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体系对矿产的控制 金矿带与构造体系

作者&投稿:幸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构造体系对内生矿产的控制

(1)构造体系多级控矿规律

在一个巨型构造体系内,一般说来一级构造控制大的成矿区或成矿带;二级构造控制局部成矿带或矿田;三、四级构造控制矿床、矿体或矿脉。所谓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并不一定相互平行,而是按构造体系的组合规律,依一定的形式排列。因此在找矿勘探时,需要根据构造体系中各级构造成分的序次关系和组合规律,以及它们对于矿产在空间分布上的控制作用,指出找矿的方向。

在岩性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属于同一构造体系的序次、级别和性质相同的平行结构面,彼此之间常有大致相等的间隔,致使所控制的矿产具有等间距排列的规律。

(2)构造体系复合控矿规律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造体系复合处,是应力集中的地方,那里岩石破碎,岩浆活动频繁,利于内生矿产聚集。

在相互复合的构造体系之中,必有一种构造体系对矿产起着主导的控制作用。它的主导构造带的展布方向,决定着成矿带总体的走向;而与其他构造体系复合处,是矿产聚集的有利地段。

(3)构造体系不同部位控矿规律

同一构造体系的各个部位,由于应力分布的状不同,对矿产分布的控制情况也不相同,往往有这样的迹象,在构造体系中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段,常是内生矿产聚集处,如山字型的前弧、反射弧和脊柱都利于内生矿产聚集。

另外,受到应力作用而形成的构造带,它在一个方向受到挤压,而在垂直的方向受到引张。这种差别也可影响到矿产的分布,使矿产在特定部位富集或在同一构造带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种类的矿产出现。并且按着构造带的应力作用效果有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规律,而有从中心到边缘矿产具有对称分布的特点。

(4)扭动构造或旋扭构造影响矿产迁移集中的规律

扭动构造除了可提供成矿的空间条件外,还常常作为一种动力条件促使含矿岩浆或含矿熔融体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迁移、聚集成矿。因此,在许多地方,扭动构造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控矿作用。

2.构造体系对外生矿产的控制

(1)构造体系控制了沉积盆地的展布

例如,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盆地的展布是受着新华夏系的各级构造所控制。它的第一级构造沉降带控制着油区的分布,而油区中的各个油田则是由形成这个第一级构造的构造运动所产生的第二级,第三级乃至更低级的再次构造所控制。再如,我国东部纬向构造带、北东向及经向构造对我国古生代煤田沉积盆地的展布起着主要控制作用。

(2)构造体系复合处,常形成有利于外生矿产聚集的环境

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造体系的负向构造复合处,沉降最深,沉积物厚度最大,特别是边沉降、边沉积的地区,对于盐类矿产等是有利的成矿条件。在两个升降方向相反的构造复合处,可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常是厚煤层形成的地方。

(3)由于构造体系的复合,可使沉积矿产的出露方向与原来的沉积盆地方向不一致

例如,我国内蒙古有的煤田,煤层走向为北北东向。通过对构造体系的研究,认识到北北东向构造是后期复合的构造,而沉积盆地的走向原为北东向或东西向,也就是说沉积盆地的分布是受华夏系与东西带以及两者复合的控制;而煤层中的褶皱则是新华夏系的构造成分。根据所认识到的这一复合关系,在内蒙古掩盖地区找到了隐伏煤田。

(4)同沉积的构造活动和晚期构造运动常可影响到外生矿产的富集程度和变质程度,晚期构造对外生矿产的保存和破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新华夏系沉降带中含油地层沉积时由于新华夏系构造的活动,其隆起带在缓缓上升,其沉降带在慢慢下降,这样的构造环境,提供了生油层的巨厚堆积和防止有机物腐烂逸散的有利覆盖条件;新华夏系的扭动构造和由它导生的旋扭构造,对于油气的移聚和富集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构造控矿因素有什么重要意义~

  构造体系复合控矿极为普遍,而交接复合几乎对所有矿产都有重要控制作用,断裂交接处应力集中造成岩石破碎,有利矿液进入而成矿;褶皱交接形成叠加褶皱可导致矿层加厚或矿质再富集而成富矿。大型拗褶带复合则成为含油气区及聚煤盆地有利部位。断裂归并则因先存破裂易释放应力,裂隙反复启闭利于导入矿液。包容复合应侧重研究被包容之较老构造的控矿特征,并沿其展布方向追索。重叠复合以坳陷重叠部位对煤等沉积矿产形成有利。无论何种方式复合控矿,均需确定成矿构造体系,据此方能判断矿床、矿体的展布趋势,而另一构造体系则提供矿质聚集的特殊条件。这是运用构造复合控矿规律找矿的关键,已为众多矿产的成功预测所检验。

