此后,西安的历史地位、形象和底蕴不断提升和加强,再加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后世的隋、唐也纷纷在西安建都。曾经,长安二字便象征着街道繁华、国运昌盛,不过,在唐代之后,这座历史名城却曾遭受过毁灭性的打击。

黄巢起义毁长安,昔日皇城成炼狱

唐朝末年,国家国力衰退,同时各种苛捐杂税也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昏庸的统治、百姓的不满背后,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起义,而一场改变长安城命运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便是在此时悄然开始的。

黄巢此人其实并非贫苦农民出身,他家几代都是盐商,而他更是自幼便家境殷实。起初黄巢是想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从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但几次落榜的经历使他逐渐心灰意冷,打起了另走它途的算盘。

公元875年,王仙芝发起农民起义,机会难得,黄巢很快便响应了号召,成为了起义发起人之一,并在王仙芝去世以后正式成为了起义军的领袖。

公元880年,黄巢带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其实在黄巢刚入长安的时候,饱受朝廷折磨的长安百姓是非常支持和爱戴黄巢的,起义军几乎是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就成功攻下了长安。

不过,没过多久,黄巢就开始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因为多次参加科举无果,黄巢十分痛恨那些公卿氏族,于是就对长安原本的那些官僚贵族实行打压政策,同时放纵自己的手下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欺男霸女,一时间,长安成为了恐怖的人间炼狱。

后来唐朝大举反攻,成功夺回长安,但是没过多久,黄巢又重新占领了长安。痛失过一次长安的黄巢并没有引以为戒,反而变本加厉地迫害百姓,甚至血洗长安,将城内数万男丁屠杀殆尽。从此之后,曾经的举世明珠逐渐黯淡无光,长安也不再是后世皇朝首先考虑的都城对象。

多次改名,终为今日西安

从最初的长安到后来的西安,其中间其实还有过数次改名的经历。长安被黄巢摧毁之后一蹶不振,尽管后来还有皇帝念及其深厚的底蕴有过想要定都长安的想法,但大多也没有能力重建经历火海后的长安,恢复它昔日的繁华。

元朝初年,元世祖封其三子为安西王,意为安定西部,镇守原长安地区,并建立安西王府,而京兆府也被改名为安西路。之后安西王叛乱,元帝平乱后为扬皇室威严,震慑臣子而将安西路改名为奉元路,也就是尊奉元朝之意。

到了明朝,元朝已被推翻,皇帝自然不会继续让这片地区继续尊奉元朝,有安定西部之意的安西倒是不错,但是他又不想直接使用元朝的安西,于是便将安西颠倒了一番,定为西安。此后,这片地区曾为数代皇都的地区被正式命名为西安,并一直沿用至今。

曾有数代皇都之辉煌,如今低调但底蕴犹存

在唐代以前,长安是代代皇帝眼中的必争之地,是建立皇都的首选地区;在唐朝之后,长安被毁,昔日皇城沉寂数年,辉煌不在,直到明朝以后才得以重建。其实唐代之后的长安,都与盛唐时期的长安相差甚远,唐末长安被被毁之后又重新改建,但改建后的那个长安光是面积就只有原本十几分之一,更别谈人口和经济了。

在如今许多人的眼中,西安低调且不够起眼,可要知道,即便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西安或许早已不复当年的皇都盛景,经济和政治意义也比不上那些新兴发达城市和后世的都城、首都。

但是身为历经几千年的古城,它的历史底蕴也依旧能在各个城市中一骑绝尘,光是那些丰富的历史遗址,其价值便已无法估量。你可以不了解西安,但是绝不能小看西安,它对中国历史意义有多深重,远不是你所能想象的。

历史上被改过名的城市还有很多,其中还有很多像西安一样被公认为改得不如原来好的,比如今天的河南淇县,许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它就是曾经的朝歌;还有开封,原名为汴京;合肥,原名庐州;宜昌,原名夷陵......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也有人觉得这些城市现在的名字也改得不错,并不逊于古时候原名。

当然除了这些改名失败的城市,还有不少改名成功的优秀案例,比如原名叫中甸县的香格里拉,原来叫大庸市的张家界,还有原名灌县的都江堰等等,比起原来的名字,是不是就听起来更有意境、更好听一些了呢?



