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白粉虱虫子,应该喷什么药? 白粉虱用什么药防治效果较好

作者&投稿:辟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粉虱用口针插入花卉组织内,吸吮汁液,使叶片萎黄、脱落,甚至导致整株枯死。它是为害较大的害虫。  白粉虱俗称小白蛾,成虫体长1?·5毫米,白色,全身布满白色蜡粉。幼虫体长约0。5毫米,扁平椭圆形,淡黄绿色,以成虫、幼虫群聚在寄主上部幼嫩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褪绿、卷曲和干枯,并大量排泄蜜露,污染茎叶及花果,诱发煤污病发生。 据北京地区调查,白粉虱在温室内一年可繁殖9?0代。它能为害16科200多种植物。  黑刺粉虱成虫体长约1毫米,橙黄色,覆有薄的白粉,前翅褐紫色,上有7个白色斑纹。幼虫扁平球形,初淡黄色后转黑色。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福建、四川等地。被害花卉有月季、茶花、桂花、兰花、批把等多种。   柑桔粉虱成虫体长约1毫米,淡黄色,全体覆以白色粉状物。幼虫体扁平椭圆形,谈黄色。我国大部分产茶省(区)均有分布。被害花卉有茶花、柑桔、栀子、常春藤、牡丹、石榴、素馨等多种。  此外,还有桔黑粉虱,可为害无花果、金桔、桅子、夜丁香等花卉。 防治措施如下:  药剂熏蒸温室、花房或塑料大棚内,每立方米用1毫升80%敌敌畏乳剂熏蒸,熏蒸期间须关闭门窗一夜,此法对防治成虫、幼虫有良好效果,但不能杀卵及“蛹”。要彻底消灭粉虱,每隔5?天需再熏一次,连续熏3次,即可达到此目的。  药剂喷洒2。 5%澳氰菊酯、10%二氯苯醚菊酯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以上三种药任选其中一种即可),对各种虫态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盆栽花卉可试用中性洗衣粉100倍液喷雾,每隔5?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或用3%映喃丹微粒剂,每株约施土下0。5克左右,用水浇灌,约10天后即可生效,残效期长达1。 5个月左右。  人工诱杀利用白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习性,可在花卉植株旁边插一黄色塑料板,上涂粘油,然后振动枝条,使其飞到板上粘住,捕杀之。有条件地方可引进和释放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如利用丽蚜小蜂、中华草蛉等防治白粉虱;利用刺粉虱黑蜂、斯氏寡节小蜂、黄色跳小蜂等防治黑刺粉虱,均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

防治白飞虱可用巴丹、百灵可湿性粉剂或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每隔七天喷施一次,交替用药,可起到良好的灭杀作用。

1、噻嗪酮是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飞虱、叶蝉等幼虫有特效。噻嗪酮缩短成虫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一般在药后3~7天才能有防效,对飞虱、叶蝉、粉虱等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效期长;2、烯啶虫胺用于水稻既可茎叶处理,也可土壤处理。主要用于水稻和温室作物防治蚜虫、蓟马、叶蝉、飞虱和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3、噻虫嗪施药方式多样,除用于叶面喷雾外,还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其可用于防治蚜虫、粉虱、蓟马、飞虱、稻纵卷叶螟、粉蚧、蛴螬、马铃薯步甲、跳甲、步甲、潜叶虫以及鳞翅目害虫。与吡虫啉等相比,其分子结构中引入氯噻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噻虫嗪施药方式多样,除用于叶面喷雾外,还可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白粉虱简介

1、白粉虱的个头很小,每只2mm左右,会飞。

2、繁殖能力惊人,雌虫每只单次产卵100粒或更多。

3、白粉虱不是很耐寒,但冬季它会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升温后再到处飞。

4、初夏最容易发生,温度高于25℃就开始疯狂生长繁殖。

白粉虱的危害

1、在植物叶片背面,允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失去功能、脱落,无法光合作用。严重的导致植株死亡。

2、白粉虱的排泄物是另一大危害,会导致叶片、果实上非常黏,不仅导致叶片无法光合作用,还可能诱发一些病害,最终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怎样消灭白粉虱