不同性质和规模的断裂构造,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区域断裂构造往往是岩浆和矿液活动的通道,既控岩又控矿,沿着主要的断裂或断裂带形成矿带或矿田。胶东地区金矿成带成群展布特征十分明显,在我国、乃至全球均系罕见。朱奉三(1979)依据构造控矿规律提出了招掖金矿带。胡家杰(1989)根据构造展布特点与金矿成矿规律将成矿区划由小到大依次分为:招掖金矿带;胶西北金矿成矿带;胶北金矿成矿带;鲁东金矿成矿带;环太平洋金矿成矿带。胶西北金矿成矿带包括从平度至蓬莱的呈北东向延长地区,区内北东、北北东、东西向构造带反接复合,构成格架状控矿格局。它们控制了诸如三山岛、焦家、玲珑、大尹格庄等胶东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一般构成相当矿田级的独立构造单元,沿东西向成带,北东向成串,构成醒目的几乎是等距排列的金矿田分布格局。胶北金矿成矿带主要受走向东西的栖霞复背斜构造控制;鲁东金矿成矿带的范围与鲁东地盾一致;环太平洋金矿成矿带,则是全球性的成矿带,受控于环太平洋大区域构造体系。
由此可见,构造体系与成矿带(区)之间有一种对应的关系,前者往往在大范围内控制了大的成矿带(或成矿区域)的生成和分布,人们进行区域成矿分析时,应以不同的构造单元为基础。因此。大区域的构造体系研究,对指导战略性区域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找矿方向
答:4.依据主要控矿构造类型确定找矿方向 根据赋矿围岩的时代分布特征及控矿构造的主要类型,本区找矿应该注意的几个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与海底火山喷发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受古裂谷系统控制,这种古裂谷构造体系在武夷-台湾走廊带中新元古代非常发育,主要表现为古老的基底地层大面积出露,基底变质地层中夹有薄层...

加强矿产资源保护 促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
答:三是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责任体系,强化整顿和规范,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充分发挥执法监察队伍和矿产督察员队伍的作用,落实监管责任。强化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监管职能,加强监管力量,维护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正常秩序。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严格检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李四光地质学。
答:20世纪20年代中叶,有关大陆运动起源的讨论正值高潮之际,李四光发表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提出了“大陆车阀”自动控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作用的假说。地质学中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地质力学就从这里萌芽产生了。李四光建立的地质力学,是把力学理论引进到地质学的研究中,即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

(七)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引导矿山高效利用资源
答:一是发挥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统筹调控作用。将节约与综合利用作为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重要内容,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有机融合。建立矿业权设置方案实施效果调查评估体系,严格对节能减排、矿山环境保护、矿地和谐、生态矿业等综合利用相关内容...

外生成矿系统的分布和成矿有利地区预测
答:外生矿产中最重要的是沉积成矿系统,它们的时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沉积岩的时空分布和沉积相的特征。 1.沉积矿产的时代及主要含矿建造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不仅外生矿产受着地层层位及岩相建造的控制,许多“内生”矿产的成矿元素也是从一定的地层中转移而来的。因此对矿产的层控性必须加以研究。综合前人的成果,...

地质科学常识
答:包括:构造体系类型的划分;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的鉴定及其空间排列规律;岩石力学性质及构造应力场的分析;构造运动时期和构造体系形成时期的鉴定;现代地壳运动和活动的地应力的观测;岩石内流体运动和构造型式对油、气的动态与油气集中的控制作用;各级构造体系对矿产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构造应力场与地球化学场及地球物理场的联...

典型矿床实例——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矿床
答:矿体受构造控制,呈脉状和细脉浸染状,产在似斑状碱性花岗岩、正长斑岩、下奥陶统角岩和部分矽卡岩中。矿石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斑...4.胡瑞忠、毕献武和G.Turner et al.,马厂箐斑岩铜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体系,中国科学(D辑),1997,27(6):503~508。 5.Hu Ruizhong et ...

人们对矿场是如何开采保护的
答:第一条 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

论矿山环境保护与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制度
答: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在矿业开发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而且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数量、矿点、矿种的增大,我国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的非绿色化和经济体系的非节约型使矿山环境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大、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几乎到了疲于...

隐伏矿产预测的步骤[]
答:相互复合的构造体系中,必有一种对成矿起着最重要的控制作用,另外的构造体系则起着提供成矿条件的作用,或起着改造矿床的作用。因此,除了在空间上搞清相互复合的构造体系的归并、交接、包容、重叠关系外,还要从时间上研究它们的发展过程,研究前成矿构造体系对同成矿构造体系的制约作用及后成矿构造体系对同成矿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