~

古代的都城长安,为何到今天就改名为西安了?
答:重划封国六安,寓六方平安之意。隋时称大兴城,唐重改长安,黄巢起义,长安城再次被毁,并从此再无皇朝立都于此;到元朝时改奉元城,我个人觉得,这也体现忽必烈非常崇拜华夏文化,元为开始最初首位之意,忽必烈把长安城称元城且奉着,不是吗?明洪武二年正式更名为西安沿用至今,取安定西北之意……...

长安是何时改成西安的?又是谁给改的?
答:这一变化也是导致长安被改名为西安的影响因素之一。朱元璋在趁乱夺得天下大权之后,他也同样没将都城设在长安,而是设在了他更为熟悉的南京。在建都南京之后朱元璋开始就觉得长安的名字有点喧宾夺主,因为它早已不是政治中心,所以难以担当起“长治久安”这一重大寓意。基于这一点考虑,朱元璋...

长安名字那么好听,为什么后来被改成西安?这名字是谁改的?
答:中国 历史 上改名的城市有很多,有改得更好听的,也有改得不如过去的,很显然,西安这个名字在大多数人眼中远不如长安之名来得响亮。那么长安为何会被改名成西安呢?西安位于关中地区,在古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它的建城史已有三千多年,公元前1046年,姬发灭商之后,便在镐京,也就是西安的西南处...

长安改名西安的原因?
答:因为两个县合起来的寓意很好,于是也就这么成立了。所以古代的长安既指长安城,但是长安城更多指的是唐朝的长安城,另一个长安城指的是长安县。二、西安名字的由来长安区是现在西安管辖的一个区。西安在唐代的时候叫京兆府,直到了元朝,它又被改为了奉元路。到了明朝的时候,奉元路才被称为西安。所...

“长安”这个名字非常好听,古人为什么要改为“西安”?到底是谁改的呢...
答:古时的长安就是今时西安的古称,长安时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城市,它是十三朝的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一个城市。在今日我们听见西安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感觉它没有古时长安这个名字好听,那为什么长安后来要改为西安这个名字呢?长安在古时也是有很多名字的,长安寓意着长治久安,据说这个名字是由汉高祖...

长安为什么会改名叫西安?
答:答案是,不存在“改回长安”的问题,因为“西安”之名并不是“长安”改来的,作为地名的长安一直存在,并未中断。西安得名,始于明代。洪武二年,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也就是说,“西安”这个地名,不是由“长安”改的,而是由...

为什么叫西安?
答: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为安西王,镇守其地,建安西王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遂该京兆府为安西路。后来由于发生安西王叛乱,安西国被撤。皇庆元年(1312年),又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称也源于明代。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长安”这个名字多好,古人为何要改为“西安”,是谁改的?
答:聊到中国古代史,就难免要提鼎盛,一提鼎盛,就难免要提汉唐。汉代和唐朝共同的特点是国家统一兴盛、文化艺术昌明、武学富强、国威很高,在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社会在历史上十分夺目,汉代分成西汉与东汉,西汉和唐朝国都,都选择长安。做为西安的旧称,“长安”2字具有历史文化底蕴,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

朱元璋把长安改名为西安,背后原因是什么?
答: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接下来,又在为孙子朱允炆清理开国功臣,迁都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因为打算迁都西安,希望这快地方安定也就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了,取名西安,正好应了朱元璋的内心所想。更何况,还有长安之名在前,朱元璋始终还是没能跳出“长安”的圈子,没能抛开那个“安”字。

西安为什么叫西安?有什么典故吗?
答:西安,在西周的时候成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蒿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义,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随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