此篇没讲“如何预防白粉虱”,因为它飞来,就来了,很难防,所以我们直接讲消灭。

1、彻底消灭

想彻底消灭白粉虱,必须用药,且要连续打药3次,每次间隔3-5天。如果虫害严重,建议间隔缩短,因为白粉虱繁殖极为迅速。

药品推荐:吡虫啉、啶虫脒、苦参碱、吡丙醚(可两种药剂混合使用)。购买药剂可直接淘宝搜索名称,选择大店大品牌购买即可。

注:1、治疗白粉虱,尽量选择清晨打药。2、着重朝叶片背面打药,但植物全株各处都要喷到。

2、减少白粉虱

对于薄荷、辣椒等可食用植物,不建议采取打药的方法。

可将虫卵较多的叶片摘除,然后在距离植株10cm处的侧面,挂“黄色粘虫板”。白粉虱会被粘到粘虫板上后死亡。

此方法虽然不能除尽白粉虱,但可以大大降低白粉虱的数量,且植物还可以食用。

与很多病害不同,白粉虱无需打预防药。但是,一旦发现叶片上黏黏的,请你务必先看一下是否有白粉虱,尽早打药治疗才是最有效的。

花卉染上白粉虱别懈怠,赶紧防治一刻都不能慢



花上面长了好多白色的虫,应该喷什么药?~

虫子是白粉虱,白粉虱防治最好的药剂就是啶虫脒,一般含量为3%,使用800倍左右。生产厂家有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名正业飞戈(3%啶虫脒)、金色飞戈(30%啶虫脒)。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和白粉虱,能够为害100多种蔬菜和花卉,在北京可周年发生。其成虫有翅可迁飞,其他虫态也可随气流和农事传播,加之繁殖迅速,世代重叠严重,种群增长极快,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比较困难。需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虫源,压低田间种群数量,减轻为害。
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摘除老叶和采收后,尽快清理植株残体,因地制宜无害处理;及时清除蔬菜园区尤其是棚室周边的杂草。
培育无虫苗。育苗时要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应进行棚室表面消毒。育苗期间棚内悬挂少量黄板监测白粉虱,及时防治,风口用40目防虫网隔离。定植时确保移栽苗无虫。
合理安排茬口。实行白粉虱喜食和非喜食作物轮作,避免喜食寄主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蔬菜混栽套种,保护地秋冬茬可栽培韭菜、油菜和芹菜等温室白粉虱不喜食蔬菜。
物理防治
覆盖防虫网。在种植棚用30-40目防虫网封闭通风口或设立隔离门。防虫网应定期检查,破损及时修补,防虫门应做好密封。有条件可用两道防虫门设置一个缓冲间,中间悬挂3-4块黄板,效果更佳。
黄板或黄盆诱杀。发生初期使用效果好,每亩放置25厘米×40厘米黄板20-25块,板下端高于植株顶部5厘米左右,视粘虫量及时更换;也可用黄盆盛清水,内放一定量的洗衣粉,放置高度略低于植株生长点,每亩放置直径30厘米左右黄盆15个左右,需及时清除表面漂浮成虫和换水。
生物防治
慎用广谱杀虫剂,保护和利用温室白粉虱的天敌,包括草蛉、东亚小花蝽和丽蚜小蜂等。低密度发生时,可通过人工释放丽蚜小蜂防治。成虫在0.5头/株以下时,丽蚜小蜂释放密度为15头/株,发生量大时适当增加释放密度,每隔10天左右放1次,视情况连放3-4次,利于控制害虫种群增长。
化学防治
白粉虱在田间点片发生时即需着手防治。喷雾防治可选杀虫剂包括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克/升吡虫啉可溶液剂、20%高氯·噻嗪酮乳油、25克/升联苯菊酯乳油、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等;熏烟防治可选用3%高效氯氰菊酯烟剂和22%敌敌畏烟剂。
注意事项
白粉虱夜间活动性差,应优选傍晚或清晨施药,叶片背面为主要施药部位,从上至下依次喷施,有条件的宜采用常温烟雾施药机施药。温室白粉虱在田间各虫态同时存在,当前缺少兼杀所有虫态的药剂,药剂防治应连续2-3次才能起到理想的控制作用。

关于植物生虫,杀虫药的视频