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要着力转方式、补短板,分别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

作者&投稿:叱干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着力转方式要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
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三个转折的“拐点”。
第一个拐点是由过去的数量型向未来的质量型来转换,过去我们的发展可能更多注重数量、规模,但是未来应该特别强调经济增长质量;
第二个拐点是从引进型朝对外扩张型的转变,我们过去更多是引进消化吸收,现在强大了以后慢慢走出去向外扩张;
第三个拐点是从学习模仿型到自主创新型的转变。
“十三五”整个五年,除了刚性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身来讲,在实现这个大目标过程中,要实现整个经济的转型,这三个“拐点”是很关键的。要把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起来发展,从另外的角度上也给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框架,不能就经济讨论经济,要把经济放在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整体来考量。
着力补短板要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补上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
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中心城区地下管网老旧、水电气暖及环卫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2.补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
解决结构优化调整缓慢,实体经济发展不快,金融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产业投资增量减少,增长新动力不足,投资需求降低等问题。
3.补上科技创新进步的短板
解决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活力不足,科技研发投入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缓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等问题。
4.补上城乡统筹发展的短板
解决新农村建设标准不高,都市现代农业规模不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城乡差别较大等问题。
5.补上民生建设的短板
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6.补上对外开放的短板
解决国际交流合作不活跃,投资贸易规模不大,对中亚市场辐射力不强和城市开放度不高等问题。
7.补上环保生态建设的短板
解决发展受水、土地等资源硬约束加剧,“城市病”较为突出,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环保基础设施欠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不到位等问题。
8.补上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
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不活,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各领域人才特别是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各类人才待遇较低等问题。


问:“十三五”时期要着力转方式、补短板,分别要解决什么问题?
答:着力转方式要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着力补短板要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简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内容和重大意义~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本质上决定着发展成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这次全会的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个贯穿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灵魂和主线,就要在深刻认识新的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同时,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
  创新发展,就是要更换“发动机”,注重解决培育发展新动力问题。随着改革列车驶入深水区、爬坡道,可持续发展对“发动机”的要求愈来愈高,我们创新能力不强、“发动机”动力不匹配的问题日趋凸显出来。从根本上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必须更换“发动机”,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要把发展动力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协调发展,就是要“补短板”,注重解决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管理学上有一个“木桶定律”,也叫“短板效应”,是说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当前,我们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的短板。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切实强化短板意识,坚持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平衡发展结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紧紧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

要用新发展理念破解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下为具体分析:

  
1、用新理念推动创新发展,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需要创新。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有效供给不足,从根本上说是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宏观经济调控两个基本手段,前者的重点是解决结构性问题,后者的重点是解决总量性问题。在不同阶段,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取决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
当前,应对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的长期目标,是要通过改革创新释放经济潜在的总供给能力,提升供给系统满足需求的能力与水平,从根本上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企业整体竞争力。推进供给侧改革要有底线思维,要坚决守住增长和民生两条底线,瞄准既能有效提高供给也能在短期增加总需求的领域精准发力。要以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2、用新理念推动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需要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力。“十三五”时期,中央提出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要让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意义重大。从供给看,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成本、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从需求看,对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这个目标,既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本要靠深化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解放生产力。在这一新形势下,土地问题成为焦点所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推进好农村这一重大改革创新,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3、用新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底线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当前,全球产业链面临绿色重构,我们要积极主动应对绿色化挑战,遵循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抢抓未来发展新机遇的重要手段。

  
4、用新理念推动开放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我们既要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要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努力在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5、用新理念推动共享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三五”时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贫困人口脱贫,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应该属于市场做不了或市场做不好的领域。因此,补短板的制度设计需要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解决好政府缺位和不到位问题,补上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缺位,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保险业要着力服务小微企业 其内容不包括
答:战略性的重要问题,是新时期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贷款审查和审批等业务流程,强化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短、...农村信用社要在全力服务“三农”发展的同时,适当集中资金,积极扶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加大“贷免扶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